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吴醒亚创办文化建设期刊
内容摘要: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重视从一手材料开展古典文明研究,共同推动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体系建立,呼吁填补我国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以及西方古典学的空白,他们合作的初衷并不仅仅在于学科建设本身,而是立足于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吴醒亚安排他进了中统的秘密情报组织“干社”担任情报股股长,还将他安插到“新声通讯社”当记者。 袁殊凭借自己出众的日语能力和随意出入日本领事馆记者招待会的机会搜集情报。因袁殊逢会必到且每次去都带上一本日本杂志在休息时翻阅,引起日本外交官
讲座时间:2015-12-9 下午15:00 — 17:00 讲座地点:犀浦校区 X8521 主讲人简介: 吴冠平,男,1970年10月生于湖南,199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史学博士。
由于如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殊性,如皋党组织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N个令人难忘的“第一”,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遐思。. 如皋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吴亚鲁. 吴亚鲁 (1898—1939),江苏省如皋潮桥(今如东)人,1898年12月生,1915年考入 ...
党史百年天天读|“东方佐格尔”五重间谍—袁殊. 袁殊(1911年3月29日-1987年11月26日),本名袁学易,化名曾达斋,出生于湖北黄冈,被誉为“东方佐尔格”。.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 ...
中国近代情报史上,有个最多面的间谍叫袁殊。他多面到何种程度呢?咱们来聊一聊。 (以袁殊为原型的明楼) 袁殊也生于没落的官宦家族。 他的父亲袁晓岚是个秀才,但并不迂腐,反而在清末时期积极投身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并且为了革命几乎倾尽了所有家资。
该省干事会成立于1933年8月,由“忠实党员同盟会”分派中央干事吴醒亚来湖北发起。吴醒亚任干事长,干事有艾毓英、刘鸣皋、王绍祐、杨锦昱、张导民、陶尧阶、周唯...
1933年吴醒亚成立了CC系秘密小派别“干社”,与之对应的则是戴笠以黄埔学生为班底成立的“复兴社”。这两个法西斯组织以拥蒋为宗旨同时出现在上海政治舞台上。...
1933年,吴醒亚成立了拥蒋反共的中统秘密派别“干社”,袁殊任情报侦查社长吴醒亚又推荐袁殊进入“新声通讯社”任记者袁殊凭借着留学日本的经历和流利的日语,经常有机会参加南京...
1932年,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袁殊与自己的表兄贾伯涛见面,贾伯涛把他介绍给了时任中统头目——吴醒亚,这个人对袁殊非常赏识。其一,袁殊有国民党的背景,其二,他创...
之后,吴醒亚等人联名写信给史量才,介绍章衣萍来更换黎烈文。史量才直截了当地加以拒绝,并答复说:感谢诸公惠临施教,我想诸公也未必愿将‘自由谈’变成‘不自...
一次,在王子春指示下,袁殊利用胡抱一和王亚樵的关系,与程潜部队驻沪代表牵线搭桥,促成双方密谈,为吴醒亚立了一“功”。王子春让袁殊趁机向吴醒亚讨个新闻龙源...
不久,作为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的嫡系,吴醒亚成立了中统的一个秘密小派系“干社”,任命袁殊为这个小派系的负责人,但他的公开身份却是“新声通讯社”记者。有了这或明或暗的身份作为...
6月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创立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董事长任鸿隽,总经理郿恂立。出版期刊《科学》、《科学画报》及科技...由方治、李松风、潘公展、吴醒亚、丁默邨...
一次,袁殊利用父亲的同事胡抱一的关系,与程潜部队驻沪代表牵线搭桥,促成双方密谈,为吴醒亚立了一“功”。袁殊趁机向吴醒亚讨了个新闻记者身份,于是袁殊被介绍到...
由于黎烈文在副刊上大量刊载鲁迅等进步作家写的各类文章,超过了国民党当局容忍的尺度,国民党社会事务局局长、右翼运动领导人吴醒亚要求解雇黎烈文,被史量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