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文学期刊发表的余华作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100位文学评论家评选出10年中最有影响力的10部作品,余华一人入选两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二十世纪末,《当代作家评论》和《佛山文艺》举办寻找文学大师活动,余华成为众多评论家和读者心目中唯一的候选人。
这本杂志是文学界不可绕过的丰碑,很多学者和作家都是先从这本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才走上被大众认可的创作之路的。 2013年,余华出现在《New Yorker》里,庆幸自己读到第一手的资料。 以前没有读过余华的短篇,这次完全带着好奇来读。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原发于《花城》杂志1986年第6期 3 投稿不存在“好不好”,只存在“合适不合适” 如何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呢?有人说写得好就能发表作品,但什么叫“写得好”就是一个很相对的概念;有人说投其所好就能发表,我觉得说得也对,但客观地说也是比较片面的。
余华分别在《北京文学》和《收获》发表《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重要作品。 9月,余华进入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学习,期间与莫言、刘毅然等同学。 鲁迅文学院读书期间,余华开始广泛接触包括马尔克斯、福克
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杂志上发表时 ..... 《呼喊与细雨》发表于《收获》 1991 年第 6 期.该作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同年由花城出版社变名为《在细雨中呼喊》出版单行本,后由台湾远流出版社,以及海南出版公司出版.
余华权衡一番,觉得现在开始学唱歌跳舞实在是难为自己,便开始专心学习写作。 1983年,在多部文学杂志发表过小说的余华,顺利的进入了县文化馆,结束了长达5年的牙医工作。 在文化馆,余华认识了干文秘工作的潘银春,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文学论文范文论余华小说的艺术特色[摘要]余华作品多以他特殊时代的冷静笔法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生,因而形成了自己极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构筑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本文以余华后期小说作品《活着》、《许三 …
1983年1月,在《西湖》第1期发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此系余华的处NV作。同年,《西湖》第8期又发表短篇小说《“威尼斯”牙齿店》。12月,在当时影响颇大的《青春》杂志发表短...
以丰富的文学资讯、开放的文学眼光和突出的装帧设计而别有国际“范儿”,余华所言《作家》“首先是作家们的《作家》”确有其理,它凭借着国内和海外的特约撰稿人和编辑队伍,为作家们...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接下去说说我叙述里的第三个障碍物,这个很重要,对于在座的以后从事写作的人也许会有帮助。我说的是心理描写,对我来说这是最大的障碍。...
【余华新书】正版现货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余华作家新杂文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文学或者音乐探索人性照亮内心余华作品译价格:¥34.5券后:¥34.50包邮发货地:湖...
文/余华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
【创作谈】余华:写作的捷径写作的捷径余华(一)(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字,就是写,写个二三十年,写作就变成了你...
经过反复细致的阅读和比较,余华发现,川端康成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对细部的描述。“他描述的细部,给我的感觉和我们那个时候时髦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的那些作品有很大区别,他的...
希望文学爱好者多订阅一些国内的纯文学期刋,了解文学动态,助自己成功。说一件给那些很想变现的写作者的实例,前几天,看到有一个出版社透露的消息,他们出版余华...
《鲜血梅花》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现实一种》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战栗》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余华作品集》(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当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