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期刊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因此,加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及诊断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检测103例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和4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旨在分析HbA1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dm慢性并发症的共同危险因素,也是dm临床和基础研究热点之一。. 现就dm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防治进行扼要探讨。. 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概念.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 μm ...
目的探讨T2DM患者不同部位及区域数量微血管病变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的改变。方法检测T2DM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按照微血管病变部位,比较DR、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和糖尿病神经 ...
微血管病变:①眼科检查显示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②排除尿路感染后,患者确诊存在肾脏病病变,有蛋白尿的症状;③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后,患者存在对称性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病变。满足以上任一条即可确诊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中文标题:.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 发布机构:. 中国微循环学会. 发布日期:. 2021-06-17. 简要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正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慢性流行性疾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 ...
ADA推荐所有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评估ABI。 一项里约热内卢2型糖尿病队列研究显示,踝肱指数可以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展和预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目的:踝肱指数(ABI)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性目前仍存在
另一方面,针对糖尿病微血管病进行管理也能更好减轻患者负担。调查显示,伴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患者的 3.18 倍 [1] 微血管病变的机制是什么?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李红【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35)003【摘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微血管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
出处《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ForeignMedicalSciences(Geriatrics)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Type2diabetesMacroangiopathyMicroang...
影响因子“4.013”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早期检测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损伤的荟萃分析作者:张碧磊,丑玉宇,赵欣宇,杨景元,陈有信*背景及研究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
糖尿病前期与微血管病变来自clinicmed.cn喜欢0阅读量:12作者:徐雷,冯波摘要: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于2009-2013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面...
许多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在未出现微血管病变时已经存在,且血小板异常活化程度以有微血管病变者更为显著。血小板异常活化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并发微量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方法选择49例T2DM无微量白蛋白尿、无视网膜病变患...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A组)和40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B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用干化学法...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CD62P及CD63在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微血管...
贫血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多项研究表明贫血是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可通过诱导缺氧,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失调等机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