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数字水印产品将在2022年上半年向丹麦、法国和德国的商店货架推出,进行在市场的验证和工业规模的测试。数字水印是一种难以察觉的代码,每个代码有一张邮票大小。它们覆盖在消费品包装的表面,并携带了广泛的属性,如包装类型、材料和用途。
中国光学期刊网——光电领域首选网络服务平台 为了解决图片类信息加密易破解的问题,更好地对相关产品的版权加以保护,采用一种基于分块离散余弦变换 (DCT)的数字盲水印算法。
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多媒体作品 (如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在互联网上的发布、传播、复制等操作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这种便利性和不安全性是并存的,因此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就成为 ...
一种矢量地图无损数字水印技术 - 第12期 2010年12月 电 ACTA 子 学 报 V01.38 No.12 ELECrRONICA SINICA Dec.20lO 一种矢... 首页 文档 视频 音频 文集 文档
对数字图像进行真伪认证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使用数字签名及数字水印均可对图像进行认证。与数字签名相比,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认证算法因具有众多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图像认证的安全数字水印算法并给出其Matlab实现。 (共2页)
基于关系数据库数值型属性特征的水印算法,JADE算法,数据库水印,迭代混合,独立分量分析,数值型属性。当前数字水印技术主要集中在多媒体信息领域(如:图像、音频、视频)并取得较好的进展。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关系数据库版权保...
基于 DCT 的数字水印技术的图像识别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的传输、存储、发布等过程都面临 着安全问题、 版权保护问题和认证问题等, 而数字水印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技术 手段。数字水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于变换域的水印技术是目前 ...
水印提取时需先用密钥将提取的全息图进行解密,再进行光学或数字全息再现即可完成。 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实验表明,该水印技术对有损压缩、剪切和滤波等多种图像处理操作均具有很高的稳健性,比传统傅里叶变换全息水印的稳健性有很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数字水 印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渐由传统的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且为了增加其安全 性,常与密码学相结合。. 1.2 数字水印系统基本框架 一个完整的数字水印系统一般包含两个模块,即水印嵌入和水印提取与检测 [2]。. 在实际 应用过程中,为了 ...
数字水印的嵌入与攻击.pdf. 科技信息2008年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1.引言 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数字作品极为丰富并且 传播起来简单快速,可随之而来的数字产品的侵权、盗版和随意篡改 也层出不穷。. 为解决传统加密方法在保护内容被解密 ...
因为时间原因,急需帮老师发表一篇EI期刊,数字水印方向的,前些日子看到虫友们说JCIS或是JICS很容易中,但篇幅较短,不得不把自己的论文删了一多半才投过去的,可现在...
摘要:数字水印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本文论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和安全性稳健性的关系,对数字水印的攻击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详细论述了鲁棒性攻击、表...
关键词:数字水印;水印原理;水印算法;水印应用;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2.27.043专辑:理工C(机电航空交通水利建筑能源);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专题:...
数字水印数码相机的问世引起了数码相机业的一场轰动,同时也拓宽了数码照片的用途.然而,数字水印相机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所使用的水印算法.阐述了数字水印数码相机的特点和数字...
IBM公司、日立公司、NEC公司、Pioneer电子公司和Sony公司等五家公司还宣布联合研究基于信息隐藏的电子水印。国际学术界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数字水印技术方面的文章,几个有影响的国际...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的一般性原理并对图象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总结,然后提出了利用密码算法或混沌算法的敏感数字水印技术,最后结合纠错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在验证水印时无需...
数字水印1.pdf,数字水印数字水印2010.92010.91.教学目的l信息隐藏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在数字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多媒体版权...
---按数字水印的隐藏位置,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时(空)域数字水印、频域数字水印、时/频域数字水印和时间/尺度域数字水印。---时(空)域数字水印是直接在信号空间...
数字水印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下载积分:2000内容提示:第28卷第10期2009年10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ARCHANDEXPLORATI...
期刊论文的数字水印侵权检测模型摘要:1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促进了数字内容。但由于互联网环境具有开放性、全球性、非集中管理等特性,在这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