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什么指标让期刊排名上升
在科研领域中啊,我们一般 评判一个期刊是不是巨人期刊,看的是 期刊的影响因子,简称IF,它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即 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 ...
而该期刊在2014年首获影响因子(IF=2.155)后,其影响因子便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并在2016年跨过3分门槛,一举跃至4分左右; 后续影响因子在2017年-2018年便进入了平缓下降期(2018年IF=3.620),但 始终维持在3.5分左右,在肿瘤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
作者 | 陈大鑫 近日,谷歌学术公布了 2021 年最新的学术期刊和会议影响力排名。今年总榜前三仍然没有悬念,Nature 再夺第 1,NEJM 稳居第 2,Science ...
国产期刊崛起!. 上大、郑大主办期刊IF超15,2021版SCI期刊IF出炉. 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正式出炉!. 6月30号,科睿唯安发布2020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对学术期刊的最新 影响因子 (IF)进行了排名。.
据近期出台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版)数据显示,在所列出的68种艺术学科学术期刊中(统计年:2017年),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装饰》杂志影响力指数(CI)、影响因子(JIF)、总被引频次(TC)等各项数据指标不仅再次排名美术及设计类期刊 ...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将来的历史会记住,这是一个大赶超、大进步的时代。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
近日,科睿唯安2017年SCI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SCI收录期刊增加至81种,占全国SCI期刊总数的47%(全国共计174种)。中科院期刊国际同...
以下是2021年计算语言学刊物指标排名情况。对比2020年指标:排名前三的刊物仍然是ACL、EMNLP、NAACL,相关指标较2020年稳步上升COLING上升至第4名(2020年为第6名)TACL下降至第5名(2020年为第4名)...
总的来看,感觉和前两年趋势差不多,有nano,bio,materials,energy等关键词的期刊影响因子都上涨很快。
期刊影响因子在国际上有多种不同的计算规则,每种规则均有争议。H-index:是google推出的指标,H指数是作者级别的指标,旨在衡量科学家或学者出版物的生产率和引文影响。该指数基于科学...
位居自然指数整体排名第五位的日本只有4家机构排名上升,15家下滑。“鉴于纳入指数的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近乎不变,中国论文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让其他国家失去其论文份额,特别是...
方法变化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版)》,收集38种临床医学综合类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3项指标的数据,描述性分析各项...
全部期刊中排名呈逐年上升趋势(x势=404.65,P<0.001).结论20042013年《中国防痨杂志》拥有核心作者125名,核心作者分布不均衡,呈现明显的机构、地域聚集...
近期,《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6版》发布,数据显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复合影响因子0.945、综合影响因子0.667,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
延续了前几年的好成绩,今年《食品科学》的影响力指数(CI)及各项影响因子(JIF)在全国“食品科学技术”51种期刊中排名依旧蝉联第一。2020年最新年报数据显示,《...
所以,如果真的让H5指数成为评价期刊的主流指标,那么一些大出版集团下的大体量刊物将占得巨大的优势,而那些依托小众学科及小出版商,发文量小的期刊会被挤在H5排名的最末,尽管他们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