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6

NDSGGS南都
首页 > 期刊论文 > 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罂粟女孩

已采纳

祖国在我心中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快车载着来自秦关汉月、唐疆元界震天的战鼓声;载着来自长江边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十三亿人民的喜悦和中华民族的憧憬;载着改革开放的旗帜和与时俱进的召唤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奔向前。爱恋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故人,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赋予我们民族巨大的精神力量,无穷的创造力和酷爱自由、坚韧勇敢的个性,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心怀祖国,把它的博大,它的深沉,它的精髓化作一股温暖的潜流浸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的心中如浪潮激荡着它的声音?因为我对伟大的祖国爱得深沉。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曾是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她曾是军阀混战的战场,她曾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赌场,她曾是野心家们争权夺势的赛场。我们的母亲曾被搞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泣,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刻的血痕,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的阴霾。乌云笼罩下的中国在艰难的行进。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一片片赤胆忠心,一首首慷慨悲歌。祖国呀,你凝结着多少代人的痛苦、辛酸、血泪、希望、信念、奋斗,为挽救我沉沦中的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求索奋斗折戟沉沙,多少英雄豪杰浴血疆场马革尸还。是十月革命和南湖红船带来了胜利的曙光;是镰刀斧头和井冈山红旗唤醒了民众;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铿锵誓言,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论持久战”的伟大战略,埋葬了外侮的嚣张气焰;是百万雄狮过大江,摧毁了蒋家王朝。天安门城楼的一声气壮山河,中国人民从此挺直脊梁站了起来。中华民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出夺目的光芒。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当我们听到萨马兰奇老人轻轻说出“BEIJING”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欢呼?当于根伟一脚怒射把中国队第一次踢进世界杯时,我们怎能不狂欢?数十年的期待,数十年的煎熬,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是祖国以博大的胸怀激活了我们的心。APEC会议的圆满结束,我们怎能不骄傲?曾经的民生凋敝,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俱往矣。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谁也无法忘记,2003年,人们的脸上凋零了本应鲜妍的笑容,非典袭击中国,耳濡目染的是“众志成城,战胜非典”的呼声。亿万人民心连心,共缚SARS恶蛟龙,迎来了又一个河清海晏……盛世年华,喜浪千叠。回首五十五年,伟大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盛事正俱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们的祖国是何等的繁荣昌盛。我的眼里总被抑制不住的泪水充盈,在心里默默祝福着:祖国万岁!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我的跨越的脚步是你的胸膛内跳动的脉搏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我的满腔的热情是你的身体里流动的血液我愿做天上的一片云在你的广阔的土地上空自由地翱翔欢快地飞越从极北的漠河的苍茫雪原到南国的群岛的无垠海波从乌苏里江上最先升起的红日到帕米尔高原满天闪烁的星座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我走遍你的每一个角落我在珠峰上停栖看雪山高耸入云的气魄那中间孕育着三江五河源源不断的水波我在黄河上飘动听河水奔腾入海的欢歌它两岸滋润着华夏民族亘古不变的魂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我爱你千载沉淀积成的文化我爱你万年魅力四射的山河我爱你的博大精深我爱你的伟岸壮阔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寄托!

169 评论

鱼米芝香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 :近年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主要是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变得非常消极,高校对生命教育的教学活动也存在一定的疏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基于生命教育而产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关键词: 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课程体系构建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学界对于生命教育的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意见。虽然我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生命教育进行界定和概括,但这些定义却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简单来说,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挖掘生命智能,推进价值反思,整合相关信息。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的真谛,学会尊重生命,主动探讨生命的意义,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一些人将生命教育看做预防学生自杀,因此一旦新闻中出现学生自杀的新闻,就开始呼吁学界更加重视生命教育。但如果只将生命教育和防止自杀画上等号,是非常狭隘的。此外,在悲剧已经发生之后才进行生命教育,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

所以,生命教育不能采用事后弥补的解决方法,应及早着手,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死亡,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生命,学会重视和珍惜生命。这样的人生观可以帮助他们以欣赏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现在的高校教育,往往更加关注专业教学,对于生命智慧的教学活动则常常被忽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会受到知识、制度的限制,长期处于压抑环境中,而忽略生命的价值。尽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但是他们对生命的真正内涵还是无知状态。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良好人生观的基础就是使其对人生的价值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本身和人生哲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前途究竟如何,能不能使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避免自己陷入无为的忙碌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身对于生命的认识。此外,生命教育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的道德思维,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涵。目前,大学教育中,品德教育和规范教育比较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相比而言思想教育就存在着明显欠缺。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缺少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国内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受过生命教育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在国内高校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尽管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所涉及,但国内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最主要的途径还是网络、杂志等途径。国内高校大多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这些教育中心在大学生中并未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有些高校的大学生自发成立相关社团,其规模相对比较小,师资力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决定了学生的参与水平比较低,影响力较小。事实上,高校并未主动给予大学生有效的生命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高校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高,拥有良好的受众基础,为生命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国内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反应出教育活动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生命教育存在的巨大发展潜力。

2.高校生命教育依旧停滞于自然生命的水平上

目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常常是在极端暴力事件出现后才被学校提上日程,其目的是在自然层面对生命进行保护。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时机是无法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高校内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伤害事件背后隐藏的是心理教育、价值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的缺失。近些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因此生命教育开始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出现。生命教育在国内开始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越来越容易受到威胁。在自然灾害面前,个体生命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而社会不断出现的问题也会对个体生命产生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需要具有利用灾难提高其生存技能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应具备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思想政治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更加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3.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独立开展生命教育的困难

生命教育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人们对生命的理解,这种理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有些知识早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就已经有所接触和涉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会有一定的牵涉,比如中小学的自然课、思想品德课等。所以和以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一样,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和原本学习过的内容存在大量重叠,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利用生命教育的方法来讲解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丰富课程内容,使原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促进。

4.高校缺少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

对于教育教学活动而言,教师本身的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其育人能力能否满足生命教育的需要,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使生命教育的观念真正融入到他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观念,提高生命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效率。近几年,随着国内高校扩招,高校的规模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高校原本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已无法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导致很多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变得非常低,使学生很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他们会感到非常的困惑和迷茫,难以利用现有途径宣泄自己的情感。

三、基于生命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途径

1.将生命关怀意识引入到教学理念中

高校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教学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和独立。进入大学后,他们必须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用成人的方式独立面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对于这样的情况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样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很容易出现问题。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该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爱。高校还应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倡导人性化的新型教育,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出来,使其对自己和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其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在教育内容中添加中西方结合的生命教育观念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交往手段正变得越来越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和社会发展状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片面地逃避西方思想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应该怎样有选择地接收西方先进思想成果,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使其以辩证的眼光面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点点滴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国内很多在校大学生认为将生命教育纳入到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有必要,这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非常多的相似点,将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再结合国内优秀的思想文化,能够帮助思想政治课程获得更多的养分,这对于课程本身的长期发展也非常有利。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互动的教育机制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所谓“教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但在这样的观点下忽略的问题就是教育本身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它的教育功能不能完全依赖学校而完成,家庭和社会在教育活动中同样需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所以,生命教育应该由这三方一起努力完成。家庭是学生最早获得教育的地方,其本身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大学生活中,学生很多都已经离开了家,但家庭教育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作用,而社会作为一个更大的概念,会进一步对学校和家庭产生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和谐社会,使生命获得应有的尊重,大学生的生命观念才能健康地树立起来。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生命价值和生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它可以帮助学生用更好的生活态度面对接下来的人生。本文主要对生命教育的含义进行了简单论述,并结合生活实际对目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将生命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的生命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内容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漏洞。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和这一主题的结合也比较有限。

参考文献:

[1]沈力晔,程灶火,金明媚,奚晓岚.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167.

[2]高燕.回顾与反思:教育走向生命理解的历史与现实———近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2,(2):98.

[3]肖永蓉.高等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03.

[4]张红明,牛凤霞.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J].中国建设教育,2014,(4):139.

330 评论

劳伦斯仿古砖

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究论文

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也明显增加,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职业学校的工作重点。由于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的中高等教育,其学生的思想政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及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和指导。

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院校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加之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渗透,更是为其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当前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院校的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

职业教育院校的多数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大多来源于中专学生和网录社会生等,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经历等比较杂乱,因此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另外,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人们对职业学校不重视,认为其不如统招高校,职业教育时此层次的教育,不应该算入正规学校的范围。种种偏见和误导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比较自卑,认为自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前景渺茫等,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风气较差。

二、当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

职业教育院校较之其他院校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的来源和年龄层次,以及知识水平等都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传统的在义务教育中出现和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1]在现实教育工作中,职业学校往往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上过度重视,对于其思想政治的教育却重视不够。有些学校也不了解职校学生的发展特点,缺乏思想教育的实践经验,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缺乏理想信念等,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不高

目前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多是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的,其教学模式仍以传授为中心,在课堂的学习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在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涉及,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的政治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的觉悟收效甚微,甚至没有任何作用。传统的照本宣科,也让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造成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差。

(三)教育理念和方法尚待提高

近年来,有些职业教育院校虽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定的重视程度,但在具体行动上还需加强。由于职业教育院校的班主任、辅导员等选用的都是一些年轻的教师担任。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政治素养,对待教育工作也具有很高的热情,但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致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以自身的理念和观点来评判学生的思想。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动性和落后性,也使得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四)学生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大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自身问题。他们正处于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期,渴望表现自己但又因现实的偏见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们有远大的思想追求,却往往自律性差。伴随着考试和就业的压力,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在思想观念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院校要在工作中注入“人文思想教育”的理念,做到“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并重”。[2]首先,职业院校领导要转变其旧的思想观念,在此前提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相关工作予以足够重视。要把人文思想教育全面落实到实处,包括相关的教育课程设置和政策文件等都要能体现这一理念。院校教育工作者也要保证自身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学校中推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和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要学生在教中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应该是一种并向发展、相互融合的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特点,两条腿走路,在知识和思想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提升职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人文素养。

(二)加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在进行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和老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中间力量,既要把学校的相关时事政策传达给学生,也要充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和教导者。因此,班主任等是职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和辅导员素质建设和工作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要建立一支高效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队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自身要在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及政治、文化、科学素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自身的工作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其次,学校要适当创造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借鉴先进院校的管理理念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水平。再次,学校也要创新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对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供激励和奖赏等,通过一些约束机制,使队伍更加向上,也能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三)充分利用网络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的普及,职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在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利用网络途径做好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便。如可以加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学校公共账号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避免了理论化和僵硬化的说教;这种时尚新颖的方式也利于学生接受,因此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在多数老师看来,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观念进行教育。但现实中其思想政治工作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视自己、找准职业定位等。因此,职校老师应该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及时纠正和解决,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此外,对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在思想政治课上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时事政策宣讲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职业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校领导对工作不重视、理论课实效性差等问题,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发展创新,同时转变旧的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利用网络等资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相关的创新研究,为把职校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不断努力。

338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探析论文 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

    小草儿嬢嬢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培训体系优化研究现状

    太多了 发不了 看出处 应该可以用的 希望有帮助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小企业薪酬管理面临的问题俗话说的好,不如意事常八九,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

    小巴布20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研究论文

    祖国在我心中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快车载着来自秦关汉月、唐疆元界震天的战鼓声;载着来自长江边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十三亿人民的喜悦和

    NDSGGS南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报告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思政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探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例2.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状况分

    张壮壮z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酒店员工培训体系研究论文

    提高酒店员工培训效率探析培训作为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日趋激烈的酒店市场竞争中日益引起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但国内某些酒店管理人员只强调短期经济效益

    暗香微漾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