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5

乐乐媚娘
首页 > 期刊论文 > 高中历史小论文类型及做题方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huaabcabc

已采纳

历史性论文肯定是要介绍那个时期所发展的故事背景,事情发生的起因结果以及相关的知识,那么这样就基本能够看出事情发展的全部过程,再看看历史学家对于这段时间的看法,别的学者对于这个话题有什么样不同的观点看法。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说自己在认真了解了这段的历史之后会有什么不同新观点。

历史小论文,既要符合写论文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历史的特征。所谓“一般要求”,就是要具备小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所谓“历史特征”,就是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认真审题。首先,审题是“磨刀”的过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可是,在现实中不重视审题的大有人在。会不会审题,并非是简单的粗心或者仔细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种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其次,审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立论文的主题。主题错了,方向就偏了。

确立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名称。好的标题鲜明生动,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新鲜的感觉。标题与主题不同,标题可以改变,主题却是固定的。总之,标题一要贴切,二要简洁,三要新颖。

推敲论点。要推敲大小论点,看看这些论点有没有错误,有没有片面性,有没有绝对性以及不妥之处。观点不正确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也会影响主题。怎样推敲论点很重要,所以,多多学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或许很有帮助。

亮明观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观点明确与否是论文质量档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题人第一注意的关键。对于史论题,由于在题干或材料中已经提供,只要略加即可。而史料题,则须先阅读史料,注意材料(包括题干和引文)中提供的信息点、关键词。寻找论述方向,自己确立观点。

在选择论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史实论据的典型性、针对性、确切性。“一个典型的事例胜过千万句空洞的。”

几乎所有的小论文题都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切勿小看“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两个短语,它意味着要求学生在论证观点、遴选史实时,必须一方面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史实,另一方面还要把我们在教材中所学过的能证明观点的典型史实挖掘出来,简单说来,论据即“材料史实+所学史实”,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论据充分用好,再用所学知识来弥补。

在论证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选择史实,力求充分。论证原则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多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依据历史的纵向线索;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从同类事物对比角度论述(古今、中外);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但更需要学生结合题目材料本身所提示的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论文分段,突出结构。论文总体结构为:总分总。具体工作就是围绕(论点),确立分论点,选择论据和预设的结论。由于字数有限,分论点不宜过多,但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阐述。

88 评论

转角的夏天xia

高中历史小论文1:放眼尽观“清朝统治史”从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国历经无数荣辱兴衰,中国人民也饱受身心的煎熬。不论是唐、宋、元,中国的经济、科学都位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可自从明中到清末中国一蹶不振。可见明、清二朝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位高权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统治,对于中国的落后有一种不可推卸责任。首先明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开发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清朝文人学士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明清朝文人学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碍。它像一个牢笼,将文人的思想拘束于一个范围内,将原本胸怀大志,可以成龙的学子们,套上了链索,使他们的文学才华不可展现的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其次,“文字狱”也为中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刚开始时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可是,当时西方国家发展速度飞快,逐渐超过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使中国走向落后趋势。清朝从刚开始,“只留头,不留发”的统治到了最后的灭亡,这是值得他们反思的。当年,清朝刚入关时十分英勇。骑、射、打、猎都是他们的强项,可到后来他们一味的不务正业,奢移成性,最终酿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毁灭。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到亡国之皇溥仪,中国历经了无数的荣辱兴衰,什么割地赔款,火烧圆明园,这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耻辱,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阴影。高中历史小论文2:论武则天之功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千百年来,历代英豪无不是为了争夺这壮丽山河,从而使人间战火连绵。但一时的太平盛世也使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千百位帝王,有功有过。有的略输文采,有的治理不当,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国法严明。现代人都将一部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展现在人们面前。如《大明宫辞》就讲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一生。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当时与现在自然有许多对于她的争议。武则天乃是唐高宗的皇后,因唐高宗生性懦弱,从而武则天逐渐掌管实权,在晚年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发展了农业,选拔优秀的贤才,推行唐太宗的政策,进一步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增强国力。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并没有

82 评论

CENGUODIAN13247606080

高中历史小论文1:放眼尽观“清朝统治史”从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国历经无数荣辱兴衰,中国人民也饱受身心的煎熬。不论是唐、宋、元,中国的经济、科学都位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可自从明中到清末中国一蹶不振。可见明、清二朝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位高权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统治,对于中国的落后有一种不可推卸责任。首先明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开发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清朝文人学士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明清朝文人学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碍。它像一个牢笼,将文人的思想拘束于一个范围内,将原本胸怀大志,可以成龙的学子们,套上了链索,使他们的文学才华不可展现的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其次,“文字狱”也为中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历史小论文2:论武则天之功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千百年来,历代英豪无不是为了争夺这壮丽山河,从而使人间战火连绵。但一时的太平盛世也使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千百位帝王,有功有过。有的略输文采,有的治理不当,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国法严明。现代人都将一部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展现在人们面前。如《大明宫辞》就讲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一生。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当时与现在自然有许多对于她的争议。武则天乃是唐高宗的皇后,因唐高宗生性懦弱,从而武则天逐渐掌管实权,在晚年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发展了农业,选拔优秀的贤才,推行唐太宗的政策,进一步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增强国力。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并没有因为是女流之辈的统治而显得兵荒马乱。这也被人们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爱惜人才,好多贤才名臣都是她破格一时提拔起来的。如当时参加反对武则天的叛军中的骆宾王就是其中之一。武则天也使我国古代历史中科举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武则天也是成为当时太平盛世的关键人物。高中历史小论文3:戏述唐玄宗——潮起潮落唐朝年间,有许多人叱咤风云。然而我却对唐玄宗是情有独钟,他那精湛的统治能力,巧妙的用人。唐玄宗为广纳贤人,不惜委屈自己,这都让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后也因贪图享乐而自作自受。当年的开元时期,可谓是繁荣富庶,毫无疑问,乃唐玄宗的统治优良也。选用姚崇作相,给繁荣又加上了一层必然。黄金搭档在一起当然把唐朝的繁荣体现得栩栩尽致。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唐朝农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唐玄宗任君期间,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引的水稻也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手工业日益发达,丝绸品渐渐出炉,技术高超。它的陶瓷业也不甘落后,奋勇直追,推出至今有名的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在陶瓷业独领风骚。数千古风云人物,还看唐朝。人无非此一时,彼一时。唐玄宗也无例外。也许是当时的硕大成就让他过分自信,他如同井底之蛙,在井里是一片繁荣景象,以为这儿已经是世界的边缘,但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日益的贪图享乐的心理油然而生,杨贵妃又闯入他的视线,无疑这时的朝政如同一本长篇的乏味文章,而眼前杨贵妃却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说。当然他选择了“小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至理名言,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88 评论

爱啃狼的木头

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一)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2.表述成文: 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二) 解题技巧1、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0年中的“历史前提”其实就是讲资本主义有萌芽到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2、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我们就要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运用我们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寻找史实。比如经济上,我们就可以想到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或者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联系中国的情况,恰好中国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结合就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论述。3、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政治方面时,就不能只说资产阶级革命,而应该表述为“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等。论文总体结构为:总——分——总。具体工作就是围绕(论点),确立分论点,选择论据和预设的结论。

357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小论文题目类型

    帮您找到了以下几篇:谈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1 历史文化名镇——寨市旅游开发初探 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 3 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

    妞妞宝贝81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高中历史小论文类型及做题方法

    历史性论文肯定是要介绍那个时期所发展的故事背景,事情发生的起因结果以及相关的知识,那么这样就基本能够看出事情发展的全部过程,再看看历史学家对于这段时间的看法,别

    乐乐媚娘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历史高中小论文题目

    高中历史论文一篇《评价武则天》600字左右 从武则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功与过等方面来评价 提问时间: 2005-02-09 12:49:27

    PK从来没赢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考历史小论文写作方法

    写议论文的六个步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meimeimill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历史高一小论文型题目

    帮您找到了以下几篇:谈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1 历史文化名镇——寨市旅游开发初探 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 3 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

    送哦夏季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