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2

淡淡的生活
首页 > 期刊论文 > 福建三坊七巷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77770906

已采纳

陈可珠 连江人

289 评论

妮子125940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向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三坊七巷范围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共15处,包括水榭戏台、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林聪彝故居、欧阳氏花厅、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下面介绍一些主要景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景点还请您亲自去实地体验吧。

林觉民•冰心故居

故居位于南后街北口西侧与杨桥巷交汇处,杨桥路17号,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和《冰心与福州》展。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此。

二梅书屋(福建省民俗博物馆)

该故居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建省民俗博物馆。位于郎官巷西段南侧25号,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进士林星章宅院,因院内种植两树梅花而得名。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同治间及民国时期几次大修。坐南朝北,前后、左右共五进,占地面积2434平方米,自郎官巷通达塔巷。

严复故居

该故居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门通花厅。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

水榭戏台

该故居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1821-1851)为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成为三座毗连、全坊最大的宅院。

小黄楼(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

该故居位于黄巷中段北侧36号,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存放有乾隆十六年进士刘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等人的楹联、牌匾百余块。

林聪彝民居(福州漆艺博物馆)

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漆艺博物馆,展示具有“福州三宝”之一美名的脱胎漆器,以及由脱胎漆器工艺发展而成的漆画,展品逾千件。

王麒故居(福建当代工艺珍品馆)

民国初李厚基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王麒住宅位于塔巷西段北侧28、30号,该故居前身是汀州会馆,于199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

叶氏民居(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叶氏民居,位于南后街南侧,是光绪十二年进士叶在琦先生的故居,叶在琦先生是光绪二十七年“全闽大学堂”的监督(也就是福州一中的校长)。叶氏民居始建于明朝,整个宅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21平方米,老宅融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风格于一体,是南后街现存比较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5年,叶氏民居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将叶氏民居作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设展示中心,宣传与弘扬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品千余件。

谢家祠(福建状元府艺术馆)

吉庇巷北侧60号系谢氏家祠。建于明代,清至民国多次修建。1958年因扩路又有改建,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建状元府艺术馆。

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福州主要的4A旅游景点之一。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情操,时刻激励着我们。

252 评论

赫拉克里斯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坊七巷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乡在福州,有着“有福之州”的美称。福州最有名的地方就是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明砖青瓦的传统街区,定位于福州市城中心。

三坊七巷有三个坊七个巷。它们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官巷.吉庇巷。

这里还是盛产名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名人,有世纪老人——冰心奶奶,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有船政之父——沈葆桢等等。在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的故居。

踏进三坊七巷,两边是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地是用青青的石板铺成的,两旁有许多小店铺,有卖福州三宝之一的牛角梳,还有寿山石,纸伞等等。

三坊七巷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呢!有太平燕.鱼丸.佛跳墙.锅边糊。。。。。各个色香味俱全,好吃极了!

现在的三坊七巷已经成了福州的名片了,到福州如果没到三坊七巷的话,就不算真的来过福州。

今年春节,我去了很多地方,品尝了很多当地的美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去福州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在福州的市中心,我们去的当天非常热闹,人山人海,巷子两边挂满了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店铺密密麻麻,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手工艺品、各种福州小吃、书画展、服装等等,数不胜数看的我眼花缭乱,有趣极了。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林则徐的纪念馆”,纪念馆靠近“三坊七巷”,高大的牌楼式大门墙气势恢弘,门口的一对石狮互相拱护,威武有神。纪念馆由两部份组成,一部分是林则徐祠堂,另一部分是林则徐史绩展。一进门,爸爸就教我念门柱上的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说这是林则徐一生最好的写照,他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特别是兴修水利和虎门销烟。参观完后使我明白了应该牢记历史,牢记中国曾经经受的苦难,以及在苦难时候伟人为国为民所付出的努力!

最后我们去了我期盼已久的“雍和会”品尝美食,这是一家火锅店,店面外面挂了很多这家餐厅得过的奖项,是以海鲜火锅美食为主。里面还有免费赠送的“哈根达斯”,吃的好过瘾。

这一天我玩的真开心啊!

有人喜欢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有人喜欢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也有人喜欢优美恬静的九寨沟……而我却对福州三坊七巷的美情有独钟。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工艺美。这里有既美丽又漂亮的油纸伞,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笼,还有精美雕刻的牛角梳等等,真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得我眼花缭乱了。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食物“美”。这有鱼丸、肉燕、拌面,牛滑等传统小吃。但我最喜欢的就要数福州拌面啦!“拌面下锅喽!”你看!刚开始像一团白白的毛线球,过了两三分钟,毛线球就分散开了,似一群调皮又淘气的小孩子到处乱跑。“拌面好啦!”我赶紧拿起筷子,夹起一把面往嘴里放,口腔中瞬间被面条的香味和花生酱的香味填满,甜咸味在舌尖萦绕……这种味道简直好吃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等你尝过后你就知道是多么的好吃了。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人最美。这里养育了数百位名人。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教育家严复、世纪老人冰心……印象最深的冰心奶奶,她四岁开始跟随母亲认字,七岁读了四大名著,她的诗歌和文章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孩子的喜爱。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冰心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作家。

怎么样?我们福州三坊七巷很美吧?欢迎您来瞧一瞧!

吃过晚饭,妈妈告诉我要到南后街去散步。我穿完了衣服,我们就出发了,穿过了车水马龙的省府路,拐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门,石门的上面写着------“南后街”三个大字。

到了南后街,只见街上人来人往,灯笼在上面整齐地挂在古香古色的木屋上,照亮了整个三坊七巷,还有红红绿绿的灯在不停地动,真好玩,真漂亮。走了一段路,我看到了街道旁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门口有艺人们在捏泥人,泥人各种各样,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米老鼠与唐老鸭……姿态各异的泥人,真有意思。旁边还有小店铺,有的小店铺前高景灯照在路边的墙壁上、路上闪闪发亮,而且是绿色一条条的光,看得我眼花缭乱。店铺里有卖玩具的,有卖食物的,各种食物飘香十里,我觉得自己快流口水了。往回走的时候,看到石门旁边有一棵巨大的树,我对妈妈说:“这是什么树?”“这是榕树”妈妈回答道。我觉得它是一棵巨树,因为它像巨人一样,站在那边,下面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小玩具,像灯一样飞到上面,太神奇了。

我喜欢三坊七巷,因为她不仅古香古色,更是我们游玩的好去处。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每年放假回福州,我都要去取这张“名片”,好像早有约定似的。

我昨日回到福州,今天就如约来到三坊七巷。虽然天气十分炎热,我也没有失约。

可能是老天爷的眷顾吧,当我顶着烈日漫步在坊巷之间,一片乌云便尾随过来,不一会儿,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顿时感到凉爽多了。

雨越下越大,我就近来到一座门楼下,悠然自得地享受着雨中的清凉和惬意,欣赏着如梦如幻的雨中美景。

你听,那雨点洒在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你瞧,那雨水沿着屋檐断断续续地往下流,就像一串串断了线的珍珠项链。在蒙蒙烟雨之中,街坊巷弄显得更加幽深静雅、粉墙黛瓦显得更加古朴大方、门楼牌坊显得更加俊美秀丽。啊!雨中的三坊七巷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我爱三坊七巷。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晴天还是雨天,我的爱心不变。

今天,妈妈带我去三坊七巷游玩。街的两边有许多商店,我们一间一间地逛过去,看到了许多精致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说起小吃,同利肉燕是福州特产中的精品,堪称举国无双,神州一绝。始创于清光绪二年的同利肉燕老铺历经三朝,历史已逾百年。店址始终设在福州澳门路这条老街,与三坊七巷毗邻,世代传承,诚信经营,饮誉海内外。

因此,我和妈妈特地来到同利肉燕店里坐下,妈妈叫了两碗同利肉燕。过了一会儿,师傅端来两碗同利肉燕,顿时一股荤香扑鼻,我用汤匙舀起一粒肉燕轻轻送入口中,慢慢地细嚼着,感觉又滑嫩又清脆,不由得胃口大开,我们一边吃一边向店里的师傅了解肉燕是怎么做的?师傅笑眯眯地回答说:“是取猪后腿的瘦肉用木锤打成泥状,均匀撒上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的馄饨皮,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肉燕。”

今天,我既饱了口福又学到了知识,真开心呀!

太好啦!我终于盼来了我盼望已久的国庆节了,总算可以放松了,我和爸爸妈妈早就约好了国庆去三坊七巷玩了。到了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一切准备就好后,我们全家坐着小车,出发了!

经过四个小时后就到福州了,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三坊七巷了。到那儿时已经是中午了,因为我和爸爸以前有来过这儿玩,所以我们两个便带她去“永和鱼丸”去吃了。中午饭吃过后,我们就去逛那三个坊和七个巷了。我们第一个逛的是:黄巷。它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我进去第一个屋子,里面摆着出嫁的东西,有轿子,有办酒席的桌子,还有假的新郎官和新娘……我还到轿子里坐了一下呢!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郭阶三的房子。里面有仪厅、门房、大厅、厢房……对面有厚重的大门,门头的房面有五间。为五间排双层书房,见证了五兄弟的史实,散发着书画的味道,五兄弟的房间干净整洁。墙外有花厅,庭院里面的环境优雅、悠闲,有造型美丽的假山、水清鱼跃的鱼池、小巧玲珑的花亭、郁郁葱葱的树木……

啊!参观完了三坊七巷,我这才真正感受到: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我的家乡在福州,这里是有福之州,所以称为“福州”。福州最著名的地方就数“三坊七巷”啦!接下来让我来介绍这个著名的地方吧!

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指: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其中国家保护文物有:严复纪念馆、欧阳花厅、林觉民、冰心故居……,省级文物有:天后宫、刘冠雄故居、林则徐纪念馆……,

老铺也有很多哦!比如:木金肉丸、永和鱼丸、同利肉燕老铺……。

三坊七巷被喻为南方的民间故宫,走在积淀着历史沧桑和文化流苏的石板路之间,会感受到迷人的布阵格局、美妙的建筑风姿、深厚的人文韵味。

这就是著名的三坊七巷。你们也可以来玩哦!我爱福州,我爱福州的三坊七巷。

来到福州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游览了当地著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指: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一走进去,我就看见坊巷纵横,石板铺地,大街两旁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店铺,里面有多家店铺在卖福州的三宝之一——角梳,还有的店铺卖软木画,看得我眼花缭乱,赞叹不已。我们走进一家木器店,看见门窗镂空精雕,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里面木器产品琳琅满目,有木雕烟缸、笔筒、手链、手指活动器,还有的我都说不上名字,最后我选了一把痒痒挠。

走出店门,踏着脚下的条石,看着两旁的古民居,心想,怪不得这里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史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在杨桥巷与南后街处有大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的坊名和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三坊七巷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

今天早上,一个雷鸣般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梦想。童童,起来!啊,是妈妈,我们今天去三坊七巷走走吧。我迷迷糊糊的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早饭后,我们出发了。我在车里太兴奋了,左右看看。

过了很久,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兴奋地跳下车。哇,这里人多,商店也多种多样,有精品店、小吃店、珠宝店,门口还挂着各种五颜六色的招牌。走着走着,看到一家蛋糕店,眼睛都流口水了。我妈以为我这么想吃,就给我买了一个芒果草莓口味的。我拿起一把勺子。过了一会儿,我吃完了。

然后,我们走进了皇宫胡同。那是一条长长的小巷。我们走到小巷的尽头。我们正要回家。路上我妈看到一家卖运动服的店,就进去了。走在台阶上,突然发现台阶会发光,就去玩了。我先从这里跳到那里,再从那里跳到下一个格子,发出美妙的声音。我当时就像这时候我妈出来了,我就想:我妈出来真的不是时候。妈妈慢慢地说:我们也该回家了。我忍痛离开了这里,上了车,回家了。

早晨,有一缕微弱的光穿过窗帘的缝隙轻抚我的眼帘,即刻起床。

今天,我们游玩的景点是——三坊七巷。

听说号称“中华老字号”的肉燕是福州的特色小吃,我们便一大早往那儿奔波。肉燕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将剁成泥的猪肉和调料拌起来,其次像包馄饨一样用柔软的燕皮包好,最后放进锅里蒸就大功告成啦。我们吃着香喷喷的肉燕,赞不绝口!

来到三坊七巷,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高挂在房檐上的红灯笼,带给我们过节喜庆的气氛。在这里,最常见的就是民间艺术展览馆,绚丽多彩的板画和各种各样的材料雕刻成的作品,还有许多大师在现场献艺,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在这些大师手中,如果雕静物,样式一定很多,而且各个栩栩如生。如果雕活物,也各有各的姿态:有勤劳的惠安女;有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每个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瞧,那儿有个用软木雕刻的山水画。那手艺真是精湛,笨重的木头在这位大师手里变成无数片轻巧的叶子和古色古香的石拱桥,真是神了!

在三坊七巷,小吃也很多:旋转土豆泥,花生汤,章鱼烤串和橄榄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啊,快看!那儿还有为财神爷生日举办的隆重庆典呢!

三坊七巷值得观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啦!令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三坊七巷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虽然不及北京故宫雄伟壮观,但还是我心中最喜欢的之一。

它位于福州城市中心,它主要由三个坊各七个巷组成,这三个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个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那里到处都是老久老久的房子,那里的房子主要材料是木头和青砖,屋顶是用青砙做的,地面是用石板铺的。听妈妈说:“大门口的门槛越高,就说明这户人家越富贵,表示一般人家是跨不过来的。”房子里面都是一个个的小四合院。

这里是盛产名人的地方,有世纪老人冰心奶奶,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有船政之父沈葆桢等等。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的故居呢!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的话,那一定要抽空去逛逛哦!

312 评论

么里斯古

福州名人萨镇冰 1859.3.30 ~ 1952.4.10中国近代海军将领。字鼎铭。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入福建船政学堂,1872年毕业。1874年任“海东云”船二副,巡防台湾。1875 年 (光绪元年), 调福建水师旗舰扬武巡洋舰任职。 1877年初派赴英国留学,1880年毕业回国。翌年任澄庆驱逐舰大副。1882年调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1886年任威远练习舰管带。1894年晋副将,任北洋海军精练左营游击,在中日甲午战争威海卫之战中守日岛炮台,战后回乡执教。1896年复出任吴淞炮台总台官。1899 年任通济练习舰管带, 旋调任北洋海军帮统。 1900年兼带海圻巡洋舰。1903年升任北洋海军统领,仍兼带“海圻”舰。1905年,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1909(清宣统元年)~1910年,任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提督,统制巡洋、长江两舰队,其间曾赴欧美和日本考察海军。1911年奉命率舰队赴汉口镇压武昌起义,因见官兵同情革命军,乃弃职引退上海。1913年督办淞沪水陆警察事宜。1914年任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1916年任粤闽巡阅使。1917年任海军总长、海疆巡阅使。1918年任福建清乡督办。1919年再任海军总长。1920年5~8月兼代国务总理。 1921年卸海军总长职。1922年任福建军务会办、福建省省长。1926年12月国民革命军攻占福建,卸省长职。1933年支持福建事变,出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延建省省长(当时,福建省划分为闽海、延建、兴泉、尼潭四省)。 1946年被授为海军上将,并予除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 沈葆桢轶事 沈葆桢(1820-1879年),福州人,清道光七年(1827年)进士,历任江西巡抚、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军政要职,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肃。他的一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福州的林则徐祠堂额称“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楼式的大门樯,气势凌空。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拱护,栩栩如生。入大门是“仪门厅”,中间石铺甬道,两侧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兽,两旁的回廊里,则陈列20多面的仪仗执事牌。在“紫禁城骑马”、“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江苏巡抚”、“陕西巡抚”等等。有楹联曰:“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万端。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的,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街的门墙新匾“林则徐纪念馆”,又左匾“中兴宗衮”,右匾“左海伟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员会以“林则徐纪念馆”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这里在福州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硕大的丰碑。

207 评论

相关问答

  • 福建教育研究杂志

    有问题的:总署查不到,要么假刊,要么是内部期刊,不公开发行

    寻找美食的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云南白药与三七粉比较研究论文

    止血,消炎止痛,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是三七,但是还有其他的成分

    永远在路上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三七伤药片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作为一种中药材,三七又被叫做田七、山漆、血参、金不换、滇三七、盘龙七等等,《本草纲目》记载其有止血功效,所以才称之为金不换。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七的主要成分是

    蹦蹦跳跳32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药学论文三七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心脑血管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也逐年升高,人们对 养生 保健也越来越重视。而心血管良药丹参和三七也算是心脑血管中药届的“顶流”,经常在各种复

    黑崎龍少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三七活血药理研究论文题目

    1、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抗衰老、调节免疫。 三七是比较常用的止血药物,它的性味是甘、微苦、温,因此在功效上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作用。在主治上化瘀止血,主要是针

    福气少女毛毛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