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5

幽香雨草
首页 > 期刊论文 > 青年记者投稿查重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三月女王Amanda

已采纳

知网近日也就此事向媒体表示,知网正常是与学校和期刊编辑部合作的,不与作者直接对接。一般来说,论文作者在向期刊投稿时,期刊的协议书或投稿须知中会注明,稿件采用后将编入知网数据库等表述。因此,知网方面认为,协议书、投稿须知等证据可证明其使用涉案作品获得了赵德馨的许可。但在法院看来,这样的做法“缺乏合同依据”。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多篇相关案件判决书来看,法院认为,学术期刊的投稿须知或没有作者签字确认的线上协议等,不能视为其与赵德馨达成了关于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可即便如此,相关保护条例也已施行了十余年。记者注意到,2006年7月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即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208 评论

!天道酬勤!

知网查重率的计算规则是统一的,就是在一段文字内连续十三字以上重复,这部分就会被绑定为重复部分,然后再用重复部分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字数,除以全文的总字数,就构成了知网查重率。

在进行知网论文查重后的知网查重报告中,除了全文查重率和去除引用文献查重率部分,还有每章节的查重率,因为知网查重是分章分段进行查重的,每章节的查重率就是本章节的重复字数除以本章节的总字数得到的就是每章节的知网查重率。

一般情况下paperpass的查重结果从数字上是比知网高,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单拿一篇论文paperpass30%,知网查重会是多少,这个没有人知道的,只有使用知网查重,才能得到准确的知网里的重复权率。

扩展资料:

初稿查一次,盲审查一次,学校代查一次,答辩再查一次。如今,一些毕业生圈子流传着“一篇论文查四次”的金科玉律。

面对延期毕业甚至取消答辩资格的后果,借助软件检测论文相似度的查重服务,这些年成为大学生的刚需。在网上搜索“论文查重”,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品牌的查重产品。不少商家每月数万的销量,也从侧面证实了它的火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硕士毕业生徐宇燕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回忆了自己查重的经历:“因为毕业论文需要检测重复率。

第一次去淘宝上买了个98元的知网查重,之前觉得自己的论文不够充分,加了很多内容,一查发现重复率20.8%,吓了一跳。”查重结束之后,她紧急进行了论文修改,再次查重才达到了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论文查重为何“困难重重”

135 评论

风铃结香

日前,维权8年后,年近九旬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终于等来了中国知网的道歉和70余万元赔款。从2013年起,赵德馨以侵害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起诉中国知网,并全部胜诉。知网低价甚至免费收录科研人员学术论文,对科研机构和高校师生有偿使用并不断提高价格的做法一直存在争议。“赔偿给赵德馨教授的70万元,是知网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属于赔偿损失的性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从法院的判决结果看,未经作者许可或者存在许可瑕疵时,知网大量收录学术论文并以此牟利属于侵权行为。一般情况下,这些版权保护期内的论文的版权依然属于作者本人。目前,该事件引起连锁反应,赵德馨教授的学生苏少之也和知网打起了官司并胜诉。但记者联系多名专家学者,他们对知网这类行为强烈不满,“需要论文的人要付费下载,结果作者拿不到一分钱”,但均拒绝接受进一步采访。一位青年学者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来说,论文如果因为维权登不上知网,在学术上,面临很大的损失。”查重机会在网上被“明码标价”,学生负担陡增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论文查重要求,论文查重功能的需求在毕业生群体中暴涨。与维普咨询和万方数据等平台相比,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拥有显著的数量、种类优势,其收录的独家期刊在覆盖学科、论文质量上都远超同领域其他平台。2019年第5期《现代法学》上刊发了《学术数据库经营者不公平高价行为的规制困局及其破解》一文,据该文作者统计,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了独家与唯一授权期刊3964种,占我国期刊总量的43%;其中,核心期刊778种,约占全部核心期刊的42%;包含各学科排行前3名的期刊194种,占前3名期刊总数的64%。因此,许多高校要求以知网的查重结果为准。目前,高校普遍为学生免费提供两次知网查重检测,一次是初检,第二次是专业检查,即终检。而用完学校提供的免费论文查重机会,还有很多学生愿意花钱购买更多论文查重服务。一次168元,一次760元,在花了近千元购买论文查重服务后,湖南省某高校毕业生张宜玲“才安心”向学校提交了毕业论文最终版,查重结果接近学校查重的最后结果,为5.1%,“这笔钱如果用在伙食上,能在食堂吃一个多月”。对于学生反映的收费高的质疑,知网多次发出通告称,从未对个人用户开放查重功能,只有高校和科研单位等机构用户拥有该权利。2020年4月,知网发布《通告》表示,“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盗用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检测账号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知网学术不端检测服务牟利的行为愈演愈烈”,将采取“对管理不善泄露或倒卖的,包年用户取消包年服务模式,重新核定年度服务数量”等惩罚措施。今年毕业季前夕,网络平台查重费用再次提高,让毕业生们“难以接受”。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商家宣称依托知网的论文查重价格呈上涨趋势,且售价越高,其背后数据库内容更加齐全,甚至出现1800元、2000元一次的报价。此外,为了保证论文不在重复率上遭遇难题,一些电商平台上还衍生出了“降重”服务,即帮助作者降低论文重复率。南昌某高校本科毕业生景怡,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查重和人工智能“降重”服务,花费1500元,五天时间内拿到了“低于学校规定的重复率限制的论文”。针对一篇全文约23000字,重复比率接近30%的本科论文,提供查重和“降重”服务的商家回复记者,“降低到15%以下,收费530元,降低到10%以下,售价660元。2天内反馈,采用中国知网系统”。该商家介绍,降低重复率确保文章大意、学术观点、内容框架、结构不变,语句逻辑通顺,不会增加、删减内容,“我们会找对应专业的修改老师通过改变表述方式,达到降低重复率目的,确保文章专业性”。“查重机会被当作商品买卖,还衍生出‘降重’服务,严重破坏学术规范和学术生态。”一所中部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李玉说。一方面知网明确规定不向个人开放查重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又有查重需求,为什么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多次查重机会呢?“学校提供免费查重机会是告诫学生不要抄袭,而不是帮助学生逃避抄袭的监测。”李玉道出了学校的考量。至此,知网和学校各有理由,却把一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查重需求推进了市场。知网连续涨价,高校难以承受此前,多所高校对知网服务价格过高及不断涨价问题,提出疑问。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表示,学校将暂停知网的使用,原因是续订价格太过高昂,且每年报价都在上涨,2010—2016年之间,知网的使用费共上涨高达约132%,年均涨幅约19%,“学校已无力承担”。因为续订知网的价格大幅上涨,“学校无法就续订价格与知网达成一致”,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也发布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这一风波还曾波及河北、山东、云南等地多所高校。据记者了解,这些当事高校不久后便又重新订用了知网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相关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197 评论

调皮捣蛋妈

赵教授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依法维权,是因为愤懑于“没收到知网一分钱,下载自己的书居然还要收费”。作为一家掌握独家资源的平台,应当严格守法,尊重知识产权,面对诉讼维权和法院判决,理应服从判决、尊重作者,真正拿出改正错误的诚意。然而,赵教授胜诉后知网随后就下架论文,这种做法既不是正确的态度,更不是合理的做法。

349 评论

Joyce@静艳

据我所知知网近日也就此事向媒体表示,知网正常是与学校和期刊编辑部合作的,不与作者直接对接。一般来说,论文作者在向期刊投稿时,期刊的协议书或投稿须知中会注明,稿件采用后将编入知网数据库等表述。因此,知网方面认为,协议书、投稿须知等证据可证明其使用涉案作品获得了赵德馨的许可。但在法院看来,这样的做法“缺乏合同依据”。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多篇相关案件判决书来看,法院认为,学术期刊的投稿须知或没有作者签字确认的线上协议等,不能视为其与赵德馨达成了关于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可即便如此,相关保护条例也已施行了十余年。记者注意到,2006年7月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即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82 评论

原来我在这里8

1、《青年记者》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2、《青年记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青年记者》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220 评论

家有一宝C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普遍的想法,2022年总体来说还是疫情困扰,青年记者也是不太好发的情况,会受到影响。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青年记者杂志是水刊

    不是的,可以看核心期刊名单!

    小树小树小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青年记者投稿难吗

    可以。1、青年记者投递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专业不限。2、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熟练使用MSOffice办公软件,具备摄影基础优先。3、文字功底扎实,有新闻敏感度

    美美吻臭臭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青年记者投稿查重

    知网近日也就此事向媒体表示,知网正常是与学校和期刊编辑部合作的,不与作者直接对接。一般来说,论文作者在向期刊投稿时,期刊的协议书或投稿须知中会注明,稿件采用后将

    幽香雨草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青年记者是核心期刊

    是。青年记者是一本北大核心,核心期刊很少有一次过的直接下录用的,初审复审终审专家评审均会给出通知意见,周期的话不同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并且当前还是疫情

    小仙姓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青年记者投稿心得

    与《中国青年报》结缘于XXXX年。 《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既有机关报之厚重严谨,又不乏时尚新媒体报章的新锐鲜活。常常被它独特视角下解读当今各种时事资

    美丽依然张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