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berry911
摘要:
我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文明礼仪的国家,幼儿礼仪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在幼儿时期,通过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能够使文明礼仪深埋在幼儿心中,并使其受用一生。尤其是在现代家庭,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幼儿文明礼仪问题日渐凸显,更应从小对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将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以帮助幼儿成人、成才。
关键词: 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实践探索。
礼仪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需要遵循的一些礼节和仪式。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幼儿未来成长、与人交往有重要意义,关乎着整个民族的未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应注重幼儿的品质培养,为其未来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我园在保教工作中,也力求将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以帮助幼儿成人、成才。
一、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价值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人们也愈发关注交往对象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这也决定了幼儿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我园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发现,目前园中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上多存在自私、无礼等不好的行为。幼儿这一年龄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习惯终其一生都难以再改变,而幼儿礼仪行为的好坏对幼儿人文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等有重要影响,因此,我园也积极开展了对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园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实践措施
(一)创建良好礼仪环境
环境对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1]。在物质环境方面,幼儿园各项基础设施都可以作为礼仪教育工具,运用整洁、优美的环境使幼儿注重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用花草标语引导幼儿爱护花草,在班级中设置礼仪窗,将礼仪小标兵的照片及故事贴在走廊的墙壁上,使幼儿时时刻刻能够受到礼仪教育。在人文环境方面,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到园中以热情、亲切的口吻问候同事和幼儿,与家长交谈礼貌热情、态度谦逊,时刻注重自身行为规范,运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为幼儿做示范。通过礼仪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主动纠正自身语言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开设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课程
在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是礼仪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开设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课程前,针对这一课题,建立教师课题研究组,园内一些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在园长和副园长的带领下,设计礼仪课程方案,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实践中及时反思,在发展礼仪课程的基础上,使教师增强科研意识,为幼儿园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科研气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园幼儿年龄特点和资源配置情况,合理构建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课程框架,制定目标体系,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结合《纲要》中幼儿教育理念,选择与幼儿生活实际更相符的礼仪教育内容,例如,幼儿园礼仪、基本礼仪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具有很多带有传统礼仪规范的内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也是幼儿礼仪教育中应涉及的重要内容[2]。因此,在礼仪教育中,也需要融入这一部分内容,例如,指导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
(三)将礼仪教育生活化
幼儿每日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都会发生各种交往情景,这也为礼仪教育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幼儿礼仪教育可以融入幼儿日常的.游戏中,例如,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使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以自身角色角度处理问题,体验他人情感,了解对方感受,运用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与其他角色沟通,充分体验礼仪情景。将幼儿礼仪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引导幼儿在来到幼儿园后主动向教师鞠躬打招呼,在活动中主动照顾身体较弱的、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获得朋友和教师帮助后主动致谢等。生活中的每一种交往情景,都可以作为幼儿学习礼仪的途径。而幼儿日常习惯中礼仪行为的养成尤为重要,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日常礼仪习惯。例如,教师根据班级幼儿情况,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周一安排一组幼儿穿着统一服饰,佩带带有礼仪标语的绸带,在早上开园时间立于幼儿园大门前,向入园的幼儿和家长问好。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幼儿能够得到语言上的锻炼和礼仪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能够使家长在幼儿的感染下,注重自身的仪表仪态。幼儿在家长和路人赞许的目光下,也能够充分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和礼仪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加注重自身的文明礼仪,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逐渐养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幼儿礼仪教育也可以融入节日活动中,例如,在每一个节日都向幼儿介绍节日的来源、意义,并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在母亲节,使幼儿了解母亲的辛苦,更加尊重、感恩母亲。在国庆节,向幼儿讲述现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幼儿进行热爱祖国、感恩先人的教育。使幼儿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更多有关节日的礼仪,并在节日中主动遵循不同的礼仪要求。优秀的幼儿礼仪典范应得到赞扬和鼓励,一旦一名幼儿受到教师和幼儿园的表扬,其他幼儿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礼仪规范。例如,开展“礼仪小标兵”等评选活动,能够使幼儿的上进心在竞争中得以激发,幼儿会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努力,并逐渐在幼儿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风气,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下,所有幼儿都会得以受益,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四)实现家园合作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榜样,家长的言行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有紧密联系[3]。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情况,教师通过家访、运用通讯工具交流等手段,向家长传输礼仪知识,要求家长注重日常言行,能够为幼儿的礼仪教育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例如,由教师建立社交群组,邀请班级所有家长加入,并定时向家长传输礼仪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家长行为。或是开设礼仪讲座,请家长前来听讲,帮助家长分析解决家庭礼仪教育中的问题。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加,使家长看到幼儿礼仪教育成果,进而增强礼仪教育信心。
在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家长也应主动配合幼儿园工作,为幼儿做好榜样,以礼待人。例如在“到别人家做客”的活动中,幼儿会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别人家做客,家长应与主人相互配合,借此机会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请幼儿在做客的过程中,完成所有应尽礼仪,并从主人和家长的赞许中,感受到礼貌做客所带来的好处。教师在活动中也应收集家长对礼仪活动的反馈,提升家长礼仪教育意识,调查家长对礼仪教育的期望,共同商讨礼仪教育对策,为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并开展家长礼仪评选活动,请幼儿评选出礼仪行为最佳的家长,在幼儿园宣传窗等位置进行宣传,使家长更加重视幼儿礼仪教育,以身作则,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在培养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同时,使家长也受到礼仪教育。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离不开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和家长的积极合作,生活中能够用以礼仪教育的资源众多,无论是游戏、活动,都可以蕴含礼仪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在全民素质提升的时代要求下,幼儿园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势在必行,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和家园合作共育手段也应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彭媛: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
[2]宋黎敏: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01-104。
[3]牛鲜新: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6,2(2)239-240。
非你莫属88
关于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论文
摘要: 中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知识和进行正确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并终身受益。在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中要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关键词: 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年的幼儿园学习经历,通过一年的幼儿园学习,他们已经大体学会了幼儿园的集体学习活动,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起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实施正确有效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而且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班幼儿礼仪教育时,首先要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样,才能深度推进幼儿礼仪教育。1.1整体规划———优化园所礼仪教育“大环境”在幼儿园大门口、过道墙面、户外活动操场等地方进行精心布置,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其中,对礼仪教育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午睡室、图书阅览区等场合张贴洗手、安静、排队等相关的礼仪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每天给幼儿播放很多礼仪教育的故事,从而学习一些礼仪知识。1.2幼儿参与———布置班级礼仪教育“小环境”班级积极创设礼仪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班级中成长。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礼仪教育环境的布置过程中,这样,幼儿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在图书角增添一些浅显易懂的礼仪书供幼儿随意翻阅,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平时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礼仪的照片在班级中进行张贴,形成一面“礼仪照片墙”,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因此,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将礼仪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中,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的形成。2.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良好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光靠教师的“说教”是达不成教育效果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善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例如,可以每天让一位小朋友在班级门口做“礼仪之星”,迎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并且要求“礼仪之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大家打招呼。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做好几次“礼仪之星”,这对于他们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是十分有好处的。2.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幼儿更加深刻的学习到正确的礼仪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开心地扮演角色从而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扮演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使用礼貌用语。如,主人见到客人时要说“请进,请坐”等礼貌用语;在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喝茶、请吃水果”等礼貌用语;在送客人走的时候要说“请慢走、观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这样,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就能够学会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2.3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节日主题,设计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礼仪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妈妈您辛苦了”、“我和妈妈的故事”、“妈妈的节日”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节日当天,“说一句甜甜的话,给一个大大的拥抱,送一份自制的礼物,做一件暖心的事。”孩子们用多种形式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3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家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要让幼儿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甚至是家园合作教育。3.1借助“亲子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幼儿园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也尤为重要。因此,要借助“亲子活动”来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例如,我们班在上学期成立了礼仪家委会,让家长们共同商议礼仪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并且,在每个月都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礼仪,一起体会学习礼仪的快乐。笔者还帮助家长开设“亲子课堂”,为家长提供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互动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幼儿学习或巩固礼仪知识。3.2借助“评比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因为时代的特殊性,现代家庭都以独生子女居多,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转变错误的观念。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一些礼仪活动中,让家长明白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幼儿,并且树立起家长的权威性。例如,可以举行“弟子规亲子共读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同读《弟子规》,在幼儿和家长共读《弟子规》的过程中,借助一张“共读评价表”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张评价表中,设置家长对幼儿的阅读评价项,同时设置幼儿对家长的阅读评价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个人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该参与到幼儿礼仪教育中来。通过正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从教育的深度、长度、宽度着手,拓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效度空间”,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黄鹖.德育工作从礼仪教育抓起[J].江西教育,2012(Z3).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选的题目有很多,下面就学前教育的给些参考题目举例如下: 1、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研究 2、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研究 3、同伴
开展 文明礼仪 教育 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寻求礼仪教育的有效 方法 ,将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
摘要: 我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文明礼仪的国家,幼儿礼仪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在幼儿时期,通过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能够使文明礼仪深埋在幼儿心中,并使其受用一生。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关于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你有何看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欢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