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3

journeyjasm
首页 > 期刊论文 > 民国服饰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又肥又馋的兔子

已采纳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同时,中国各地的传统服饰却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所以,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服饰文化是一件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的事情,中国服饰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最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精粹,新形势下国内服装服饰博物馆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充分发挥服装服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承担起中国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任。 服装服饰博物馆 博物馆学 服饰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同时,中国各地的传统服饰却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受现代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传统服饰在人们心目中的关注度越来越低。2005年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周秦汉唐文明展”,组织者穿着的汉服几乎没有什么人认识,更有人误认为是日本或韩国的衣服。由于中国衣随人葬的丧俗,一些现存的传统服饰也将随老人的离去而消失。尤为严重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居然也被外国人占了先——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旗袍等民国服饰博物馆居然是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博物馆)。而韩国人正在研究中国的丧服并在中国的民间服装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所以,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服饰文化是一件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的事情。 服饰博物馆是服饰文化的标志,它展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就。尽管古代中国没有博物馆之说,但是保存和研究文化遗产的史实却是古已有之。周代“天府”与“玉府”、汉代“天禄”与“兰台”的职能即相当于今天的文物保管部门。宋代崇尚古风更盛,且注重鉴定与编撰文物目录,这实际上已经承担了现代博物馆的一部分工作。中国正式提出博物馆概念是在1905年创办于江苏南通的“南通博物苑”中,其考证、鉴定与著录工作早已正常开展。1989年海牙《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有关博物馆的定义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从中可以提炼出三个特点:实物性、开放性和研究性。当今世界的博物馆建设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增加了教育功能,实际上就是“传习”的功能:如2001年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在香港举办了《银装盛彩——中国民族服饰展览》,服装服饰博物馆在尊重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保护、展示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二是增强了专业性或行业性的小型博物馆。所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创办自己的服饰博物馆,甚至有些已经建成并不断的更新,他们立足于复兴中华民族服饰品牌走向国际的重要责任,肩负着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结合的重任。 新形势下的服装服饰博物馆将面临新的发展,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无论它收藏的是何种类的物品,都应该清楚全球化对它们的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 全球化时代的服装服饰博物馆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从软件、硬件、藏品保护 服务以及对外全方位开放等方面来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上海博物馆都堪称世界一流。我们若要建设一流的博物馆,必须在每个环节都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博物馆的距离,使全球化下的博物馆同国际接轨,以先进文化的姿态走向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先进行列。 以宁波服装博物馆为例,该馆是中国第一家服装专业博物馆,是一个以展示中国服装服饰文化和历史为主题内容的大型服装博物馆。为中国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在现代化的科学展示手段和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方面,在对外宣传、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等方面,也应该争取走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大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我们要避免国内服装服饰博物馆“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面,建立网上博物馆。建设一个全面介绍服装博物馆、系统的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以及多媒体展示、网上教学功能和民族文化研究交流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博物馆面向世界,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服饰文化。 用现代化展示手段,将陈列展示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字图像资料,做到资源共享。例如建立多媒体触摸屏演示系统等。这种对于提高展示效率,传播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等世界一流博物馆都设置有多媒体触摸屏演示系统,它的建立有利于缩短国内服装博物馆与世界先进服饰博物馆的距离,同时浏览者在展厅里可以查阅更多文字图像资料,获取更多知识。 中国服饰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最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精粹。新形势下国内服装服饰博物馆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充分发挥服装服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承担起中国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任。

111 评论

杂草公主/yl

民国女子的服饰特点和现在比较相似,因为她们刚刚解放了古代封建思想。

261 评论

霏霏永远爱来来

黎族是一个勤劳、聪明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它的悠久文化历史,皆为我国史记所记载。比如,其的纺织艺术,在我国的纺织史上就有着不可抹去的一页。而宋代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中,也对此有过描绘:“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变半月夜弹云;夜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黎族人民的传统服饰,在文化与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这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是独树一帜的。它们的纺织品可以当作区分不同部落的血缘氏族的标志。比如,不同支系的黎族妇女,其穿戴的服饰是不一样的。人们不仅从黎族妇女的面纹里可以辨别出不同支系的黎族来,也可以从服饰上判别,他们是属于哪个支系的黎族妇女。黎族有五大支系,分别是:侾、杞、润、美孚和赛。妇女的服饰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不同。其中,“侾”系妇女服饰式样最多,花纹图案最为复杂,且不同地区服饰有差别。有的地区,妇女头发分拨两边梳髻于脑后,不戴头巾,两耳戴沉重的大小不一多个金属圈或耳环,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平时女装的式样较多,有些甚繁,衫筒皆织花;有些甚简,只在衣沿绣几个点,或在筒身绣一条或几条细线。有些妇女的衫和筒裙都很宽大,制作精致。上衣前有对襟花,多绣菱形几何纹,后有腰花,以菱形骨架的满地锦式为主花,多绣蝶翅或鸟纹,衣脊有图腾纹。长筒布满花纹,筒腰为彩条经纬线,筒头多几何、人物、动植物等图案。筒身是筒裙的主要部位,多描绘婚娶礼仪中的人物。筒尾布满横列点锦纹。整条裙的色调华丽大方,画面结构协调琳琅满目。这种筒裙在陵水的东北地区渐渐演变为几何形纹为主,甚至仅剩下横条纹。有些女士上衣则为圆领衣襟,绣花,镶有蓝或绿布的边鉓,布料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青色布。另外一些的筒裙保留较多的传统,也是从腰至下底都织满花,但仅有几种定型式,普遍流行的是乌鸦花。平时穿的筒裙仅织一排花纹。筒裙有长有短,其中长筒裙较宽,短筒裙则窄,筒裙大都是由筒头、筒腰、筒身和筒尾四幅缝接而成,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的。这些织花的筒裙经纬密度大、质地厚,特殊耐穿。而“杞”系的妇女头系黑色长巾,部分地区系黑色两端以红黄线织出菱形方格花纹,并挂以流苏的花头巾。上身内着菱形胸挂,因地区不同有黑白之分,上衣的对襟是青、蓝色无领或矮领,对襟处下部两边并排有只作装饰用的金属扣鉓,闪闪发光。长袖口的白布镶边间有二条红道。两侧衣兜上绣各种彩色植物和几何花纹。背部绣各种五彩的动植物花纹,内容繁多。下身穿绣花、紧身过膝筒裙,筒裙由筒头、筒腰和筒身三幅缝接而成。筒裙花纹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内容丰富。有的只织出各色花纹;有的织后再用彩绒绣边;还有的地区用彩绒绣,色彩鲜艳夺目。但筒裙的一大特点是花纹以人纹为主,象征人丁繁衍,并以深色线“夹牵”法绣出反差较大的明暗感。相比妇女,黎族男子就没有她们服饰那样类型繁多,但却具有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用红色或黑色头巾在头上缠绕成各种各样的鬃结于前额、脑后或头顶部中间。其缠绕的顺序、外形相当严格,不能相互假借和抄袭,它含有民族标志之意。结鬃时,他们还喜欢插一些骨、银、铜等发簪和雁领以及毫猪毛等,而颈部则挂鬃色或黑色的圆珠项链和骨质或银质的装饰品。黎族男子服饰上衣差别不大,而下底有明显的地区差别。例如“侾”系和“润”系男子上着对襟、无领、无纽扣的麻或棉质上衣,有的衣背或下摆有简单的花纹,下身穿“犊鼻裤”;“杞”系和“赛”男子上穿对襟、无领、无纽的麻或棉质上衣,下着左右开叉的短裙;“美孚”系男子上着对襟、无领、短袖黑色的上衣,领际缀两片长方形布块,背部缀方布一幅,下穿前后开叉的黑色短裙。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所有黎家的民族节日。这天,很多黎族支系的妇女都会穿上一条带有一个近似“巾”字形花纹做为部族标志的服饰,服饰腰绣两丛野草,折叠式纹样和菱形连续纹样横贯其下,菱形骨架内绣有狗足印纹。寓意根深叶茂,繁衍生息。并以此迎接这热闹的庆典。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传统服装的美有一种独具匠心的艺术熟悉。她们对服装的制作手法上,不是单纯摹拟自然景物,而是首先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然后利用自己精巧的手艺,进一步形象化,最后才算完成作品。而她们赋予这个作品的东西不仅仅是能让人从表态上得到美的感受,更是能让人从另一个角度上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情以及精神。其蕴涵的意义是难以言尽的。总之,海南黎族的服饰,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中非常具有独特、浓郁的民族气息。也是世界传统服饰演绎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76 评论

我叫德卢衣

我会的了,同学你要的吗

351 评论

西安一品家

民国女子的服饰以旗袍为主,其主要特点是从身形上的修剪凸显女性美。

171 评论

好猫墙纸

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样式多样,很多人觉得旗袍是一个代表。旗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很多人喜欢穿,因为可以显示出女子的优雅气质和优美身材,也是女性突破以往裹脚束缚的体现,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女子的变化尤其大,很多上层名媛也是身着旗袍,出入高档场所。

旗袍不是所有女子都穿着的服饰,很多女子喜欢穿的服饰是学生的那种装束,就是上身短衫,可以体现女子优雅的身姿,下身裙摆,可以显露女子的曼妙步伐。当然,这个服饰仅仅局限于青春靓丽的女子穿着,要是一些妇人穿就会被人取笑的,认为是装嫩。这个就不大好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套裤,这个是借鉴了西方的服饰修改的,这个也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当然也有的人认为这个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可以跟旗袍一样相提并论,个人觉得,这个服装已经适合在家里穿着,要是出去,还是比较扎眼的,当然,就有人喜欢被别人评论,这个也是赚取回头率的好方法。

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更多的是体现了当时的气息,那就是自由和平等。很多人呢穿着不再是那种束缚式的,而是舒服样式的,现在的女子感觉跟那个时候是一样的,清新自然大方是那个时代女子服饰发展的特点,也是对中国古代服饰一个巨大的改变,我们现在的很多服饰,基本上是延续民国时期的那个理念,你喜欢民国时期的女子服饰吗?

23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论文2000字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

    annking16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外民族服饰相关文献研究论文

    在衣服上刺绣,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用银手镯、耳环、项链等装饰品。惠水县和长顺县的妇女穿着大胸短裤和绣花围兜裤子,头上盖着格子布和手帕。在华西区,姑娘们的衣服和

    何水生之LED灯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民国服饰研究论文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同时,中国各地的传统服饰却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所以,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服饰文化是一件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

    journeyjasm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服饰论文研究思路

    据学术堂了解,一万种开通报告,有一万种开题形式,不同学校会有不同开题模板,照猫画虎就行.这里介绍三种开题模板.详尽的开题报告会要求撰写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密云汉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民族风服饰论文文献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

    autumngold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