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发装修
夸大了事实,将不识生僻字直接说成不识字,将个别博士查典故时没分辨出网上的杜撰笼统地说成乱翻书。其次,文中的结论很有微信短文风,比如:“难怪中国的大学,在世界排名中可怜兮兮,难怪我们的文凭,人家打死也不承认,原来并非民族歧视,乃是自我作践耳!”从一些并不重要的事实得出了很吸引眼球的观点。就像一个人小时候砸碎一口碗,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人日后必不成大器一样,说的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只是夸夸其谈。
站在时光深处
《咬文嚼字》的作者是朱光潜。《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目前,本文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教科书中,录音由郑岚朗读。2014年之后,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在改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本文,为第一组第3课课文 。
chunping1988
一、好处1、更好地领悟词义2、使得用词更准确3、更便于理解4、增强记忆 二、拓展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出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示例:学习文件不能只~,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字斟句酌反义词: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lukylukycat
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不认识的字他们直接就念了!“不耻下问”这做不到么?本身就是搞教育搞文化的,这不是蒙混人么?身居高位对学问摆出这种姿态,我认为这篇评论并无不妥。反对上面大部分评论,以及什么理工科文科什么的辩解,我是理工科,但不会蒙不识得的字——这是原则问题!对,这是冷僻字,少人使用,可是对学问的态度可见我们出不来诺奖是有群众基础的。发自心底尊重学问,不以地位评价一人的发声,我们做到了么。
天天开心好好好
国学实际上是语言的学问。典故用的好充其量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或者解释的更明确。然而追求生僻字或者艰涩的典故的运用已经背离了语言的范畴。一个学者若不是专业研究汉语言文学的,不懂这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qsfenglingbb
“咬文嚼字”的好处是能够“改错”。
在中小学的语文课训练中,有一项内容是改错。要改错首先得挑出错误并知道正确用法。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在现实生活中错用字词的现象并不罕见。自然界中的啄木鸟,能够用尖尖的嘴把树木里的害虫抓出来,以保证树木健康生长,枝繁叶茂。
咬文嚼字的作用就像啄木鸟,目的是保持汉语的纯洁性,避免谬种流传引发的歧义。尽管已经离开学校,不再上语文课,也没有老师再给出改错的练习题,但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的责任,查字典的习惯不能丢,对拿不准的词汇查一下,较较真儿很有必要。
对于错用的汉语词汇不能熟视无睹,咬文嚼字也不是小题大做。只有从点滴做起,才能提高国民的整体语文水平,让汉语这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咬文嚼字》杂志社每年年底都要例行“咬”一下—发布十大语文差错,其中,第一大语文差错为:“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会”召开期间,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咬文嚼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很有必要
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
咬的是文化,嚼的是字法
《咬文嚼字》杂志社 【联系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 【邮政编码】200020 【电话】 【邮购电话】-399 【电子邮箱】我以前也奇怪《咬文嚼字》没有网站的缺陷
1、《〈尚书〉民族思想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2-6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2、《新时期孟子心
12月4日,《咬文嚼字》杂志经过评选,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 、双循环 、打工人、内卷和凡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