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1

顺其自然0012
首页 > 期刊论文 > 知网收录论文花钱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iss小妮妮

已采纳

知网本来就是一直要收费的。知网不是突然收费,知网是一直收费的。如果你以前使用知网的时候没有收费,那很可能是你们公司购买了知网的数据库。虽然你没有花钱,但是你们公司花钱了。如果现在收费,那说明购买的数据库到期了。知网百科是全球最大的百科知识库,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总和,目前已有近1500多万词条,内容来源于正规出版的2000余部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图录表谱、手册构成的百科知识网等,全部词条均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每个条目都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

291 评论

我的大BABY

知网上的论文收费情况是因为中国知网是由上市公司运营的,并非是政府财政支持项目,因此需要收费来支撑其运营。

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

1、近年来,知网在舆论场上的“热度”不减。如: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曾发布公告表示,因收费过高,暂停使用知网。每到毕业季时,高校学生集体吐槽收费过高的查重费用。2021年底,知网因擅自收录百余篇论文被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最终被判赔70多万元。

2、针对个人用户,知网一方面出售查重服务,动辄数百元的高昂费用让大批毕业生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却以超低价格甚至“白条”收录论文成果。更不讲道理的是,论文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

3、作为一个知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平台,知网应该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公益属性。但事与愿违。目前,知网的牟利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正在使其由原本便利学术发展的“垫脚石”角色,转向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角色。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知识的共享成本不断降低,作为知识中介的知网却不断提高收费价格,结果导致中科院这样的顶尖学术科研机构都要望而却步,无异于开时代倒车。

279 评论

shirleyxtt00

不合理合法,因为这种收费标准不符合商品法规,涉嫌侵犯了消费者利益,而且有垄断的行为,所以会被依法处罚。

299 评论

谁可知心029

合法但是并不合理。

对于知识付费并无不妥,但是对于学术资源这样的知识来说,就应该进行开源供读者进行免费使用,因为对于这项的教育资源来说,它本身就有着非常强的正外部性,也就是说把他公开来不仅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而且也能够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付费模式的存在,这些知识反而会成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壁垒,由于过高的收费标准,不少高校也在抱怨他的收费过高,使得不少高校因为学校承担非常高的经费导致在校学生没有办法合理利用,这对于我国的基础研究来说,可以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了。

知网的数据来源大部分都是学者的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知网来说,他们在进行付费的时候往往费用是非常低的,就比如说硕士毕业论文,他只用支付几百元的稿费就可以了,而对于博士论文来说,也并没有特别高的报酬,如果作者自己想要查阅自己的论文还是需要付钱,这本身就不太合理。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这些论文来说,这玩意儿存在一定的垄断行为,其他的途径和方法是很难接触到这些核心期刊和论文的,而且对于大部分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毕业论文也都是需要经过知网这个网站的,所以说在这样的一定程度之下,知网存在着一定的垄断性质,那么其他企业是没有办法和他进行有效竞争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家就必须对于知网进行有效的管控,否则它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而且每年各大高校对于知网的经费也在逐步攀升,这对于高校的教育发展也是不利的。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知网收录论文花钱

    知网本来就是一直要收费的。知网不是突然收费,知网是一直收费的。如果你以前使用知网的时候没有收费,那很可能是你们公司购买了知网的数据库。虽然你没有花钱,但是你们公

    顺其自然001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知网收录论文给钱

    一般的都要付费,有少量免费文章,注册会员也要付费,一般高校都会买知网的数据库,这样本校的学生都可以免费下载用。 针对个人用户,知网采取按篇收费与按页收费两种标准

    雪蓝的枫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发知网收录的省级期刊多少钱

    一般500左右

    方孔金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知网论文作者有钱收

    中国知网的论文收费所得不是给作者。作者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时,一般会签署著作权转让,使得出版社具有发表电子版论文等一系列权利。中国知网再向出版社购买论文。然后在网

    老太婆心态好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文知网收录与不收录

    会的,只要在其查重过都会被收录,本科毕业论文会被收录在“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白色犬犬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