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nzheng2013
这一篇就简单介绍一下灰色关联分析吧。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影响系统发展的因素的重要性。第二个作用就是用于综合评价问题,给出研究对象或者方案的优劣排名。 不过这里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更加深入的原理,可能需要我专门学习之后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不过应用起来倒不是很难,部分原理理解不清晰应该也不影响使用,就当作了解一个新方法吧。 事实上越往后学,例如多元回归分析、运筹学相关、时间序列分析、各类预测模型、聚类分类等等,都涉及到很多有难度的数学推导。我自己即使有所理解和学习,但想要比较简单易懂地表达出来,还是需要更长时间沉淀的。所以目前写学习笔记,就只能简单说明一下原理,然后讲一下傻瓜式应用了。等我理解得更加深入了,再回头把写得不够深入清晰的文章翻新一下吧。 好的,言归正传,讲一讲灰色关联分析吧~ “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大概就是这么回事。灰色关联分析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发展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常常想知道,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哪些因素影响大,哪些因素影响小;哪些具有促进作用,哪些具有抑制作用等等。 数理统计中常常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来探究这个问题。但上述的方法有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例如这些方法都要求大量的数据,数据小则结果没有太大意义;有时候还会要求样本服从某个特殊分布,或者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符合的情况。而灰色关联分析则可以较好地应对这种问题。 灰色关联分析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并没有要求(当然样本量也不能太少,就两、三个样本还分析什么),量化结果基本上与定性分析相符合。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嗯,对于上述原理,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序列(序列可以理解为系统中的因素或者指标)构成的曲线的几何相似程度。越相似,越说明他们的变化具有某种紧密的联系,也就是关联度高。所以这个方法也几乎是从纯数据的角度去研究关联性,如果两个没啥关系的指标,在曲线形状上表现得极为相似,那灰色关联分析就会认为二者关联程度很高。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对于一般的数据或者系统,用曲线形状来衡量关联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第一个应用,也是它的基本应用,系统分析。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给“影响系统发展的各因素”在重要程度或者说影响程度方面排序。用灰色关联分析的说法,就是给出各个因素与系统总体的关联度排序。关联度越高,说明相应因素对系统发展的影响越大。至于关联度,就是上文提到的曲线形状的近似程度了。嗯,其实模模糊糊还是可以理解灰色关联分析的,就是感觉上有一点儿不靠谱hhh 下面直接举个例子来讲解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原理已经讲过了呀) 下表为某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单位:百万元),问该地区从2000年到2005年之间哪一种产业对GDP总量影响最大。 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分析问题,找出对GDP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那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想想看,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是,比较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性,那当然要先把序列曲线给画出来呀。嗯,第一步就是画出序列曲线啦。 这里需要注意,我们想要研究各因素对系统总体的关联度,就需要找出一个可以代表系统总体发展的指标,这里就是GDP。类似的,我们想要反映教育发达程度,就可以使用国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数来代表;我们想要反映社会治安面貌,就可以使用刑事案件的发生率来表达;想要反映国民健康水平,就可以使用医院挂号次数来表达。不管怎样,总是需要找到一个指标,对系统整体的发展进行刻画。 别的不说,只看曲线形状,我就觉得第一产业对GDP的影响最小了。GDP一直往高处走,而第一产业曲线的形状几乎就是平着的。而单看相似性,好像第二产业,也就是灰色曲线与GDP曲线最为相似。不过画出图像只是为了给出一个直观的感受和分析,曲线形状的近似程度,还是需要计算的。 第二步是确定分析序列。分析序列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母序列,也就是反映系统整体行为特征或发展的数据序列,可以理解为回归分析中的因变量,这里就是GDP这一列。另一类称之为子序列,也就是影响系统发展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可以理解为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这里就分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数据。 第三步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我们讲到许多了,例如正向化,标准化,归一化等等。这里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量纲的影响,以及缩小数据范围方便计算。数据标准化往往就是这个作用。数据标准化有多种方法,例如 标准化,就是原数据减去均值除以方差,随机变量往往使用这种方法;再比如 标准化,就是 。这两个方法之前都提到过。 那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标准化方法是每一个元素除以对应指标的均值,也就是 。嗯,我们展示一下处理之后的数据。用excel处理就可以了,比较方便。第四步,计算处理后的子序列中各个元素与母序列相应元素的关联程度。记母序列为 ,子序列为 , , 。我们首先计算出母子序列最小差 ,之后再计算一下母子序列最大差 。计算如下表。嗯,可以发现, 就是上表中最小的元素, 就是上表最大的元素。然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子序列中每个元素与母序列相应元素的关联度啦。 灰色关联分析中,定义 ,其中 是分辨系数,一般位于 之间,往往取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公式定义子序列某元素与母序列相应元素的关联度呢?我就不晓得了……嗯,自行查阅,如果知道了请留言告诉我,谢谢! 第五步,计算各个序列,也就是指标与系统总体的关联程度。我们定义 ,用它来表达某个指标与系统总体发展的关联度。 嗯,其实就是第四步,求出了指标内部各个元素与母序列对应元素的关联度,把他们求个平均值,就可以看作该指标与系统总体的关联度了。如果你可以接受上文中的关联度计算公式,想来接受这个关联度均值,应该不是太难。 上图就是该题的最终计算结果了,计算证明,取分辨系数为0.5时,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好像跟那个图片不是很符合……毕竟从图片上直观感受,应该是第二产业的曲线形状与GDP的曲线形状最为相近,结果计算出的是第三产业。那,我们换一下 试试。一番操作,还是第三产业对GDP影响最大。不过再次提醒,实际使用时, 是最常用的。 如果要强行解释一波,大概就是GDP的增长率是有起伏的,2002-2005之间每一段折线的斜率是不同的,而第二产业2002-2005之间,基本是一条直线过去,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增长变化,更像GDP的变化……好吧就是强行解释一下啦 上图是每一年的增量情况……嗯,好像也是灰色和蓝色更像,不过2003-2005的增量,也就是2002-2005这四年来看,第三产业和GDP的增长更加相似。而第二产业只有一两年比较相似,所以综合来看,可能还是第三产业对GDP的影响更大吧。 嗯,强行解释完毕。 最后对于系统分析问题,还有两个问题。 嗯,系统分析讲到这里。 灰色关联分析用于综合评价的核心是,通过指标的关联度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之后加权求和打分。 还是这二十条河流。评价水质,我们用灰色关联分析怎么做呢? 第一步、把所有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正向化处理知道是什么吧,就是把极小型,中间型,区间型指标,全部转化为极大型指标。也就是要求数据值越大,最后得分越高。 第二步、对正向化的矩阵进行标准化。这里的标准化跟上面系统分析的标准化是一个东西。也就是用每一个元素除以对应指标的均值, ,把数据的范围缩小,消除量纲影响。将经过了上述两步处理的矩阵记为 第三步、将正向化、预处理之后的矩阵,每一行取出一个最大值,作为母序列。嗯,这里就是灰色关联分析用于综合评价问题需要注意的点了,也就是人为的构造出这么一个母序列。 第四步、按之前提到的方法,计算各个指标与母序列的灰色关联度,记为 。 第五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每个指标的权重 。也就是关联度占总体关联度之和的比重。 第六步、我们求出每个评价对象的得分。对于第 个评价对象,其得分 。这里的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经过正向化和标准化的矩阵 。 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是极大型指标,数值越大分数应该越高,同时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因此我们直接把 中的元素作为每个指标下对每个评价对象的打分,然后对指标的分数进行加权求和。权重就是我们上面使用灰色关联度求得的权重。这样子,我们就求出了最终的分数。 第七步、对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这样子可以把分数全部放在0-1之间。归一化的好处就是,此时的分数可以解释成相应的研究对象在总体研究对象中“水某平”的百分比,也就是所处的位置。在水质题目中,也就是某河流水质情况在所有河流中所处的位置。嗯,用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就类似于“您的成绩超越了百分之xx的同学”。这就是归一化的目的。 下图展示了对于水质情况的评价,使用TOPSIS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 可以看到,这两种方法对于该问题最后的排序是不同的。第一名的取法就不一样,中间一部分顺序也比较不同,不过总体上还是比较相近的。hhh,不如再使用一个层次分析法,把三种方法得出的归一化后的分数,再取个平均,作为最终排序的依据。嗯,你看这个模型,是不是一下子就复杂了。 好的,本文就到这里,其实还是有几个迷惑的问题没有解决。 后两个好像可以强行解释,因为我们把正向化以及标准化后的矩阵当成分数矩阵了,所以取每一行的最大值,用来构造系统的最优得分序列,每一项方案就相当于系统的一次发展。之后计算关联度,就是看指标对系统最优序列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越大,我们就赋给它更大的权重……嗯,强行解释 上面这三个问题,如果谁有比较好的想法,希望可以留个言告诉我,现在这里谢过!如果我以后慢慢理解了,也会在文章中更新。(不过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可能是无法更新了,知乎和都可以) 灰色关联分析,我能分享的也就这么多了。如果想要继续了解,可以阅读《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刘思峰等著。嗯,灰色系统还有灰色系统预测,灰色组合模型,灰色决策,灰色聚类评估等应用,没事儿可以看看。 这两天知乎给我推送了一些数学建模相关的问答,其中一个是数学建模相关书籍。我把高赞回答推荐的书的电子版找了一下,如果需要的话,在微信公众号“我是陈小白”后台回复“数学建模书籍”即可。 以上
Vivian8685
很多人写作论文时,都不知道如何选题,就怕选的题目过大过宽泛,导致无法深入写作,其实拟定经济学 毕业 论文题目可从:微观经济学、社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这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_经济学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会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2、探析艺术品市场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
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
4、清末民国时期四川烟草业与地域社会经济初论
5、基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究
6、社会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关联研究综述
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问责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8、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9、雾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基于无锡地区的探索
10、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11、“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及企业的意义
12、浅析我国房地产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新常态下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4、电子商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展开
15、新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经营的定位转变
16、干旱区耕地景观格局碎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17、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探讨
18、民航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指标关联分析
19、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
20、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困境与策略选择
21、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及 财税 扶持政策
22、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探究
23、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24、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25、在杭高校校区的三次扩张:驱动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26、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2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28、社会经济管理中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29、光电网新兴产业及社会经济融合创新发展
30、浅谈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易地扶贫搬迁在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
32、不丹科达格帕石膏矿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3、喜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分析
34、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
3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6、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
37、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熵时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38、浅谈港口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
39、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40、重庆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
4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分析
4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43、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增长预测研究
44、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
45、西安地铁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46、个税递延型养老 保险 制度的政策变量测度与思考--基于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的实证测度
47、关于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及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48、发挥经济统计职能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探究
49、浅析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50、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优秀管理经济学论文题目
1、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 教育 角度
2、“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法探索与研究
3、管理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管理经济学的教改实践与 总结
5、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基于校企知识转移视角
6、人事管理经济学:一个述评
7、对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8、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阶梯电价制定策略及其效益
9、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重大医疗纠纷成本控制
10、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商城“双十一”案例分析
11、对《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2、管理经济学对企业运作的启示
13、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
14、《管理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
15、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16、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双十一”成功分析
17、管理者的经济学——谈《管理经济学》的定位与发展
18、中国管理实践情境与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改进
19、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构建适于中国应用的管理经济学新体系
21、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
22、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23、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局限性
24、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案例教学满意度研究——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
25、浅析管理经济学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26、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27、课程分野、定位与案例的选择——公共管理“视角”下管理经济学教学的探讨
28、管理经济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
29、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30、论管理经济学在监理企业工作中的应用
31、医改与管理经济学研究分析
32、基于高职教育的管理经济学课程体系研究
33、《管理经济学》 教学 方法 探讨
34、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
35、 企业管理 中管理经济学的应用
36、边际分析法在管理经济学中的运用研究
37、学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边界
38、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
39、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40、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漫品牌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
41、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4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43、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经济学分析与风险管理方法
44、信息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
45、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
46、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47、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公立医院薪酬管理研究
48、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社区学院教师管理制度研究
49、企业管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50、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51、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CIO的管理行为研究
52、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移动Agent资源管理分配模型
53、物业产权与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54、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经济学分析
55、基于经济学分析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56、经济学角度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57、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混合管理模式研究
58、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物业管理市场研究
59、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研究
60、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区域经济学论文选题
1、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不同客运交通方式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
3、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增长--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4、江苏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
5、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
6、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7、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性研究
8、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9、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0、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相融合的引智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1、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绩效状况及影响因素
12、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 经验 分析
13、航空经济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路径研究
14、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研究
15、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6、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7、浅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对策建议
18、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9、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20、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失衡与区域经济增长
21、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22、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协调方式
23、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新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4、“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刍议
25、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26、信息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7、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28、 文化 学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29、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30、浅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31、金融危机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32、物流园区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3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34、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思路探究
3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
36、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7、区域经济视角下的衡阳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38、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39、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需求分析
40、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碳税制度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42、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讨--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4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44、通信服务业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5、生产要素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46、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47、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48、服务业、工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视角
49、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差异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为例
5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政策调控
51、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式收敛表现
5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其财税政策分析
53、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54、湖南水运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5、浅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6、资源税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5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
58、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9、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60、公路运输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探讨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生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全题目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北大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2)
角色创造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在以不同形式表现角色的同时,做为一名创作人更应该注重对生活的积累。以上,是我对反面角色的理解,如果你所创造的反面角色深入人心,不论是让
大多数同学在论文设计初期对于论文的题目无从下手,一方面确实不知道些什么,另一方面就是怕题目太大,后期完成不了。下面我给大家带来 财务管理 专业 毕业 论
1、首先杜邦法分析的是过去对股东的回报率,反映不出企业的真正实力;2、其次是本金的大小,资本金100万,回报率10倍才1000万,本金10亿,回报率10%也有1
交通堵塞的处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在一个灰色系统中,我们想要了解其中某个我们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