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0

酒酿圆子珺
首页 > 期刊论文 > 初中历史论文4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蘑菇少吃点

已采纳

让我既恨又爱的-------“中堂大人” 我是驻马店市第十中学八年级2班的王铭楷,平时酷爱历史,尤其对历史小说、历史人物更是情有独钟。我也是一个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历史“研究生”。这不,自从历史老师讲完甲午中日战争后关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后,我就一直琢磨着一个人:李鸿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有了这个问题的产生,我就废寝忘食地投入到解决这个问题当中。看教材、查历史资料、上网搜索„„以下是我对这位晚清大臣认识的两大方面 一 、深恶痛绝之处----“刽子手”、“卖国贼” (一)、镇压农民起义的罪魁祸手 李鸿章身居要职,曾办团练,组成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淮军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他虽然以此成为令慈禧太后重用的忠臣,但是在他及他的淮军手下,死伤了多少太平军的志士?也是由于这次农民运动的失败,让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府又风雨飘摇了半个多世纪。 (二)、崇洋媚外、妥协退让的汉奸、卖国贼”,是“乱臣贼子” 这位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在清政府与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强国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几乎都有他李鸿章的大名。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换得了洋人的欢心,却遭到国人唾骂。成为了永垂千古臭名远扬的罪人 按理说,一个如此祸国殃民的民族败类,应该绝对地否定他。但是揭开历史的真相总需要时间,对一个人的认识有一天也许会改变。一些片面的认识会误导大众的眼光和对历史的认知,我们有必要擦亮眼睛,重新审视历史上的他们。李鸿章,这个曾经让我深恶痛绝的“卖国贼”,今天再看,倒让我有了些许仰慕 二、顶礼膜拜之处------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功臣 同学们一定记得课本第二单元第6课中讲到晚晴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在清政府的官员中有一批大搞洋务运动的派别,叫洋务派。李鸿章的名字和他所创办近代企业多次出现在课本上,中国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他还精心筹划了北洋海军,积极鼓励出国留学,学习西洋先进的技术„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这足以证明他在这场长达三十年的“师夷长技以制强”的运动中倾尽毕生精力,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翻阅资料,我更加对李中堂佩服有加。在当时封闭保守大清帝国,向西方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试想: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忙碌了两天,我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对于这位李中堂大人,我既对他卖国求荣、苟且偷安的卑劣行径恨之入骨,又对他在洋务运动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深感敬佩!

355 评论

爱吃之虎虎

近代中日之间先后共爆发了两次战争,其中第一次为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清战争),而第二次为1937——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转为帝国主义,其为了谋取殖民地而对朝鲜、中国进行侵略,由于清政府体制上的腐败僵化中国败北。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法西斯势力控制的日本,对中国等亚太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中国和盟友一道战胜了德、日、意法西斯势力,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人类文明。鉴于我们已经在教科书里已经详细学习了中日两国战争的背景、过程,我于此便想讨论一下两次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领土的割让、权益的丧失让清政府自身统治陷入危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民族危机感形成,民族意识兴起;甲午战败使得众多社会阶层对于当时清政府的政治体制深感失望,变革、革命思想云涌,对戊戌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重要影响。巨额的赔款使得清政府财政经济危机加深,清政府开拓税源为被迫开放设厂禁限,民族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同时中国各种税款由于抵押贷款,基本都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以开设厂矿和修建铁路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地位进一步沉沦。日本法西斯对于中国的侵略,是为第二次中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社会各阶层都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去;抗战中,国民党的专制与腐败进一步严重,成为战后国共内战国民政府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之中,其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影响中国政治转向的决定力量之一。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军民伤亡惨重,中国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战争之前以及战争初期,国府组织部分企业、高校等西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抗击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利用外交活动成果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并参与创建联合国,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确立了中国大国地位,其红利泽润至今。————————历史研究生辛苦码字,望及时采纳。

286 评论

萤火虫在哪里

中学生历史小论文

导语:本活动课通过让学生在课堂进行科技小论文的宣读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历史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就学生而言,如果学生本身了解的历史知识和需要学习的部分出现了冲突时,就会激化学生意识内的矛盾,就会带动问题情境的出现。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问题情境,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中就会成为强有力的驱动力。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较多,不管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还是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或者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等,都是可以的。

1.利用课本材料,想象历史情境。纵观初中历史教材,在许多文字之间有大量的资料穿插其中。这些都被包括在了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对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有极大的帮助,是历史观点的重要依据。对于教材内容起到了充实和深化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够正确的对课本的资料进行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被激发出来。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对某种历史情境的扮演:如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扮演,思考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状况,你会有何想法,如何去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不会认为历史是遥远的,是陌生的,学生能够积极而又愉快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历史中去,思考过去环境下,作为历史人物的自己该如何去做,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3.通过具体的参观活动,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历史情境。历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学生出去走走,从课堂内进入到课堂外,步出学校进入社会,通过对历史实物的参观,让课堂上显得极为空洞的内容,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看到到,摸得到。这对于问题情境创设来说,不失为一个极佳的.方法。比如说可以对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等。人类历史遗留文物都被收藏在了博物馆中,不仅包含了物质文明,还包含了精神文明,所以无论是直观性还是实物性,在博物馆参观时都可以体会到,能够让参观的人员感受到许多,并且引发人们的思考。学生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参观,想象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以及人物等。

4.对比历史事实与历史假设,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引发思考,激化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将一部分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是影像的方式播放出来,为学生展现那个年代的历史状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了历史中,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为强烈。比如说在“官渡之战”这一部分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其他材料来准备好一份课件。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首先对该场战役的情况进行初步介绍,让学生有所感知。随后就可以通过上述课件,来对当年的战争场景进行标示,同时与课本内容衔接,为学生介绍该场战役具体的经过。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战争中的激烈打斗场景,再结合教师的叙述,就显得更为精彩,学生会感觉到自己身处其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中,来对历史进行分析,加深自己的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策略,我们需要在情境创设中有所掌握之外,还需要对一些问题特别注意,具体如下:1.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当我们需要创设情境时,必须要和历史内容相符合,如果一味的选择空泛的问题,那么必然达不到效果。另外,对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需要符合,如果题目较为简单,学生会没有兴趣,如果太难,那么学生学习的信心将会失去。只有我们把握了上述原则,我们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情境中,引发题目的兴趣,实现智力活动最佳状态,来对情境问题进行探究。

三、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看,历史课标也有极为清晰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情感,表示的是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紧密联系的,既复杂却又稳定的一种态度体验,美感等都被包含其中。道德感则表示的是,对自己或者是他人行为,采取一定道德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情感体验,如友谊感、责任心以及自尊心等等都包含其中;而美感则是当人需要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活动时,会产生一些肯定或者是愉快的情感。理智感表示的是,在进行认识活动成就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成功感等;上述情感体验如果是正确的,那么必然是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也就是说,价值观在人的思想以及行为倾向方面的整合和统领作用极为重要。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如果能有效的开展下去,无论是对于历史生动性的体现,还是为学生展示生动的历史,都有极大的帮助。问题情境创色和之后,学生可以穿越时空界限,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去,让历史遗迹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问题情境包含了颜色、形状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内容,接收到多种信息,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生动形象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思想教育。所以从当前的历史教学来看,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势在必行的。

1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论文初中3000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

    傲慢的猩猩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历史与社会论文2000字初中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越发的感觉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

    wangxinros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政治论文初中400字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400字政治小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者

    smoothyea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参考800字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

    annettahjj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历史小议论文素材400字写法

    这学期,我的数学成绩还算不错,这次考试却一落千丈,只考了78分。拿着这张卷子,我头都蒙了,整个下午上课就如“行尸走肉”一般。回家可怎么交待啊,爸妈看了卷子还不气

    光影碎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