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5

爱美柯净水器
首页 > 期刊论文 > 裕固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zimiYoYo

已采纳

每个民族的传承必定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文化,而这些文化也都是经过时间的检测才源远流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极具特色的名族文化的一个民族。对于裕固族你了解多少呢?想更了解 裕固族文化 吗?那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 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 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 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裕固族信奉喇嘛教。 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352 评论

人参娃娃小辫子

裕固族服饰中保存了部分古代先民的服饰特色,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部分服饰特点,形成了现在的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服饰。 裕固族世代以畜牧业为主,因而形成了具有牧业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早期,他们逐水草而居,游牧于茫茫戈壁滩,住帐篷,穿白茬羊皮袄或红高领子的衣服及长统皮靴。其服饰用料取之于畜牧业本身,衣着式样简单,且耐寒、防沙等。分礼服和便服随着社会的发展,裕固族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畜牧业仍居主要比重外,农业、林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起来了。牧区的裕固族仍然穿长袍、皮靴,而在农区及城镇以穿制服为主,只在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传统服饰。其服装有礼服和便服之分。衣服长度相当于身长裕固族服饰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男女均穿高领、大襟、右衽长袍,长度相当于本人身长,着长裤。曾留辫子过去,裕固族男子有留长辫子的习俗,并将带有丝线辫梢的发辫盘在头顶上,现在多留短发。鲜血的帽子裕固族妇女的头饰很具特色。她们头戴喇叭形红缨帽或用芨芨草编织的帽子。据说这帽子是为纪念本民族历史上一位被害女英雄的,红缨穗子代表其牺牲时头顶的鲜血。 头饰裕固族妇女的头饰颇富有民族特色。当姑娘到了15岁时,要戴“萨达尔格”,意味着姑娘长大成人,可以婚配了。“萨达尔格”是在用红布做成的一块方形布牌上,缀以贝壳和各色珊瑚而成。妇女的帽子裕固族妇女有戴帽子习惯。这种帽子是用白色羊毛压制的毡子制成,前缘镶有两道黑边,帽沿不宽,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缀有红线穗子垂在帽顶周围。有的还饰有各色花纹,戴在头上像一只倒扣的喇叭,很是别致。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在一条长红布带上边缀以珊瑚珠,下边缘是用红、黄、白、绿、蓝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许多穗,它象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前额。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有彩色的丝绒线,系在背后的腰带里。盛装的妇女,戴宽沿圆筒平顶帽,帽顶上垂下大红彩络。已婚妇女戴长形的头面,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辫子,一条垂在背后,左右辫由耳后垂在胸前。头面是三条,系在三条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是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的,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戴的头面要求上齐耳环,下至长袍底边,头面长短以身材高矮而定。在阳光的衬映下,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显得格外华丽庄重,富有民族情调,走起路来,珠贝、银牌等头饰互相撞击,发出清脆和谐、富有节奏感的叮当声,十分悦耳动听。裕固族新娘礼服每当姑娘出嫁时,伴娘要在众宾客面前摘下新娘头上身上原有的姑娘服饰,换上崭新的嫁衣,然后在舅舅领唱的哭嫁歌声中,给新娘戴上头面。过去根据娘家的经济条件,要请能工巧匠来家里精心绣制。一套嫁衣不仅是父母亲的深情厚意,还是家庭财富的象征。裕固族妇女的头面裕固族妇女的头面是一件非常精制且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头面即头饰,裕固语称其为“凯门拜什”。头面用料考究,做工也相当精细。用红色珊瑚珠、白色海贝、玛瑙珠、珍珠、孔雀石、银牌、铜环穿缀,用红布、青布或红色香牛皮做底,中黄、淡黄、中绿、翠绿、黑、赭、紫红、大红诸色丝线合股滚边,用各种珠子穿缀成色彩斑斓的图案。一般以红色珊瑚珠做底色,白色蓝色珠子为图案,把特制的银牌、孔雀石、珍珠镶嵌在图案中。头面是裕固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华,色彩强烈而鲜明,花纹图案排列整齐又对称,构思精巧,裕固族姑娘佩戴后显得端庄美丽大方。 裕固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也有的帽沿镶黑边,帽顶正中有在蓝缎上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富裕人家多用布、绸,缎和紫红色氆氇等料缝制,贫穷人家多用白羊毛捻毛线织成的褐子缝制。冬季,多穿用绸、缎、布料做面的长袍,差些的则穿白板皮袄或褐面软毡里的毡衫过冬。男子一般都扎大红腰带,腰带上佩五寸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上无论单棉都用彩色布或织锦缎镶边,富人还用水獭皮镶外边。单、夹袍下摆左右开衩,在衣衩和下摆处镶边。上年纪的老人,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呈长脖大肚花瓶状,底部垂红缨穗,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旱烟锅是用一尺多长的乌木杆,装上玉石或玛瑙烟嘴、青铜或黄铜烟锅头,总长二尺左右,平时从脖子后面插入衣领,烟嘴要齐耳露在领边。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遇重大活动,长袍上面要罩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

220 评论

相关问答

  • 傣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论文

    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

    上海二当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布依族服饰研究论文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苹果香蕉最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论文

    中国服饰演变古今谈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告别了猿猴时代,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进入了文明时代,知道了遮

    秋月羽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外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

    pinkyoyo040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苗族服饰的特点论文研究背景

    非常的有特色,这种衣服上面会有很多的绣花,做工精细,还会搭配一些银饰,特别漂亮,充满民族风情。

    藤原惠津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