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9

迷糊喵星人
首页 > 期刊论文 > 吉林中医药杂志官方网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德鲁鱼

已采纳

慢性支气管炎的第一个症状就是晨咳并咳出痰液,有时干咳,有时咳白粘液痰。到末期则咳嗽、呼吸困难,喘鸣几乎终年不停。 食疗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通过临床观察,有许多病人,就是由于平时饮食比较讲究,同时又采用了食疗措施,从而使病情日趋稳定。另外就是每天可以坚持喝上两杯徳甫沁炎清茶,提神生津,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风寒咳嗽,支气管炎,咽炎等颇有益处。萝卜蜂蜜汁:蜂蜜适量,白皮大萝卜1个。制作: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放入大碗内加水蒸煮。每日可服2次润肺,化痰,止咳。 杏仁粥: 杏仁15克,白米50克。制作:将杏仁去皮、尖,用水研滤汁,然后同白米煮粥食用。早、晚餐都可,温热食,止咳定喘,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杏仁芝麻羹: 将炒杏仁、炒芝麻各等量捣烂,每次6克, —日2次,开水冲调服用,可以止咳润肺通便,对老年人较为适用。 燕窝粥: 燕窝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去污物,放开水碗中再发,人粳米,加3碗水,旺火烧开,改文火慢熬约1小时左右,冰糖熔化后即可服食。可治肺虚久咳患者。

165 评论

年少无知23

支气管炎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应从中医所说的咳嗽病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急性支气管炎属外感咳嗽,病因为风寒和风热。慢性支气管炎与肺脾肾三脏有关。由于病因不同,内脏虚实不同,故症状各异,常见肺虚寒夹痰饮、气虚痰浊、痰热、阴虚等症。【方一】止咳汤(沈炎南)【出处】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组成】桑叶9克,北杏仁9克,桔梗12克,甘草8克,紫菀9克,款冬花12克,百部9克,白前9克。【功用】疏风散寒,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色白,或痰虽不多,而难咯出,喉痒,或伴气促,尤宜于感冒之后,久咳不愈之症。【方解】本方由《医学心悟》止嗽散化裁而成,随症加减,对新久寒热咳嗽皆宜。桑叶疏风清肺,北杏仁、桔梗止咳化痰,紫菀、款冬花、百部、白前宗止嗽散之意,疏风清肺,润肺止咳。【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按语】若表寒仍在,恶风鼻塞,流涕者,加荆芥9克,薄荷6克,如肺热壅盛,咳嗽痰黄,咽干,口渴者去紫菀、冬花、加鱼腥草15克,如气逆,喘促,加苏子9克,五味子6克,如气阴已虚,咳而少痰,气短多汗,倦怠乏力者,加党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如久咳痰少,而难咯者,可另用款冬花10克,加冰糖适量,泡开水,代茶饮,以作辅助治疗,如表证明显,临床表现以感冒症状为主时,当应先行治疗感冒,待表证基本解除,咳嗽成为主证时方可应用本方。【方二】宣痹加贝汤(孟澍江)【出处】南京中医学院【组成】枇杷叶9克,郁金8克,豆豉6克,射干5克,通草8克,川贝4克。【功用】轻宣肺气,止咳化痰。【主治】咳嗽。风邪内伏;咳嗽不畅,夕咳甚则气急面红,咳势阵作而类顿咳,痰少胸痞者。【方解】宣痹汤源出《温病条辨》,为湿温闭肺,清阳郁闭致哕而设,轻宣肺痹,清阳宣畅,肺气肃降,则哕而止。本方用于外邪闭肺,肺失宣降而咳嗽,实有“轻可去实”之意。用本方轻清宣通肺气,肺气一通其咳自平,药量宜轻不宜重。若痰多色白而黏加法半夏9克,陈皮6克,闷气加苏子8克。【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方三】清肺化痰健脾汤【出处】《浙江中医杂志》【组成】鱼腥草30克,黄芩9克,薏苡仁30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甘草6克。【功用】清肺化痰,健脾燥湿。【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咳嗽、气喘、发热,咯吐黄痰。【方解】鱼腥草、黄芩、桑白皮、薏苡仁清肺热,化湿痰;贝母、杏仁、桔梗止咳化痰;茯苓、炒白术健脾燥湿,丹参活血凉血。【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方四】辛润止咳汤【出处】《吉林中医药杂志》【组成】半夏6克,细辛3克,生姜5片,炙远志6克,麦冬10克,炙马兜铃10克,炙枇杷叶12克,五味子6克,炒瓜蒌皮15克,天竺黄10克,炙甘草6克。【功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频作,喉痒无痰。【方解】细辛、生姜辛温散寒;炙远志、炙马兜铃、炙枇杷叶、炒瓜蒌皮、天竺黄清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该方甘凉清热,不燥不凉。【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方五】芎桃丹汤【出处】《新中药》【组成】川芎6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紫菀10克,补骨脂10克,半夏10克。【功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痰。【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卧、胸闷。【方解】川芎、桃仁、丹参活血化痰,补骨脂温补脾肾;紫菀止咳平喘;半夏燥湿化痰。本方重在活血与补益,适于久病咳喘者。【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方六】平喘汤【出处】流传民间【组成】蚤休15克,黄芩15克,全瓜蒌15克,马兜铃15克,石韦15克,广地龙15克,穿山龙15克,百部15克,青黛10克,海蛤粉10克,法半夏10克,橘红10克,麻黄10克。【功用】清热化痰,镇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解】蚤休、黄芩、全瓜蒌、马兜铃、橘红清热化痰,石韦、广地龙、穿山龙镇咳平喘;百部、青黛、海蛤粉清热镇咳,法半夏燥湿化痰;麻黄宣肺平喘。本方平喘之力强,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喘。【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按语】方名自拟。【方七】敛肺止咳汤【出处】流传民间【组成】五味子10~15克,诃子5~10克,罂粟壳5~10克,白术12~30克,山药12~15克,菟丝子12~20克。【功用】酸敛温补,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气管炎。【方解】五味子、诃子、罂粟壳敛肺止咳,白术、山药、菟丝子健脾补肾,本方适用于肺气亏虚之久咳不愈。【用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按语】慢性气管炎属痰湿型者重用白术以增强健脾燥湿之能;属虚寒型者加干姜、附子、破故纸以温阳散寒;属痰热型者加黄芩、瓜蒌、大黄以清肺化痰;属阴虚型者加百合、麦冬、生地黄以滋养肺肾之阴。若兼有表证者,可去诃子、罂粟壳,或减少两者用量。外感风寒者,可加入麻黄、紫苏;外感风温者,可加入银花、连翘;外感湿邪者,可加入藿香、紫苏。若用于咳嗽缓解期发作前的预防治疗,可减去诃子、罂粟壳再加用破故纸、台参。【方八】润喉止咳汤【出处】流传民间【组成】地龙、诃子、藏青果、乌梅、麦冬、防风各10克,蝉衣、五味子、射干、远志各6克,粉沙参15克。【功用】清火利咽,润肺止咳。【主治】慢性气管炎。【方解】藏青果、蝉衣、射干清火利咽;诃子、乌梅、五味子敛肺止咳;地龙、远志、粉沙参止咳平喘,养阴润肺。【用法】每日1剂,加水煎服。【方九】止咳利咽汤【出处】流传民间【组成】制僵蚕、射干、浙贝母、红花各10克,桔梗6克,黄芪、丹参、玄参各20克。【功用】清火利咽,益气活血。【主治】慢性气管炎,喉痒咳嗽,咽痛、咽干者。【方解】制僵蚕、射干清火利咽;浙贝母、桔梗、玄参止咳化痰利咽;红花、黄芪、丹参益气活血。【用法】以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按语】咳声嘶哑、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者加牛蒡子6克,蝉衣3克,北沙参15克;胸闷乏力、舌苔薄白、舌淡者加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

102 评论

晨馨1205

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但是需要排除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慢性鼻咽炎等疾病。咳嗽一般晨间、受刺激后为主,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将夜泡沫性,偶可带血。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得渝弄柑贝草搽服用1-2个周期。1、痰湿阻肺型症状:痰白质稠而量多,胸闷,恶心,口淡食少,身重肢困,大便稀,尿少色清,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则:健脾燥湿,化痰降气。方药:陈皮10g,姜半夏6g,茯苓12g,甘草5g,炒紫苏子10g,炒白芥子6g,炒菜菔子10g,厚朴8g,杏仁10g,苏梗9g,只壳9g。2、痰热郁肺型症状:咯吐黄痰,有腥味,胸胁胀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泄肺热,止咳化痰。方药:桑皮10g,黄芩10g,浙贝母10g,枝子10g,杏仁10g,紫苏子10g,法半夏6g,黄连3g,桔梗9g,知母6g,栝楼9g,茯苓12g,鱼腥草12g。3、肝火犯肺型症状:咳时面赤,口苦咽干,痰少质黏,咳痰难出、胸胁胀痛,咳时胸胁疼痛加重,症状可随情绪影响而增加。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339 评论

superman0810

吉林中医药杂志的投稿重复率一般不得超过30%,即文章内容不能与已发表或者正在准备发表的文章有明显重复。

274 评论

泸州老叫

王晓君教授为bai内科肝病坐du诊医生、王晓君教授现任主任医师zhi、正教授、担任长春中医药大学做客教授、三家医院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教学汇、中华抗癌学会会员、吉林中医药杂志特邀编辑、市医疗事故鉴定劳动伤残等级检定员、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1项、从事内科、肝病临床工作近40年。王晓君教授师承医药世家、父亲主任医师王长印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贵臣教授。专长: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肝病、大小三阳、肝腹水、早期肝癌、流行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西结合之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等。大三阳成功转小三阳案例无数

103 评论

相关问答

  • 意林杂志订阅官方网站

    你可以去邮局征订,这是比较直接的. 还有的就是意林的官方网站 可以去他们的"意林商城"去买.上边有他们的客户服务 热线和e-mail,

    瞪样的胖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吉林中医药杂志好吗

    《吉林中医药》《湖南中医杂志》没什么区别

    A喵是kuma酱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吉林中医药杂志是核心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正因为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名气很响亮,起的作用也很大,那么对要发表的论文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严格,无论是从论文的标题、立论、

    颖的时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药卫生杂志官方网站

    连续型电子期刊管理 可查,电子期刊

    华兰欣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吉林中医药杂志级别

    同源堂是治疗颈椎和腰椎膝关节这样的病,还有养生之类的

    戆戆的囡囡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