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3

RosaLifeShare
首页 > 期刊论文 > 核心期刊论文因查重率过高被拒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想我是海啊

已采纳

答辩后大概率是要修改,因为答辩专家会提一些建议或者问题,会后你要根据这些建议或问题进一步完善论文,这也是答辩的目的之一。,找北京译顶科技去做,花的钱也不多

233 评论

告别了以前

可以再投。

好好修改的话,重投接受的概率非常大。如果期刊不错就重投,基本没啥问题。

否则就最好不要重投,还不如改投其它杂志。 一般普通期刊社内拒稿后还连续三次收到稿件,并且两次都给予拒稿的话,会被认为态度不端正,进入黑名单的。

如果只是查重不过, 可以将文章重新修改降重后再次投稿,如果是退稿没有写明其它的原因,那就是文章的内容没有达到这本期刊的要求,需要再次重新调整或者转投其它杂志。

论文拒稿指的就是论文没有通过审核,导致论文拒稿的有好几个原因,可能是文章质量问题、格式不符合要求等,这就相当于投稿失败了。

论文的拒稿和退稿是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果你的论文没有被接受而是被编辑退回,那么既可以说你的论文被拒,也可以说你的文章被退,但是退稿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编辑将你的稿件退回需要你修改,然后再提交,而拒稿是没有这一条待遇的。论文退稿包括拒搞,拒稿是论文退稿诸多理由和原因当中较为激烈的一种形式,所以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包括的范围不同。

195 评论

静静地过

sci查重率30%被拒稿的概率很大。

sci期刊对于文章的高质量是非常看重的,建议大家将sci查重率控制在10%-15%左右是最好的。如果查重率过高的话,那么是有严重的抄袭行为的,肯定是会被直接拒稿的,而如果重复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么就可以按照查重系统标红而重复太多的地方进修改就可以。

sci的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sci的主要影响:

科学引文索引以其独特的引证途径和综合全面的科学数据,通过统计大量的引文,然后得出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

50多年来,SC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另外,随着ISI还陆续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

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因为论文我投不中核心期刊被拒

    论文投稿被拒绝肯定是没有达到别人的标准,要么是品质问题,要么是同类型的太多。

    luck周哥周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期刊初审因为参考文献被拒

    01稿件未通过技术筛选在稿件送到期刊主编或总编辑之前,编辑部将进行一些基本检查。在这个阶段拒稿的主要原因包括:该论文包含疑似剽窃的内容该论文正在另一期刊上审查(

    amandawei20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期刊投稿查重被拒

    其实论文降重并不难,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重复部分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遍,尽可能地改头换面。一般人自己动手完全可以搞定。,可以找北京译顶科技,那边价格比较便宜߅

    会飞的猪lucky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杂志拒稿因为查重率高

    好不容易完成了sci论文,作者朋友们当然是想要论文能够顺利收录发表的,这时候作者就需要在正式投稿前,自行做好查重,现如今学术界对于查重率是很看重的,作者朋友若想

    天使之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被核心期刊拒了

    出现退改的情况无疑就两个原因:其一:格式不符合发刊标准,修改后可再次投稿;其二: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上没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是没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而是重复

    我躲在墙角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