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西爱吃鱼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体,追求最大利润是企业的根本性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对企业绩效造成影响以及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中有争议性的议题,到目前为止都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同意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满足了利益相关者从而降低了企业交易费用,减少了成本,不仅如此,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增加品牌价值和为股东带来财富。二是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同意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要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这与企业存在的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背道而驰。三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也有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是不相关的。
(1)二者正相关
Jones(199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管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来获得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刘彦平(2003)认为企业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会获得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忠诚和支持,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Schnietz(2005)以西雅图的所有企业为样本,结合西雅图贸易谈判失败的案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在危机中比不承担社会责任或很少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的概率要大。赵晓冬(2006)等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市场份额、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进行分析,认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回报。Moser和Martin(2012)对215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发现从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有的学者思虑较为全面,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性问题。尹开国(2014)等实证证明在企业社会责任外生假设下,当期企业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反之亦然,在企业社会责任内生假设下,当期企业社会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侯巧铭、张寒月(2015)同样充分考虑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双向正相关关系。
也有学者另辟蹊径,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加入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如蔡月祥(2015)等以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中介变量,运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声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正向的影响,而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降低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但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郭倩倩、胡兵(2016)基于营销战略视角,证实了营销能力对企业社会绩效水平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具有的正向调节效应,即营销能力能有效发挥企业社会绩效的市场价值效应。
(2)二者负相关
Friedman(1970)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是管理者擅自在向股东课税,实际上就是在消耗公司的资源,增加公司的成本,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其财务绩效就会越差。Michael C.Jensen(2001)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是与企业所追求的目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相违背的,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Barnett(2007)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不必要的成本,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王怀明、宋涛(2008)通过对180家上市公司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Aneel Karnani(2010)认为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不可兼得,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会损失一部分利益阻碍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钟瑞庆(2013)的研究显示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实承担着过重的成本,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无法付诸实施的根本原因。窦鑫丰(2015)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存在着显著的滞后效应。
(3)不相关或不确定关系
少数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Chen 和Metcalf(1980)研究了污染控制表现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关系。Aupperle(1985)对福布斯杂志企业名录中的818家企业高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包含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117项指标,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期及短期绩效均无相关性。陈玉清等(2005)认为在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很弱,但不同的行业之间的差异很大。
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确定的,长期和短期它们的表现都各不相同。温素彬(2008)等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以46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当期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杨皖苏、杨善林(2016)基于中国情境,以大、中小型企业为样本,分别实证检验了大、中小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都不会引起其短期财务状况的恶化,但在长期绩效方面大型企业多呈正向关系,中小型企业则负向关系较多。
Xzylongfeng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就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只有推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下面就介绍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1、良好的项目计划
好的项目计划使项目成功了一半。因为项目执行的基础是项目计划,如果项目计划制定的不合理,或者项目计划没有考虑清楚,或者项目分工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后面的项目执行。
2、目标分解
项目的目标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管理和控制,因此,我们要将项目目标分解成较小、易于控制的小目标。
3、项目进度监控
好的计划并不等于好的项目执行,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项目环境、客户需求、市场变化、资源约束等等。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要学会在动态中控制好项目执行。
4、项目风险管控
项目风险无处不在,随时都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项目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管控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项目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要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这样一来,即使出现了项目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5、合理的流程
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流程和方法,如果流程不合理,无论大家怎么努力,效率固然是不会高的,只有建立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高效率。在进行流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流程的灵活性。这里所指的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是在结构化的流程中,保持流程的可优化性。这样就不会因为流程太过僵化,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6、人才梯队培养
经营企业最后还是经营人才。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人才去执行,也是没有用的。好的人才可以以一抵十,人才不在于多,而在于效率。人才梯队的建立是确保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没有人才梯队作为支撑,就很容易形成“人才安全”问题,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实施。
1、构建优秀的团队,提高执行力
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强化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或者创造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资金。目前市场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五种力: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获利的能力)、执行力(把事情做对的能力)、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内在的力量)、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以我们江苏银河一直采取内培外招,形成一个执行型、忠诚型、创新型、学习型的优秀团队。
2、铸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经济人民信任品牌,追逐品牌,在于品牌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但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有了市场得天下,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
3、注重细节管理,提升获利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强的音符,当今的面粉行业已是微利的。时代,但是我们从事的面粉事业既是好事、善事、民以食为天的大事,又是一分钱微利的系统工程。所以注重企业的细节管理,尤为重要。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面粉行业成本的控制是增效的关键所在。
4、科学运筹,抓住商机,获取经营效益
我个人认为面粉行业的获利,其中70%来自于对市场商机的把握。如何把握,主要立足于四个字,即“静、准、狠、巧”。静就是纵观全局,冷静思考,判定形势,把握走势。准,审时度势,细心分析,冷静以待,抢抓机遇。狠:遇到商机,主动出击。巧:灵活运用,巧得商机。
5、优化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价值链最大化
挖掘企业内部人、财、物、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内外部的一切有利要素,巧用政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资源价值链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获利能力。
6、具备持久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就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以企业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借助企业文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个员工价值实现的平台,让员工的观念、行为融于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探讨【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关对策
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一)宏观物流现状政府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发展电子
一、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人员固化、知识结构和经营理念亟需更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经受住压力测试,显示了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率先冲出疫情的阴霾实现复苏,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近期,辽宁、
工商管理论文选题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