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泱泱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论文
所谓区角游戏就是幼儿在游戏区进行的某种特定的活动,包括角色区、积木搭建区、玩沙玩水区、语言阅读区、美工区、操作区、科学探索区、自然角等。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区角活动的创设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区角游戏究竟对幼儿素质教育有什么重要影响呢?
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同伴交往。”为了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操作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的探索区域。例如,用废旧布料和纽扣做成的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布板”,幼儿可以把10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算式,然后再找出得数;“给火车箱编号”,在一列火车的车厢上面间隔一节标出数字,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按顺序给火车箱编号;“插鱼鳞”是让幼儿看鱼头上教师设计的数字给鱼身上插鱼鳞等。科学区角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拼蝴蝶”是让幼儿给漂亮的蝴蝶配上翅膀,而且还要求幼儿配成的.蝴蝶身子和两个翅膀是一组相邻数。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扑克牌插卡”:幼儿按照扑克牌上的数字或图案数量,将相应数量的卡片插在扑克的边缘,插的过程中可以按无规律的方法插,也可以按颜色有序或图形有序的规律进行拼插,这样能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大水盆旁边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沉下去了,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浮在水面上,怎么做才可以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又沉下去,等等。教师利用幼儿喜欢的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特点的材料,充分体现了《刚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的教育原则,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枯燥的科学教学活动镀上了一层兴趣的色彩。因为在科学探索区,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探索,所以它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也越来越成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把数学教学的内容用这种特殊的区角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既丰富了教室的环境布置,又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由于科学区角材料的创设、投放的指导思想都是以幼儿为出发点,迎合幼儿兴趣,适合幼儿特点、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因此深受幼儿喜爱,并对科学教学活动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刚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在语言区,幼儿利用翻阅绘本,再把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讲给同伴听,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给幼儿亲自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增长知识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在语言区,幼儿还可以利用头饰、手偶等材料来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例如,小兔乖乖、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医院、蔬菜超市、快乐小吃吧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分配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语言在活动区反映现实生活。为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配合幼儿的需要扮演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幼儿最喜欢和教师一起玩游戏。这样,给幼儿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在兴趣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锻炼幼儿团结协作、互助交往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较自私、任性、霸道,什么玩具都喜欢据为己有,同伴之间也不知道分享和合作。搭建区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的空间想象力,而且大型积木的搭建需要几个或者一组幼儿合作才可以搭建成 “大花园”“大庄园”“城堡”等大型建筑。例如,大型积木搭建区,四五个幼儿分工进行“建造大城堡”,有的“盖房子”,有的“建花园”,有的“砌墙”,有的“造门”。当一座“雄伟的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开心地在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杰作还倍加呵护,尽心维护着自己的“城堡”,不让其他幼儿搞破坏。所以,幼儿搭建、拼插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帮友爱的过程,从小培养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四、区角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玩具,特别是一些色彩斑斓的可以随意拼插的小型玩具,更受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玩具体积小、轻巧,幼儿玩起来得心应手,想怎么拼插都可以。因此,玩拼插玩具既可以打发幼儿多余的课间时间,使他们在学习之余不至于感到无聊,又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些看似简单的玩具,在幼儿丰富的想象下,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两三个圆形插在一起就会变成“一朵花”几个娃娃图形拼在一就变成“手拉手,齐步走”“排排队,做早操”等。这样既发挥了幼儿想象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成都囡囡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体,是《纲要》的要求也是幼儿学习的需要。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在游戏中幼儿能享受成功、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促进幼儿语言交流、身体协调等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1.在游戏中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从中获得了社会经验及能力“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会动开始就热衷于玩各种游戏,过家家、搭积木、拼图、找朋友、捉迷藏等,玩起来不亦乐乎!而孩子对生活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知识的获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没有人教,孩子们就会模仿别人的言语、表情、行为和动作。孩子们在模仿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亲人之间的关系;在模仿打电话的过程中,了解了电话的用途、学会了使用电话、会用礼貌用语;使他们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从中获得了社会经验及能力。孩子在参与游戏活动中逐渐学会与人相处、友好的协调人际关系。1.1 提供条件、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幼儿在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让幼儿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及游戏角色,在游戏中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满足情感交流、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1.1.1 教师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例如:给小班幼儿提供纸球,他们先学会自己玩,然后和好朋友一起玩,到大家集体玩,由自我探究到合作创新,再到集体尝试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将好奇变成好玩又到喜欢玩,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游戏兴趣的动力。1.1.2 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走走跑跑的体育游戏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筋骨;让孩子唱唱跳跳的音乐游戏活动,也不仅仅是进行艺术熏陶。这些活动性的游戏,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活泼、勇敢、坚强和关心集体的个性品质,还有助于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各类区角游戏,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边模仿边实践,既满足好奇心又增加了主动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孩子感觉综合能力的提高。1.2 在操作中、交往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能力1.2.1 我们的区角游戏具有开放性且内容丰富,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方式与游戏伙伴,并决定游戏进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自主自愿的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因此情绪高涨,思维积极。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互相协商、合作,并主动探索,努力解决问题,这使得幼儿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区角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过与同伴的协商、合作,建立正确的交往方式。儿童医院里:你当了外科医生我就当内科医生吧,我来当病人,我当药剂师吧……就这样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到改善,进一步的加强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也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一位 “化妆师” 正在为他的顾客打扮,围巾一会儿扎脖子上扣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一会儿扎在腰上作腰带、一会儿披头上作新娘的头纱,积极动脑筋想把他的顾客打扮的最美。就这样常常在操作中、交往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1.2.2 在体育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例如:和中班幼儿玩“蚂蚁搬家”的体育游戏,幼儿在认知发展上有个别差异,使得幼儿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老师不仅要当好他们的“领头人”,和幼儿一起玩游戏,还要鼓励幼儿遇到困难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2.体育游戏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游戏音乐游戏中,有运动量大的活动也有运动量小的活动。有全身运动、有局部运动,加上许多游戏多在户外进行,孩子们可以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各个身体系统的功能均能得到加强。2.1 教师在游戏中启发、引导幼儿: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的共同游戏。因为幼儿年龄小,经验少,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前提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变成孩子”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并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2.2 游戏能有力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方面的有机发展。我班在玩纸球游戏中,幼儿最为喜欢独自向自己头顶上扔,或是扔给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少数幼儿喜欢集中在一起将纸球投进老师准备的大筐里;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废旧报纸纸、易拉罐、皮球、积木、毛线、纸杯、矿泉水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废纸作成“纸球”投掷;用易拉罐做成拉拉车、用毛线做成“翻绳”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游戏本身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我们在日常游戏中就应当注重改善游戏气氛,利用玩具、现代游戏、民间游戏等为特点的策略体系,在教学中不断的加以发展、完善。这样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3.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们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3.1 首先要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多数游戏活动是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这样可以缩短老师和孩子心与心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教师在实施各项活动中应当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关心孩子的参与兴趣和情绪状态,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手势,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赞赏、肯定;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3.2 其次,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增强信心,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幼儿在玩游戏中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其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等消极状态,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活动材料、伙伴、方式、方法,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教师就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求我们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具体游戏活动为载体,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切入点,把幼儿的学习目标及重点放在幼儿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去,可适当的放宽或是拓展学习主题,让孩子在挑战中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合理的把握成功的机会;在与伙伴的竞争或合作中,正确培养他们的意志与良好的心理品质,从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嫣雨飘零
方法有如下:
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选好区域活动材料。
幼儿在活动中较乐意选择色彩鲜艳、灵巧形象、能反复摆弄和新增加的材料。所以老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考虑材料的特征,多提供牢固的、易于变化的一物多玩的材料。
结合季节、主题活动、重大节日,随机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而增加兴趣。
简介:
游戏(英文: Game)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但同时这种行为方式也是哺乳类动物或者灵长类动物所需的一种降压减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发育期,成熟期都会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由于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因此幼儿园利用游戏来进行 教育 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园游戏教育论文
随着我国学习年龄的提前,幼儿教育成为教育界研究热门,各种启蒙辅导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幼儿教育主要包括识字教学、幼儿数学、幼儿英语、幼儿音乐舞蹈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 游戏活动——促进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 摘要: 新入园的幼儿在进入新的环境,见到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伙伴时总是情绪不安、哭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 一、杜威与蒙台梭利的游戏思想比较 杜威与蒙台梭利的共同之处是,都注重游戏与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且两者都“注意于自由自动、儿童自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