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冻咚洞
【一亿有多大】记得以前,我以为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但不知道它具体有多大?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量一亿张纸有多厚?首先我们先量100张纸有多厚,100张纸有1厘米厚,1000张纸就有1分米厚,依次算下去,一亿张纸就有一万米高,比珠穆郎玛峰还高呢!接着,我们又量了一亿个硬币有多高?结果得出,有19万米高,还量出一亿颗米有二吨重呢!等于我们吃二十六年饭呢!你说吓人不吓人!再说数作业本吧。我们数1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时间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而1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呢?算一算,数一亿本作业本大约要11000000000秒,试想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要多少分?多少时,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要1833333分,30556时,1273天,3年!还真是不算不知道,数一亿本作业本竟要3年啊!又如,一亿秒可以跑多少米? 一亿个生鸡蛋有多重? 我做了实验,十个鸡蛋大约一斤的重量,那么一亿/10=一千万,也就是说一亿个生鸡蛋就是一千万斤重。接着我也做了一亿秒可以跑多少米的实验,我算了一下,十秒能跑三十米,那一亿/十=一千万,一千万x三十=三亿,就是说一亿秒能跑三亿米。最后,我发现,一亿 = 爱心!中国有13亿人,假如每一个人捐一分钱,那么13亿人可捐共计1300000000分,如果换成元就是1300000000/100=13000000(元) 如果拿这笔钱去支助失学儿童上学,一个儿童支助2000元,那么可支助多少个失学儿童回到校园呢?原来可以有:13000000/2000=6500(个)啊!我现在终于知道了数的概念对人类有多大的作用! 如果每一个人都献出一分爱心,那么世界就会变的更加美好!由上可见,一亿真大啊!点评:“学数学、用数学”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长亭不再送别
数学论文。。。现在的初中也太能玩了。。。我不会写,如果我写的话,我会围绕人口(一百万人口城市),时间(一百万秒,一百万天),距离(一百万米),金钱(一百万元),细胞(一百万脑细胞)等来写。
楠木青城……
一亿有多大(2011-12-07 18:11:29)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猜想、推算、验证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2.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大约有多少人口吗?(约有13亿多人)13亿有多少个亿?提问: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一亿里有多少个一千万?一亿里又有多少个一百万?揭示课题:仅仅知道一亿是10个一千万,或100个一百万是不够的。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去研究、感受它。(板书课题)[说明:由现实生活中大数表达的信息引出“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认识一亿,进而提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二、学习推算方法,初步感受一亿出示一摞练习簿,教师示范数一数:1、2、3、4……谈话: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你猜要多长时间?(板书:猜想)学生猜测。提问:猜得准不准,可以怎样来验证?(板书:验证)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交流验证方法。要求:让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推算数一亿本练习簿要多少秒。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师适时指导,然后交流填写的结果。小结:通过数100本练习簿的时间逐步推算出数一亿本练习簿的时间,这种方法叫做推算。刚才我们运用的就是“以少推多”的策略。(板书:“以少推多”)引导:通过推算,数一亿本练习簿,要多少秒?(一般约90000000秒)90000000秒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我们对它还是感受不明显。你能将它换算成比较大一些的时间单位吗?可以借助计算器帮助计算,完成下面的换算。学生计算后填空,教师适时指导。____________÷60=_________(本)____________÷60=_________(本)____________÷24≈_________(本)____________÷365≈_________(本)交流汇报结果。引导: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数三年,而且还是不吃不喝,连续不停地数。看到这么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如果真的让你去数一亿本练习簿,你愿意吗?为什么?反思:刚才通过开展数一数的活动,从时间上感受到一亿是个非常大的数,回忆一下,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下面我们还可以继续运用这种策略,换种活动内容进一步深入感受一亿有多大。[说明:细致地组织“数一数”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推算验证的过程,掌握逐步推算一亿有多大的方法,为后面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运用推算方法,深入感受一亿出示情境图1: 谈话:你还能用“以少推多”的策略推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有多少长吗?出示情境图2:谈话:1粒大米很小、很轻,你知道一亿粒大米有多重吗?用什么数学方法能算出1亿粒大米的大约有多重呢?教师提供100粒大米,天平,卷尺等工具给学生。谈话:除了这两个问题,你还想研究什么呢?要求:各小组利用提供的工具,选择一个实践活动,完成表格及填空。表格一: 表格二:教师适时指导,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方案,以及活动实验的结果。谈话:刚才我们又分别通过排一排、称一称等活动感受了一亿是个非常大的数。虽然活动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都运用相同的策略“以少推多”。谈话:这节课一开始,我们了解一条信息,中国大陆人口数大约有13亿多。现在再发布几条信息,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亿有多大。[说明:将教材中依次安排的“排一排”和“称一称”这两个活动设计成并列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逐步增加对一亿的感性认识。] 四、阅读资料,进一步感受一亿多媒体课件出示:1.一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千克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能供缺水地区的一个人用3年。2.一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3.每人节约一双筷子,一亿人就能节约一亿双筷子,可以少砍生长了20年的大树25000棵。4.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将1分米平均分成一亿份,取其中的1份。谈话: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说明:提供现实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丰富对一亿的感受。]五、全课总结谈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大家还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进一步感受一亿有多大。[说明:将课堂学习内容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
么么哒狂人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小论文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言
在数学里有着许多解不开的秘密,在数学里也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事情!
问题
为什么说数学起源于结绳记数和土地丈量?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把数学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研究资料
为什么说数学起源于结绳记数和土地丈量?
这种对于土地的测量,最终产生了几何学。实际上,几何学本来就是“土地测量”的意思。
数学就是从“结绳记数”和“土地测量”开始的。距今两千多年前,在欧洲东南部生活的古希腊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古希腊文明毁灭后,阿拉伯人将他们的文化保存下来并加以发展,后来又传回欧洲,数学重新得到繁荣,并最终导致了近代数学的创立。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把数学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数学和语文、外语在中小学课程中并称为三大主课,世界各国都是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每个年级都有数学课。为什么在世界各国,数学都被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呢?
首先,和语文、英语一样,数学也是语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它由数字、符号、公式、图像、概念、命题和论证等构成,简练地表达了世界万物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不懂数学,就无法理解科学。其次,数学能够发展人的理性思维。其三,数学的用途广泛,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学数学。这就是数学!
启发
原来,数学在世界上有着那么重要的关系,假如没有了数学,人们就不会记数,譬如:做了多少件衣服,买(卖)东西买(卖)了多少钱,等等。以后我一定要学好数学,长大为人们做出伟大的贡献!
妈妈说,外公家养的两只母狗“格格”和“花花”最近一前一后生了两只小狗,于是我缠着妈妈带我去看。
星期天,我们来到了外公家,看到了这2只小狗,它们都非常有特点。一只长得胖嘟嘟的,象个小肉球,灰色的皮毛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另一只则长得比较“秀气”,浑身雪白,象穿了一件洁白的外衣,依偎在“狗”妈妈的怀里,好可爱哦!根据出生的时间和颜色,外公分别给它们取名为老大灰灰,老二白白。一到“狗屋”旁,我就被调皮可爱的小狗们吸引住了,全然不觉外公已经来到我的身边。外公说:“媛媛,你快要上四年级了,今天外公考你个问题,看你能否答出来?”“没问题!”我自信地回答。外公指着小狗说:“这2只小狗出生的日期非常有趣,老大和老二出生在相邻月份的1号,这两个1号分别是星期三和星期四,你知道是哪两个月的1号吗?”咋一听,这个问题挺难的,但不服输的我还是积极动起脑来,我不由联系起三年级时学过的年月日知识:由相邻两个月的1号是星期几,如果只差一天,说明第一个月的天数除以7余1天,哪个月的天数是这样的呢?哦,有了,29除以7余1天,一年中只有二月份有可能出现29天,由此可以断定老大、老二分别出生在二月、三月的1号。
我把想法告诉了外公,外公高兴地夸我真聪明,那2只可爱的小狗好象也为我猜出了它们的生日而欢快地跳来跳去呢!
一天,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1+2+3+4+5+6……一直加到100的得数是多少?那么,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呢?用简便方法计算。
算式:1+2+3+4+5+6+7……+100=5050 5050×10=50500 50500×10=505000
答: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是5050,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各是50500和505000.
简便算法:或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算是太长,需要计算器!no,那就错了。只要仔细看看就可以发现1和99可以凑成100,2和98可以凑成100,3和97也可以凑成100,4和96,5和95,6和94 ,7和93,8和92,9和91,10和90,11和89……一直这样凑成100,结果可以得到能凑成50个100,就是5000,但是还剩下一个50单独一个数字,就可以拿5000 + 50 =5050,得出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但有人会问了,1一直加到1000和10000为什么不着要算呢?因为100和1000的进率是10倍,1000和10000的进率也是10倍,所以可以拿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5050乘10倍等于50500,再拿50500乘10倍等于5050000。行对应的,1一直加到100000、1000000、10000000......以此类推,都可以这样算,当然,你也可以更深的理解这道题的规律哦!
在圣诞节来临之际,许多商场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什么满“12减6、5”全场五折起“”满500减50“,看的我眼花缭乱。
我跟着妈妈在新世纪商场里穿梭,琳琅满目的商品搭建了一座百转千回的迷宫。逛了好长时间,妈妈才看中了一双鞋子,标价996,妈妈觉得这双鞋非常精致,很是中意,而且正值商场搞活动,这款鞋”满12减4“,比平时买便宜多了。妈妈让我帮她算一下,一双鞋打折下来多少钱?我想:996÷12=83,83x4=332,996——332=664。”妈妈,这款鞋打折下来可以便宜332元,只需664元。“”664啊?还是有点小贵啊!宝贝,你再陪妈妈转转。“说着,妈妈拉着我的手离开了新世纪。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泰富百货商场,这里人头攒动,比起新世纪商场来,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妈妈拉着我的手在人流中正艰难地前行。”妈妈,这儿有专柜,打6。5折,一次性消费满500就可以减50,要不,你再进去看看。“”嗯,这儿也有这款鞋。宝贝,你在帮妈妈算算,这儿需要多少钱?便宜的话,我就在这买了。“996x6。5≈647,647 >500,这样的话,还可以减去50,647——50=597,妈妈这鞋只要597元,比刚才新世纪的便宜多了,你就在这买吧。”“嗯,就听你的。”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原来“打折”也有学问,生活可处处都有数学啊!
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我呻吟道。“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你不是学过体积了吗?”“是啊,怎么了?”这根吃苹果有关吗?我心想。“那你能不能把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算算这个苹果的体积呢?”妈妈又笑了笑,好像小瞧我似的,我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力量,恩,我一定要做给你看!一定!
于是,我赶忙把这个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苹果,拿在手里,琢磨起怎样算体积来。苹果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更不是圆柱体,怎么算它的体积呢?我摆来摆去,没有头绪了,此时的肚子还在咕咕作响,我可不能不遵守承诺,就吃了呀,我可不能让妈妈瞧不起我呀,加油,一定还有什么好方法。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忍住饥饿,继续埋头考虑起来。
今天,我们全家去超市购物。
我们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见货架上摆着我最爱吃的奥利奥小饼干。其中,一种是用塑料袋子装的,一种是用小纸桶装的。我看了看,发现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装的一桶却要4.5元。于是,我毫不犹豫,随手拿了两袋1.8元的那种,放进了购物车。我推着小车,边走边美滋滋地想着:这两袋小饼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这种袋装奥利奥小饼干实在太便宜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她。妈妈一听,笑了,她提醒我说:“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种便宜?”我不解地问:“袋装的只要1.8元,桶装的要4.5元,买一桶的价格可以买两袋还多呢,难道不是袋装的便宜吗?”妈妈耐心地说:“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价钱,还要看重量的呀!你们不是学过小数吗?应该会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两种饼干的重量,喃喃自语了起来:“袋装的,净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装的,净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兴奋得大叫起来,急忙对妈妈说:“应该是桶装的便宜!”接着我把算的过程讲给了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聪明,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有许许多多友善而又可爱的小动物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是因为一个入侵者,打破了这个宁静。那是一只大灰狼,它掠夺这小动物们的食物,于是,小动物们决定在夜里离开这个地方,去到河对岸,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在渡河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因为他们有八只动物,可是只有小狗会划船,但是岸上只有一只船,而且这只船只能载三只动物。小动物们都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小动物中的智多星——小猩猩,想到了方法。已知小狗的划船速度为每分钟10千米,这条河宽36千米,为了最快速地让所有动物都安全抵达对岸,先让小狗把猫妹妹和狐狸奶奶载到对岸,再回来,可因为在过去时,受到了大灰狼的帮凶——鳄鱼,的影响,速度降到每分钟6千米,而又因为船上的重量减轻了,所以速度提升原来速度的百分之二十。于是这一个来回就耗费了9分钟。这八只动物已有两只上了岸,还有一只负责划船,所以说仅剩下五只动物。五除以二等于二余一,那么1+2=3(次),小狗需要划三次来回,加一次去。那么,三成九加六等于三十三分钟。他们仅需要三十三分钟,而大灰狼追到这里需要四十分钟,小动物们可以安全到达对岸。
听完了小猩猩分析,小动物们顿时燃起了希望,他们按照小猩猩说的方法去做,果不其然,他们都安全地渡过了河。看着大灰狼在河对岸急的抓狂,小动物们既对自己能够顺利渡河而庆幸,也对小猩猩的智慧和冷静发出由衷的赞叹。所以说,学好数学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呀,这个看似十分死板的学科,说不定可以在关键时刻可以就自己,或别人一命。
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我呻吟道。“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你不是学过体积了吗?”“是啊,怎么了?”这根吃苹果有关吗?我心想。“那你能不能把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算算这个苹果的体积呢?”妈妈又笑了笑,好像小瞧我似的,我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力量,恩,我一定要做给你看!一定!
于是,我赶忙把这个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苹果,拿在手里,琢磨起怎样算体积来。苹果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更不是圆柱体,怎么算它的体积呢?我摆来摆去,没有头绪了,此时的肚子还在咕咕作响,我可不能不遵守承诺,就吃了呀,我可不能让妈妈瞧不起我呀,加油,一定还有什么好方法。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忍住饥饿,继续埋头考虑起来。
关于速度一向学习成绩不好的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道题,并且给做出来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xx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冰雪灾害,导致某地电路断电。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昔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解:1。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5x千米/时.由题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车比抢修车快15分钟(即0。25小时)得方程15/X-15/1。5X=0。25解得X=20千米/小时,则1。5X=30千米/小时
答: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
2。因为走的路程(S=15KM)一样,人用的时间是X。材料用的时间是X+15,即(15÷X)÷(15÷(X+15))=1。5,一元一次方程,得X=30分钟,即0。5小时,那么吉普车的速度就是30KM/H,抢修车20KM/H
答: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
3。设吉普车用的时间为x小时。
根据题意得:x+15=1。5x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给我买的一本数学拓展题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这时,我就在数学草稿纸上这样写: 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东西两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发现有点不对劲。原来,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其中的”离“,这到底是没到中点呢?还是过了中点呢?如果是还没到中点,离中点还差18千米的话,就是我刚刚这么写。但如果是到了中点多了18千米,那就应该这么写: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那到底是怎么写呢?我便向爸爸求助,我跟爸爸讲了这件事后,又给爸爸看了看式子,结果,爸爸却说:”嗯……你写的这两个式子都对。都可以写。“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根据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
星期天,全家人在一起讨论清明节回老家扫墓的事。谈着谈着,我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疑问:这里离老家有多远呢?”我问妈妈,妈妈笑了,说:你说呢?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一定会有办法知道的,对吧?”
我想了想,灵光一闪,对了,可以用我们最近学的比例尺的知识来算。我立即拿来地图,找到了泰州市,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家所在地顾高镇。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我可以先找到离老家顾高镇最近的乡镇黄桥镇,量出地图上泰州到黄桥的距离,再减去一些,就是地图上泰州到老家的大约的距离了!说干就干,我立即量出地图上泰州到黄桥的距离,它是0。6cm。因为老家比黄桥离泰州更近些,我便把0.6cm减去了0.1cm,变成了0.5cm。因为这份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我便用0。5×6000000=3000000cm,3000000cm=30km。
我立即向妈妈报出了我的答案:大约30千米,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可谁知妈妈却疑惑地说:好像没这么近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也疑惑不解:怎么会这样?”我又来到地图前,重新量起来。量着量着,我突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我量的是地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而实际的道路不是直线的,是绕来绕去的,所以实际路程一定比依据地图计算出来的远。
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恍然大悟:对!就是这样!你真聪明!”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上给同学们发了一张卷子,卷子上所有的算式都只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乘法,第二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中的一个乘数都是由9组成的。然后,老师平淡的说了一句同学们习以为常的话:“请同学们把这张卷子写完。”说完这句话后,老师清了清嗓子,接着说:“大家要在五分钟内完成哟!”她话音刚落,全班所有的同学们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仿佛能装下十个鸡蛋,因为我们要在五分钟内完成三十道乘法计算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被我们公认的“计算高手”也倒抽了一口凉气。但事不宜迟,时间毕竟不等人,大家必须争分多秒,所以都拿起笔来进行计算。
五分钟后,这三十道令人望而生畏的乘法计算全班所有的同学竟没有一个同学做完。这时老师开口了:“大家先找找所有算式的规律。”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都积极的开始找规律。几分钟后,同学们都只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乘数的是由九组成的。但老师却若有所思的望着我们。“难道还有别的规律吗?”我疑惑的想。就在这时,老师又说:“其实,我们可以以9999×5846=58454154这道题为例,大家可以发现积中的5845其实就是5846减去1得到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积前面的几位是由不是9组成的乘数减去一而得到的。”我看了看,发现果真如此。“而后面的数是由9组成的那个数减去另一个乘数减一的差而得到的。最后再把两次得到的数放在一起就得到了最终的积。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一个乘数比9组成的乘数小时才行的通。”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妙招——吠陀数学中的关于九的乘法算式。
今天,我们全家去超市购物。
我们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见货架上摆着我最爱吃的奥利奥小饼干。其中,一种是用塑料袋子装的,一种是用小纸桶装的。我看了看,发现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装的一桶却要4。5元。于是,我毫不犹豫,随手拿了两袋1。8元的那种,放进了购物车。我推着小车,边走边美滋滋地想着:这两袋小饼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这种袋装奥利奥小饼干实在太便宜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她。妈妈一听,笑了,她提醒我说:“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种便宜?”我不解地问:“袋装的只要1。8元,桶装的要4。5元,买一桶的价格可以买两袋还多呢,难道不是袋装的便宜吗?”妈妈耐心地说:“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价钱,还要看重量的呀!你们不是学过小数吗?应该会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两种饼干的重量,喃喃自语了起来:“袋装的,净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装的,净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兴奋得大叫起来,急忙对妈妈说:“应该是桶装的便宜!”接着我把算的过程讲给了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聪明,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如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见此情景撒腿就向电影院跑去。
在学校里,学了如何算体积的,急忙想算一下周围用品的体积。突然,我的目光集中在我的未开封清风面巾纸上,有了,就只算单张面巾纸的体积。
既然算单张的,就要先算整包的。我拿出尺子,分别量出了长,宽,高。
长:7。4厘米 体积为:7·4×5。6×2。5=103。6立方厘米
宽:5,6厘米 但是,我突然想到,面巾纸是可以压的扁一点的,这不
高:2。5厘米 就减少了体积吗?我思考了几分钟,想到既然是测量未开封的的,就应该是未压扁的。想到这,我又看到了我的数据。可能是量的是压得。最后仔仔细细量重新变动数据。
长:7。5厘米 体积为:7·5×5。5×2。5=立方厘米
宽:5,5厘米 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我猛地发现,包装塑料纸也是有体
高:2。5厘米 积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思考许久,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很原始的办法。我抽出里面的面巾纸,把塑料包装纸对折4着,这成了一个小正方体。
长:2。1厘米 体积为:2。1×1。8×0。3=1。134立方厘米
宽:1,8厘米 虽然可能有误,但是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高:0。3厘米
最后算式:(103,125—1。134)÷10(一包面巾纸里有10张)=10。1991立方厘米
经过这次,我终于享受到写数学小论文的快乐。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数学老师头疼。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数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阅,
论文查重软件有哪些:现在国内有:PaperRater论文查重软件、知网、万方、维普这几个论文才软件这些是比较常用、常见的论文查重软件其中PaperRater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 今天,我和妈妈在做数学题。妈妈问我:“阳阳,你会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我自以为是地说:“当然会了,这么简单!”妈妈拿出8个完全相同
数学小论文一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
5篇啊!你倒霉了,我那时只需写一篇而且还被表扬了。你想要的话我帮你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