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5

laijiaying4
首页 > 期刊论文 > 谚语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意萊傳媒

已采纳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154 评论

幸福航海家

毕业论文中引用名言诗句算不算进查重? 在毕业论文的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引用几句名人名言,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论文,引用诗句名言是常事。但是在论文的查重中,引用名言诗句算不算进重复率里面呢? 论文查重就是用专业软件来测试你的文章与别人论文的相似度,杜绝抄袭,基本上就是这意思。查重率=复写率+引用率,一个是复写率,就是你抄袭的;一个引用率, 就是那些被画上引用符号的 ,是合理的引用别人的资料;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自写率,就是自己写的。 由此就可以知道引用名言诗句是会算进重复率里面的。 有时候,名人名言的引用是很有必要的,那有什么降低引用重复率的办法么? 有效降低查重率方法有四: 1.其实大多数论文检测系统对书本的内容是没有收录的,所以你引用书本上的一些数据是不会被查重的,但是要注意这些内容是不是跟网络上已有的重复了,因为部分检测系统对网络上的数据都有收录的。 2.引用名言的,根据检测系统的查重规律来处理:比如说知网是连续13个字相同判定抄袭,而万方则是连续相同字数不能超过15个字。理解名言的意思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在中间插入几个影响总体意思的字词也是可以的。 3.中国知网检测系统的灵敏度是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你只要确保你引用的名言诗句占整个段落的5%以下就是没有问题的。 4.引用要有引用的正确方法,名言诗句都要用“”引起来,在引用结束前不要使用句号,这个方法只限于少量的引用,大量的引用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引用率。 早检测论文查重系统我祝大家顺利通过~~~

316 评论

昂昂千里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但我不鼓励您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您的译文,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如果您想让外国人也能看得懂,您就必须在译文的后面,额外增加一段注释,介绍一下《三国演义》,再介绍一下诸葛亮,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谚语,您说麻烦不麻烦?! Three cobblers are more clever than Mr. Zhuge Liang.(三个皮匠会比诸葛亮先生更聪明。)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谚语,都有对应的英语谚语,两者意思相同或者相似,完全可以互相代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翻译。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谚语,就有一个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一行。另外一个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也有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二行。 ①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更好。) ②When we talk about the devil, he will appear.(当我们谈论魔鬼的时候,他将会出现。)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对应的英语谚语呢?我曾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中,看到过这方面的书,书名好象叫做《汉英谚语词典》(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从这种词典中,查出大多数中国谚语的对应英语谚语。现在国内是“英语热”,英语图书(包括英语词典)多如牛毛,我想这种词典应当不难找到。 一个中国谚语,只有在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谚语时,我们才考虑自己翻译,不过这种情况好象并不多见。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谚语,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英语谚语,因此我把它翻译为: One is willing to sell,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buy.(一个人愿意卖,另外一个人愿意买。)

338 评论

大璐璐131483

(英语系毕业论文)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摘 要本文从谚语文化角度着手,分析谚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尝试研究在谚语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发生文化缺失时如何弥合。最终通过意译手段实现英语谚语的可译性,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实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关键词 谚语文化; 文化缺失; 意译; 翻译补偿ContentsAbstract ⅠKeywords Ⅰ摘要 Ⅱ关键词 ⅡIntroduction 1I. The Brief Introducton to Proverb 3II. Proverb Culture 5A.Cultural Factors in Proverb 5B.The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 51.Custom 52.Religious Belief 63.Different Living Conditions. 8III. English Proverb Translation 9A.Attentions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91.Mis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92.The National Feature 103.The Art of Language 10B.Transliberation 11C.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12Conclusion 14Acknowledgements 15Bibliography 16

278 评论

相关问答

  • 写谚语的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Charleswpf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英汉谚语比较研究论文

    英汉翻译的载体是 文化 ,并且英汉翻译还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的论文中,题目占据了一半文的作用。为此我将为你推荐英汉翻译论文选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

    夏初哥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生论文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

    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 病从口入。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An appl

    福建不吃辣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英语谚语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题目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英语隐喻汉译)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本选题的目的

    苏州小诸葛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谚语翻译毕业论文

    虾米~~2分哦

    安妮果果3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