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5

张家阿婆
首页 > 期刊论文 > 解放日报评论员文章最快乐的一刻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沐小宁橙紫儿

已采纳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而如今,在中国也出现了这样一群会赚钱的“犹太人”,那就是温州人。一位网友曾经这样说:“温州人不是一般地想发财致富,而是不屈不挠地想尽一切方法使自己发财致富,因为这也是温州社会衡量个人成就的主要标准!”确实如此,温州人正是凭借强烈的想要致富的欲望,把致富作为个人的人生目标,并身体力行地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结果,他们成功了!如今,温州人已经被看作是国人中最有全球视野、最有商业头脑、最贴近草根、最能克服民族劣根性、最能代表资本逐利趋势的一群人。温州人的财富越积越多,温州人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创富商帮。2005年12月28日,在温州乐清飞行总会举办的一个私用飞机机型推介会上,22名温州商人向7家国内外知名飞机制造、销售公司集体订购了22架私人飞机,总金额达1.332亿元。“购买飞机主要用于商业用途,可以提升公司整体形象。”一开集团董事长屠昌忠表示。“在这次大规模订购之后,温州已成为我国私人飞机最多的地方。”中国通用航空网CEO杨笑侬说。2006年9月4日,温州商人李先生在厦门以500万元买走一套名为“福”、“禄”、“寿”的三件套翡翠,创下福建省单件翡翠拍卖最高值的纪录。竞拍成功后,李先生表示,自己看中的就是“福禄寿”翡翠的好名称。其中,“福”翡翠造型为一位老寿星肩背娃娃;“禄”是老寿星手持金元宝;“寿”则雕有老寿星手拄龙头拐杖。李先生还告诉拍卖行的工作人员,自己最近刚买了新房子,“福禄寿”可以为家“添光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可见,温州人的财富是多么的令人惊羡。据温州银监分局的调查结果,目前,温州的民间资本应该在1500亿左右。但是,权威人士表示,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因为,温州人一般不喜欢露富,许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他们的生活还是相当节俭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拥有的真正财富有多少。因此,统计数字往往是缩水的。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说,温州人在数字方面表现的十分谦虚,实际财富要大于官方公布的数字。近几年来,富裕的温州人到处投资、炒房、炒煤……只要是有钱挣的地方,就会出现温州人。而温州人的投入往往是大手笔,令人瞠目结舌。于是,温州人一下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说起温州人的经商渊源,其实由来已久。温州地处东海之滨,三面环山,东临大海,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温州府志》这样记载:“土薄难艺,民以力胜,故地不宜桑,而织纴工,不产漆而器用备。”由于人多地少,从宋朝开始,温州人不得不选择外出谋生,有些人甚至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做生意,从而成为了“行商”。南宋绍兴元年,温州设立市舶务,管理对外贸易。温州的对外贸易一下子繁荣起来。南宋洪迈在《夷坚支志》中写道:“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往来数十年,未尝失。”可见,当时温州商人的经商已经非常繁荣了。在温州人眼里,外出打工、经商赚钱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是人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们并没有外出漂泊的感觉。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当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吹来的时候,温州人率先感觉到了,他们纷纷下海经商。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知识的温州人从最苦最累的活做起,弹棉花、修鞋子、剪头发、摆小摊,这些其他地域人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温州人都愿意干!“温州的故事只有20年,温商是很年轻的一个商业群落。”温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加波告诉记者,温州人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就“偷着”做生意了,主要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手艺,如养蜂、弹棉花、修鞋及后来的小五金。正是这种基层的锻炼,让他们尝尽了谋生的苦难,也获得了经商的第一桶金和基本规则。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温州人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始发展家庭作坊。编织袋、打火机、鞋垫、纽扣、服装等,只要是能够赚到钱的小商品,温州人就有人敢做。尽管这种小商品能够挣到的钱微乎其微,但是“可怜”的温州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努力地做。结果,这一做,做出了轰动全国的“家庭工业”。1985年5月12日,上海《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同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专稿写道:“温州市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短短几年,已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已为人们所公认。”评论员文章进一步指出:“地处浙南的温州广大乡镇,这几年走出了一条发展经济,治穷致富的新路子,这条路子的独特方式,就是乡村家庭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各种专业市场的兴起。它同乡镇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不同特色,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温州模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民间资本已经高达300亿元。经济学家们把温州民企比喻为“草根”经济,而人们则把温州人称为“可怕的温州人”,因为它们“一有土壤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从1996年开始,温州的民间资本开始外流,以寻求更高的回报率。从炒房团到炒煤团,温州资本外流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1月24日报道,到2004年底,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包括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已经被温州人承包经营,投资额度高达40多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他们控制的煤矿年产量达8 000万吨以上,占全国煤炭年产量的1/20。除此之外,在内蒙古、陕西、安徽、山东、湖南、贵州的煤矿、石油和电力领域,都已经陆续有大批温商涌入。无论是山西、内蒙古的煤炭投资,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水电投资,还是上海、江苏等地的教育投资,甚至在新疆的棉田、油田都可以见到温州资本的身影。实际上,草根温州商人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正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刘吉所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很穷,温州人谋生,当时被叫做‘可怜的温州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温州假冒产品泛滥,背负骂名的温州人被称为‘可恨的温州人’;20世纪90年代,温州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迈出了大步伐,全国都有温州人在闯市场,全国市场都有温州产品,大家都说是‘可怕的温州人’;如今的温州,产品阔步走向国际市场,行业打赢国际反倾销官司,人人称温州人为‘可敬的温州人’。”尽管温州人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创富商帮,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追逐财富的步伐。在他们眼里,财富是需要不断经营和投资的,追逐财富是他们的人生目标,更是为社会作贡献的一种手段。因此,温州人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忙碌不停,总是那样精明能干,总是那样充满活力。200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曾经在全球评选20座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国唯一一个榜上有名的城市便是温州。在2004年11月4日举行的“2004 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揭晓颁奖典礼上,浙江的温州再次获得“活力城市”奖杯。“2004 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组委会给温州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善于分工的城市,也是乐于使用合力的城市,一个喜欢以小见大,更会以小博大的城市,一个懂得无中生有的城市,她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机勃勃的经济模式。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领跑者,她清晰的脚印,让人们感受到民间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排出的“2006中国企业500强”中,正泰、人民、德力西、天正和长城5家温州民企上榜,分列第208、216、257、292和346位。如今,在温州有这样一句新谚语:“太阳每天总是那一个,温州故事每天却是崭新的。”而这正反映了温州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说过:“财富应该藏在我们的脑袋里和我们的心情里。”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富人与穷人其实有不一样的思维。作为第一个创富商帮,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当然是与众不同的。首先,温州人认为贫穷就是无能,赚钱是人生的目标。在许多人努力寻找一份好工作的时候,温州人已经把经商作为了自己的事业。其次,温州人善于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状态,做到知己知彼,先发制人,及时抢占市场制高点。当许多人在感叹市场无法进入的时候,这些人却发现,市场实际上早已被温州人占领。再次,温州人善于扬长避短,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出奇制胜。当人们还在看不起做小商品生意的时候,温州人已经垄断了小商品市场,温州已经成为了全国小商品的集散地。第四,温州人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和制造商机。当许多人还在为商机发愁时,温州人早已经赚得腰包鼓鼓了。最后,温州人在经营方面没有固定的方法,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许多温州人的经营方法总是让人无法捉摸,而他们却总是可以找到赚钱的门道。于是,“精明的温州人”、“可怕的温州人”成为其他人称呼温州人的代名词。而在温州人眼里,这仅仅是他们的“温州人精神”。那么,温州人的精神有哪些呢?“温州人精神”包括:白手起家、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在逆境中能勤奋好学、刻苦顽强,不怕脏、不怕累,不达目的不认输,龙门能跳、狗洞能钻,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善于变通、能大能小、能屈能伸,精明、能干,敢于创业、开拓,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不想打工,只想做老板”、“永不泄气的皮球”的精神。温州市委书记李强说:“‘温州人’是温州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温州最大的特有优势。”可见,温州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他们骄傲。在这里,温州人精神实际上就是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温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这一点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正如一位温州网友曾经感慨地说道:“我们觉得我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但是,在其他人眼里,却成了不一样的。其实,在温州,创业致富就是成功的体现。”台塑大王王永庆说过,做一件事,观念非常重要,观念正确,比较容易贯彻,事情就比较好办;观念错误,脑筋转不过来,做什么事情都是不行的。事实正是如此,致富是一种思维习惯,你有富人的思维习惯,你就能够成为富人,你没有富人的思维习惯,你就只能是穷人。只有拥有致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你才可能真正致富。

173 评论

汀臭崽儿

那是快乐的时光,那是快乐的记忆。 那天下午,温暖的阳光照着大地,很是惬意。我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的叫上弟弟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到了山上,我们走到了一块湿软的土地上,不知道该怎么玩,突然,我灵机一动,对小伙伴们说:不如,我们来打“泥仗”吧。小伙伴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我们分成了两组。我和弟弟一组,另一组的两个小伙伴,还是姐弟俩。我们抢先造好了“阵营”拿起了一根小木棒。挂上了一个塑料口袋,这,就是我们的“军旗”。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打仗了,我和弟弟找了一个包装袋,装了满满一袋泥土,向他们丢去,他们也开始反抗我们,大把大把的泥土丢向了我们。我们攻击的更猛烈了,突然,他们说不玩了,认输。我们得意的停止了攻击,哪知他们是在耍我们,见我们放松了警惕,猛的扔了一大把泥土过来。弄的我们狼狈不堪。可是我们也不甘示弱,慢慢的我们又打成了平局,他们又举“白旗” 我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想到他们不可能轻易投降,就继续攻击。果然,他们又想像上次一样。幸亏我们这次没有上他们的当。 太阳渐渐下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看看彼此,都成了小花猫了。 这些一晃两年过去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 我们的童年是无忧的。 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 我们的童年又是一去不复返的。 那些快乐的时光也是我们不曾忘记的。 它永远在我心里。 古宋二校5.3那些美好的记忆 时间转瞬即逝,我已褪去了幼稚和童真走进了初中的校园,一切的一切对... 找到了新的知音,我还会经历更多的事,让我变得更加成熟. 这篇文章来源 初中作文 , 我... 一件有趣的事 童年的故事说不完,童年的趣事道不尽,每件事都是我童年中快乐的歌谣....校园里美好的记忆校园里美好的记忆,很散乱,很平淡;有快乐,也有悲伤。平淡中... 老师告诉我一个让我高兴得差点没背过气的消息:我在学校里的征文与现场作文都得...附件(0个) 附件那些快乐的记忆 有时候,静静走在沙滩上,回头看看细沙上那些脚印,缓缓俯身拾起五彩的贝壳,细细聆听潮水拍击海岸的声音,我就会突然觉得,这些看似无聊...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解放日报肖战文章

    如果没有发生227事件,肖战现在还是路人缘很好的、长得很帅、演技慢慢进步、代言接到手软、未来可期的男明星,他只要不作妖,发展前景肯定很光明,说不定能从流量明星成

    明明来干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22最新

    2022年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体验新时代追梦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追梦人,每一个时代的追梦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吉林长春环

    我是阿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最新摘抄

    点击想要查看微博的头像或昵称进入ta的【主页】。也可以点击底部的【发现】搜索微博用户,点击进入ta的主页

    山寨天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解放日报投稿

    杨子晚报》都市风情 沈春宁 针对都市中的一些现象评论 《江南晚报》文化点击 丁晴 《合肥晚报》娱乐视点 曹军 《半岛都市报》娱乐声音龚 程 《银

    妞妞们要健康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红河日报评论员文章

    【篇一】小学为自己喝彩400字作文 记得那是暑假烈日当空,我恳求爸爸帮我报名游泳吧,我哼着歌来到游泳,突然吓得不敢下去,因为水太深啦,站在清凉的水边,我的牙齿开

    wangwei868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