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娃娃TT
一、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实际gdp总量增长 了6.3倍,实际人均gdp增长了5倍,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4倍,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达到19万亿元。 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在中国上海举办 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 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上海举办世博览会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 二、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首先,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其次,2001年年初,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正式启动,上海世博会的选址正好处在这一规划区域内,通过举办世博会,将带动这一地区的综合开发,把浦江两岸建设成为一个集综合服务、生态居住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城区,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范例。预计世博展馆直接投资需要人民币248亿元左右。 再次,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可以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展示上海的投资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上海举办世博会扩大了上海的知名度,为上海吸引国内外资金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非国有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交通、商业、通讯、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预计可带动5至10倍的投资,初步测算上海举办世博会总投资规模在3500至4500亿人民币以上。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世界博览会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对投入和产出的放大效应相当明显,研究表明,大型展览会本身的投入会衍生出相关产业约10倍的投资,除了主办者和参展商的直接商业收益外,其他相关产业获得的间接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德国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在153天的展期里就吸引了全世界1800万人去参观。2010年世博会也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综合历年到上海旅游人数、上海周边地区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状况等,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将创下世博会1 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对扩大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据初步测算,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144.2 亿元人民币。 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意大利热那亚博览会期间,旅游业所拉动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对其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到2010年,上海床位数将增至40万张,如果仅按每张床位收入3 00元算,旅馆业也将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 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 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4、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申博成功,将为上海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5、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由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上海举办世博会将有效地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带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这无疑国内金融服务业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同时也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将给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巨大商业机会,因此将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流入上海。另外,上海举办 世博会所需大量的资金除了投资者自有资金外,还需要中国金融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二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可以有效地扩大中国消费需求,特别旅游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热点,特别是众多国外客人来中国参观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基本上进行信用消费,这要求中国金融企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的多种金融服务要求。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产生拉动效应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上海又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因此,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及华东地区的领头羊地位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世博不仅对上海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也很巨大。上海周边城市将迎来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四、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长江三角洲现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但离国际大都市距离尚远。上海申博成功,必将加快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步伐,“关西经济带”迅速崛起的奇迹有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现。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风吹散了心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分析及探讨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长三角是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08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7.0%,创造了18.28%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0.04%的财政收入和37.05%的外贸出口。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必然进一步加强上海作为长三角增长极地位,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博会将加速长三角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上海的集聚。在资金集聚方面,上海世博会预计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加上世博会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投资,所需资金量巨大,仅仅依靠上海自身的能力,资金受到很大限制,会直接影响举办效果。长三角其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地区。在世博经济的集聚效应下,长三角的资金将加速汇集上海。在信息集聚方面,世博会举办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优秀成果。届时,各类大容量的信息集聚上海,上海将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升级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第二产业结构,加速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2008年上海人均GDP己经达到7599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折算成美元为9500美元(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价1:8计算),而据统计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0000美元超越,传统产业将面临“技术门槛”,关键是要整合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世博会是第一届信息化的世博会,必然促使上海将信息化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突破口,而世博经济更有利于放大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外资流入量,从而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其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还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从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东道主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科技人员不可能出洋考察交流,阻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如今,全球顶级的科技成果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机遇,它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促进上海经济中心建设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对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而言,出口这一指标应相应地改为“净流出’,。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首先从投资、消费、净流出三个方面来分析。 1.投资 世博会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筹办过程中。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用于世博园区建设的投资将达966百万美元,用于世博村建设的投资将达94百万美元,建设总投资共计达1060百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与世博会相适应的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投资的重要方面。为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高达3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餐饮、交通和通信等需要,需进一步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电信、供电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及沿江两岸的环境建设,估计总投资将达2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投资必将有力地拉动上海经济快速增长。除世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以外,世博会的举办也将带动国内社会投资增长。国内社会投资的增长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在旅游服务业方面,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改造投资必将增加;在房地产方面,世博会带动了黄浦江两岸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也将增加;房地产投资增加又会带动相关企业如建材生产企业、装演企业、家电企业投资的增加等。 2.消费 世博会对消费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世博会举办期间。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预测参观者人数将在3910一5410万之间,更为乐观的预测是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可以肯定的是,世博会参观者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群体。游客到达上海后,其衣食住行都将消费在上海和周边地区,同时还将增加上海在门票、娱乐、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收入。世博会举办期间消费的剧增将对2010年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乘数效应”的发挥,各种行业都将会被带动发展,就业人数增加,人民收入自然增加。根据微观经济学消费行为理论,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的增长,这个方面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3.净流出 资本输出是经济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世博会必将强化上海经济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辐射和服务能力,与全国其它地区的货物、服务、信息、要素等交换将更加频繁。同时,世博会也将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为国外企业了解上海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上海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上海还处于经济要素的集聚阶段。在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过程中,首先是经济要素的集聚阶段;而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它就会发挥出极强的辐射作用。在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必须增强服务功能。与经济规模相比较而言,服务功能也显得非常重要。 四、结论 2010世博对上海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它将促进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崛起,加快大上海都市圈的形成步伐。
莫奈小兔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设5个副主题,分别是: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2.“城市经济的繁荣”、3.“城市科技的创新”、4.“城市社区的重塑”、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有深刻原因的。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个全球性课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主题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地球、城市与人这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紧紧相连,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历届注册类世博会上,还没有如此郑重地提出“城市”的议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可谓拨得了头筹。 本届世博会将通过对“城市”主题的展示于探讨,力图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本届世博会将通过对“城市”主题的展示与探讨,力图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日前,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撰文说,长期以来,世博会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并竞相举办,说明它具有举世公认的重大价值和社会功能,而不仅仅只是推动举办地经济的发展。世博会的重大价值和社会功能,主要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对社会以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每一届世博会传播的理念集中体现在其主题上,上海世博会也不例外。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集中体现了自己所要传播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的这一主题,关注的是全世界普遍关心、亟待寻求答案的问题。当前,人类正面临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世界上很少有国家不需要处理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对我国来说,当前也正处于加速推进城镇化的阶段,如何选择正确的城市发展道路,需要认真思考并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这一主题也很符合上海的特点。上海经历了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全过程,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有交流的强烈愿望,也有可供交流的切身体会。
momohana0217
世博会作文1000字:上海世博会感想世界博览会是全世界的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所有国家的工业盛展, 世界博览会已达到日益突出, 作为盛大活动, 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 作为一个重要平台, 展示历史经验, 交流创新的意念, 发扬团队精神, 展望未来。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 促进国际交流并热爱世界和平。中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 靠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和信心, 对中国改革开放。博览会将会是第一个注册的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 这也寄予了全球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所以2010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将会向世界呈现什么呢? 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会呈现出一个成功, 壮观而难忘的展览会。2010年世博会是将21世纪的城市生活的潜力完全开发以及城市进展重要阶段的一项盛事。预计在2010年将有50%的世界人口会居住在城市。未来的城市生活, 是全球关注的话题, 与世界各国, 开发或欠发达国家和人民。城市在作为第一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 在2010博览会将吸引政府和人民, 世界各国的关注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其184天, 参加各国将全力显示其在新世纪的城市文明程度, 充分交流城市发展的经验、传播先进城市发展概念和城市人居环境探索新思路、生活和工作条件。他们将会学习如何创造一个生态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计划。2010世博会的核心是创新和互动。创新是灵魂, 而文化交流也是世博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纪元, 2010世博会将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发展, 科技创新, 文化差异以及双赢的未来合作, 因此在新世纪高度的创新和互动将会是组成这一主旋律的重要音符。2010年世博会也是一个宏伟的国际集会。一方面, 我们要努力吸引大约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和7千万国内外的参观者来参加世博会, 以确保是史上最盛大的世博会。另一方面, 我们要以全球视野来看世博会, 尽力让更多的人参与, 获得各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为了使2010世博会成为全球各地人民的欢乐地大聚会。 此外, 2010世博会使跨文化的对话成为可能。在对世博会总结之前, "上海宣言"会先发行。这份宣言, 有希望成为世博会历史上的里程碑, 会摘录参展国的见解也包含人们对于未来合作发展的想法以及广泛共同的愿望, 因此给全球人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关于城市发展的精神遗产。中国政府竭力使2010世博会成为一项盛世可延续的传统, 替未来打开了新的展望。我们的口号是"在牢记接下来60余年的发展而准备六个月的博览会"我们会将寄希望于继续关注, 支持, 参与的热爱世界和平的国家。
慕容诗月
走进世博会2010年出土于成都的太阳神鸟金饰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它生动地再现了“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崇拜,也表达了人类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人类心中的信仰,2008奥运会是,世博会亦是。 世博会是人类不同时代文明的集结地,是未来发展的指灯,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创造环境与和谐共存的生活共同努力。 繁华的城市,喧嚣的市区似乎告诉我们,金钱,地位,声望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这样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不于财富,声望、地位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也许金钱可以带来很多东西,辉煌的外表,贪婪的欲望,却无法带来永恒的幸福。丹麦,作为此次世博会展览国家之一,它的展馆并不着重于外观设计,而是以“幸福生活,童话乐园”为主题,最具特色的是在丹麦海港水池的中央,坐落着一尊小美人鱼雕塑。这一想法不正是表达了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过后,还是向往简单幸福的生活,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宁静,悠然。 世博会像是一个纽带,连接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缩小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台湾,是我国的宝岛,由于种种原因,调皮的他久久不肯回到母亲的怀抱,这次的世博会拉近了他们之间距离。台湾馆外形如同一盏天灯,它的设计理念是“自然·心灵·城市”,天灯造型搭配山水,复古中透露着现代,亮丽的外表日夜展演着不同的风貌,带给人们特别的视觉享受。此外,圆球状的灯芯犹如地球,巨大的灯罩把各地的人们包围在同一个空间,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却有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如同金鸟负日,共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或许,时间可以冲淡内心的伤痕,却冲不走我们的信仰;或许,生活可以击垮内心的脆弱,却无法消磨我们对生命的渴望;或许,伤痕可以阻碍内心的牵挂,却无法割舍我们共同的追求。世博会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是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客人之间一次互相了解的机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本次世博会主题,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每个展览馆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他们将为世人展现一个别样的世界。 自然、心灵、城市,走进世博会,聆听世界另一个声音;走进世博会,感受世界另一个角落。美好生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很小,积聚起来便会很强大 走进世博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让世界因你而精彩
鹰与箭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鹰冲向长空时,一只箭“嗖”的一声超过了它。可好景不长,箭飞了一阵径向下栽去,跌落到了地面上,它不解地问鹰:“我为什么不能像你那样在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
推荐一个提供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的网站给你,里面有几篇关于这两个题目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球第一个四维度“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目前由我科学家建成,这是我国自2006年正式实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以来在此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记者日前在首届
给的分太少了。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