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4

垚垚姐姐。
首页 > 期刊论文 > 科研院所收麦的当代文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易超风格

已采纳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聊城台主播徐芳,又是一年麦黄时,芒种节气一到,就算进了“三夏”,也是北方农村最忙碌的季节了。今晚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麦收时节》。

麦收时节

望着蓝天白云下金黄的麦浪,闻闻漫山遍野沁人心脾的麦香,总会想起弯腰割麦的时光。

我的故乡沂蒙山区,山多岭多地薄雨少,小麦熟得快。清晨沉甸甸的麦穗还泛着嫩杏黄,西南风一吹,中午麦芒就炸开了,风一刮,麦穗麦粒容易掉地上。真是“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割小麦是当地庄稼人一年中最累的农活,“过一个麦季,脱一层皮”。我记事时,村里以生产队为单位统一收割小麦。头天晚上,家家户户“磨镰霍霍”,用磨刀石把镰刀磨得锋利无比。第二天天不亮,麦地里就已经人头攒动。趁着太阳刚露出山头,气温不高,收割小麦最出活儿。队长弓腰割麦在前,社员们随割其后,如徐徐展开的“人”字形雁阵。人人镰刀如飞,步伐稳健,一会儿工夫,衣服就湿透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转眼就鸦雀无声,只有镰刀割麦的“唰唰”声了。

麦芒刺扎在身上容易过敏起红疙瘩。割麦子时,大都穿深色长裤长褂,将袖口、裤脚系紧,胳膊和腿尽量少暴露。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像粘在了脊背上。趁天气晴朗,脱粒、晒麦、扬麦场。生产队里的麦场有足球场大,四周垛满了山一样的麦捆子。脱麦粒,不再用石碾压,而换成了烧柴油的脱粒机,机器飞转,尘土飞扬,脱粒的人忙得大汗淋漓。打麦场是孩子们的欢乐场。麦秸垛像弹簧床,放了暑假的孩子们一边帮父母堆麦秸垛,一边在麦秸垛上又跳又闹。队长喊收工时,孩子们也在麦垛上睡着了,月亮已挂在村头的树梢上。

麦收后,家家分到了新小麦,农家日子也就滋润起来了,家家灶膛里散发着醉人的麦香。当然,那年月农家日子穷,只有逢年过节、家来贵客,才舍得吃上顿小麦细粮。手巧的媳妇、姑娘用麦秸秆,编织出漂亮的草帽、蟋蟀笼、手提袋、蒲团等日常用品,装饰着清淡的生活。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开始一家一户割小麦了。记得那年暑假,我赶回老家帮助父母收小麦。云不动,树不摇,麦田真像个热气腾腾的大蒸笼。临近中午,我感觉全身的水分都被烤干了,嘴唇干得起皮。可我娘割麦的动作依然流畅自如,腰弯得超过九十度,左手揽麦,右手挥镰,镰刀几乎贴着地皮,“嚓、嚓、嚓”几声,一包沉甸甸的小麦就被顺势堆在了地上。我直直腰,感觉胳膊上被麦芒划出的小口子,沾上汗水后,钻心的疼。不一会儿,娘开始打捆了,父亲和我割麦。父亲割八行,我割五行,我拼命地挥舞镰刀往前赶,但仍然被越落越远。腰痛得实在难以忍受了,只好直直腰,喘口气,手心也被镰把磨出血泡。我割着割着,竟然觉得越来越省劲,很快赶上了父亲。这时,我陡然发现,实际上我只割了三行,那几行父亲早已替我割了。这时娘起身从地头苇笠盖着的铁桶里盛来半瓢绿豆汤,还用衣袖擦了擦我脸上的汗和尘土,“来喘口气,喝口水,长时间不干手生”,我仰起脖子“咕咚咕咚”连灌几口,娘笑着劝我:“慢点,慢—点”,那缕甘醇直沁心底,让我神清气爽。不几天工夫,各家各户大小不一的麦秸垛,你挨我、我挤你,犹如满锅的馒头,排列在了场院和地头。

后来,每年麦收季节,我们单位就用大客车拉着大家到省农科院的麦田里割小麦,每人发一把镰刀、一顶草帽,割一会儿还让大家擦擦汗、直直腰。领导告诉我们:就是让你们年轻人体验一下割麦的辛苦,明白一粥一餐来之不易的道理。

进入新世纪,小麦收割机逐步普及,连我家乡的山地也用上收割机了,不仅价钱适中,活还干得利索妥帖,省心、省力、省时。乡亲们不用像过去那样手拿镰刀弯腰弓背割小麦了。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几趟,轻轻松松就把大片麦子收割完成,麦粒自动装入布袋,麦秸秆直接粉碎在田地里,有的还能同步暗播上秋季作物。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有了新小麦,娘就会给我们包水饺,还会蒸馒头、擀面条、烙锅贴,那饭真是越嚼越香、越品越美,那纯正香甜的滋味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注:文章摘自《 人民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20 版),作者厉彦林。

主播简介

徐芳,聊城人民广播电台聊城综合广播《聊城新闻》主持人,从事播音主持工作16年。

146 评论

贪吃的懒妞

六月的麦场每年的六月,是高考、中考决战的时节,也是故乡收获麦子的时节。我的故乡是一个偏远的农村,乡亲们以种地为生。麦子和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乡亲们都说麦子是最好最省事的庄稼,因为把种子在秋天撒下去后,就等着来年收获,不用去精心的施肥,锄草。今年是个好年,放眼望去,田野里到处是金黄的一片,微风吹过,一阵阵麦浪此起彼伏,在太阳的照耀下特别好看。天气很好,乡亲们带着草帽,拿着镰刀,弯腰在麦地里割麦子。大刘嫂子直起腰冲着旁边偷懒的小二刘道“看吧,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当老农民了”“农民怎么啦,靠自己的双手干活,不偷不抢”“你这么懒,种地能有好收成吗”“嘿嘿,妈,你放心,我会好好努力的”“你这孩子,就会说,你看看人家婷婷多好,学习也好,在家也干活。”小二刘冲他妈妈吐了个舌头就又老老实实割麦子了。我和弟弟妹妹在自家地里割麦子,这几天的忙碌我们都晒黑了许多。但是我们很开心。累了就跑到田埂上站一会儿,看看别人家的麦田,再看看太阳和蓝天。割完一块地以后,就要装车弄到场上去打麦子。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农用拖拉机,都是用两个轱辘的板车拉的。每次爸爸的肩上都会留下深深的一道印痕,那是粗粗的绳子勒的。后来买了农用拖拉机以后爸爸就不用那么累了。爸爸开拖拉机的样子可帅了。大家把麦子拉到场上以后,把麦子均匀的铺在场上,准备打场。打场就是用一个圆的石磙压,把麦粒给压出来。乡亲们的场都在一块,每家场上都会堆高高的麦垛。夜晚很快来临,夜空中出现了很多很多小星星,青蛙的叫声,蝉的声音,拖拉机拖着石磙来来回回的声音,还有爸爸唱歌的声音,我们坐在草垛旁边,看不清爸爸的样子,只看到爸爸嘴角忽明忽暗的烟火,一圈又一圈,很开心。妈妈拿着手电筒给我们带来了凉水和晚饭。冰凉的井水喝着心里好舒服。妈妈做了韭菜盒子和土豆丝,香喷喷的。妈妈说,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不用这么吃苦。爸爸妈妈,我们以后好好努力,让你们过好日子。

218 评论

栗子酱89

姥姥家种了麦子,麦子熟了自然要收,但大家知道,早已过了收麦子的季节,这次收麦子,不是在田里,而是在门口。姥姥家的麦子从田里收回来后,一直没有晒,今天爸爸妈妈和舅舅一起回去帮忙。我也一起去了,但爸爸说我不帮倒忙就好了,我只好在屋里看书。外面很热,太阳丝毫不吝啬地挥发这热量,我却坐在空调屋里边吃冰糕边看书。看了一会儿,放下了书,出去了一趟,见仍无事可做,又进了屋里。到了中午,麦子已经晒得很热了,我把手插近去,感觉烫烫的。下午,天变了脸,堆起了云。姥爷说:“快把麦子收起来吧。”“再等等。”姥姥不同意,她不知道变天了。直到姥姥也看见变天了,才让我们收麦子。眼看天越来越不好,似乎雨马上就要下起来。爸爸妈妈忙忙碌碌,我仍帮不上忙。眼看还有大约几袋的麦子没有装起来,雨已经滴了下来,但零零星星,下的不大。一见下雨了,邻居也来帮忙了。雷阵雨,来得很猛,一会儿便下大了。我也慌着撑袋子。雨越下越大,剩下的两袋麦子已经淋湿了一些。我们更慌了,急急忙忙装到了袋子里,搬到了屋里。爸爸脸上的汗水和雨水混合在了一起。瓢泼大雨,每滴都比豆子还大,我只在院里走了一趟,衣服便淋湿了。爸爸和舅舅都成了落汤鸡,妈妈的衣服也湿透了。唉,失策啊——如果在早上个五六分钟,麦子就能顺利的搬到屋里了。“让你不听我的,都湿了吧?”姥爷对姥姥说。雷阵雨来得猛,去得也快,二十分钟后,雨便停了。我、爸爸妈妈和舅舅准备走了,到了院门口,姥爷看了看天:“这天,后劲儿还足着呢,你们赶快走吧。”我们不敢多停,急匆匆上了车。不出姥爷所料,我们走了不远,雨又下了起来,比刚才的还要大。落在玻璃上的雨,雨刷都来不及刷。看看玻璃窗,觉得像是微波粼粼的湖面,车轮不时地溅起一排水花,溅得很高。这雨,让这次收麦子变得紧张而有趣。

157 评论

沸腾的苦丁茶

自己感受去吧,你可以不割麦子,在夏日阳光下站上一两个小时就感觉到了一部分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当代著名文学家文章

    一、《目送》龙应台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

    好事都找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麦当劳毕业论文提纲

    S 麦当劳特许谋划的上风 1.麦当劳哄特许谋划实施大规模的低成本扩张对特许商麦当劳来讲,借助特许谋划的情势,其可以兴许在实施集中节制的同时连结较小的规模,既可赚

    花花的老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当代画的论文的研究

    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优秀的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欢迎大家阅读! 1.中国画山水中“云”的表现教学思考 2.“

    发呆20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科院研究所如何下载本所的论文

    我一般都是去知网上搜索,那里论文比较全,但是要收费,最近发现一个可以免费下载的方法:你先注册成为西安科技大市场网站的会员,然后添加一个“科技文献下载服务”审核通

    嘟嘟0717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麦当劳的企业文化和推广研究论文

    清洁工不停地拖着地板的麦当劳里播放着悠扬的流行音乐,和油渍斑斑人声鼎沸的馄饨店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个卫生状况值得信赖的空间,麦当劳具有所谓的“Q、S、C+ V”

    naerman16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