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糖vov
护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护理专业地位与服务品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究在护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其临床护理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本院未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前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研究物件,并将其划分为对比组;同时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本院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后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研究物件,并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回顾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讯资料,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本院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后收治的45例研究组病人中,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本院未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前收治的45例对比组病人中,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8.89%。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其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其还能有效的提高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教育;人文护理;价值
0引言
下文将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本院未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前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研究物件,并将其划分为对比组;同时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本院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后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研究物件,并将其划分为研究组。探究在护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其临床护理应用价值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中,男25例,女20例,病人年龄从20~70岁不等,平均年龄43.2±5.6岁;对比组中,男26例,女19例,病人年龄从21~71岁不等,平均年龄43.8±5.9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病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比组病人在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下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在实施人文护理教育模式下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其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一是组建人文护理小组。由相关科室主任带头,根据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学历及工作年限等,对护理人员进行结构分级,形成由护士长、专业护士及辅助护士为基本结构的人文护理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将责任具体化到个人;二是加强对人文护理小组成员的培训。医院相关领导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人文护理教育相关知识及及技能的培训,人文护理教育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文学、历史及哲学等学科知识的教育,促进护理教育的综合化,实现其与多个学科的有效融合,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综合素养,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意识的培养,使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自觉实践人文护理,在医院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人文护理氛围。此外,还要转变人文护理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在护理工作很好实践人文护理的护理人员,要予以相应奖励,对于人文护理实践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予以相应处罚,以调动护理人员实施人文护理的积极性;三是心理护理。由于病人患病,其会形成焦虑、抑郁及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给予人文关怀,了解其内心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要,根据病人实际,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以促使病人易积极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工作[1]。
2结果
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本院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后收治的45例研究组病人中,有37例82.22%病人非常满意,有8例17.78%病人满意,没有病人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本院未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前收治的45例对比组病人中,有28例62.22%病人非常满意,有12例26.67%病人满意,有5例11.11%病人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8.89%。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投入也越来也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们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药各项服务中,护理工作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医院管理工作,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需求的急剧提升,社会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而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教育,提升其护理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人文护理教育培训,实现人文化护理,人文化护理对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缓解当前紧张的护患关系,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改善医院对外形象等,有着积极意义[3]。本研究从组建人文护理小组、加强对护理小组成员的人文护理教育培训及心理辅导等方面着手,对病人实施人文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后收治的45例研究组病人中,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未实施人文护理教育前收治的45例对比组病人中,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8.89%。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因此该人文护理教育在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5]。
参考文献
[1]吕红,张平.人文素质培养在特色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08:2119-2120.
[2]周英,郝燕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05:347-349.
[3]穆荣红,李琼,李娜娜.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4,02:149-151.
[4]叶凤,杨连招.护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现状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04:47-48.
[5]赵国玺,贾娟娟,陈沁,何小玲,等.妇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渗透教育[J].护理学杂志,2013,10:60-62.
摘要:介绍了叙事教育的概念及教育方式、叙事教育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从为带教者提供展示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师生职业素养、利于抽象概念的教学等方面综述了叙事教育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叙事教育;临床护理教育;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护理教育学家Diekel-mann[1]首先将叙事教育方法引入护理教育,提出叙事来源于师生在学习、教学中的共同经历。随后,Cha-ron[2]在2001年首次提出“叙事医学narrativemedi-cine”的概念。叙事教育是以研究为基础,通过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解释、分析和重构护生、教师、临床护士的生活经历,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3]。目前,临床护理教育仍以行为主义为主,重视护生的实践能力,而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叙事教育强调的“生活经历”正是临床护理所具有的优势,在临床护理教育中应用叙事教育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本研究旨在综述叙事教育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为临床护理教育者提供指导意见。
1叙事教育的概念及教育方式
1.1叙事教育概念
叙事教育是指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护生的故事、经历,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4]。叙事即将所表达的理念糅合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给学习者,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法。
1.2叙事教育的教育方式
1.2.1精细阅读
阅读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医务人员日记、病人自述等。同时也包括各种艺术作品的欣赏,达到培养护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Charon[5]提出精细阅读5要素:结构、形式、时间、场景、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精细阅读的主旨及目标。
1.2.2反思性写作
美国学者Kerr[6]认为,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反思性写作是“以自我意识和或专业成长为目的,对自身经历进行反思的写作”,并认为反思性写作具有改变行为的潜力。反思性写作可以让护生对自身经历主动进行评价和分享,表现出内心的体验。
2叙事教育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1叙事教育的应用程式
国内学者郭瑜洁[7]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叙事教育开展人文教学的4步程式即创设情境,激 *** 感、躬行实践、引导感悟。
2.1.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故事、诗歌、音乐、图片等艺术形式,为护生提供可感知的体验情境,包括情景设计、情景呈现、情景推演、情景感悟4步。Vasudha等[8]利用阅读文学作品和反思性写作在教师学习单元中引导护生进行自身反思,记录对自身有影响的事件或感悟。
2.1.2激 *** 感
护生在情景中审美体验,并生成积淀情感,经历一个情感发生、发展的过程,产生情感共鸣。Wall等[9]组织护生对所观看的电影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激发护生思考,让护生设身处地于电影中的场景,体会电影所传达的意思。
2.1.3躬行实践
护生在实践中强化自身关怀品质,教师利用实践机会,使护生参与护士与病人间的互动沟通,以护生的亲身实践、临床典型范例为叙事素材,外化关怀品质,让护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
2.1.4引导感悟
叙事是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10]。教师在护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教学,引导其自我反思,感悟关怀的真谛。郭瑜洁[7]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中,收集护生日记,记录反思自己照护病人的经过。通过仔细、反复阅读日记,运用“沉浸”“明确”的方法理解、解释日记的内容,深入了解护生内心变化,引导护生在反思中感悟关怀。
2.2叙事教育对护生的影响
①使护生产生真切的人文情感:护生人文情感最多来自于课本的描述,没有设身处地之感。叙事教育可将人文关怀的叙事目的隐含在每个生动的人文故事中,为护生认识关怀价值创造一种可被感知的工作情境,为护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病人的感受、自我发现和感悟关怀的真谛提供了环境。叙事教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框架来探索和管理治疗的复杂性。其影响超出了医患关系进入到医生和自我之间、医生与医生、医生和社会的关系。聆听医务工作者自我讲述的故事可以提高对病人的照顾满意度[11],同时护生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更好地体验人文情感,达到同理之心。②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叙事教育通过故事讲述可以使护生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历史,因此建立起护生的职业和文化认同感[12]。护生不理解护理职业的历史便不能欣赏护理先驱们的奋斗和成就,也就无法评价领导者提供的职业指引或对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批判性思考[13]。护生在临床护理教育中接受良好的指引能使护生对自身专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它使护生对个人以及职业角色的展开探索,叙事教育可作为提高护生职业认同的重要工具。③提高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目前,国外已有很多研究将“叙事教育”引入到护理教育中,以探索叙事教育能否有效地提高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认知和道德水平。刘素珍等[14]对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显示:仅3.2%的护生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李冬梅等[15]的研究显示,护生对能力培养,特别是在护理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评价较低。国内对于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诸多研究[16-17],实际效果较差。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思维技巧,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授课方法进行传授。叙事教育的教学形式是一个主动探索知识、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护生的思维会产生质的飞跃,从而能有效地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性思维能力,继而实现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3叙事教育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教学效果
3.1为带教者提供展示平台
临床护理教育者日常经历的生死离别,每天会有让人兴奋或是失落的情感体验,如何处理与病人之间的护患关系,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形成了带教者丰富的临床经验。通常人们要求护士表现出职业素养,以控制自身的情感,而叙事教育可以给带教者们一个展示平台,让带教者将这些宝贵的经历与护生分享。带教者在叙说自己的经验故事的同时,也在重新体验和梳理个人的生命历程、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个人潜意识的观点会逐渐浮现并清晰,个人的情感、目标、需要与价值会得到体现,个人的生活与行动也会重新被赋予意义[18]。临床护理教育者可以将自身经历的事件再现,与护生面对面地进行情感交流,不但能发挥这些故事的人文魅力,拉近实践与理论的距离,更能激发护生内心的情感。
3.2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临床护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护生而言,叙事教育能引起护生的注意力,训练护生解决问题能力,分享各自经验并理解自身生活[19]。在健康教育方面,叙事使护生从某个角色的角度来看待故事,促进护生产生移情,从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叙事教育提供了一种可供临床教育者参考的教学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临床教育者也能选择更适合护生的教育方式。
3.3促进临床教育者的职业素养
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对临床教育者既是一种挑战,也是潜在的机遇,它对临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结果显示,85.78%的护生认为带教教师的总体水平一般[20]。辛明珠等[21]研究认为,护生对总体带教质量较为认可,但护生认为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技巧及护理小课的授课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叙事教育对目前的临床教育现状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临床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提高职业素养,以应对快速发展的护理事业。
3.4叙事教育可帮助护生提高职业素养
国外已有很多研究将“叙事教育”引入到护理教育中,以探索叙事教育能否有效地提高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认知和道德水平的提高。Kirkpatrick等[22]2004年提到将文学叙事教育用于本科老年课程教学中,并认为叙事教育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促进护生的个人成长。Mar-garet等[23]将叙事教育应用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护理课程中,认为叙事教育可以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3.5叙事教育利于抽象概念的教学
情感是教科书中难以描述的一种体验,护生往往最难以把握这类抽象概念,而情感体验又是护士产生同理心的基础。Brown等利用电影、文学和艺术等方法促进护生主动探索老化、精神疾病、痛苦和丧亲之痛等概念,叙事教育将情感糅进文学影视作品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让护生易于理解[24]。Koenig等[25]认为,通过故事可以理解之意,使得护生深刻了解疾病危机与转型的影响,对于护理的复杂性有具体的认识。
3.6叙事教育对过程教育的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结果,忽视教育过程中护生的情感体验,叙事教育在每个教学环节更加看重细节描述,让护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教育者所表达的意图。叙事教育学需要老师和护生在病人或护理的故事 *** 同努力,达到一个共同理解的意义[24],叙事教育的过程控制相对容易,能将护生往积极的方向引导,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临床护理教育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叙事教育形式多样,对护生的人文关怀,认知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叙事在我国临床护理教育中的研究很少,迫切需要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临床护理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DiekelmannNL.Behavioralpedagogy:aheideggerianhermeneu-tical *** ysisofthelivedexperiencesofstudentsandteachersinbaccalaureatenursingeducation[J].The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93,326:1.
[2]CharonR.Narrativemedicine:form,function,andethics[J].AnnInternMed,2001,1341:83-87.
[3]DiekelmannN.Narrativepedagogy:heideggerianhermeneutical *** ysesoflivedexperiencesofstudents,teachers,andclinicians.[J].AdvancesinNursingScience,2001,233:1.
[4]DiekelmannN.Reawakeningthinking:istraditionalpedagogynea-ringpletion[J].JNursEduc,1995,345:195-196.
[5]CharonR.Narrativemedicine:honoringthestoriesofillnes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8:304.
[6]KerrL.Morethanwords:applyingthedisciplineofliterarycrea-tivewritingtothepracticeofreflectivewritinginhealthcareedu-cation[J].JMedHumanit,2010,314:295-301.
[7]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1.
[8]VasudhaL,SandraMiller.Facultydevelopmentinnarrativemedi-cine:usingstoriestoteach,learn,andthrive[J].JournalofGradu-ateMedicalEducation,2014,62:355-356.
[9]WallBM,RossenEK.Mediaasateachingtoolinpsychiatriurs-ingeducation[J].NursEduc,2004,291:36-40.
[10]唐胜伟.国外叙事学研究正规化的转移———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15-19.
薇宝儿521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能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1]。所以,护士必须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高整体素质。
【关键词】护士 健康教育 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对象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等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因此,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护理技术,同时,更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最大效能。
1、丰富的专业知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专业本身的特点,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知识及护理美学等边缘学科知识,只有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形成扎实的业务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随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病人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疾病健康教育,以促进健康宣教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2、精湛的护理技术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功。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技能,熟练掌握基本护理、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技术,要及时、准确、全面、高效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只有准确、熟练的护理技术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给病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使病人的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教育的进行。
3、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首先必须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要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其次,要有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格,同时还要有稳定的举止,和气的语言,文雅的谈吐以及一定的忍耐力和自控能力。不要把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烦恼发泄在病人身上,哪怕是病人冲撞自己,也要学会宽容、忍让、谅解和倾听。要有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待患者如亲人,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感到满意,感到在医院就像在家一样,心情舒畅,从而对护理人员产生一种敬重、亲切的感情[2]。
4、良好的医风医德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平等的护患关系。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良好的医风医德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对他的关心、信任和温暖,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环境,以使病人的身心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同时也促进了和谐、合作型护患关系的建立,帮助病人及早进入角色,有利于护理程序的实施,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最大效能。 5 良好的语言修养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来实现的。热情和蔼的语言有利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相反,语言粗俗、态度冷漠,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因此,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同时应用多种交流技巧有效的与病人进行沟通,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促进康复。可见,良好的语言修养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做好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
6、灵活多样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指两个人或两个群体间,相互分享以交换信息、信念、信仰、感情与态度的过程。护士可以通过沟通的方法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要求。护患之间的沟通可以从闲聊开始,护患之间诚恳的'交谈有利于护士获得正确的信息,护士应学会认真倾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在沟通中加强反馈,同时可充分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身体语言可表达情感兴趣,能加强语言沟通效果。这些沟通技巧可贯穿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以达到不断与病人交流及给予病人情感支持的效果。可见,护士在健康教育中,若能掌握并恰当运用这些沟通技巧,不仅会促进护患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可及时对病人实施健康宣教,转变病人的健康观念,改变健康行为,达到促进和维护病人健康的目的。
7、总结
在健康教育中,护士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及时了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知识面,不断从业务素质、技术水平、思想觉悟、语言修养、沟通技巧等多方面、多元化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使患者从听觉上、视觉上、感觉上都感到满意。以此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以便通过护理程序更好的收集病人的资料,协助解决问题,提高病人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最终达到保持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剑萍.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与举措.当代护士,1999,5,23.
[2]张雅兰.满足患者心理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实用护理杂志,1988,8.
【关键词】 护士;教育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是集中诊治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的场所,除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外,还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培养CCU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可靠保障,因此,CCU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牢固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
1 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理工作是具有压力的职业[1],CCU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收治各种病情重、病情复杂的病危患者,这类患者其病死率相对较高,CCU护士护理垂危和危重患者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它使护士产生一种紧张感,时刻担心工作中因疏忽或差错而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护士心理适应能力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境在紧张疲劳的工作中保持最佳状态,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患者。在患者病情突变,监护仪器显示异常时,要做到沉着冷静,不惊慌失措,做好忙而不乱的抢救工作,并以自己稳定的情绪去感染患者及家属,使其能配合抢救。
2 精湛的监护护理技术
CCU的患者由于病情易变、复杂,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就要求CCU护士除了必须掌握一般护理知识外还需掌握心血管专业知识,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重症的观察与护理,心脏介入的观察及护理,特别是心电图识别能力,能正确识别异常心电图。此外,还必须掌握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各抢救仪器的使用、维护和简单的修理,掌握各种参数和数据的正常值,敏锐的观察力,能根据仪器设备所提供的异常现象,对病情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予积极而正确的处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监护和治疗,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所以在平时工作中通过授课、提问、操作演示、竞赛、护理查房等方式来增强她们的紧迫感与求知欲,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病情观察的技巧,讲解护理难点及对策,在抢救时,以老带新,帮助年轻护士适应抢救节奏和气氛,提高CCU护士专业技能。
3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CCU为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药物调整频繁,仪器、设备使用多,患者情绪不稳定。作为CCU护士必须掌握CCU护理特征和患者心理,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有学者提出,护士用很多时间照顾患者的生理功能及操作高科技的监护仪,而忽略对患者的基本心理照顾,通过入科时介绍患者心理需求及进行交流技巧培训,从而推行“全人照顾”[2]。应用礼貌性语言,态度温和、明朗,针对患者具体问题给予安抚,使患者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心理上得到安慰,并给予介绍在CCU的安全性。同时给予喂水、服药、擦汗,协助承担亲人陪护的角色,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护士也应抓住时机鼓励患者,介绍抢救成功的病例,嘱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贵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
2 王力,刘思文,张庆辉,等.完善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与实践.护理管理杂志,2004,4(4):20-22.
浅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浅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报当然是最好有指导老师的推荐 那就找地方性的,每个省都有陕西,的吧
无非是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没有以前自由,找些感兴趣的事情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