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6

寒风夜雨119
首页 > 期刊论文 > 研究生内燃机电控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二月的小桃子

已采纳

楼主的要求不太现实呵~~15000到16000之间?百度里回答的字数是9999个。怎么可能答的完?这样,我倒是找到了一点:内燃机车介绍及其发展史内燃机车(diesel locomotive)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根据机车上内燃机的种类,可分为柴油机车和燃气轮机车。由于燃气轮机车的效率低于柴油机车以及耐高温材料成本高、噪声大等原因,所以其发展落后于柴油机车。在中国,内燃机车的概念习惯上指的是柴油机。发展20世纪初,国外开始探索试制内燃机车。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并交付铁路便用。同年,德国用柴油机和空压缩机配接,利用柴油机排气余热加热压缩空气代替蒸汽,将蒸汽机车改装成为空气传动内燃机车。1925年,美国将一台220 kW电传动内燃机车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30年代,内燃机车进入试用阶段,直流电力传动液力变扭器等广泛采用,并开始在内燃机车上采用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扭器等热力传动装置的元件,但内燃机车仍以调车机车为主。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由功率为900~1 000 kW单节机车多节连挂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内燃机车多数配装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比战前提高约50%,配置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和液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的发展加快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内燃机车数量急骤增长。60年代期,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机车制进,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 940 kw内燃机车。在70年代,单柴油机内燃机车功率已达到4 410kW。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在1971年试制出1 840 kW的交一直一交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从而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内燃机车随后的发展,表现为在提高机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以及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型等3 种型号机车最早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后相继批量生产了东风4等15种新机型,同第一代内燃机车相比较,在功率、结构、柴油机热效率和传动装置效率上,都有显著提高;而且还分别增设了电阻制或液力制动和液力换向、机车各系统保护和故障诊断显示、微机控制的功能;采用了承载式车体、静液压驱动等一系列新技术;机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性能有很大提高。东风11客运机车的速度达到了160 km/h。在生产内燃机车的同时,中国还先后从罗马尼亚、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口了不同数量的内燃机车,随着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进程的加快,正在进一步研究设计、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内燃机车。分类按用途可分客运、货运、调车内燃机车。接走行部形式分为车架式和转向架式内燃车。 按传动方式分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现代机车多采用电力和液力传动。电力传动又可分为直流电力传动和交—直流电力传动和交—直—交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基本结构内燃机车由柴油机、传动装置、辅助装置、车体走行部(包括车架、车体、转向架等)、制动装置和控制设备等组成。柴油机内燃机车的动力装置,又称压燃式内燃机。主要结构特点包括汽缸数、汽缸排列形式、汽缸直径、活塞冲程、增压与否等。现代机车用的柴油机都配装废气涡轮增压器,以利用柴油机废气推动涡轮压气机,把提高了压力的空气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后送入柴油机进气管,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机功率和热效率。柴油机工作有四冲程和二冲程两种方式,同等转速的四冲程机的热效率一般高于二冲程,所以大部分采用四冲程。从转速来看,分为高速机(1 500 r/min左右)、中速机(1 000 r/min)和低速机(中速机转速以下)。为满足各种功率的需要,生产有相同汽缸直径和活塞的各种缸数的产品。功率较小用6缸、8缸直列或8缸V型,功率较大用12、16、18和20缸V型,其中以12、16缸的最为常用。传动装置为使柴油机的功率传到动轴上能符合机车牵引要求而在两者之间设置的媒介装置。柴油机扭矩—转速特性和机车牵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机来直接驱动机车动轮:柴油机有一个最低转速,低于这个转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机因此无法启动机车;柴油机功率基本上与转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转速下才能达到最大功率值,而机车运行的速度经常变化,使柴油机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机不能逆转,机车也就无法换向。所以,内燃机车必须加装传动装置来满足机车牵引要求。常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①机械传动装置是由离合器、齿轮变速箱、轴减速箱等组成的。因其功率受到限制,在铁路内燃机车中不再采用。②液力传动装置主要由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万向轴等组成。液力变扭器(又称变矩器)是液力传动机车最重要的传动元件,由泵轮、涡轮、导向轮组成。泵轮和柴油机曲轴相连,泵轮叶片带动工作液体使其获得能量,并在涡轮叶片流道内流动中将能量传给涡轮叶片,由涡轮轴输出机械能做功,通过万向轴、车轴齿轮箱将柴油机功率传给机车动轮;工作液体从涡轮叶片流出后,经导向轮叶片的引导,又重新返回泵轮。液力传动机车(图2)操纵简单、可靠,特别适用于多风沙和多雨的地带。③电力传动分为三种:(a)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牵引发电机和电动机均为直流电机,发动机带动直流牵引发电机,将直流电直接供各牵引直流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b)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装置变为直流电,供给直流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c)变—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同步交流牵引发电机,发出的直流通过整流器到达直流中间回路,中间回路中恒定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器调节其振幅和频率,再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变频调压交流电压,并供给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电力传动机车的应用最为广泛。车体走行部包括车架、车体、转向架等基础部件。①车架是机车的骨干,安装动力机、车体、弹簧装置的基础。车架为一矩形钢结构,由中梁、侧梁、枕梁、横梁等主要部分组成,上面安装有柴油机、传动装置、辅助装置和车体(包括司机室),下面由两个转向架支撑并与车架相连,车架中梁前后两端的中下部装设车钩、缓冲装置。车架承受荷载最大,并传递牵引力使列车运行,因此,车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②车体是车架上部的外壳,起保护机车上的人员和机器设备不受风、沙、雨雪的侵袭和防寒作用。按其承受载荷情况,分为整体承载式和非整体承车体;按其外形分为罩式和棚式车体。③转向架是机车的走行装置,又称台车。由构架、旁承、轴箱、轮对、车轴齿轮箱(电力传动时包括牵引电机)、弹簧、减振器、均衡梁,以及同车架的连结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作用是承载车架及其上面装置的重量,传递牵引力,帮助机车平衡运行和顺利通过曲线。内燃机车一般为具有两个2 轴或3 轴的转向架。辅助装置用来保证柴油机、传动装置、走行部、制动装置和控制调节设备等正常工作的装置。主要设备包括:燃油系统——保证给柴油机供应燃油的设备及管路系统;冷却系统——保证柴油机和液力传动装置能够正常工作的冷却设备和管路系统;机油管路系统——给柴油机正常润滑的设备及管路系统;空气滤清器——过滤空气中灰尘等赃物的装置;压缩空气系统——供给列车的空气制动装置、砂箱、空气笛及其他设备压缩空气的系统;辅助电气设备——蓄电池组、直流辅助发电机、柴油机起动电机等。制动设备内燃机车都装有一套空气制动机和手制动机。此外,多数电力传动机车增设电阻制动装选,液力传动机车装有液力制动装置。控制设备控制机车速度、行驶方向和停车的的设备。主要有机车速度控制器、换向控制器、自动控制阀和辅助制动阀。操纵台上的监视表和警告信号装置有:空气、水、油等压力表,主要部位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主要部位超温、超压或压力不足等音响和显示警告信号。为了保证安全,便于操作,内燃机车上还装设有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工作原理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汽缸内膨胀,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对外做功,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柴油机发出的动力传输给传动装置,通过对柴油机、传动装置的控制和调节,将适应机车运行工况的输出转速和转矩送到每个车轴齿轮箱驱动动轮,动轮产生的轮周牵引力传递到车架,由车架端部的车钩变为挽钩牵引力来拖动或推送车辆。据报载,从1992年6月1日起,北京铁路分局结束了使用蒸汽机车牵引客车的历史,改用内燃机车,以提高列车的速度和正点率。 人们在使用蒸汽机车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机车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它的锅炉既大又重,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前途。在锅炉里,用煤将水加热成蒸汽,再通入汽缸里,从而推动机车前进。有人设想,如果将这种笨重的锅炉去掉,使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用所产生的气体来推动车轮旋转,就可以克服蒸汽机车的主要缺点。于是,一些科学家便开始进行研究试验。 1866年,德国人奥托首先制成了一种燃烧煤气的新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和蒸汽机在汽缸外面的锅炉里燃烧燃料不同,它是在汽缸内点燃煤气的,然后利用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从而使曲轴旋转。因此,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内燃机”。内燃机的出现,为火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生机。 后来到了1894年,德国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这种没有大锅炉的新机车,既不烧煤,也不烧煤气,而是用柴油作燃料。它所用的柴油机是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的。从此,内燃机车就成了火车家族中的一位重要成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车虽然出世较晚,但它后来居上,比火车家族中的大哥哥蒸汽机车的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突出优点是:1.速度快。内燃机车起动迅速,加速又快。通常,蒸汽机车的最大时速为110公里,而内燃机车的最大时速可达180公里,使铁路通过能力提高25%以上。 2.马力大。蒸汽机车的功率一般为3000马力左右,而内燃机车可以达到4000~5000马力,因而运载量就多。 3.能较好地利用燃料的热能。蒸汽机车的热效率一般仅为7%左右,而内燃机车可达到28%左右,提高了4倍,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燃料。 4.适合缺水地区使用。蒸汽机车是个用水“大王”,一列火车平均每行驶10公里,就得消耗水3~4吨。通过干旱的缺水地区,火车就需要自带用水。据统计,在缺水地区运行一列火车,如果有10节车厢,其中有3节车厢是用来装水的。而内燃机车用来冷却的水仅需要几百公斤,供循环使用,内燃机车上一次水,可连续行驶1000公里,因而它被人们誉为“铁骆驼”。 5.司机驾驶操作方便。内燃机的司机不需要像蒸汽机车那样加煤加水,而且驾驶室内明亮宽敞,司机操作时视野开阔,既方便又安全。 有的人可能认为内燃机车和汽车都是使用的内燃机,两者的结构原理应是相同的。其实,它们是不完全一样的。汽车是利用内燃机产生的动力直接推动车轮转动,而内燃机车则是先通过内燃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再用电能使电动机旋转,从而驱动机车前进。所以,通常也将内燃机车称做“电传动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出世后,以其明显的优势很快就压倒了蒸汽机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内燃机车所用的燃料——石油价格较低,能大量供应,因而有力地促进了内燃机车的发展。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都用继制成了内燃机车,并且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了铁路机车内燃化,使内燃机车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 我国于1958年研制成了第一台内燃机车。到1969年,已制造出4000马力的大功率内燃机车,如“东风型”、“东方红型”和“北京型”内燃机车等。现在,我国在许多铁路线上已有各种类型的内燃机车牵引着长长的列车在驰骋着,一些主要干线的直达客车基本上实现了内燃机车牵引。 内燃机车除了通常使用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外,还有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和适用于寒冷缺水地区的燃气轮机车。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是将内燃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液力变速箱、万向轴、车轴齿轮箱等设备,使车轮转动,从而带动车辆前进。早期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采用类似于蒸汽机车的连杆驱动。 燃气轮机车是现代化内燃机车的一种。这种机车的内燃机与喷气式飞机的原理相同。它比一般内燃机车的马力大,振动小,结构简单,行驶安全可靠,而且容易制造。世界上第一台燃气轮机车是1941年在瑞士制成的。由于它特别适用于高寒、缺水地区使用,近年来发展很快。法国已研制成并投人使用第二代和第三代燃气轮机车,其中第二代燃气轮机车的最高时速就已达到260公里。目前,燃气轮机车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现代化机车的一个

268 评论

猪宝0517

飞思卡尔采用电子控制 解决方案净化小型内燃机时间:2009-12-16 08:42:33 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作者: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对低成本两轮和三轮机动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小型发动机——特别是汽化两冲程设计,成为了亚洲小型发动机的主流,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辆带有两冲程发动机的三轮出租车排放的有害气体,相当于大约50辆现代化汽车所排放的总和。全世界的政府都在实施严格的规定,要求摩托车和室外装备制造商设计燃烧起来更清洁的小型发动机。摩托车的新兴市场正纷纷采用与Euro 3类似的排放标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也颁布了针对小型发动机的严格排放法规。根据户外电网设备产业协会,当EPA第三阶段标准到2015年在美国完全实现后,预计与1997年水平相比,会把来自于小型汽油发动机的有害排放减少95%。 同时,面临世界范围的排放法规和不断上涨的汽油价格,小型发动机市场正从机械式的化油器系统,转向更加清洁、高效的电子控制和电控燃油喷射(EFI)系统。为应对全球对这些生态友好型设计的需要,飞思卡尔已经把高度集成的模拟设备与16位微控制器(MCU)相结合,提供经济高效的平台解决方案,成为小型发动机控制的理想之选。 该平台由MCZ33812(为控制EFI中的燃料和电火花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而进行了优化的高级模拟集成电路)和飞思卡尔S12微控制器(MCU)组成。该综合小型发动机控制平台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系统复杂性、减少材料使用和制造成本,同时加快上市速度。飞思卡尔小型发动机控制的目标应用包括用于摩托车、助力车、踏板车及三轮出租车的小排量两冲程或四冲程发动机。该平台也是割草机、园艺拖拉机、修边机、轧边机、链锯、除雪机、落叶吹扫器、耕作机具、发电机、外装马达等许多户外动力装备的小型发动机设计的理想之选。对更洁净环保的小型发动机需求不断增长 对于小型发动机制造者来说,为了满足更加严格的政府强制性排放法规,最可行的办法是采用电子点火、电子化油器及最终的EFI等发动机电子控制。与化油器系统相比,在小型发动机上实施EFI系统,能够分别减少最多65%的二氧化碳、35%的碳氢化合物和35%的一氧化氮排放量。同时,安装了EFI的小型发动机增加了马力,并提高了每单位汽油所能行驶的里程数。 广泛推广用于小型发动机的高级电子控制,要求高度集成化和经济上负担得起的组件。飞思卡尔的新型MCZ33812模拟集成电路代表了该市场的突破技术。该器件结合了稳压器、喷油器驱动器和点火预驱动器,以及中继和灯驱动器、看门狗定时器和重置发生器等,这些都为小型发动机控制进行了优化。这种的卓越集成性,由飞思卡尔SMARTMOS技术所支持,为发动机制造者减少了最多12个独立组件,并为发动机制造商精简了电路板区,同时帮助客户增强了他们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促进快速上市的参考设计 为帮助小型发动机市场从机械/基于化油器的系统转向电子控制和燃油喷射,飞思卡尔提供了以硬件/软件参考设计为特色的综合系统解决方案,以加快开发流程。飞思卡尔的成品MCZ33812参考设计让开发人员基于MCZ3812和S12P微控制器评估双芯片解决方案,并模拟完整的小型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飞思卡尔也提供用于小排量设计的经过优化的软件设备驱动器和发动机控制软件。参考设计使得检测工程师和ECU硬件和软件设计人员能够并行工作,将开发过程流线化,并缩短上市时间。强大的MCU配套 S12/S12X MCU系列是汽车电子市场应用广泛的16位架构。MCZ33812 IC和S12P MCU为小型发动机控制设计提供了理想的组合。S12P提供16位MCU的性能优势,同时支持8位MCU的入门级定价、低功率、电磁兼容性(EMC)和代码大小效率。可扩展的S12P系列提供了许多价格/性能选项,并通过提升性能的XGATE技术,提供了通往强大的S12XS系列和S12XE器件的平稳迁移路径。该兼容性让开发人员能够随着闪存和性能要求的增加而提升他们的小型发动机设置。MCZ338 12小型发动机控制电路特性 ◆1个燃油喷射器低端驱动器(电流限值为-4.0 A典型值) ◆1个中继、燃油泵或第2个喷射器低端驱动器(电流限值为-4.0 A典型值) ◆1个灯低端驱动器(电流限值为-1.5 A典型值) ◆1点火预驱动器(带有独立高端和低端输出)

170 评论

cindydaniel

发动机电控技术作为降低发动机排气污染,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检修

【摘要】本文就汽车电控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进行分析,指出了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关键词】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和维修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轿车中在对装有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汽车进行维修时,使用故障诊断仪对发动机电控单元(ECU)进行检测,并根据ECU存储的故障代码进行检修,大多数都能判明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会给维修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运用数据流进行电控发动机故障的诊断,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在查找故障时就会找出问题的主要根源进行分析;然后要了解各传感器数据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维修工作中的维修实例,谈谈运用“数据流”进行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体会。

1.利用“静态数据流”分析故障

静态数据流是指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时,利用故障诊断仪读取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数据。例如进气压力传感器的静态数据应接近标准大气压力(100-102kPa);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静态数据凉车时应接近环境温度等。下面是利用“静态数据流”进行诊断的一个实例:故障现象:一辆捷达王轿车,在入冬后的一天早晨无法起动。检查与判断:首先进行问诊,车主反映:前几天早晨起动很困难,有时经很长时间也能起动起来,起动后再起动就一切正常。

一开始在别的修理厂修理过,发动机的燃油压力和气缸压力、喷油嘴、配气相位、点火正时以及火花塞的跳火情况都做了检查,也没有解决问题。通过对以上项目重新进行仔细检查,同样没发现问题,发动机有油、有火,就是不能起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发现,虽经多次起动,可火花塞却没有被“淹”的迹象,这说明故障原因是冷起动加浓不够。如果冷起动加浓不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呢?

用故障诊断仪检测发动机ECU,无故障码输出。通过读取该车发动机静态数据流发现,发动机ECU输出的冷却液温度为105℃,而此时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只有2-3℃,很明显,发动机ECU所收到的水温信号是错误的,说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出现了问题。为进一步确认,用万用表测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电脑之间线束,既没有断路,也没有短路,电脑给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5V参考电压也正常, 于是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更换,再起动正常,故障排除。

1.1直接观察法

不使用工具,由维修人员凭借丰富的维修经验,通过向司机询问详细的情况,如,故障现象或症状;故障发生频率;是否进行过检修,以及发生故障时的外在环境(气候,道路情况、发动机情况等);要在检修时,启动发动机,听发动机的声音,并以此来检修判断是否存在漏气、杂音等现象,并判断检修部位的部件是否可正常运转;随后要对车辆进行基本项目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有故障原因存在,比如车辆的其他部件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对于电气线路的连接器或接头是否有松动的地方,系统的导线是否存在短路,接错,烧焦的痕迹,在接线中管路是否存在折断的问题等;用试车的方法再现故障,以判定故障原因。

调取故障码:对检查车辆进行了解,掌握检查车辆的数据以及电控系统所有部件的准确位置。以及接线图,接线和检测的办法,包含检测仪器的使用;要操作中结合车辆要求的操作程序进入自诊断状态,在系统中获取到故障代码,根据提示,快速的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并进一步检测来确定故障的存在点,并确定故障与前的现象的一致性,以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和确认。因此,调取故障码之前,要检查车辆发动机,通过基本检查,来对故障进行研究。由于车辆的车型并异让不同的车型的检查方法、条件和步骤都有不同的并异,因此要严格按照车辆说明书上的资料要求,检修车辆维修资料。

1.2环境模拟法

由于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通常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而电控系统中的电子元件对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如对于温度较高的环境、颠簸剧烈的环境、阴雨雪天的潮湿环境。对于环境因素的故障,又可采用三种环境模拟进行诊断。一是加热环境模拟法。基于发动机电控系统在热车时受热后易发生故障,如一些电子元件、导线束、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由于在热车时易受热,引发故障,因此要模拟环境再现。可在发动机启动后,使用电吹风等进行局部加热,假如加热到某一个电子元件时故障出现,则说明该部件与故障有关。注意:在加热时,温度不可高于60℃;对电子元件进行加热时,不可以直接加热ECU中的电子元件。二是采用加湿环境模拟法。当电控系统故障的出现时间是在阴雨的天气,刚可采用加湿模拟法来进行检测,以再现高湿度的环境。

2.利用“动态数据流”分析故障

动态数据流是指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时,利用诊断仪读取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数据。这些数据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数据随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氧传感器的信号应在0.1-0.9V之间不断变化等。通过阅读控制单元动态数据,能够了解各传感器输送到ECU的信号值,通过与真实值的比较,能快速找出确切的故障部位。

2.1有故障码时的方法

可重点针对与故障码相关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分析是什么导致数据的变化,以找出故障原因所在。

故障现象:一辆桑塔纳1.6i轿车(出租车),百公里油耗增加1L。检查与判断:车主反映:前几天换了火花塞,调整了点火正时,油耗还是高,通过与车主交流确认不是油品的问题。于是连接故障诊断仪,进入“发动机系统”,读取故障码为“氧传感器信号超差”,是氧传感器坏了吗?进入“读测数据块”,读取16通道“氧传感器”的数据,显示为0.01V不变。

氧传感器长时间显示低于0.45V的数值,说明两点:一是说明混合气稀,二是说明氧传感器自身信号错误。是混合气稀吗?通过发动机的动力表现来看,不应是混合气稀,那就重点检查氧传感器,方法是人为给混合气加浓(连加几脚油),同时观察氧传感器的数据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在连加几脚油的情况下,氧传感器的数据由“0.01V”微变为“0.03V”,也就是说几乎不变,进一步检查氧传感器的加热线电压正常,说明氧传感器损坏。更换氧传感器,再用诊断仪读其数据显示0.1-0.9V变化正常,至此维修过程结束。第二天,车主反映油耗恢复正常,故障排除。这是一起典型的由氧传感器损坏引起的油耗高的故障。

2.2无故障码时的方法

通过对基本传感器信号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定量对应分析来确定故障部位。

故障现象:一汽佳宝微面,加速无力、加速回火,有时急加速熄火。检查与判断:初步判定是混合气过稀,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用两个方法进行了验证。

一个方法是拆下空气滤清器,向进气道喷射化油器清洗剂,与此同时进行加速试验,明显感到加速有力,也不回火,故障现象消失,这可以证明混合气过稀的判断;另一个方法是连接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显示无故障码;读取数据流,观察氧传感器的数据,显示在0.3-0.4V左右徘徊,加几脚油门,氧传感器数据立即越过0.45V上升到0.9V,然后其数据又回到0.3-0.4V左右徘徊,这说明氧传感器是好的,因为它在人为对混合气加浓后,数据反应及时,变化正常,同时也证明混合气确实是过稀。是什么原因造成混合气过稀呢?通过分析,主要考虑进气压力传感器和燃油系统油压。首先判断进气压力传感器,进入“读测数据流”,读取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显示:静态数据1010mbar,为大气压力,正常;怠速时为380mbar,基本正常;急加速时数据可迅速升至950mbar以上,这些数据及其变化都表明,进气压力传感器基本正常。接下来开始检测油压,但由于油压表坏了,无法测量燃油系统油压,只好直接更换油泵。更换油泵后试车,故障现象消失,故障排除。最后的结果说明故障是因为油泵的供油能力不足导致混合气过稀而造成的。

3.结束语

运用“数据流”进行故障分析,便于维修人员了解汽车的综合运行参数,可以定量分析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有目的地去检测更换有关元件,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诊断时间,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龙发.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与检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沙莎.浅谈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维修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28.

[3]刘晓明.浅谈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检修[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1(6):5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论文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内燃机钳论文格式

    提供一些内燃机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机车主电路接地判断与查找 2、机车无流无压的分析与处理3、机车动轮擦伤原因分

    芒果布丁swee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内燃机与配件杂志

    机械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收集

    AndyBarrel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内燃机杂志电子版

    世界上最小的内燃机,让我给大家说一下。 内燃机: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广义上的内

    meisha234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内燃机论文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我为大家整理的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论文篇一 柴油发动机燃烧

    黑白无距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内燃机学报图片

    国家文学类一级刊物主要有:《十月》、《收获》、《人民文学》、《昆仑》、《钟山》、《小说月报》、《芙蓉》、《清明》、《啄木鸟》、《读者》、《花城》等。这些纯文学刊

    yvonnejiang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