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6

可可奈美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英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密云汉子

已采纳

中美教育差异对比Education is culture, and different educations show different societies’ culture. Americans regard education as the means by which the inequalities among individuals are to be erased and by which every desirable end is to be achieved. While Chinese education is for foundation education, but students may be not learn much. But all in all,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s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 phenomenon, because different society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culture helps human create a different country in the world.The different society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ll those who can enter the University have received an elite education and before enrollment they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hard studying. Therefore, they are good at getting high marks on mathematics, psychics and so on. However, they are lack of chances to practice skills in real world thus having no social experiences. In that case, after graduation, most students find it difficult to find a satisfactory job though many of them get a job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net.While in America, the education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skills than to marks .Students have developed the ability to be independence in life and work. After university, they show great capability of think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which make them keep pace with the modern world. They are competent for the challenging work and can gain a good job in America with ease.There is a huge gap on educ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but we can’t say which one is right or wrong, ‘cause each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American education should be following the American’s culture, meanwhile, Chinese education has to follow Chinese culture. A good education model for China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also is very hard.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need is the modern education which is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 system and localization education systems unite for China and America, this is also what the education itself needs.

251 评论

wongjackson

中英教育制度区别介绍-------------------------------------------------------------------------------- 2006-12-04 16:03中英教育制度英格兰1stform2ndform3rdform4thformGCSE5thformGCSELower6thFormA-levelUpper 6th formA-level大一大二大三MSc/MAMphil/PhDPhDMphil/PhD技职GNVQGNVQGNVQGNVQHNDHNDNVQNVQNVQNVQ中国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硕一硕二PhD技职高职1高职2高职3二专1二专2四技3四技4四技1四技2五专1五专2五专3五专4五专5二技1二技2苏格兰7级8级9级10级11级12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MSc/MAMphil/PhDPhDMphil/PhD中国学生进入英国中学年龄对照表8月31日前年满11岁 可进入英国 Year 78月31日前年满12岁 可进入英国 Year 88月31日前年满13岁 可进入英国 Year 98月31日前年满14岁 可进入英国 Year 10 (GCSE 1st Year)8月31日前年满15岁 可进入英国 Year 10 (GCSE 1st Year)8月31日前年满16岁 可进入英国 6th Form (A-Level 1st Year)8月31日前年满17岁 可进入英国 6th Form (A-Level 1st Year)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为两年的课程设计,在英国也称第四级(4th Form)和第五级(5th Form),中国学生进入该课程的年龄为14或15岁,此为两年一贯课程科,因此中国学生只能从第四级也就是GCSE第一年进入,科目由学生自己选定,至少选五科,通常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校会建议学生列为必选科目,大部分学生会选八个科目,在上GCSE课程第二年的五月份时会有一次英国GCSE课程国家大会考。英国的义务教育为GCSE,英国学生完成GCSE离开学校后可直接进入就业市场,想升大学者就会继续修读第六级(6th Form)的A-level课程。A-level: Advanced Level第六级的课程称为高阶课程(Advanced Level),为期两年,中国学生进入该课程的年龄为16~18岁,通常修读3个科目,能力许可者可修读4个科目,科目的选定以将来要进入的大学科系相关科目为主,例如要进入计算机相关科系者必会选择数学、物理两个科目,又如要进入医学院者必会选择化学、生物、数学三个科目。在进入A-level课程第二年的五月份时会有一次A-level课程国家大会考,学生将依据此成绩经由UCAS进入自己所选择的大学相关科系就读。A/S: Advanced Supplementary在A-level阶段所选择的科目种类之一,课程重量只有A-level的一半,故每两个A/S等于一个Alevel。英国中学的特色及优点金字塔型教育走向专业并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认证方式教育制度更多元化品质较好的学校大都为私立,减轻政府很大负担重视礼教上课重视实验及学生意见易培养学生具创造力,想象力,及勇于表现诚实组织能力中国及英国学习方式比较中国学生即使完成大学课程,很多人仍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而英国金字塔形的教育型式易使学生逐渐认清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性向.认证方式的教育制度与中国不同,中国如今也渐渐有类似的走向,但是中国沉重的教育问题似乎仍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上课方式英国 学生需表达自己的意见,注重实验,考试内容多为问答题,上课时老师希望学生多发表意见及想法中国 较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注重记忆,考试有是非题及选择题,上课时老师希望学生不要讲话学生特色英国 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勇于表现中国 认真,刻苦耐劳,害羞中国学生若克服语言的困难,并把持住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留学英国大致上都能有不错的表现.咨询时,不需刻意美化国外留学生活,但需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及挑战,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

326 评论

时空归宿

中国和英国是拥有不同历史背景的国家,教育上存在着差异,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文化。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英教育差异的论文呢?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述中英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英职业教育的差异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 要:作为现代教育发源地的英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中英两国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差异的对比分析,以期可以从中学习与借鉴英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而得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差异 教育体制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Chinese Educ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QIN Shehua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As the birthplace of British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and Brit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study and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Brit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so as to get the inspi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difference;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methods

英国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也是现代教育的发源地。英国的职业教育比起普通教育发展较迟,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英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推行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法规,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上世纪末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德国、加拿大)的成功经验而兴办起来的,起步较晚,但由于政府重视,在数量与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质量和特色上尚有待提高。现通过英国职业教育与中国教育中国在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面的比较,来找出中英职业教育的差异,从而得出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 中英职业教育的差异

1.1 教育体制差异

教育体制是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对整个教育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93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ship)”计划,1994年9月开始在全国14个行业部门试行该计划,为学生获得深入、全面的指导提供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划分为基础学徒制和高级现代学徒制两个层次,基础学徒制主要培养具有初级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而高级学徒制主要培养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包括关键技能课程、NVQ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学生完成高级现代学徒制规定的有关内容后可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NVQ)三级水平和关键技能二级水平及相关的学术证书。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由地方培训与企业协会(TECs)、学徒和企业主三者之间就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达成契约性协议,协商确定设置能够达到行业技能要求的课程和培训计划,不同的行业所确定的培训计划、课程的设置和行业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目前,在英国有500多所学院和大学开设BTEC(HND)课程,BTEC成功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训模式也得到了世界上众多的国家的肯定和学习,在关键技能教育的拓展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权威性。目前在全世界共有110多个国家,7000多个中心采用BTEC的教学培训模式,其标准课程的要求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学生在完成了BTEC课程后,得到的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普遍承认的学历文凭。英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共由低至高分为三级,学生16岁义务教育结束之后,可以根据普通中等教育考试(GCSE)结果接受不同等级的职业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从四级到七级,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在大学或者三年制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英国的继续教育最高可达到三级水平,而高等教育在三级之上。和中国教育相比,英国在中学教育阶段非常灵活和实用,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生存能力的培养。中国职业教育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经过不断地整顿、恢复和提高,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初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是小学毕业生或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学制三年或四年,主要讲授初中文化课和有关专业的生产劳动与职业技术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中等职业一方面讲授高中文化知识,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1.2 教育理念差异

英国职业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下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师在这一理念下从事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注重个人潜能的开发。BTEC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任务法”的考核评估方式以及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的建立等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然而,由于中英两国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两国的教育理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思想似乎都在强调“精英教育”和“应试模式”,忽略了个性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书本知识看作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在对学生的考察中,书本知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部分。换言之,中国的教育理念就是“应试教育”。而英国教育注重的是扩散、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认识自己,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英国的教育理念是相对轻松的,可以称之为“实践教育”。 1.3 教学方法差异

在英国,一般是小班教学,一个班大约有25人左右,教室也分很多种,有专门上课的教室,有专门讨论的教室,还有专门做实验的教室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教室。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SCL)体系,SCL教学体系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个人技能,使教学内容简单化,每堂课给学生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便于学生理解,每门课程提供不同的考核方式,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实地参观、扮演角色、演讲、口头报告、书面报告、自我评价、小组活动、收集资料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并通过加强师生沟通,对学生予以信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而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从而加深知识的掌握,为以后工作做好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在BTEC模式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强调学习要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相关联,即面向应用,培养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理论),还必需获得实践技能并会运用这些技能,发展自己的通用能力。对于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估主要采取任务法,要求学生完成具有实用背景的任务,从而全面评估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专业能力。一门课程要进行连续多次的评估,不以一次考核定终身,通过每次评估后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中国,很少有小班教学的,一个班级大约要有50人左右,甚至更多。中国的教室一般就只有用于讲课的教室和实验室。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日常交往方面,学生永远是处于从属地位。典型的中国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希望从教师处能获得关于一个主题的全部知识,而不愿让老师提太多的问题。在讲座式和讨论式的课堂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前者。在传统的中国课堂里,通常会看到老师贯穿始终、滔滔不绝地讲述而很少提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则很少。

2 英国职业教育的优势

2.1 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英国政府允许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的学科教育之间互相转学,增强了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学位教育之间的联系,使之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2.2 与行业相结合课程体系

由于企业雇主或者专家参与制订国家专业证书标准和开设专业课程,并且参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质量评估考核和相关教育研究,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安排“三明治式”教学,就要求职业院校完全根据行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并对内容和技术进行更新,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

2.3 课程结构设置规范

课程结构设置来看,主要包含以下要素:课程名称、课程描述、内容目录、教学指南、学习成果、基本的考核标准、课时数、考核评估、参考书目等。课程结构设置非常合理规范,学生学习的成果是考核课程所要达到的学生技能要求和评估的基本标准依据,也是考核达标的目标,在学生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2.4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在所有教学活动和课业设计中,每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组织、引导、协调、促进的作用。

3 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3.1 政策上给予支持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政府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和要求,组织行业相应的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按行业大类进行划分,对不同大类制定相对稳定、统一的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各职业院校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同时鼓励校企合作,政府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对于优质合作企业,鼓励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实施奖惩制度。

3.2 加强学校与行业紧密合作

学校应结合企业的要求,及时获取行业新信息、新技术,双方共同开发满足企业要求的专业和课程、共同制定人才考核标准、共建实训基地,与时俱进,适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进行,学校应提高教师综合能力,规范教学各个环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断开发新的教材,实现教材的时代性;另外,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等。

参考文献

[1] 胡和平.关于中英职业教育对比的思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 陈良勇.中英职业教育理念比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2.4.

[3] 李延平.中英两国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案例比较分析.东疆学刊,1999.2.

17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美教育制度对比研究论文题目

    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西方一些教育学者也在呼吁向亚洲包括中国学习基础教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比论

    卷卷卷和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外教育史对比研究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途径。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以优势专业为

    慵懒安静的阳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外学前教育论文对比研究方法

    自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智力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

    贪嘴森淼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西方一些教育学者也在呼吁向亚洲包括中国学习基础教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比论

    qianshuiju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对比研究论文

    最初是上古的石器文明但貌似没有系统教育,而后到了青铜文明,在先秦文明时即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才有具体而系统的教育,当时是以学说的形式表述的(字太多少打点了),而后

    30岁男人的世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