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922apple
1. 益生菌知识小科普 益生菌知识小科普 1.小科普一下: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区别 简单的说,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只有保障有足够的益生元,才能够使得益生菌有足够的能量生长繁殖,发挥作用。 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两者的区别所在: 1,成分不同,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而益生元则是低聚糖类。2,作用方式不同,益生菌是外部细菌,作用更加直接,我们可以根据身体不同的体质及病因,添加不同的菌种,如双歧杆菌对胃肠道疾病有显著功效等。而益生元是以未经消化的形式进入胃肠道,通过投喂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间接地促进胃肠道健康和营养素的吸收。 3,免疫系统应答,我们的人体具有免疫功能,能够识别外部摄入的细菌,不同的体质可能会因此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 2.何谓益生菌 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饮乐多是一种真正的活性乳酸菌发酵乳,是经过韩国科研人员40余年累代培养而成,经过胃和十二指肠时不被胃液和胆汁杀死,能直达肠道发挥作用。在国外又被称为“健康长寿菌”,在韩国和日本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每天的饮用量占总人口的1/2以上。 饮乐多中不含任何激素、色素、抗生素、稳定剂、防腐剂,能有效的提高免疫力,预防便秘腹泻,促进消化,改善挑食厌食,健脑益智,美容养颜,利于减肥。 通过每天补充100亿活力菌,能调理肠微生态平衡,激发人体内在力量,从而达到持久保持健康的目的。 建议,一定要适时饮用饮乐多,使体内有益菌占优势,从而保持肠道年轻状态。“肠年轻,则生命常青”。 3.生活中有哪些对人类有益的益生菌,又有哪些对人体健康的有害菌 益生菌是指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一类肠道生理细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乳酸菌。 目前市面上各种酸奶制品品种繁多,有凝固型、搅拌型,还有加入不同的果汁、酸甜可口、适应各人不同口味的果汁型酸奶。不管是何种酸奶,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含有乳酸菌。 这些乳酸菌在人体的肠道内繁殖时会分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因此酸奶对人体有较多的好处。追问能把它对人体的好处阐述得详细些吗? 回答①防治腹泻;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③预防 *** 感染;5增强人体免疫力;⑤缓解过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胆固醇;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病人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 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 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益生菌的另一作用是,可预防 *** 感染症。 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46名有 *** 霉菌感染史的妇女参加了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奶,结果 *** 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 这是因为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 *** 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 科学家认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促进并提高人体的全身免疫能力。 在欧洲一些著名长寿之乡(如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国家),当地人常饮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症,研究认为这与酸牛奶中含大量益生菌有关从70年代到90年代,国外所做的大量试验证实:喝益生菌饮料确实可降低血清胆固醇。 最近国外又有学者发表论文指出:每天喝200毫升加入嗜酸乳杆菌以及菊糖后发酵的酸牛奶,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平均下降4。 4%左右。因为嗜酸乳杆菌与菊糖两者均有降脂作用。 此外,研究性报道说,长期饮用含大量益生菌的饮料,有预防癌症和肿瘤疾病以及防止骨质丢失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有害:大肠杆菌,可致病。 大肠杆菌的致病物质为定居因子,即大肠杆菌的菌毛和肠毒素,此外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由大肠杆菌导致的疾病: 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2、急性腹泻。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 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 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 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有益:乳酸菌,可促消化。 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 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百种的细菌,其数量超过百万亿个。 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以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为代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叫有害菌,以大肝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为代表。 益生菌是一个庞大的菌群,有害菌也是一个不小的菌群,当益生菌占优势时(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则保持健康状态,否则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 长期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有益菌,它们数量的多和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寿命长短,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证明,乳酸菌对人的健康与长寿非常重要。 而人体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少,当人到老年或生病时,乳酸菌数量可能下降100至1000倍,直到老年人临终完全消失。 在平时,健康人比病人多50倍,长寿老人比普通老人多60倍。因此,人体内乳酸菌数量的实际状况,已经成为检验人们是否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 现在,由于广谱和强力的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遭受到严重破坏,抵抗力逐步下降,导致疾病越治越多,健康受到极大的危胁。所以,有意增加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数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乳酸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菌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肠内益生菌,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数量越多越好。 也完全符合诺贝尔得奖者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长寿学说”里所得出的结论,乳酸菌=益生菌=长寿菌。 人类面对抗生素的日渐无能为力的现状,正在不断寻求新的更加有效的生物抗菌产品,世界发达国家首先认识并开创了以使用乳酸菌为代表的免疫疗法革。 4.益生菌的作用 际营养界普遍认定义:益菌系种物益细菌直接作食品添加剂服用维持肠道菌丛平衡外已发数百计益菌保健产品其包括:含益菌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及含种益菌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等等 ①防治腹泻; ②缓解耐乳糖症状; ③预防 *** 染; ④增强体免疫力; ⑤缓解敏作用; ⑥降低血清胆固醇; ⑦预防癌症抑制肿瘤 体肠道内栖息着500种、数十万亿同细菌绝数情况互相制约、共存共荣 第二效性科原理目前临床研究说益菌概念行几乎没负面研究结商家纷纷堂皇卖益菌基于目前家于益菌认识水平商业产能力益菌产品能否实现所宣称功能难保证事情 比歧杆菌糖解乳酸醋酸使肠道呈酸性其结能控制由害菌引起异发酵并且 *** 肠蠕起解除便秘作用双歧杆菌乳制品发酵程产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占80%乳糖耐受亚洲体制改善作用并且体肠内发酵产乳酸醋酸能提高钙、磷、铁利用率促进铁维素D吸收 嗜乳酸杆菌工作协助蛋白质消化缺乏产胀气、肠及整系统毒性、便秘及吸收良量缺乏导致念珠菌盛 嗜乳酸杆菌助于解毒导致素包括反复使用抗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灵、皮质类固醇、饮食欠佳、吃甜食、酵母菌、紧张些都造良性菌平衡良性菌容易与些废物结合排体外;嗜乳酸杆菌抗菌作用 比非德氏菌新肠胃早进驻菌种婴6产寡糖益菌始腹泻孩应该重点补比非德氏菌 益菌产品进入商业化产厂家基本贴益菌标签各种益菌功能往罗列目前市场买益菌没实现与际惯例接轨 益菌功能必须特定菌株特定剂量连续食用细菌才能实现许商业宣传说研究表明益菌具功能列堆文献提功能些功能跟细菌能毫关系许广告推销都宣称细菌含量高达少少各种细菌能够产效剂量却相差非每吃亿起作用却要万亿才行由于现于益菌产品没质量标准定检测所厂家宣称能依靠信誉保证律规范权威监测都真空带 需要家注意点:益菌作用治安联防队性质特种部队精英性质 许孩拉肚医给些基于益菌**牌效非难说于益菌治疗拉稀项研究结:吃益菌孩平均拉稀间72负误差36;吃益菌孩平均拉稀间58负误差28疗效于花钱益菌宝贝家说能点难接受差异医所认效其许所说效能点点改善统计析认种改善自于食用益菌总结具该项功能 益菌概念没问题目前科研究于益菌认识限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没靠依据制定产品标准规范临床研究实验结事各路商家吹花乱坠产品能够实现少所宣称作用却另事。 5.益生菌的作用有哪些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 全球有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在一些亚洲国家则超过90%。 研究发现,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 *** 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T淋巴细胞对抗原 *** 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细胞突变等方式,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 *** 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除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 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 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 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7、益生菌对肥胖的作用 肠道菌群紊乱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大量实验证实,通过摄入益生菌,可以有效的防治肥胖。 ①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益生菌可以通过 *** CCK,GLP-1等饱腹因子的释放,以及减少胃促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和脂肪的蓄积。 ②降低胆固醇:益生菌可以通过同化作用以及共沉淀作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③调节肠道菌相:益生菌进入肠道内后,使失衡的肠道菌相正常化(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增加),降低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循环中LPS的含量,减少炎症因子,进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8、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 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相,有益菌等附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上。益生菌通过吸收葡萄糖进入菌体内,减少宿主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另外,如上所述,益生菌可以降低循环中LPS的浓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防止糖尿病的目的。
命丧与她丶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1、乳酸菌降解碳水化合物生成乳酸来降低动物肠道内的PH值,从而抑制肠道不耐酸的厌氧病原菌生长和繁殖,并加强对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乳酸菌在生物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须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而达到为宿主提供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进其生长的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可以改良水质,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生长速率和健康状况。
3、乳酸菌代谢产物乳酸及其他有机酸等,能够有助于钙、铁、维生素的吸收。在一定条件下其代谢物乳酸形成乳酸钙,促进水产动物尤其是甲壳类动物幼体的变态的变态和蜕壳生长。
4、乳酸菌生长可以缓解生物体内弧菌死亡释放的毒性,保护肝脏并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
5、乳酸菌分解蛋白质,但不产生腐败产物,更易被养殖生物肠道吸收。其代谢产物中的酸性物质、乳酸菌素、过氧化氢和CO2等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有效抑制沙蚕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多种致病性弧菌引起的养殖动物疾病。
6、乳酸菌可以产生大量的乳酸菌素,对大部分的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蓝藻作为原核生物,乳酸菌也对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乳酸菌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念珠藻等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生物清除作用。
7、乳酸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都可以分解水中残饵产生的有机物质,从而形成有利于有益菌繁殖生长的适宜环境,改善生物体内的微生物种群。乳酸能降低及稳定水体酸碱度、维持水体的酸碱平衡。当藻类快速生长时,乳酸菌能激发食藻生物的繁殖,达到分解老化藻类和抑制藻类生长的效果,维持菌相和藻相平衡,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神仙鱼左倾45
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摘要:发展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是21世纪饲料工业的重要研究方向,饲用微生物制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方式,并对乳酸菌类微生物安全性及其应用前景做一展望.针对抗生素、激素和兴奋剂类等残留问题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科学家们将动物药品添加剂的研究方向投向具有生长促进作用和保健效果的饲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活性制品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生物制品(鲍行豪等,1999)。1.饲用微生物制剂的发展概况饲用微生物必须在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上保证安全和稳定,因此应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病理,毒理试验,证明无毒,无害,无耐药性等副作用才能使用。目前常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胶木菌、放线菌、光和细菌等几大类。美国FDA(1989年)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有40余种,有近30是乳酸菌。我国1994年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其中大部分也属于乳酸菌类。本文就以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为代表,初步探讨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开发利用。2乳酸菌的组成和分布乳酸菌(LAB,Lactic acid bacteria)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目前已发现的这一类菌在细菌分类学上至少包括18个属,主要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珠球菌属(Leuconostoc)、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奇异菌属(Atopobium)、片球菌属(Pediococcus)、气球菌属(Aerococcus)、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中的少数种、环丝菌属(Brochothrix)、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孪生菌属(Gemella)和糖球菌属(Saccharococcus)等(杨洁彬等,1996)。乳酸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的化能营养菌,革兰氏阳性。生长繁殖于厌氧或微好氧、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物丰富的微酸性环境中。污水、发酵生产(如青贮饲料、果酒啤酒、泡菜、酱油、酸奶、干酪)培养物、动物消化道等乳酸菌含量较高。小牛胃和上部肠道中乳酸菌占优势,从牛乳喂养的小牛胃 液中分离乳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而小牛瘤胃中主要是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则是粘附在柱状上皮细胞的主要乳杆菌。3.乳酸菌的作用机理乳酸菌对人和动物都有保健和治疗功效,这一点,国内外均有大量饲养和临床试验证明。Baird(1977)用乳杆菌饲喂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试验证明均能增加日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Lidbeck等(1992)证实乳酸杆菌能预防放疗引起的腹泻。蔡辉益等(1993)对益生素使用效果进行统计,其中乳酸菌类益生素饲喂猪的报道,7例证明能提高日增重,平均提高7.67%,6例证明提高饲料转化率,平均提高5.4%,饲喂肉鸡的报道中,5例证明提高日增重,平均达7.32%,5例证明提高饲料利用率,平均达9.5;乳酸杆菌在饲喂育肥牛(舍饲)时使用,平均日增重提高13.2%,饲料转化率提高6.3%,发病率下降27.7%。Gallagher等(1974)研究表明食用酸奶的人群对乳糖的利用率比食用含相同乳糖浓度的牛奶要高,从而减轻乳糖的不耐受症状。此外乳酸菌的抗癌作用也有不少报道。乳酸菌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近两年来,更多的研究工作集中于乳酸菌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机制的探讨上。有关报道很多,综其所述,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促机体生长作用。2)改善微生态环境,清理肠道有毒物质。3)调节消化免疫系统等。3.1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乳酸菌如果能在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和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K、H等),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学活性,近而达到为宿主提供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其生长的作用。Hamad(1979)试验证明,小麦,稻米及玉米等谷物进行乳酸发酵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毕德成等(1988)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玉米和小麦粉,发现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72%和85%,蛋氨酸分别增加40%和46%,硫胺素(VB1)和核黄素(VB2)均有所增加,游离氮增加1.6倍和1.4倍,游离铁分别增加1.3倍和.9倍,游离钙增加1.5 和1.2倍,总体营养价值有明显提高。此外,乳酸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肠道环境偏酸性,而一般消化酶的最适pH值为偏酸性(淀粉酶6.5、糖化酶4.4),这样就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有机酸的产生还可加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也可促进消化吸收养分(张力等,2000)。3.2改善微生态环境动物的整个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都寄生有大量微生物。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为三类:1)共生性类型,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在生态平衡时,它们的微生素和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颉抗和免疫等功能对宿主有利。2)致病性类型,正常情况下数量少,寄生于正常部位,不至于使宿主发病,若失控,则会导致宿主的不良反应。3)中间性类型,即同时具有生理和致病两种作用,其数量增加,会导致腐生物质,毒素增加,促进宿主的老化(康白,1988)。微生物群的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而乳酸菌就能够调节这种微生态平衡,保障宿主正常生理状态。在乳酸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有机酸,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均在体外表现出抑菌活性。很多乳酸菌都能产生细菌素,如:乳链菌素,乳酸菌素,噬酸菌素等,经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在抑制病原菌上具有重要作用。粘附能力通常认为是病原菌的一种重要的毒性因子(Finary等,1997)。粘附于肠道粘膜,是病原菌定植并产生临床症状的前提条件。乳酸菌可防止病原菌附着于肠上皮细胞表面,定植并入侵肠道细胞,有人称此机制为“粘附抗性”。肠道化学物质的组成也是微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毒安素,硫化物,吲哚和酚类都是对肠道有刺激作用和毒性的物质,是肠道腐败菌活动增强的标志。双歧杆菌能防止致病菌对氨基酸的脱羧作用,减少肠内容物内氨的浓度,有效减少毒性胺的合成,改善肠道环境。3.3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乳酸菌制剂能够增强免疫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的活力,刺激活性氧、溶酶体酶和单核因子的分泌;二是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如加强粘膜表面和血清中IgA和IgM,IgG水平以加强体液免疫,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加强细胞免疫。Schiffrin等(1994)发现约氏乳杆菌(L.johnsonnii)Lj1和乳酸双歧杆菌(B.lactis)Bb12能在体外增强吞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噬热链球菌与沙门氏菌一起使用可起到免疫佐剂的作用,显著提高血清中IgA的含量。Gill(1998)列出了1985至1995年一些乳酸菌在任何动物上进行的试验报道,结果均表现出正结果。乳酸菌对免疫系统的刺激机理还在进一步研究中。Ouwehand等(1999)提出了摄入益生素(含乳酸菌)对免疫刺激作用的可能途径:抗原性物质通过淋巴集结中的连滤泡上皮,通过途径有两种:一是微生物代谢产物或碎片作为小分子抗原直接通过普通上皮细胞或者透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缝隙;二是微生物细胞本身由微皱细胞(M---Cell)通过胞饮作用传送给位于M---Cell包囊中的巨噬细胞等,抗原进入淋巴组织后,或由抗原提呈细胞处理后或直接交给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4.乳酸菌的应用开发-4.1筛选菌株需注意的原则由于对乳酸菌代谢和遗传特性了解的深入以及对其机理的认识,还有大量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将其作为保健辅佐剂,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乳酸菌这类保健制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畜禽益生菌制剂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培养物等几大类。菌株的筛选和活性的测定是益生菌研究的关键问题,决定着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Fuller(1989)和Ouwehand等(1999)分别提出了益生素用菌株的筛选原则。综其所述,主要有以下几点:1)原宿主来源。寄主和肠道菌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相互选择关系。母猪体内的菌株更易在仔猪体内定植,所以菌株的来源应当和使用对象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益生菌具有的特异性功效。2)定植和粘附力。益生菌在肠壁上的粘附是益生菌定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大量繁殖变成优势种群的前提,所以粘附力的强弱是筛选益生菌菌株的重要标准之一。3)在酸性和高胆盐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口服是益生菌进入肠道的 主要途径,所以益生素在进入大肠之前必须经受胃中盐酸和小肠中高浓度胆盐的影响。只有在盐酸和胆盐中成活率高的菌株才可发挥作用。4)特异性的生理功能。各种益生菌都具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噬酸乳杆菌对寄主的免疫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而鼠乳杆菌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只有对各个菌株的生物特性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有明确生长作用的 微生态制剂。5)产品中稳定的活菌数。微生态制剂中活菌的数量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所以,活菌制剂的应用要求单位产品达到一定的活菌数,以符合有效治疗剂量标准。4.2可提高乳酸菌应用效果的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发挥乳酸菌的使用效果,近年来在对微生物的菌株改造,生产工艺,产品形式等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菌株配伍使用。有试验内表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配合使用能够增加其效果。严格厌氧的菌株与非严格厌氧菌株进行共培养,可以提高厌氧菌的产量和 存活率,利于各菌株发挥效用。2)提高成品中乳酸菌的数量。添加微量元素(Fe、Cu、Zn、Se、Mo等),菌体生长需要的氨基酸(Arg、Tyr、Pro、Phe等)和B族维生素等物质放于培养基中,促进菌株生长,可延长其在成品中的存活时间(唐涌濂等,1996)。3)利用合适的载体,使使益生素菌株成功到达预期位置发生作用。有人验证,酸奶就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有效载体,使其进入肠道的过程中存活率提高(Kailasapathy等,2000)。4)益生素与酶制剂、有机酞、多酞、中草药等物质的复合使用。石传林等相继研究了加酶益生菌在育肥猪、羊、肉兔、牛、鸡等畜禽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都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并且降低了喂养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从研究结果来看,乳酸菌类益生素与其它饲料添加剂联合使用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5.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问题对活的微生物应用于饲料和食品中,其潜在的致病性、抗药基因转移可能性及繁殖和变异的不可控制性都是需要注意的。Adams(1999)综述了可能由乳酸菌引起的机体感染症:心内膜炎、菌血症及其他的一些胸部和消化道感染。上述乳酸菌的潜在危险我们应当注意。但更应该看到乳酸菌更大的有益的部分。有证据表明除肠球菌外,由乳酸菌引起的人类感染是相对少的。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只要在有效监督控制下,对乳酸菌进行严格检验之后再使用可认为是安全的。所需检测的项目主要有:固有特性,代谢产物,毒性,对粘膜的一向,计量反应效应。临床评估,流行病学研究等。Dunne等(1999)还提醒研究者在进行评估时还应当注意,每一株菌都必须做检验,不能有相近株进行推测;临床试验前必须对菌株和产品进行严格鉴定;其结果则由独立研究机构确证。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为饲料和畜禽养殖业提供了一条高效、无害无污染的新选择。其产生和发展顺应了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注重环保的主流,在应用中充分考虑动物菌群自身特点以及寄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使用,必将成为本世纪饲料添加剂的主导产品。
微生物与食品制造 郑大 食品药品安全与检测(广告)摘要微生物是一类宝贵而又丰富的生物资源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制药、环保、冶金和农业等众多行业。这类资
耐胆酸盐吧, 可以较好地通过动物肠道, 达到目的地起作用, 耐盐乳酸菌当然也耐酸,耐胃酸等. 有保护处理的乳酸菌更好.
1.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将已纯化后的甘油菌种活化后于37℃下培养20~24h ,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的观察。染色方法参照
这不是正大老师布置的论文作业们 哈哈哈啊哈哈
太麻烦的,要有条件,把样品稀释后,例如估计含乳酸菌的量,稀释到每毫升大约30-300个左右,再用特殊的平板培养基,添加了1%碳酸钙的平板培养基,采用倾注法与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