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记忆2008
1小学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1.1小学体育教育先进理念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从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提出的主要要求,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小学体育教育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过分重视智育,忽视身体和心理健康,反而会适得其反,两者应当是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转变教育观念,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各个小学纷纷转变传统体育教育思想,接受适应我国教育体制的先进教育理念,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奠定了基础。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尽管还深深影响着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但是在改革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必将转变思路,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较高体质健康水平的人才奠定基础。健康的身心是知识和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而小学体育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入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1.2多样化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是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体育教育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更多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教育应当强调对学生体育锻炼方式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多样化小学体育教育方式下要求师生之间和谐相处,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运动氛围,保障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体育运动,同时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形成有利影响。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保留了体育课中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增加了体育健康知识传授的内容,要求能够在体育教育中让青少年掌握更多的身体健康知识与科学健身方法,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此外,小学体育还应用了一些相关游戏来培养学生对某项体能的兴趣,这不仅能够吸引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还有利于青少年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为他们长久的体质健康奠定思想基础。
1.3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若想真正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单纯依靠每周两节的体育课是行不通的,体育课程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技巧,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但是不一定能让学生长久地坚持下来。然而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恰恰要求他们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因此,注重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并将其列为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教育部已经着手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增加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争取保障青少年每天都能坚持1小时的.体育活动。具体来讲,小学体育教育开展课余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增加一些游戏性体育运动,缓解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也让他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在调节他们自身心情状态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定期举办校园运动会,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照不同标准设置比赛项目,比赛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领悟体育运动精神为主,从而让青少年在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体育锻炼次数与时间,进而促进他们体质健康发展。
1.4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是衡量体质健康状况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必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影响。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50m跑和立定跳远,大多数小学体育教育都只是从速度与距离上来衡量和考核学生体质达标情况,而缺少对其灵敏协调等身体能力的考核指标,但是青少年正处于灵敏协调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若缺少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必然会在教育中忽视对青少年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这十分不利于学生以后运动技能发展,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育也在逐步创新教学评价标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指标的倾向性和操作性,以此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1.5合理规划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调查显示,青少年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相对落后,不符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要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结合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直接观察询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尽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及体质健康发展要求。此外,小学体育教育还应重视对抗性运动项目,不能因为这些项目较强的对抗性特征而不开展这部分教学内容,比如户外拓展运动项目等。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避免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单一性,注意体育教育教学与学校校园文化的结合,科学合理地规划小学体育教育内容,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性,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则为学生提供运动中的运动技能指导,并记录好不同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常会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多次的总结与分析中制定适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发现青少年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1.6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首先,坚持以学生兴趣的形成为目标点,以课程的结构为逻辑起点,以课程评价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是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的最基本条件,所以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次,以教学模式为实践创新点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的条件下,传统枯燥的教育方式亟待改变,各个学校也纷纷开展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情感式、范例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不同的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这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想与出路。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安排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内容与课时,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让青少年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乐趣,并能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这种乐趣的激励下逐渐形成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最后,小学体育教育通过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青少年健康体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其实践体验才能达到体质健康的目标。但是,这一过程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小学体育教育通过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来对这个过程进行监控与监督,并及时改进整个过程中的不足。在这种科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开展小学体育教育,使得小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2结语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与小学体育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教育方式及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过程中,学校体育必须占主导地位,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角度,学校体育应树立生命教育,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教育,让小学体育教育成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小学体育教育与课外体育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其体质健康。
大财891088
试论基于社会学视角下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分析
[论文关键词] 体质健康大学生
[论文摘要] 本研究试图从社会学视角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研究,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危险行为干预的切入点,结果显示:主观上学生自我健康状况定位不清,健康意识淡薄,导致运动时间和次数不够,选取运动项目趋向于室内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低的项目;客观上受网络文化影响,学生减少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家庭方面存在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支持不够;学校体育教育过于追求体育娱乐化和休闲化。 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
(3)网络文化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业余时间的安排上网排在第二位。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学生将网络作为交流对象,而网络又将室外的“游戏”转入室内,提高了“手眼能力”,退化了“腿脚能力”。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体质。再加上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松懈,绝大多数学生有通宵上网的习惯,过度的通宵上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是一项多领域的综合体系,很难从个体角度去干预或预防。不是简单的某个方面就能独立改善提高的,因此要建立校内与校外、个体与群体协同支持的深化干预系统,以维护和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健康。首先全社会都要重新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健康教育机制,彻底改变家长、孩子的观念,需要通过思想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其次走出应试教育模式的怪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新观念。 4.结论和建议 (1)学生体质健康概念的缺失虽然不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直接原因,但学生对体质健康概念的理解对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没有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所要求的每周不得少于两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而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和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锻炼次数和时间的要求。 (3)大学时代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环节。网络文化,网络游戏造成部分学生过度的通宵上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业余生活的正确引导。 (4)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不同于竞技体育,也区别于休闲体育和娱乐体育的一种模式,它是以增强体质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1]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 [M].教育部教体艺[2010] 3号.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DB/OL].http:/,2008. [3]王占春.也谈“学生体质下降该怪谁”[J].中国学校体育,2005,6: 8-9. [4]周建伟.宁波市大学生体质监测及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34-36. [5]任平社.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价值工程,2011,9:290. [6]乔培基,等.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69-1371. [7]王慧丽.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142-144. [8]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5(1):67-71.
上一页 [1] [2]
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概 述: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方案刚刚提出来不久就惹起了社会各界人的关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以后我国青少年校园足
呵呵 这个很简单啊 只要写1500字就好了啊 “这个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的热力研究”你去网上查下他的用处 怎么做出来的。。。然后在说明哪里哪里设计的好 哪里哪里
高校在新时期下,不仅面临着 教育 、教学及科研等领域问题,还面临着大学生健康管理这一重要问题,大学生健康管理是高校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
化疗之后白细胞低是很正常的,可以吃中药调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