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4

DP天圆地方
首页 > 期刊论文 > 寻根杂志怎么样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蝶澈kaixin

已采纳

快餐文学,不必咬文嚼字,一笑而过

268 评论

四叶细辛

2004年以前,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下属的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出版中心负责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河南出版集团成立以后,按照政事、政企分离原则,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出版中心业务职能划归河南出版集团。2007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在原河南出版集团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直接承继了由河南出版集团承担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内设教材出版部,负责中小学教材业务的具体经营。中小学教材的出版业务模式分为原创出版和代理出版印制两种。原创出版是出版社自己组织编写教材,自行出版印制;代理出版印制是代理出版单位与教材原创出版社通过签订代理协议方式取得原版权的代理权,由代理出版单位出版印制。集团公司教材出版部的出版业务模式属于代理出版印制模式。 教材出版部在岗职工20人,其中,出版印制人员10人,市场推广和教材培训人员10人;负责教材市场推广、教师培训、教材印制、质量控制等工作。按学历结构及职称,硕士3人,高级职称2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教材出版部不从事教材研究开发,而是采用代理或代印代发的形式取得教材原创出版社的代理权,主要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印刷单位负责印制,通过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新华书店发行,向河南省各地中小学校供应教材。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建立代理关系的教材原创出版单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语文出版社等。中小学教材代理出版业务的主要市场为河南省内;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占有河南省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高中教育阶段教材占有河南省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拥有主要包括河南省内131家新华书店和1家外文书店组成的图书发行系统,拥有河南省内最大的印刷企业,为河南省各地中小学校提供了优质的教材产品和售后服务。相对于一般图书出版,中小学教材出版具有特殊性,对经营单位在管理水平、经营规模、资金实力、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教材出版部所经营的中小学教材出版业务在河南省内中小学教材市场中处于重要地位。 经营范围: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科学理论学术著作、《寻根》(凭许可证经营);从事社会科学、教育内容互联网出版业务;国内广告代理、制作、发布。 大象社的前身为河南教育出版社。经文化部文出字(83)第2399号《同意成立河南教育出版社》文件批准,河南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12月28日。经新闻出版署新出图[1996]708号《关于同意河南教育出版社更名为大象出版社的批复》文件批准,河南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0月10日更名为大象出版社。2008年12月25日,大象社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大象社现拥有《图书出版许可证》[新出图证(2004)字HN03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豫批字第SZ00007号);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豫)003号];拥有《期刊出版许可证》(豫期出证字第1209号),期刊名称:《寻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1-1209/K;拥有《广告经营许可证》,以自有的《寻根》为载体发布广告;拥有《商标注册证》(证书编号:第1448812号)。 大象社设有尚品和高等教育两个图书分社,考试、北京两个图书事业部,教材、教辅两个编辑中心,以及市场营销中心、图文设计工作室、质检校对科、出版科等12个业务和经营部门,6个职能部门。大象社在岗职工182人;其中:编辑111人,管理人员19人,财务人员7人,销售人员45人。按照学历和职称,硕士14人,本科140人;高级职称 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 根据大象社最新经备案的《章程》,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持有大象社100%股权。 为保证大象社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次交易前后,大象社的主要高管人员不发生重大变化。大象社拥有图书、互联网、期刊出版经营资质。拥有三报两刊。已经基本形成书、报、刊、网络、数字出版良性互动的跨媒体运营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业务以大中小学各类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助读物及教育理论著作、工具书等教育类出版物为主,以学术著作、大众读物等图书出版为辅。主要产品包括教材、教辅、学术理论著作、大众读物等。大象社相继被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出版社。《寻根》杂志获得第二届国家优秀社科期刊奖,进入全国社科期刊百强。 大象社自成立以来,共出版图书8,000多种,印数超过20亿册,有400多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图书奖。其中《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走向海洋丛书》等获国家图书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获中国图书奖,《河南人口环境资源丛书》、《邓亚萍》、《当今博物馆丛书》等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天边的彩虹》获中国最美图书奖。大象社推出的《基础训练》、《学习指导》等教辅类图书已经成为畅销全国的知名品牌,除教材、教辅外,逐步在大众读物和学术专著方面形成了以现代文化名人系列、国际汉学研究系列、科技史系列、博物考古系列和收藏系列等为代表的出版品牌。 大象社积极参与国际出版市场,与多家海外出版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参加有影响的国际书展,版权贸易活跃。截至2009年底,共引进海外图书50余种;向海外出版机构输出图书40余种。 2007年—2009年,大象社分别出版图书794种、834种、927种,其中新版图书分别为302种、425种、381种,重印图书分别为492种、409种、546种;出版图书重印率分别为62%、49%、58%。 2006年,全国图书出版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从反映出版社的五种能力(生产力、销售力、盈利力、组织力、资源力和成长力)对全国572家出版社进行综合排名,大象社在全国出版社竞争力排名中列第40位。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大象社不存在对外担保,也不存在即将到期的大额负债。 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80)出版字第602号《同意成立河南科技出版社》文件批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8月30日。科技社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社现拥有《图书出版许可证》(新出图证(2004)字HN02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豫批字第ZZ00254号)。 科技社设有医卫、农业、工业、教材、生活、高教一、高教二、对外合作八个编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科技社在职职工137人;其中:编辑52人,管理人员14人,销售人员56人。按照学历和职称,博士1人,硕士15人,本科45人;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20人。 根据科技社最新经备案的《章程》,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持有科技社100%股权。 为保证科技社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次交易前后,科技社的主要高管人员不发生变化。科技社拥有图书出版经营资质。业务以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工业技术、各类科普读物、中小学教材、高职高专教材等出版物为主,主要产品包括科技类图书、教材、大众读物等。 科技社自成立以来,共出版图书近4,000种,印数达5.6 亿册,有400多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图书奖。其中《中国蝶类志》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鸟类图鉴》、《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中国瑚珀昆虫图志》、《中国大型真菌》、《中国蝶类志(修订版)》等获中国图书奖。参与组编的普通高中新课标教材《通用技术》(一套14册)已由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由广东、江苏、辽宁、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北京等地教育部门选用;已经出版了护理、医学、畜牧、机电、艺术、旅游等十几套200余种高职高专教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科技社在医学、情趣手工等方面形成了出版品牌特色。科技社多次被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 1998年以来,科技社积极开展对外版权贸易,与英国、日本、美国等30家海外出版机构建立了稳固的业务联系,引进了医学类、时尚生活类、情趣手工类共计上千种图书。 2007年—2009年,分别出版图书 379种、443种、458种,其中新版图书分别为202种、219种、289种,重印图书分别为177种、224种、169种;出版图书重印率分别为47%、51%、37%。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科技社不存在对外担保,也不存在即将到期的大额负债。 经营范围:国内广告业务;计算机图文设计;企业管理策划;销售;办公设备、文教用品、其他化工产品(除危险化学品)、电子产品、感光材料。 2009年7月8日,通过股权收购,该公司成为科技社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以来,主要从事纸张销售、版面设计、排版制版等业务。科技社持有该公司的100%股权。公司拥有印刷许可证,从事封面设计,图书、杂志、报纸的排版制版。 经营范围:少年儿童读物,少年儿童辅导读物,少年儿童刊物;国内版图书、电子出版物零售(限分支机构凭证经营)。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广告业务。海燕社前身为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经文化部文出字(82)第1493号《同意成立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文件批准,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1月16日。经文化部文出字(85)第744号《同意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改名为海燕出版社》文件批准,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85年5月14日更名为海燕出版社。经河南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联席办公会议[2008]19号《关于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改制总体方案的批复》文件批准,2008年12月25日,海燕社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海燕社现拥有《图书出版许可证》(新出图证(2004)字HN04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豫批字第SZ00215号);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豫)002号。 海燕社内设学前儿童读物、学龄儿童读物、动漫读物、教育读物、综合编辑、市场销售、储运部等七个编辑出版业务部门和综合管理、计划财务、总编室、出版等四个管理部门。海燕社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设有《故事世界》、《金色少年》、《理财》、《幼儿智力开发画报》4个期刊编辑部。 海燕社在岗职工141人;其中:编辑、校对56人,管理人员13人,财务人员8人,生产、销售人员43人。按照学历和职称,硕士9人,本科48人;高级职称23人。根据海燕社最新经备案的《章程》,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海燕社100%股权。 为保证海燕社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本次交易前后,海燕社的主要高管人员不发生变化。海燕社的主营业务为中小学教材、教辅、幼儿读物、面向青少年的科普类知识读物、科幻及少儿文艺类图书的出版,主要产品有教育类读物、各类未成年人读物、国内外儿童文学名著、电子类图书等。海燕社多次被评为国家良好出版社。海燕社成立以来,共出版图书、电子出版物1.1万余种,出版物发行数量达16.8亿册(张、盒),有500多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中国婴幼儿百科》等获国家图书奖,《彩图版中国通史》等获中国图书奖,《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指南》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抗震救灾特别奖,《小巴掌童话》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海燕社推出的《中国通史(少年版)》、《中国科学家探险手记》、《棒棒仔品格养成图画书》、《笨笨熊学成语故事》、《小学生校园派》、《家有儿女》、“漫画国学系列”、“小女生系列”、“文学大师经典绘本”、“小学生工具书系列”等图书和丛书已经成为畅销全国的知名品牌,并逐渐形成了以低幼读物和适应青少年需求的科普、科幻、文艺作品类图书为主的产品特色。 海燕社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市场日渐活跃,与瑞典、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数十家出版社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输出图书版权五十余种,引进图书版权一百余种。其中,《非常名人》、《小兔汤姆》等获得引进版优秀社科类图书奖。 2007年—2009年,海燕社分别出版图书591种、688种、758种,其中新版图书分别为294种、256种、238种,重印图书分别为297种、432种、520种;出版图书重印率分别为50.3%、62.8%、68.6%。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海燕社不存在对外担保,也不存在即将到期的大额负债。

347 评论

快乐尚龙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29 评论

烟圈缠绕0

发展方向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自1983年建社以来,该社从一家只有12人、20万元资金的地方教育出版社,发展到现在年销售3个多亿、资产总额达到2.2亿元实力雄厚的中国优秀出版社,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中国优秀出版社。2006年,该社被确定为我省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大象社正一步步实现自身的繁荣与发展,并渐次开启书籍中一座座精美的“黄金屋”。目前,大象社已基本形成编、印、发、物配套齐全,书、报、刊、网络、数字出版良性互动的跨媒体运营的多元化发展格局。25年来,该社共出版了8000多种图书,印数超过20亿册,有400多种图书获得包括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优秀图书奖。调整结构“大象”树品牌1“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进一步繁荣;只有持续繁荣,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在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象社积极调整出版物结构,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增强了出版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服务教育为中心、为核心,以出版基础教育类出版物为基础,以教材开发与推广为重点,以精品品牌图书为社创名牌骨干,以走市场学生用书为突破口,多种媒体并举,走市场化道路”,被确定为大象社“十五”期间的战略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象社的出版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在出版品牌教材、品牌教辅与品牌一般图书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国内产生了相当影响。小学《科学》、初中《地理》、高中《历史》、《书法艺术》、《现代社交礼仪》等多种名牌教材的出版,基本形成了从小学至高中12个年级,新课标教材与职业教育教材相结合的大象版品牌教材体系;除多年来打造的“基础训练”与“寒暑假作业”外,“大象考王”系列图书,也已成为我省万千学子必备的王牌教辅。“龙班题典”、“龙班智慧阅读”丛书等也有望成为新的市场品牌。此外,古代文化名人系列、国际汉学研究系列等多种特色图书的出版,也为进一步优化图书结构、提升出版品牌奠定了基础。整合资源,“大象”增实力近年来,大象社始终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作为应对未来出版形势变化的主要措施。在坚持出好纸介质图书的前提下,先后创办了《寻根》杂志、《今日英语报》,并对《中学生学习报》实施战略重组。目前,《中学生学习报》发行量达1.2亿份、居全国第一,为出版社在跨媒体、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大象社还对现有编辑资源进行整合,不但积极调整社内机构设置,还探索建立了图书出版的事业部运行机制,先后成立了北京事业部、尚品图书和考试图书事业部。2007年初,尚品事业部出版的《经典河南》一书,已印刷到1万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大象社还通过加强与省内作者资源的联系,与中科院、北京图书馆等研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学等方法,整合出版资源,提升出版品位。改革创新 开启“黄金屋”针对时代需求,大象社还加快了社内的科技发展和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建立本社的局域网,在编辑、出版、管理流程上逐步实行网络化管理,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大象社网站,将部分图书与杂志内容制作为网络版,供读者阅读与下载,扩大了社会影响,为电子读物的出版奠定了基础。同时,该社还积极从事图书的数字化出版工作,结合本社的图书出版情况,每年网络出版新书60种。“大象基础教育网”和数据库的出版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在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大象社通过建立版权贸易专业队伍,充分考虑版权贸易可行性,确定引进版权重点等措施,近几年已累计进行版权贸易140多项。仅近两年,该社卖出的版权就有100余种,且70%是传统文化方向的,远远高于引进的版权。在海外汉学领域,大象社正逐步成为国内出版基地。近年来,在教材降价14%,学生人数下降3%至4%,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大象社仍取得了销售收入连年增长、库存图书及应收款显著下降的良好经营成绩。目前,大象出版社正以大象那样脚踏实地又善于负重、栉风沐雨却坚忍不拔的精神,开拓创新、勇往直前。

107 评论

PaperwizPx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1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寻根杂志怎么样

    快餐文学,不必咬文嚼字,一笑而过

    DP天圆地方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rscadvance杂志怎么样

    不丢人。发rscadvances是一件非常高档的事情,rscadvances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于2011年创办的期刊,属于国际期刊,时尚的代表。

    壹只头俩只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vivi杂志怎么样

    个性、时尚、品位、潮流

    Scorpio&Aries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花溪杂志怎么样

    我对言情小说,有很深的眷念。曾经以为我肯定是到了六十岁,还要看言情小说的人。上大学时,偶然在天津图书批发市场看到了《花溪》,后来就迷上了。《花溪》杂志那种青春文

    奔向八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寻根小说论文

    寻根文学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阿城和他的《棋王》;王安忆和她的《小鲍庄》;郑义和他的《老井》;韩少功和他的《爸爸爸》;郑万隆和他的《老棒子酒馆》;张承志和他的《北

    火焰天堂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