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钻石糖
传言:
怀孕后确诊新冠肺炎,孩子不能要
科普解读:
疫情期间适合怀孕吗?怀孕后感染了怎么办?
2月6日,据报道,一名患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的孕妇其新生儿在出生后36小时内被检测出感染了2019-nCoV,从而引起人们对该病毒是否会造成宫内感染的质疑,进而引发了外界对该病毒是否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关注。更有甚者网上传播“新冠肺炎患者怀的胎儿不能要”等谣言。
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可以是病原体通过母体的胎盘传播给胎儿,也可在分娩时,母血中的病原体通过婴儿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而使其得病。谈到上述病例,其实该病例许多重要临床信息的细节介绍不详细,不能排除该新生儿在出生后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目前也尚无冠状病毒(包括SARS和MERS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报道。不能从这一单个病例就得出能否发生宫内感染的结论。因此,尚无证据支持2019-nCoV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疫情期间适合怀孕吗?】
为避免出现不可控状况,疫情期间不建议受孕。
一是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尤其是孕妇。孕妇本来就是呼吸道病原体的易感人群,怀孕后,孕妇体内激素会发生明显变化,受增加的雌激素影响,呼吸道黏膜会明显增厚出现充血、水肿,更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妊娠期免疫功能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并且随着妊娠的发展,孕妇会出现其它系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一旦感染更易于发展为重症,使孕妇面临更高的风险。
二是2019-nCoV感染的孕妇,胎儿受到损害的风险也较大。这是因为新冠肺炎导致的发热、呼吸困难,血液氧含量降低,甚者其他器官功能也可能受到损害。因此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的风险也会增加。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确定2019-nCoV 对胎儿的直接影响,但是,2020年2月6日,《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19-nCoV epidemic: what about pregnancies?”的通讯,对疫情肆虐下孕妇及胎儿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2002-2003年,12名孕妇感染性了SARS病毒,其中妊娠早期的7名孕妇中有4名流产。妊娠中晚期的5名妇女中有2名胎儿生长受限,有4名早产(1名自然分娩,3名催产)。3名女性在怀孕期间死亡。对11名感染MERS病毒的孕妇进行回顾分析,10名出现不良结局,6名新生儿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3名孕妇死亡。有2名新生儿因母亲严重呼吸衰竭而早产。考虑到2019-nCoV似乎与SARS病毒和MERS病毒具有相似的致病潜力, 2019-nCoV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孕妇或胎儿的不良结局,或两者都有(资料来源:2019-nCoV epidemic: what about pregnancies?DOI:)。
三是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本身也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以及激素治疗等。
四是疫情期间,孕妇营养、心理因素以及运动等均会收到一定影响,因而也会对妊娠结局会产生一定影响。
【怀孕后感染2019-nCoV怎么办?】
2020 年 2 月 4 日发布的《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指出:2019-nCoV 感染孕产妇,应根据医疗行政管理部门指定集中收治,并告知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一是孕晚期感染2019-nCoV的结局尚无明显不良结局
《柳叶刀》于2月12日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妊娠晚期合并2019-nCoV的小样本研究。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月20日至1月3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9例经实验室确诊为2019-nCoV感染的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多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母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情况。该研究提示,妊娠期感染2019-nCoV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非妊娠期成人患者相似,9例患者中无一例在观察期间进展为重症肺炎或者死亡。同时作者也提到,鉴于病例数少、均为孕晚期患者、而且处理的非常及时,因此,2019-nCoV感染对孕妇本身的结局尚无定论。另外,9例新生儿均为活产,无新生儿窒息或出生感染。因此,尚无证据表明2019-nCoV感染可导致严重不良新生儿结局,也无证据表明2019-nCoV可导致母婴垂直传播。不过新生儿出生后,应隔离至少 14天,在此期间不推荐直接母乳喂养。建议母亲定期挤出乳汁,保证泌乳,直到排除或治愈 2019-nCoV 感染后才可行母乳喂养。
【被感染后要立刻终止妊娠吗?】
目前,有关2019-nCo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报告病例少,且多为孕晚期,虽然孕妇也经历抗2019-nCoV感染治疗,但此时胎儿对于抗病毒药物处于低敏感期。因此,尚无足够的证据显示2019-nCoV感染后患者的病情是否加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2019-nCoV有母胎传播的风险;更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2019-nCoV本身对胚胎和胎儿是否有害。
如果孕早期感染,出现持续高烧等严重临床症状,加之对抗感染的治疗本身可能会对胚胎有一定影响,应该特别引起关注。
尽管感染2019-nCoV对孕妇及胎儿可能会产生种种影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孕妇一旦发现感染就终止妊娠。孕妇一旦感染2019-nCoV,应该多科会诊,根据孕周、胎儿发育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孕妇本人以及家属的意愿综合考虑是否继续妊娠。
总之,目前缺乏2019-nCo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数据,建议应当对任何疑似2019-nCoV感染的孕妇进行系统筛查。确诊病例应该对母亲及胎儿进行密切的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王蕴慧,张睿,张建平,等. SARS 感染对妊娠结局及胎、婴儿的影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4 , 7: 155-158
2. 张建平, 王蕴慧, 陈雷宁,等.妊娠中晚期合并急性呼吸综合征的 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516
3. Huijun Chen, PhD,Juanjun Guo, MS Chen Wang, PhD;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tistics and intrauterine vertical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nine pregnant wome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Published: February 12,2020 DOI: (20)30360-3
作者:刘召芬中华预防医学会 研究员
审核专家:王临虹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主任委员
联合出品:科学辟谣 中华预防医学会
susyweswes
1.1 获基金及获奖文稿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浆、发明奖的论文,请予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1.2 来稿格式来稿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为手写或打印稿,另一份可为复印件。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接受。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未一稿两投。“一稿两投”中所涉及的文稿是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两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外,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1.4 文稿附软盘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E-mail地址,备用。1.5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对不刊用的文稿,本刊一般不退稿。1.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7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20元。文稿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文稿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1.8 来稿信封上的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寄信人应尽可能与文内保持一致,字迹清楚不潦草。1.9 该刊录用的所有文稿,均以纸载体出版。1.10 地址:北京市西安门大街1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医院,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34)。请勿寄给个人。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要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妇产科医师。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妇产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产科疾病的
文献类型不同,符号不同(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
来稿要求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重点突出。论著一般不超过4 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医
中华流行病学属于【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中华流行病学简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
应该按照会议论文的形式吧,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