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额回忆
摘要: “强化”是教师在课堂与教学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尽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频繁地使用各种各样的“强化”方式,但是在使用的“效果”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以至于幼儿的某种行为因不适宜的“强化”而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准确地了解有哪些具体的“强化”方式、怎样适时适宜地进行“强化”“强化”幼儿的什么行为等,以便更好地培养和保持幼儿的某种良好行为。结合实际运用经验,提出了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强化”式教学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强化”式;教学与管理;幼儿教育;课堂奖励策略
“强化”是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不可缺少的关键。“强化”是否有效,就要看幼儿的行为过程是否呈现出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并且能将这种效果一直保持下去。或者是否消除了幼儿某种不良的思想或行为,建立了良好的思想或行为。
一、“强化”的概念提出与表现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尊敬老师和长辈等。在日常生活中,表扬、奖励等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而这些有助于幼儿表现出良好行为的方法、措施在心理学上称为“强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最早提出“强化”这一概念。他认为,先由动物或个体做出某种操作反应,然后使其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从而使动物或个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就称之为“强化”。实际上,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常常无意识地在运用着这种方法使幼儿表现出更多良好的行为。斯金纳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的习得与“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强化”活动,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1.口头表扬与实物性“强化”教师在课堂中或日常生活中用语言表扬、鼓励、呵斥、惩罚、不理睬等语言来表示对幼儿行为的'认可或否定。这种“强化”方式即简便又有效果,可以说是教师最常使用的“强化”方式之一。教师给予幼儿食物、文具等物质奖励。例如:幼儿在本次六一儿童节舞蹈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教师就奖励学生牛奶、蛋糕、故事书和彩色铅笔。2.象征性奖励与赋予特权用五角星、笑脸等象征性的物品来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当这些标志积累到一定得数量后,还可以换取相应的实物奖品、玩具等。让表现好的或有进步的幼儿当值日组长、小班长;或者让幼儿当教师的小助手等。例如:在工作期间我发现教师特别喜欢运用这种“强化”方式。在吃午饭的时候,教师就让坐得好的幼儿当小助手,帮老师分发饭菜,或者让表现好的幼儿当今天的小班长。3.活动性“强化”与动作“强化”当幼儿按一定的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就允许他自由活动,看书,看动画片或参加文艺演出、比赛等。例如:在吃午饭时,看哪些幼儿吃得快,表现好,就奖励他们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教师用按手印,点头、拥抱、亲吻,微笑、注意、接近等体态语言来表示对幼儿行为的认可或否定。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对表现好的幼儿教师用大拇指在幼儿额头上象征性地按一个章或给予一个拥抱表示奖励。
二、教师在“强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制定适当的“强化”目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具体化。当幼儿完成某个具体目标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某种“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各个目标的实现,也能不断地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时,教师才能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另外,在“强化”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营造有利于幼儿出现此行为的环境,使幼儿的行为一步步地达到预期的目标。2.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性格、喜好都不同,所以在运用“强化”时也要选择不同的“强化”方式。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亲吻的方式表扬,有的幼儿则喜欢获得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食物表扬等。另外,在选择“强化”方式时,除了应考虑幼儿的性格差异之外,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发现,托小班年龄的幼儿更喜欢好吃的食物作为奖励;而中大班幼儿则更喜欢获得自由选择权的奖励。3.注重“强化”的有效性我们在选择“强化”方式时,也要注重“强化”的有效性。如果幼儿还没有完成或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不能随便给予“强化”奖励。这样的“强化”行为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幼儿会觉得我即使没有完成目标也能获得奖励,这样的“奖励”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塑造。例如,老师说今天午睡睡着的小朋友放学时奖励一颗糖,结果放学时每位幼儿都得到了一颗糖。4.注重“强化”的及时性有时候,幼儿做某一件事情,就是想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果这时候成人能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表扬或者批评,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当幼儿完成某一任务或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时,教师应及时采取某种适当的“强化”方式对其行为进行“强化”。“强化”越及时,收到的效果会越好。即使只是给予一个简单的微笑,有时候都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反之,如果教师对于幼儿的某种良好行为不予理睬,那么久而久之,这种良好行为可能就会消失。所以平时教师要多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并及时地给予肯定。5.注重“强化”的公平性不论在幼儿还是成人眼中,“公平”是非常重要的,公平性会影响幼儿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教师说今天第一个吃完午餐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餐后活动,结果午餐结束后,所有幼儿都可以自由选择活动,那么第一个吃完的幼儿以后就可能不会争取第一名了。6.逐渐提高“强化”的标准教师应明确,不是幼儿每次出现某种良好行为时就给予奖励“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应提高“强化”的标准,例如某位幼儿不喜欢吃青椒,如果今天他吃了一块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但是时间久了就应该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他能把碗里的青椒都吃完才给予表扬。另外,“强化”也可以从奖励具体的东西慢慢转变成语言“强化”。7.注重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要让幼儿知道必须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才能去玩或做其他的事情。例如,如果幼儿不喜欢画画,而喜欢玩橡皮泥,就可以让幼儿先完成绘画任务然后再让幼儿去玩橡皮泥等。民间总是流传着一句古话:“三岁看老”,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会伴随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同样,坏习惯一旦养成,也很难再改变。所以,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能在幼儿时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将会有助于他今后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英.论教学强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侯军.正确运用奖励[J].安徽教育,1999(5):12.
[3]原雪.桑代克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S1).
[4]钟力平.钟力平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
宜木构思家具
教学与科研,是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学校发展,以及对老师个人发展,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教学与科研,既有对立的方面,也有统一的方面。一方面,教学与科研确实是有冲突的。首先,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教学与科研的直接目的是不同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输知识,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识。其次,从所要求的个人素质方面看,教学与科研所要求的个人素质也是有区别的。教学注重的素质除了口才外,还有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要求。而科研则不同,科研注重的素质要求主要是在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方面,而对口才等方面的要求则相对弱一些。再次,从时间和精力方面看,一个人教学多了,必然会减少科研方面的精力和时间,从而也就影响到科研的深化和提高。所以,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方面,教学与科研也是有冲突的。另一方面,教学与科研又是统一的。首先,从最终目的看是统一的。教学和科研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二者并没有根本冲突。其次,从长远和整体影响看,教学与科研也是内在统一的,并且二者是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关系。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一是科研创新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深化其基础是科研,而非其它。二是科研深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和深化其基础也是科研,而非其它。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是: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未来的科研提供一个好的人才队伍基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利于科研的进一步深化,因为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发现过程。再次,对同一个人而言,教学是果,科研是根,教学与科研从根本上也是统一的。一个人要想把教学搞好,就得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否则,教学就是苍白和无力的,而且有可能是误人子弟。所以,要想结出甜甜大大的教学之果,就得多进行科研方面的投入,根好才能叶壮,果实才有可能是丰硕的。由于教学和科研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所以,我们在具体工作和考核中,应当根据工作的性质和对象不同而有所偏重。对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老师而言,应当是教学重于科研;但对大学和一些成人学校的老师而言,应当是科研要重于教学才比较合适。因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重要的是知识的传输,而非创造,这时对老师的要求和评价主要就是要看其教学效果如何。但对于大学生和成人而言,就有所不同。大学生和成人对老师的要求主要是学术水平方面的,相对而言,对老师表述方面的要求相对会弱一些。而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就是科研水平。所以,对大学而言,注重科研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实际情况看,在大学里,没有科研,就很难产生名师,教学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因为科研是产生名师的基础。
糯米团子05
SSN: 2789-5521(print)《教育研究前沿进展》(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JERP)为双清学术出版社(Shuangqing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出版的一本学术期刊,接收主要是和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等)等相关的文章,本刊对文章形式不限,无论是实证、综述等均可。本期刊征稿范围包括:教育理论前沿、教材教法、教学经验、教育案例、教学设计、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大学论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幼教教育、教育经济等相关研究等。期刊现面向教育学者,在读研究生,各界教育工作者,老师,专家学者,还有博导,硕导等教育导师,课程研究者,课题研究者,教育科研学者等征稿。对于本刊认为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期刊会提供多轮修改机会,直到修改为可发表程度。支持在线投稿和邮箱投稿。百度搜索: 《教育研究前沿进展》中英文双版本期刊征稿了,就可以看到投稿方式
幼儿园教育的管理工作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的关键,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做一下分析。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加强幼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
你定好题目没??要是还没思路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在网上找些关于这类的(职业教育)等等找下你的思路!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方法探讨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