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1

julystar77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公共艺术创作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dnightdq

已采纳

写作思路:运用简洁的语言对公共艺术课的理念以及特色进行阐述,把自己在美术鉴赏方面的观点,审美上的观点写下来。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131 评论

草菜一家

运用特点:

1、参与性

公共艺术尊重公众的社会权利,保留每个参与者的意见。它属于一种开放性、民主性的艺术创作。

2、互动性

互动性体现在艺术、艺术家、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选择、影响等等。而且这种互动的位置也是平行的关系,它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有时候公众的意见能决定艺术家原来的设想和创作。

3、问题性

公共艺术设计是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它起到了警觉社会、改善社会的作用。

4、观念性

公共艺术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而是一种思想的体现。不是艺术家强加在公共空间内的一个艺术品,是全民参与并与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能影响到公众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追求社会的意义。

5、多样性

公共艺术可以存在于户外也可以存在于室内空间,另外还能以多种艺术形态来表现。

6、地域性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的区别和特定的问题,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一样的公共艺术设计。

意义: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扩展资料

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275 评论

『刻骨銘心』%

朱尚熹的艺术创作与研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公共艺术朱尚熹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曾经参加北京市政府关于公共艺术百分比的科研课题研究与实施。作为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海内外资料收集与整理,以及课题报告的初稿撰写工作。以后在各地做了关于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的讲座多次,向国内业界和有关人群介绍西方公共艺术的体系与运作以及公共艺术创作的前沿性经验。2008年朱尚熹撰写的两万字论文《北京的公共艺术立法试探》于2009年发表在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一书上。除了理论研究与推广工作外,朱尚熹还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实践与实施中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由他策划与组织实施的“阳光下的步履——北京红领巾公园公共艺术展”以及2001年的“林间步履——北京雁栖湖景观雕塑创作营”,在北京以至在全国公共艺术界引起反响。这两次活动一方面向社会推广了公共艺术,为市民提供了高雅的精神食粮,美化了都市环境,而且还培养了公共艺术人才,推动了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繁荣,尤其在北京地区有垂范之作用。作为公共艺术家,2000年他在北京西单文化广场推出了“镜城一隅——朱尚熹井盖艺术展”,展出的井盖艺术品和公共性理念收到巨大反响,在后来的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委托创作中,他都以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理念贯彻始终,创作了许多作品建立在了都市的公共艺术空间,如北京雁栖湖的《红色星球》、北京红领巾公园的《苏醒的圆环》、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的《家乡的桥——牧童短笛》和《港湾》、吉林长白山国际雕塑公园的《宇宙碎片》、天津海洋博览馆的《无名岛——精卫填海》、重庆北部新区的《一方水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情侣座——两个人的世界》等等,都是比较经典的公共艺术作品。纪念性肖像雕塑朱尚熹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我国第一代雕塑大师曾竹韶先生,对法国学派的纪念性肖像雕塑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创作的作品有建立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的《钱三强》和《王淦昌》、建立在韩国首尔金九纪念馆的《金九先生像》、天津名人苑的《马三立》、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的《萨马兰奇》、以及2010年创作的《陈纳德将军》等等。朱尚熹对当代肖像创作的见解是:肖像雕塑可以是“神形兼备”,也可以不一定,当一定要表现对象时,艺术家的影子藏在背后,必须 “神形兼备”;当艺术家表现自己的感受占主导地位时,对象仅仅是一个入口,或这叫借口,这时的作品与对象就不一定非要神形兼备了。他认为,不管怎样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肖像雕塑必须体现艺术家的见解,不能被动地表现对象,这就叫肖像艺术作者的在场性。雕塑教学在并不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朱尚熹的雕塑教学成果成绩斐然,并形成特色。首先朱尚熹将雕塑教育中的基础教学集中在雕塑语言和形体形态修养上。雕塑语言即雕塑基本功,其核心集中在空间、形态、整体三大意识的培养。雕塑语言不分具象及抽象,架上与装置,语言的内核都是一样的。第二,雕塑基础训练必须与鉴赏相结合,没有良好的鉴赏能力注定不能创作,从这一角度讲,朱尚熹的基础教学是习作、鉴赏与创作三位一体的。第三,朱尚熹的教学理念最终放弃了过去的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之以艺术史的视野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明白自己学习与升华的节点在雕塑史中的位置。第四,朱尚熹在教学中大量的示范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对学生理解知识和热爱雕塑事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0年,朱尚熹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A画廊推出了《纵深的形——朱尚熹教学雕塑展》,展出了具象与抽象雕塑近90件,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

198 评论

道生一,三代二

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要具有纽带功能,要成为连接社区居民的纽带,成为一个地区民众认同的一部分,同时还要与一个地区的发展及当地居民的核心利益休戚相关。

具体来讲,要根据一个地区的社会情况,为当地居民带来正能量。比如,能振兴偏远落后地区,让普通民众和工友以及小企业参与荣耀、发挥公共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地区积极向上的催化剂的作用,让社区民众共享参与这些活动的欢乐与经验。这是考察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特别需要强调的部分。

环境问题有两方面。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开发与使用新能源,循环使用可再生材料等问题。因此,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作品时有所见,环境问题成了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选题。

社区环境是指人的各种生活场所,如学习休闲场所等。小环境的好坏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如何采用艺术的方法来重塑公共空间、改善社区环境,也是衡量艺术作品公共性的一个指标。

公共艺术论坛在评选2012 年优秀公共艺术作品时所设定的五方面标准,以及部分获奖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尤其将五方面标准概括为重社区、重环境、重地方、重材料、重历史这五“重”,并探讨了五“重”与具体作品的关系。

扩展资料:

公共艺术在生活中作用

1、交际功能

在维系民族精神的传承方面,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以诗歌为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位爱国诗人,都以一腔为国尽忠的热血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2、认识功能

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小到认识一棵树、一只昆虫,大到认识宇宙、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换言之,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人类特殊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其过程本身富含对世界的疑惑、探究、认知,以及情感和理解。

3、改造功能

艺术能够改造世界。关于革命文化的作用,毛泽东曾这样论述:“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艺术通过传达感情,表达思想,对一定的政治起舆论作用。

162 评论

隔壁老袁无敌

公共艺术是一种可以让大家共同欣赏的艺术。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艺术跨学科融合实践作业研究论文

    学校艺术教育融合民间剪纸艺术的实践论文 民间剪纸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越来越被重视。民间剪纸

    小小荷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艺术设计研究方法与实践论文课题

    室内设计创新之路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室内环境特点和要求,忽视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整体性

    花栗鼠花栗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公共关系实践研究方面的论文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客观现象,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是作为理论和学科,它只是近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等发展的结果,在中国的传播则只有几十年的

    大财8910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论文

    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语文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方

    黑马胖子66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家园共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家长与幼儿园之间 教育 目标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必须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本文是

    fanfanwi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