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志泉额
ERP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建立ERP系统的必要性以及我国ERP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有效策略。关键词: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一、 ERP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技术特点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不同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包,它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最新成就,是旨在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统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ERP信息系统能将企业内不同部门所使用的信息统一在一个数据库当中,从而使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使用同一个的数据库。这样一来,不同部门使用的数据具有同一性。这种数据的同一性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好处,如减少输入错误、改进数据输入和使用的效率等,最为重要的,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另外,由于减少了数据交互,也就减少了人工成本,如某外资银行,采用了ERP系统后,财务部只有两名员工,一人记账,一人审核,完全能胜任所有的工作,为公司节约了人工成本。ERP的发展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订货点法,时段式MRP,闭环式MRP,MRPⅡ理论,ERP阶段和ERPⅡ理论。也就是说,ERP理论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的。我们可以通过表1对ERP的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和总结。ERP代表了当前集成化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最高水平,其技术特点可概括如下:一是先进的系统架构。在体系结构上,它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开发的、基于互联网应用,由数据层、N层业务层、表示层组成的多层架构的平台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完整的多层次的业务框架,包括业务框架(Business Framework)、Web框架(Web Framework)以及应用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等,因而能够适应业务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业务过程的技术无关性和数据无关性;具有跨操作系统平台和跨数据库平台的能力,能在Linux、AIX、Solaris、BSD、Windows等系统上运行,并且支持Oracle、Sybase、DB2、SQL Serve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二是信息高度集成。ERP能有效地将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财务、客户关系、采购、人力资源等各种管理模块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ERP将企业各种管理信息存入在统一的一个数据库内,这样就实现了企业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了企业各级组织内部有效的协作和快速反应。三是实时在线管理。企业总部可以通过ERP对各级分支进行网上业务审批和远程监控,下级分支也可以通过ERP查询总部各类信息,这就是实时在线管理,因此ERP能与Internet高度地接合,并且有很强的数据交换和通信能力。二、 我国企业应用实施ERP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ERP在中国企业实施的成功率并不高。在对众多案例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实施ERP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ERP产品提供商良莠不齐。国内ERP市场尚不成熟,厂商行为难以规范。例如个别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不管其产品是否适合买方的实情,不负责任地达成合同,导致了后面的实施工作无法进行和效果不佳的结局。二是对ERP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企业在选择ERP厂商时仅注重虚名,而忽略了其产品是否适合本企业实际状况和需要。ERP不仅是计算软件,其中更深含着企业资源整合与运作,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作等先进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因此,企业的管理思想是否和系统吻合,经营脉络是否清晰可控,各方面资源是否协调有序,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作是否成功。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实施ERP时未能把业务流程重组与实施ERP有效结合起来,造成只用计算机代替原有手工操作的一部分,ERP的整体功能难以全面发挥。三是企业实施条件的欠缺。ERP模式的实施对企业来讲是一个管理全面提升和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与企业长期形成的文化会发生冲突,而企业文化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逐渐创新出一套与之适应的企业文化。另外ERP运行的基础是准确完备的基础数据,传递顺畅的信息流,这些都是我国企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之处。同时,在管理方式、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方面,我国传统企业与ERP的实施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制约了ERP的顺利进行。四是企业实施策略的不当。有些企业在实施ERP时,由于高层管理人员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组织与整体规划,导致实施过程各部门难以良好配合,诸多要素难以到位,从而无法实现全面集成。另外,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ERP需要全员共同参与,缺乏全面的人员培训,从而使ERP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再者缺乏严格的考核,数据采集准确度低,也是导致实施ERP计划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三、 ERP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实施中的对策及建议1.在为ERP系统选择适当的结构平台时要考虑以下技术实现问题。一是系统结构。目前几乎所有的ERP系统都采用多层次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应用管理。因此ERP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网络运行能力和拓扑。所以设计ERP软件必须选择合理高效的网络结构传输协议和网络软件,使网络性能充分满足ERP软件的需求。二是系统集成。绝大多数用户在实施企业信息化项目时除ERP系统以外还会采用来自其他厂商的软件系统,因而经常需要不同的数据库和硬件平台。然而企业的数据和生产又是一个统一的系统,这就常常需要将这些分离的子系统相互集成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ERP项目的作用。所以ERP软件应该具有易于集成进行数据交换的特点。三是可扩展性。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核心商业过程,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制造、后勤、客户服务和销售等。发展越快的企业,其核心商业过程的调整频率就越高。因此在安装ERP系统时一个主要的考虑就是可扩展性。四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设计ERP软件要考虑到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尽量选择具有可移植性的方案。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方便性是保证ERP数据的安全运用和使用方便的基础,而数据库软件是实现ERP所需的大量企业数据存储和操作的基础,更与ERP软件的成败息息相关。所以ERP软件的设计一定要依托于一个可靠高效的数据库系统。五是数据的备份和安全性。ERP软件中维护的数据是企业至关重要的经营管理数据甚至还有很多是需要保密的数据,所以数据的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数据安全性的实现可以是硬件级的、操作系统级的、数据库级的和应用软件级的,一般来讲常常是综合以上各种措施来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2. 营造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前面的分析已经证明,ERP事业在我国的不适应,不光存在软件本身的问题,也存在我国企业缺乏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巩固的问题。许多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营造,甚至是根本谈不上企业文化,所以,为使ERP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3. 及时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对ERP系统的冲击。从ERP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ERP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新的科学技术一直就与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只有不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才能使包括ERP系统在内的所有管理手段和方法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所以应有专门人士对ERP系统如何吸收现代科技成果进行专门研究,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融进ERP。4. 培养称职的ERP顾问队伍。从战略上考虑,专业的IT咨询队伍会激励企业改进自身,从而使实施难度降低,效果更好。但是中国没有足够称职的ERP顾问队伍来帮助众多的中国企业来实施ERP。企业在ERP实施应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自身的力量,有时是无法有效地解决它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这时,就有必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如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化服务,来帮助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因此我们培养一批称职的ERP顾问队伍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陈庄,杨立星,刘永梅.ERR原理与应用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洪棋新.企业实施ERP项目的风险分析.上海信息化,2005,(3).3.孙淑英,刘瑞红.ERP对企业的管理变革及我国企业的实施对策.技术经济与管理,2002,(2).
liushuangr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1 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成败思考 3 网络信息资源
论文评语范文:1、论文选题比较适当,观点正确,但缺少独创性的思想,论证内容比较充分,但缺乏论证深度。英语表达比较通顺,但存在少量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实现通信。关于移动通信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通信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与
铁路信号毕业实习总结报告(学院)由于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2007届本科毕业生实习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反映
俺有这方面的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