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6

沙土花生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国粹的艺术生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想说真话

已采纳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摘 要:随着建筑史的发展,从中可以体现出社会文明与美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同地区的建筑是不同地域社会风貌的展现,能够从中发现审美和哲学观念。因此,充分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有助于实现建筑艺术的美学化,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充分了解美学内涵。 关键词:建筑艺术;美学原理;内涵 建筑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可以充分呈现各类建筑元素,包括线条、色彩、质感等,构建出符合人们审美的房屋构架,具有多重空间,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建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还可以形成建筑艺术,同属于技术与艺术的范围,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 一、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房屋或是具有实用性的建筑物,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其二是经过建筑设计师构思后,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和样式,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建筑和艺术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各自有相应的概念,但因为两者都与“建筑学”有一定的关联,符合其专业特点,因而形成了很多新概念,比如建筑艺术、建筑美学等[1]。 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中,通常会用building或house表示房屋等,用architecture表示建筑学,这就突出了建筑设计师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又因为建筑除了是一栋建筑物外,还是一种造型的体现,如此,它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的美感因素,即不同的点,由点发展成线,最后形成一面,或是整体建筑形式的质、色等,所以,建筑也可以被归为美术的范畴。“建筑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它涵盖了科技和艺术,让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关系变得和谐统一,互相融合[2]。 二、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异同 ***一***相同点 建筑设计师在构建建筑艺术时,会适当融入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让其具有文化艺术,并且两者都归属于“上层建筑”,会形成相同的创作基础。其创作规律基本相同,两者都是以人的思想变化为源头,了解以往生活的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特有的艺术形象,与时俱进,有较强的社会性与民族性[3]。同时,两者还受艺术普遍规律的引导和限制,会采用同一种创作手法,以及不同的结构处理方式,突出设计者的观念,形成不同的形式结构,运用形式法则完成设计。 ***二***不同点 文化艺术包括文字、戏剧、电影等,其中,文字艺术主要突出了文字的运用以及语言的描写;戏剧是要以剧本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效果的结合,增强戏剧的影响力;电影则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而建筑艺术通过造型,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视觉的享受,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其实用性与功能性,因其一旦建成,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即建筑与人的联络要远超过艺术与人的联络,它会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艺术的造型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精神意识。 另外,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都可以体现出人们生活的特点和形式,但建筑艺术除了可以反映其生活外,还可以根据本身实用性的改变,以及使用功能的调整,使其通过简单的雕刻、绘画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内涵。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建筑艺术是由固定的或抽象的几何形体组成,会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或使用氛围,或是宁静动感,或是朴素华丽,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艺术形态,增加自身的艺术魅力[4]。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除了可以在雕刻、装饰上体现出来之外,还可以从内外空间的展现以及空间的拓展上体现。首先,调整内外空间的布局以及进行空间的扩充套件,是为了满足建筑实用功能的要求;其次,这些空间被充分利用后,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氛围,但这必须以人们的活动为基础,对室内环境有初步的记忆。这就是在原有三维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时间元素,让其变成四维空间,即只有在一定空间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建筑。 三、建筑艺术蕴藏的美学内涵 ***一***从建筑风格的角度分析其美学内涵 建筑是以石头为笔记录下的史书,这已经成为建筑给人的初步观念。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观点分析这一观念,不管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筑,还是希腊、罗马建筑,都是把一个时期抽象的历史变得具象化,用物质的形式展示给当代的人们。而我们除了可以从这些物质中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概念性的理论外,还可以发现其建筑风格,并进行分析[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关注建筑风格,而是注入美学的观念,从不同的教育进行审美,让其形成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的产生必须以物质为基础,为建筑风格的形成提供保障。另外,建筑风格也可以体现出某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水平,包含一定美学与哲学观念。 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相应的建筑风格,而如果从共时性的角度分析,不管是建筑本身还是其风格都与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络,并且,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建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欧洲各个国家都展开了复兴运动,但因为生产力水平存在的差异,让各个国家的建筑各有特色。 很多西方国家都会把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其精细的雕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后,而是让人们不断惊叹,让人们不禁思考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类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当时人们多受唯物主义观念影响,但这种观念却无法在建筑中体现出来,意见大多由上层人员提出,没有满足平民的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不足,形成的封建管理制度。因此,这类加入大量雕刻的建筑无法在民间普及,只能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使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质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认识到财富的分配不均,所以,建筑设计者渐渐把中心从装饰性向实用性转变,满足社会大部分人的住房要求,形成平民化的趋势[6]。另外,人们普遍认为美学是哲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艺术哲学,即美学和审美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就是哲学观念的改变。如果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出现大量需要消耗较多材料的建筑,并以技术美学思想为指导,这种思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具有很浓的理性主义色彩;而注重建筑资讯的现代西方建筑,着重突出了反理性色彩。 通过上述分析,很容易发现当代建筑设计者开始注意到无序、冲突等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哲学观念,让建筑艺术实现了精确与模糊的完美融合。 ***二***从我国传统民居的角度分析其美学内涵 在世界众多的建筑风格中,我国的传统建筑无疑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把不同的设计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其具有整体感与美感;并且,其表达的生态观念,也和我国传统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络[7]。在古代,很多哲学界就已经提出了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即“天人合一”,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也是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是指包罗永珍的大自然,为客体,“人”是指在大自然中进行生产生活的人,为主体,主体和客体完美融合,便可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我国传统民居在正式建设前,必然会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房址,即背阴朝阳、北山面水、坐北朝南,便于形成房屋整体的良性生态系统。而背阴朝阳,加入山水的设计则可以通过整体布局完成,无需遵照原有的设计观念。此外,传统民居在室外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一观念,很多大户人家会在庭院安放假山,修建湖泊,而平民人家也会种植花花草草,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也会在室内放置一些装饰用的盆栽,让自然景色融入人们的生活,以此形成现代装修风格。同时,我国传统民居还可以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观[7]。比如,在高原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傍山建房,让房屋错落排列,在平原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会把房屋安放在深巷内,而江南水乡的民居则会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改变庭院或外墙的景观,增加人们与自然景观的亲切度。 四、建筑艺术的美学意义 建筑艺术的美学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问,它是在文艺批评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理论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艺术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形式,要求人们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建筑艺术,完成现代建筑的设计。而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分析观念,在哲学的思考范围内,也就要求人们坚持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建筑艺术形成或出现的各种现象,即通过辩证的分析,以及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解答其存在的问题,全面思考。因美学提出的观点中着重突出了协调的观念,所以,人们在进行审美工作时,要充分运用这一观念分析其规律,明确科技和艺术的关系,让两者在整体的建筑中变得和谐、统一,以增强设计的整体感[8]。 此外,现代科技和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改变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实现了美学观念的创新。比如,很多设计师以往只从三维空间着手,进行设计,但在加入现代科技后,逐渐向四维空间改变,形成新的建筑群体。因此,建筑艺术的美学除了要让设计者客观分析当前的现状外,还要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完善建筑学的理念,丰富其内容,促进“建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使其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融合多种形式的艺术造型,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理论。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明确建筑与艺术的关系,了解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其美学的内涵,用哲学的观念进行分析,确定其美学的意义,让现代建筑设计观念与传统设计观念相结合,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丰富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根杰.建筑与美的分析――建筑美学漫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55-57. [2]刘华龙.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J].中州学刊,2015,***03***:230-232. [3]李立.浅论建筑艺术与美学的辩证关系[J].安徽建筑,2013,***05***:23-25. [4]潘天波,胡玉康.建筑美学:美学的建筑学内涵与后果[J].艺术科技,2011,***01***:43-47. [5]唐孝祥.论建筑审美与艺术的共通性[J].新建筑,2015,***06***:37-39. [6]艾定增.符号论美学和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2015,***10***:26-29. [7]张鹏,赵彦,马秀荣.论建筑艺术与美学[J].科技资讯,2012,***25***:278. [8]李道先.试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高等建筑教育,2015,***02***:101-103. 篇2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摘要: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表演艺术--戏曲,将歌曲、舞蹈、杂技等很多艺术融为一体。戏曲通过特殊的表演形式将人物的生平经历绘声绘色地展现出来。探讨戏曲的表演特性,一方面是让戏曲演员们对戏曲表演能有更深的理解,能够获得更好的表演领悟,另一方面积极探讨戏曲艺术也是为其他人研究戏曲提供一个良好的参照。针对戏曲艺术的四个表演特性,本文将对此展开实质性的探讨研究,以便让人们更轻松地熟识戏曲这门中国传统艺术。 关键词:戏曲艺术 表演特性 综合性 写意性 程式性 虚拟性 中国戏曲所包含的剧种内容十分广泛,延伸发展的地方戏曲特色也是各有千秋,主要是京剧、昆曲、越剧等等,虽然在具体表演唱法上有所差别,但是总体的风格还是大同小异的。中国戏曲有着这主要的四个共同特点,也就是高度综合的特性,用歌舞演故事的写意性、程式性以及虚拟性。 一、高度综合的特性 中国戏曲是融合了多种艺术表演方式,使之融合在一起转换成一种新的表演方式,不仅仅只是在“听”上下功夫,在“视”上也是花样繁多。例如国外的戏剧,仅仅只是以对话动作来表演的,十分单调,与之相比,中国戏曲将歌、舞、剧三者结合,经历了历史的更替,吸取了历史传承下来的经验,不知疲倦的吸收其他艺术表演的优点来丰富自身,中国戏曲逐渐成为了无比丰富多彩的,感情逼真,视听双享受的表演形式。戏曲的器乐有着带动表演气氛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渲染了表扬情景当时的氛围,或激动或悲伤或萧索或热闹。戏曲的声乐讲究声随韵转。戏曲里表演演员的脸谱绘画,讲究十足的功夫,将人物的性格展现无遗。戏曲里的武打、滑稽等内容也是精彩至极,扣人心弦。另外,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中国戏曲吸收了很多明见感人至深的故事,利用戏剧的形势来再现故事中的情景,有神话有鬼怪,将故事的跌宕起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发展至今的戏曲在唱词上也有所扩大,例如吸收了散文、白话、诗歌的特性,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复杂。总之,中国戏曲的高度综合性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综合艺术,这正是戏曲的重要表演特性之一。 二、写意性 写意性,通俗的来讲,就是利用歌舞来描绘故事情节。大到历史神话故事,小到我们生活的细节,都成为了中国戏曲表演的内容。戏曲演员们苦练“唱”、“念”、“做”、“打”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将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完美地展现出来,戏曲演员必须将这“唱念做打”融会贯通,不能只精通其中几种,而是要样样精通。可见,一出戏曲从开幕到落幕,虽然短短的几小时,可是这些戏曲演员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大家看到完美的表演而更加刻苦练习,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这个道理。演员们用玲珑妩媚的身段,华美绝伦的舞姿,真切感人的表情,抑扬顿挫的道白和犹如歌莺般婉转的唱腔在舞台上尽情表演,都只是为了描绘出故事中一个个的人物形象。戏曲的写意性贯穿着戏曲始终,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舞台布置的写意。我们通常看到舞台上背景很简单,只有一桌二椅,但是戏曲演员却能赋予这简约的舞台布景多样化,有时候一张桌椅可以幻化出身处书房、厅堂甚至是世外仙境等等故事环境。有时候桌椅却又不是桌椅,它变成了山,变成了石头等等。不管桌椅到底是代表什么,这都是考验演员的功底。心之所想,便能成真。这也充分显示出中国戏曲的写意性。 三、程式性 戏曲如果没有了规范,将是如脱缰的野马,难以掌控。我们把这种用来规范戏曲的制约称为“程式”。戏曲的程式性主要是指戏曲当中人物的角色。我们俗知的“生旦净末丑”,正是对人物的表演特性的划分。每一种角色都有其特定的性格、唱腔和表演形式等等。例如老生,老生通常是指中年以上,发音浑厚,站如钟鼎的人物形象,这类角色讲究端正刚直庄重肃穆,这都是有规范的。仅仅只是哭和笑,就分成了很多种表演形式,就算是一声咳嗽也要将人物的性格身份展现出来。在台上,这“生旦净末丑”各有所要展现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有其代表性的层面,从唱腔到呼吸都是有条例的。虽然中国戏曲没有那样逼真的模仿实际,它的表演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比较夸张的,但是这种夸张不能随心所欲的乱来,而是要有一个度。戏曲演员的表情、动作都是有制约的,例如在在表演身段上,凡是袖口有甩袖、抛袖、抓袖等;手有云手、穿手、三刀手等;足有正步、跑步、滑步、跌步等。程式化不仅是对人物神动作有所规范,对人物所使用的道具同样也有制约。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形象特征,戏曲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研究,创造出了脸谱、蟒袍、水袖、长胡子、兰花手以及其他奇形怪状的道具兵器。中国戏曲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界限,这正是体现了戏曲的程式性。 四、虚拟性 虚拟性在中国戏曲中是至关重要的,戏曲演员在台上表演时,仅凭著一桌二椅就能描绘出故事中的环境,例如开门关门,跨门槛,上楼下楼,喂鸡喂鸭,穿针引线,上轿下轿等等,这里面的门、门槛、楼梯、鸡鸭、轿子都是虚拟的。可是戏曲演员必须表现出它们的实际存在,都是充分展现了戏曲演员的表演功底。这些虚拟的动作,都是让观众知道你所表达的内容,能够跟随人物身临其境一般,并且在所描绘的虚拟环境中,实质性地表达人物感情心理,让观众受到感染。很多戏曲中会有骑马或骑驴千里赶路的情景,显然舞台上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空间来千里赶路的,所以演员通常会利用转圈来表示赶路的过程。另外在时间转换上,演员的进场退场,都标志著戏曲时间场景的转换,这都是需要演员通过表演来点明的。戏曲的虚拟手法很大程度上给了演员们极宽的演技表现自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利用深厚的表演功底,都可以再现出翻山越岭,行舟过桥等等难以真实呈现的环境。不仅仅是需要演员们来联想,更是需要带动观众也能身临其境。 五、结语 除了以上这四个特性,中国戏曲还具有很多特点,这其中也需要戏曲演员和爱好者们去探讨,去学习了。只有对这些特性精通,才能在舞台上绽放光芒,才能完美的展现京剧的灿烂夺目。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去创造新的内容,给中国戏曲增加更多无与伦比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德秀.浅谈戏曲艺术的虚拟性[J].戏剧之家,2010,***02***. [2]李素萍.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J].当代戏剧,2008,***05***. [3]王少群.论戏曲艺术表演的写意性[J].黄梅戏艺术,2005,***03***.

287 评论

燕若雪0211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三、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方式各个院校要求不同,可以由指导教师成绩,检查评阅成绩,答辩小组成绩3部分综合而来.1论文阶段须提交材料各个院校要求不同,例如: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论文档案袋,论文中期检查表,汇报表,论文成绩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2答辩委员会1)答辩工作在学院领导下,由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2)答辩委员会主要由专业课教师组成,可聘请部分基础课教师或专业基础课教师参加,答辩委员会的责任是主持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和要求,对有争议的成绩进行裁决,并综合指导教师,交叉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成绩及评语,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最终成绩经主管院长审核后,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公布3)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包括秘书1名)组成,组长应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359 评论

花花要减肥

刚刚看到,所以现在才来,先给点意见。楼上的讲的是书法哦~~讲的倒是很详细,如果可以用,就可以采纳了。先说说我对论文的建议,中国画发展源远流长,如果仅就中国画来写,必然范围很大,建议范围越小越好,小到一个点,当然这是偶们老师的看法。比如皴法的发展演变,比如人物画背景的发展演变,比如你眼中的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哪个更具优势,再比如你对现代社会中国画的看法等等。如果是毕业论文,我记得我们要求三万字左右,写起来很费事的。需要的资料更多。 顺便一说,其实我主修不是中国画,了解的不多,不好意思啊......

3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艺术的论文主题

    论宗教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人文特点。论宗教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影响。等等。希望能够帮到你。

    来自巴厘岛的松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艺术创作的论文

    绘画艺术的目的为取得和谐之美,形成一种单纯、鲜明的特征来呈现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冰箱在说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艺术学的毕业论文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的内容,欢

    我来打包带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师生沟通艺术毕业论文

    songlir

    容嬷嬷2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艺术与技术的论文题目

    一、广告与文化:1. 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关系2.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商业广告的关系3. 现代传播手段的进步与广告形式的演变4. 艺术表现与广告文化的面貌5. 广

    shally907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