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飞雪
中国毕业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诚信教育论文 >> 诚信原则的人性检讨 诚信原则的人性检讨 摘要:诚信原则是指在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进行民事行为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谋求各方利益较量均衡所应遵循的准则。从用的层面解析人性善恶,并整合出六大类二十一种交易模式。唯恶大善制恶大善、小恶制小恶、小恶制恶大善三种交易模式符合诚信交易,成为诚信交易模式。而诚信交易模式又要通过其内在机制运作(监督和竞争)、外在诚信建构和制度违反惩罚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关键词:人性 善恶 交易 诚信 诚信原则乃市民社会必须遵守的信条,同时也是市民社会法的基本原则。其地位一提再提,以至有的学者命之为“帝王条款”。①其结果,诚信原则可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可解释、评价和补充法律行为,甚至可解释和补充法律,似与法律正义原则相比。这种在理论上无限扩张,实践上到处滥用,必将导致“帝王”之死,失去其规范意义和操作价值,实际上已进入了法律精神领域。为此,笔者拟从人性视角检讨诚信原则的内在结构、理想化模式及践行机制,以捡回其固有价值,取得规范界定和实践操作的生机。 一. 诚信与人性 (一) 诚信原则的内涵 笔者以为,对民事诚信原则的完整把握须从规范上去界定,从学说上去认识。但诚信原则内涵在中外规范和学说上极不统一,比如在法律上,《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契约应以善意行之;《德国民法典》第242条规定:债务人须依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无论何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应以诚信为之;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在学说上,对诚信原则的本质学说主要有道德理想说、道德伦理说和利益平衡说三种。②依据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界定法国采意思主义,德国采客观主义,瑞士和我国法律规定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指导性,在界定上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把握,称为折中主义。学术上的三种观点,以道德理想说理解诚信原则,可将之推崇到“帝王条款”之位,但同时它也就失去了法律规范意义;道德伦理说虽含有较强的价值评价,但终未渗入法律而形成法律的强制评价机制,所以最终又回到了道德理想说;利益平衡说是用经济学方法评判诚信原则,与道德伦理说一样,终未渗入法律而形成法律的强制评价机制,最终形成市民社会不能自为的状态。总之,法律意义上的诚信原则必须具有法律上的主客观评价机制,道德上的人性基础和市民社会中的利益追求。所以,笔者将诚信原则定义为在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进行民事行为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谋求各方利益较量均衡所应遵循的准则。根据该定义,我们可得出诚信须具备两个要件:(1)行为要件,指信息的披露充分,包括法律的主客观评价和道德的人性基础;(2)结果要件,指利益的较量均衡,体现出市民社会中的利益追求。所谓信息,指与交易有关的所有资讯,包括交易人的个人情况、交易价格、标的等。行为要件要求交易人各方获取的信息须对称。所谓利益,这里是指适法的意思效果利益,结果要件就要求在行为要件的前提下,达到各方的选择目的,两个要件缺一不可。交易是市民社会的普遍行为,但不意味是其唯一的行为;善意只是诚信内涵的似是而非的描述,所以,唯坚持依诚信的行为和结果两个要件判断,方可进行法律认定和实践操作,否则,将会造成法律的专制与实践的混乱。 (二) 从人性视角检讨诚信原则 全文共7页:
地主李东家
教育(语文)的毕业论文提纲 《以语文长作业为抓手,提升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实践与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现在,广大的教师都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给学生语文学习带来了诸多的新鲜感、好奇心、兴奋点。但是,走进你身边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们大多喜欢上语文课,却不爱语文学习,原因何在?我曾在我校学生中做过一项“我与语文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语文学习中,有84%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58%的学生为作业而苦恼,76%的学生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完成,32%的学生不喜欢布置的语文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教师的最大的希望。可见,传统的语文作业(如读读、背背、抄抄、写写、练练等)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湮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元凶。再审视我们的课改,过多关注的是课堂教学,往往忽视语文作业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的、没有相机而改的语文作业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语文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1、在传统教学背景下作业定位的偏差 2、新课标对语文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学习的学校文化提供了实践的基地 二、研究的内容 (一)长作业的类型 (二)语文长作业的实施(设计和布置) (三)语文长作业的评价 三、研究后的反思 (一)学生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的质量 (二)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给语文长作业的开展和实施带来了困难
sofa上的猫
该文尝试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章主要从五方面来讨论,即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指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 营造创新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更新学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新已无可厚非地成为时代主题的社会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各类教育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作为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深知小学教育对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下面就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一、 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榜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解放教育思想,开放教学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因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贝尔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尽展其能而不是教师独霸讲台进行单独表演,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作为教师,还应以创新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观念和知识技术武装自己,不断的获取新知识,接收新理念,学习新经验,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就能借助教材这个载体,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构思教学流程,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如在教学《荷花》第二段时,引导学生背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背着背着,一个学生问:“老师,我向编书的老师提个意见!你看这一段后三句,写得多没顺序呀!……像课本上这样写,我们很容易背错。我不按课本写的顺序背行不行?算不算错?”“对课本能提出不同意见,这很好!你也说得很有道理,至于说怎样背,那看老师怎么要求了,要求按课文背你就按课文背,要求创造性复述,那就可以按你的想法发挥了……”我们不仅为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创新意识鼓掌喝彩,而且为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友善的语气和学生讨论问题的民主精神所感动。又如上《威尼斯小艇》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纵横交错”一词后,随手在黑板上勾了纵横交错的威尼斯河道简笔画;接着让学生把课前制作的、想象中的威尼斯小艇贴到黑板上的“河道”上来,一时间黑板成了五光十色的纸船世界;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手拿小艇模型在纸船世界中表演船夫驾驶自如、穿梭自由的绝技,要求这名“船夫”一边表演一边说怎样驾驶。扮演船夫的学生犹如身临其竟,使出浑身解数夸自己的驾驶技术如何之好,从他们身上所展露出的自信、从容、幽默,不正是新型人才所要求的素质吗?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地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里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思考研究的合作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掀动而成功的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地球有引力等等,举不胜举。这些发明和发现无不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了好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随着他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增加,他们一定想去了解更多的事物及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经常的去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多给他们创造想象的空间,不要破坏和打消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在上《月光曲》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问:“小女孩听了一曲后,站起身来问,‘您就是贝多芬吧?’而贝多分没有说,而是继续弹呢?”让学生来回答,而这个学生却反问了老师一个与此无关的问题,如果我说:“答非所问,你到底听讲了没有?”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也就被破坏了。那时我是这样回答的:“你的答案很好,不过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课后你想想该回答那个问题更合适。”以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更高。现在的课堂教学时常被大量的知识灌输挤得满满的,很少留有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和余地;师生的问答往往沿着预定的路线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定过于详细琐碎,而且把重点放在讲解、说明基本事实上;学生的好奇心以及一些体现创造性的个性行为往往遭到压抑,被老师的讲解破坏,无法正常发挥,因此,也就未能形成有利于创新培养的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如在学习《祝福》时,有学生提了一个“如何看待祥林嫂抗婚”的问题。我按照一般书上说法,不假思索地说受了封建礼教的“烈女不嫁二夫”思想的毒害。有的同学当即站起来:”反对:“老师这是牵强附会!难道对爱情的忠贞就一定是封建礼教吗?更何况祥林嫂还沉浸在刚刚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呢?”如果当时老师不作肯定,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散,而我,肯定这位同学的独特见解,同时阐明了我们分歧的原因是对祥林嫂的感情立场不同:他是站在尊敬的立场,而我是站在同情的立场。同学门热情高涨起来,形成两派,经过争论,基本同意我的看法。我又趁机解决了几个问题,一堂课就这样地完成了。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起创新思维,尽快把他们引上创新之路。
俺能指导的。
论文提纲是反映论文结构框架的文字或图表,需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地介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变风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题目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摘要:上市公司由于其重要地位而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披露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失真的
教育专业论文提纲范文参考 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教育专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