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7

fengzhenpeng
首页 > 期刊论文 > 封建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研究论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olarBella

已采纳

1、两者产生时期不同:

封建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

郡县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正式推行于秦朝

2、基础不同:

封建制度: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的。

郡县制度: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扩展资料

封建制度特点

在封建制度,封建主统治其他阶层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主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对使用土地的农民或奴隶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手段压迫其他阶层。

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压迫关系,不会改变封建制度作为一个阶层社会的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封建制度

百度百科——郡县制度

190 评论

开运潇潇

封建制:又称分封制或分封制度,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 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 郡县制: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 特点: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57 评论

大大的好友

关于周的封建制与秦的郡县制的根本区别,杰出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在其经典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有精彩论述。他说,从横的方面看,分化是封建政治的一大特点。天子虽拥有天下的土地人民,此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他不将他们都握在一人手里,而是将其分赐同姓、异姓的贵族。至于周天子为什么这样大方,柳宗元在其经典的《封建论》中已有解释。商汤得三千诸侯支持,而建立了商;文王、武王父子得到八百诸侯支持而建立了周。在各自功成之后,建立了上层的统治架构,但无力改变基层政治安排。因此,如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西周的建国部分来自武力征服,部分来自原来小共同体治理者的自愿效忠,因而,其权力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因此,如瞿同祖先生所说,在周的封建制下,诸侯各自治理其土地和人民,用不着问命于中央,中央也不过问这些琐事。当然,对于诸侯过分的渎职不法,或侮辱中央,天子有讨伐的权力,但也不能因此而除其国。这与郡县制大不相同。秦是中国政制的一大转折。始皇吞并六国,不立诸侯,而置郡县,其守令秉皇帝之命以治,不得自行其是。所有政令,尽自皇帝出,郡守县令可任意撤换。只是从此时起,才形成了集权于中央的政制。此后,封建与郡县究竟孰优孰劣,就成为一个重大理论话题。时为始皇即位三十四年,在咸阳宫设酒宴,一位大臣称颂始皇废诸侯、设郡县乃是千古伟业,但博士齐人淳于越却不识时务,却批评始皇废封建有悖古制。丞相李斯对这番言论上纲上线,结果引起焚书坑儒的惨祸。秦行郡县制,始皇十分勤劳,却二世即亡,相比之下,周封建天下,历时七百余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标本。汉也正是据此而主张折衷封建、郡县。自唐以来,关于封建、郡县的讨论更为热烈,因为这之后,郡县根深蒂固,其弊端也尽情暴露,宋代学者就批评地方过弱,导致北方游牧民族长驱直入。限权与平等大体上,凡对封建有正面评价者,所想到的则是比较经典的封建制,且对皇帝专制深恶痛绝,而对限制皇权抱有一种热烈的理想。凡批评封建制者,所批评的对象其实是礼崩乐坏之后所形成的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制。历史上,唐柳宗元、宋苏东坡、范祖禹、清魏源等人着力揭示“封建”分割的流弊,明清黄宗羲、顾炎武、袁枚、俞樾等学人则发挥“封建”分权的正面价值。前者以“势”这样的历史哲学作为论证,持此论最力者,为湘人王夫之,他曾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哉!”但明末清初另外两位杰出思想人物却注重封建之分权因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对皇权大一统专制提出了严厉批评,而这种集权制表现在政府间关系上就是“郡县”,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手中。黄宗羲之主张封建,当以限制皇帝专制权力为主要出发点,不过同时也有一个更实用的考虑,即,封建制下,因为兵民合一,所以,能够有效地抵抗夷狄。黄氏欲以郡县制下的地方虚弱来解释满人何以能够吞并中原。顾炎武则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看法。他承认,“封建”与“郡县”各有其得失,“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封建制下,天子与公、侯、伯、子、男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这一看法与黄宗羲不谋而合。顾的具体建议也更具可行性:首先,改变由朝廷“多设之监司”、“重立之牧伯”的作法,转而完善乡亭之职,使乡里基础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和伦理维系作用。其次,将宋明以来君主独掌的“辟官、莅政、理财、治军”四权,分割给地方郡县守令。第一个主张即社会自治,第二个主张即分权给地方,实现地方政府自治。前者乃是后者的基础。至晚清,冯桂芬延续了顾炎武的这种说法,提出“复设古乡亭”,建立大体自足的地方治理组织。主张郡县者却揭示了郡县制的一个好处,即普遍的平等。在封建制下,人人归属某一个阶层,几乎很少有流动的机会。在郡县制下,从王公到平民,人人在皇帝面前平等,科举制度更把平等制度化,平民可以进位辅相。主张封建者却指出,这种平等有一个代价。在封建制下,最高权力与人民之间有大量“居间性”安排,古代天子的暴政可能被一层一层的领主阻挡。郡县制下,人民则直接面对最高权力,天子的暴政要让每个人平等地承受。但主张郡县制者也指出,在封建制下,诸侯可能自行暴政。综括起来,古代中国的封建、郡县各有其利弊:封建制有限制天子权力的效用,却没有平等,在堕落之后则会陷入诸侯的暴政;郡县制则有万民平等之利,但堕落之后却总是走向皇帝的专制。只是到了近代,英国人才真正地实现了封建、郡县的折衷,同时得到了分权与平等两个好处,从而历史性地终结了封建、郡县之争。

262 评论

金语佳诚

首先 在秦朝商鞅变法之前的社会不是封建社会 是奴隶社会。秦国时第一个走入封建的国家,因此异常的强大。之前的官僚制度是分封制 分 天子》公》侯》伯》子》男(封神榜里不是灭的就是商纣么,他就是天子。西伯“侯”的儿子于是做了周的天子)天子有自己的领地 叫京畿 绝大部分土地都分封给其他的同姓兄弟管理,这样的兄弟叫王 后期又会分封一些有贡献的大臣为王 春秋 战国时代的国王都是这么来的。秦朝以后开始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地方官员都是由国王任命,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个人认为这个是一种社会进步,于奴隶社会相比只有利 没有弊端。因为不论是对奴隶本身还是对统治阶级都是有利的。奴隶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虽然还被束缚在土地上,但是比起以前明显得到了改善。而封建主则因为采取了更有利于生产进步的生产方式,逐渐强大。

324 评论

美味偏执狂

可以避免皇帝和诸侯之间的矛盾

311 评论

想鱼的熊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与优劣

分封制是周朝的立国之本,天子虽拥有天下的土地人民,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但是,他不将它们都握在一人手里,而是将其分赐同姓、异姓的贵族。而在秦统一六国以后,李斯带头坚决反对继续沿用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议采用“郡县制”来统治和巩固新政权。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皇上直接任免郡守和县令的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不得世袭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分封制、郡县制做为两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各有其利弊,他们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思考,下面我们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优劣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一.       两种制度产生的基础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周王将土地连同当地的居民分封给诸侯,而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履行为王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助王救灾和按期朝觐述职等义务。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而在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新政权,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皇上直接任免郡守和县令的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不得世袭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二.官员产生的方式及权利的大小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 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王尽义务。例如,必须定期朝聘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

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       对社会的不同作用与影响

分封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诸侯王坐镇各个封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在诸侯王管理封地的同时,派兵镇守,其它诸侯王产生惧怕,不敢公然造反,战争的减少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国富民强。但到了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郡县制的实施,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局面,形成了集权和统一的政制,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法律条文细密,百姓动辄犯法,天下不足二千万人口刑徒多达百万,文化管制与言论管制达到了道路以目的境地,说句错话就是灭族之祸。上层权贵们肆意榨取民脂民膏,奢侈腐化,道德沦丧,导致农民起义多发。

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得失问题,是秦汉以后法家和儒家长期争论的一个大问题。分封制有限制天子权力的效用,但导致分裂割据最后陷入诸侯的暴政,秦朝确立起来的郡县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历史上起了很大进步作用,消除了在分封制下诸侯割据所造成的祸害,也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也造成了统治者的独断专权。

151 评论

萌萌panda我最爱

自己去课本看一下吧

172 评论

cn是一颗溏心蛋

主权:封建制度:天下分为很多国家,各个国家的首领自由掌管国家的一切, 其中最大国家首领,是其他国家名誉上的共同领袖。所以 天下主权归于各国首领。 郡县制度:天下就我一个国家,国家分为诸多个郡,每个郡都分为诸多 个县。每个郡或县都有一个长官,郡的叫守,县的叫令。令 由守任命,守有朝廷任命,朝庭由皇帝掌管,所以天下主权 由皇帝一人掌管。

169 评论

相关问答

  • 各国税制比较研究论文

    一、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并不是“双主体”模式税收按其课税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两类,并由此构成一个国家的税收体系。而税制结构模式则是指一个国家的税制

    甜甜小小宝Sal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比较研究论文

    与我国整个法制建设的进程一样,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行政复议制度就开始建立,先后在财政、税收、海关等领域实行。50年代后

    twinkle1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各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论文

    参考一下,然后再加上一点个人的看法和身边的例子就可以了哦,祝你成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对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

    cindydaniel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国内外专利制度比较研究论文

    中国是先申请制,美国先发明制。

    银眼的狮子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日教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论文

    日本的学前 教育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约有80%的幼儿会进入私立幼儿园。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

    吃货20151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