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的mango
大连理工大学突然上了热搜,此次不是“粪池炸了”的搞笑的段子,而是一场令人感到惋惜的悲剧。一研究生在实验室内身亡,案发后学校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经警方初步调查,已排除他杀,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学生是一个性格乐观的人,他全文都是用诙谐调侃的语气来写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幽默诙谐的言语背后藏着的却是研究生的心酸。在遗书中,他简单介绍了他读研以来的各种感受,面对导师的屡屡否定,他的内心已经留下不可抚平的伤痕。
在遗言中,该学生描述了自己几次论文被拒的经历,他想要极力去满足导师的要求,私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到头来得到的却是导师几句敷衍的话:“还可以”,“多去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数据毫无意义”。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他变得不再自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今年他原本还准备去备考公务员,可在这压抑情绪的影响下,他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彻底失去了希望。
此次悲剧不仅仅是简单的自杀案件,这还体现了研究生群体正在面临“通病”,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近些年,研究生、博士生因毕业问题自杀的案件屡屡发生,这绝非是偶然,而是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
很多研究生导师都会将学生当作免费的劳动力,并故意找借口不让其毕业榨取其剩余价值。读研本身就是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旦延迟毕业学生内心很容易崩溃,这会让他无法面对家人。其次,研究生也是需要鼓励的,但很多导师在点评时都是字字珠心,这很容易令人丧失信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如果不是他们疏忽了学生内心的感受,这件事又怎么会发生。如果不是导师的冷言冷语,这个开朗幽默的大男孩又怎么会变得如此压抑,所以说,有时候否定和冷暴力就能逼死一个人。
学校和国家都能够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方面,必须要严加管理。作为一名导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还要懂得尊重学生,就算学生论文写得不好,老师也应该要鼓励并耐心指导,而不是直接点评两句就搪塞过去,这只会让学生更加的迷茫。
温江成都银行
美国时间 6月14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警表示,该校一名华裔博士研究生陈某在其工作的校园办公室内上吊自杀,生前疑似受到华人导师李某的长期压迫与剥削,并与其存在巨大矛盾。
图片来源:华人生活网
事件始末
其电子邮件中留下遗书:「 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
陈博士今年30 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李某产生巨大矛盾。
在陈博士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
而在失踪之前,陈博士曾发微信给朋友,表示自己学业上的压力,并说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有关消息说, 陈博士生前似因论文与华人指导教授李某发生激烈争执 。
消息人士说, 陈博士的论文原来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可是他发现起始数据有误,整个论文被全盘推翻 。
因此要求指导教授撤回论文,教授却不同意。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教授表示如果撤销论文,陈博士六年心血将全部作废,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办法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发表论文。
但是,陈博士担心发表数据明显错误的论文,万一日后被同行看破,不但影响其他人的研究, 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断送 。
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图
朋友宣称陈博士个性乐观开朗,可是长期受到指导教授压迫剥削。动辄拿无法毕业威胁他, 论文事件更让他苦恼,早就萌生自杀念头 。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他的电脑里就有很多有关自杀的信息。
而此次涉事的教授是一名中国的李教授。随后,记者联系了李教授,但是李教授却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
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去往美国。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陈博士的生前好友所言属实,他的的确确遭受过「野蛮」的对待,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明知有问题,还有逼迫学生发表。
这难到还是一名导师应有之作为吗?
整整六年的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热爱的研究倾尽心力,得到的却是一个「造假就可以拿学位」的回答,这恐怕并不是陈博士的「初心」。
博士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博士寻短见的悲剧我们见过太多了,每每都痛心疾首。
一提起博士,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但事实上博士生的生活并没有想像般的光鲜。
在这个时代, 论文、毕业、就业 成了硕士博士们肩上的三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起来。Nature的社论版块曾报导,45%的硕博士有抑郁倾向,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6倍。
图片来源:Nature
博士生长期高压力和高强度的研究工作,情绪失落、焦虑甚至抑郁频繁出现。然而在心理出现问题后,较少有博士会寻求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最后承受不住,就往往会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和导师关系,一个永恒的难题
每每有博士自杀,媒体总会报导其与导师关系不和谐,受导师压榨。对硕士博士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但能确定的是,导师很重要。但是这年头,好老板凤毛麟角,优秀的博士比比皆是,一来二去抑郁的博士只能是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博士毕业必须要经过导师签字,故而遇到人品不太好的老师,毕业就会殊为不易。为了能让导师签字,博士硕士们往往要「答应」导师一些非毕业要求之内的其他额外条件。
而在此次事件中, 陈惠祥与导师之间关系就不是很融洽,据悉,导师经常对陈大骂出口,压迫剥削,甚至不顾陈的学术生涯也不撤稿。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和导师相处呢?
学霸君也很无奈…处于弱势的博士生们往往只能选择 妥协 :
1、做自己该做的事,保持一些个性。
2、学会理解和观察,摸清导师的脾气。
3、我能行!用能力赢得导师尊重。
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负责
但是,这次事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焦点: 论文撤稿 。
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是学霸君面对这件事,我也会和陈博士做出一样的选择: 撤稿 。
这是科研人最基本的科研精神。
作为科研工作者,论文在当前还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评价标准。为了学位、职称、奖金、奖项、申请基金,科研工作者有时候不得不为了科研发一些「水文」,或者对论文数据进行一些「修饰」,有些地方将错就错,变得不那么较真。
陈惠祥正是担心有纰漏的论文会让同行纠错,最后影响自己的学术生涯。
比起陈惠祥的执著于较真,当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有时迫不得已,随波逐流,事后又悔不当初,被网友爆出学术不端,居然以年轻时不懂事来回应。
对于自己的学术生涯,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毕竟被查出来学术不端,就是自己一辈子的污点。所以我们应该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数据和论文负责。在投稿时要筛选靠谱,业界好评的杂志,避免被「黑名单」期刊和水刊耽误,进退两难。
最后,学霸君希望各位博士调整心态,拒绝抑郁,如果抑郁了,千万要: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生命只有一次,千万珍惜。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Plus 照片由 Pixabay 从 Pexels
chensilong812
对普通人来说,研究生是上帝的宠儿。如果能上研究生,自身的经济条件并不会太差。但为什么一个25岁的年轻人会走向死胡同呢?他的遗书也许能解开谜团。
这个研究生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在他上吊之前,他曾经在网上发表过一篇自杀遗书。虽然有大批网友劝他不要做傻事,但他还是没能解开心结,选择用绳子结束生命。
他在遗书中写道:今年是不好的一年,由于疫情,论文的准备时间被耽误了很长时间。因为我是化学专业的,我需要实验数据来支持。有些学校可以选择推迟毕业,但我们不能!本来,没有足够的时间以专利的形式毕业,但h先生说,专利太简单了。如果你颁发了专利,你就毕业了。水太多了。必须要求我们发表一篇论文,马上就到论文答辩了,我现在还没准备好。
此前,为了赶进度,他不得不与他人共用设备。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他甚至把白天的时间让给别人,通宵做实验。结果呢?不管如何进行实验,同样的前提下,结果都不一样,这种情况几乎让他崩溃了,就等着毕业,从没想过时间不够,实验的结果完全达不到预期。
看着自己的数据,除了绝望还是绝望,这个群体以前没有出现过不能按时毕业的情况,为了不打破这个传统,那我就消失了!
信的最后,他还谈到了参加美团的公益活动。他的愿望是变成一只猫,在猫咖啡馆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即使他做不到,他也会是一只毫无顾忌的野猫。不要背负太多人的期望,也不必无法满足别人和自己的期望。
猫的寿命大约是10年。,我现在才25岁。,我不比猫长多少。
从这位研究生的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孩子。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告诉自己,并没有说学校或老师一点都不好。如果没有猜错,他有一种顺从的性格,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立场不够重视,总是把别人的期望看得太重。
推迟毕业有什么影响?此外,这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不是他不努力学习,学校和老师没有让他难堪。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事情必须去做。
如果你努力,却又做不到,放弃掉就好,何必放弃自己的性命。
一切都有机会重新开始,而生命,只有一次!
这孩子太傻了,希望来生能如他所愿,做一只小猫!
本文是掌桥科研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体育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中学体育概论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掌桥科研平台提供
看问题一分为二的看。首先这个混蛋院长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做正事,误人子弟,是主要原因。其次,这个同学的心理素质也有待提高,这样的挫折都不能调节,以后还有更大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论文格式及小论文写法 解析: ***论文的定义 论文是学术论文的简称.学术论文
1.研一写文献综述至少应该看100篇参考文献。 2.写一篇文献综述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 由于刚进入研究生一年级还未进行选题,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可以阅
10天。《图书情报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图书情报工作》一般10天初审退稿,由投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