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裳风云
莫言当我从头至尾看完他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视频后,我为他鼓了掌,而且我的鼓掌是由衷的,完全没有他所讲的某些小学同学不哭装哭,甚至用唾沫当眼泪的表演成分,因为鼓掌时只有我一人在家,表演给谁看?我为他鼓掌也不是因终于有了一位同胞能站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的自豪,也不是因为他的镇定自若,言简意赅,我鼓掌的理由是因他演讲的形式和所传递的人间之关爱、人和自然之关爱。首先,令我感动的是他演讲的形式和平淡无奇的口气,如此新鲜,完全出乎我所料。不同于曲啸、司马南之辈的附庸风雅、空洞说教;没有于丹等辈的自我标榜、油嘴滑舌、哗众取宠;他的演讲没有说教,没有口号,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八股,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听起来是那么入耳,那么亲切,那么能令人动情,又从中受到那么多的教育和启迪。由此让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演讲,怎样去给人作报告。其次,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小说家的描述,小说家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又是个编故事的人,又是具备讲故事、编故事天才的人。多么贴切!多么谦卑!完全不像某些人一旦有了点荣誉就不知天高地厚,自我吹嘘,自我夸大,从而使我对莫言产生了由衷的敬慕和崇拜。再者,莫言的演讲最令我为之感动的是听似平淡,却处处涌动着爱的波澜和容忍的浪花,让人受益匪浅。爱是感情动物的共性,正因为世间有了母子之爱、亲戚之爱、乡邻之爱才能构成千万个家庭和人类社会,才能使家族得以繁衍、社会得以延续,才能产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才能给作家创作提供无穷的动力和丰富的源泉。莫言母亲对儿子的爱,莫言本人对亲人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爱,都成了他小说的素材;他所爱的家人、亲戚、乡邻也成了他小说中人物的典型。莫言之令我感动,就是因为他所讲的故事看似波澜不惊、平平淡淡,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身边无处不在的小小故事,却透彻心扉,让人体会到了大仁大爱、大慈大悲。无疑,传播爱,颂扬爱,就是莫言这次演讲的目的和主线。听完莫言的演讲,深信我以后会耐心地读一下他的书,当然,不是他的强迫,而是受他《讲故事的人》所感动。莫言,你是好样的!
zhzhohohzh
就像法国的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所以对我的小说感兴趣,就是因为我的小说土,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认为,任何作家之所以走进西方读者,最终是靠文学作品的自身力量。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莫言说,“当代文坛没有出现大作家,才使我这样的人得以成名。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一些人比我有才华,个人经验比我丰富,但是没能在文学上获得太大的名声,是机遇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讲我非常幸运。所以要经常向别人学习,不要忘本。”从30年前的文学青年一步步往上冒,直到今天,他经常提醒自己,一定要高度地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 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那一缕幸福
现成的研究综述,找来看看:陈吉德的《穿越高粱地——莫言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78-81);黄萍的《莫言小说研究述评》(《新世纪论丛》,2006年第1期,171-173);马艳艳、裴秀红的《莫言小说研究综述》(《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66-67);房赋闲《莫言创作研讨会综述》(《文史哲》,1989年第1期,99-102)。此外,莫言主要研究专著及资料汇编:《莫言论》,张志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怪才莫言》,贺立华、杨守森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评传》,叶开,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年 4 月版;《莫言研究资料》,贺立华、杨守森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杨扬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施战军、路晓冰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她历史悠长,光彩夺目,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学经典形象和故事,因此我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我们当代人值得不断学习、探索、挖掘的富矿
方言其实表达的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用方言来读名著,别有一番风味。能够更加把人带入其中,氛围感十足,文字也变得美了。
有一个有语音接受有一个有语音接受我他家的女孩
1. 基础理论性论文。这类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相关领域的概念、理论,而非实践规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已有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推演等推理方式,过一系
端午の节句端午(たんご)は节句の一つで、现在は5月5日である。五节句の一つであり、端午の节句とも呼ばれる。そもそもは旧暦5月5日に祝われたが、今日の日本ではグ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