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0

一杯甜柠檬水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公共艺术音乐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rystaldxe

已采纳

公共艺术是一种可以让大家共同欣赏的艺术。

358 评论

以哩哇啦

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可以写一篇几万字的论文。只写1000字有点太少了,建议你上百度搜索进行查阅。

356 评论

dongdong88z

艺术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我分享的艺术论文提纲的模板,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下声乐艺术审美观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其审美观念上,并对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中国传统视阈的观照下对民族声乐艺术美善合一、心理和谐、清新简淡、以及追求韵味的审美观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声乐;艺术;审美

一、美善合一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二、心理和谐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三、清新简淡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四、追求韵味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阈下来探析声乐艺术中的审美观,是对于声乐艺术的发展特性的遵循,能够使我们声乐艺术中审美价值内涵有一个深切的体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审美风格进行探讨,有利于构筑和完善美学概念下的声乐审美体系,以满足新时代下大众对声乐艺术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农.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J].音乐研究,2004,01:59-64.

[2]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及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

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研究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能够对人的主体意识进行反映,实现对情感的完美表达。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不仅能够弹奏出交响乐队般宏大的音响效果,也可以表现出流水般细腻的音乐形象,一个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蕴含了作者以及演奏者的情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听众传达。本文主要针对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进行讨论。

关键词: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表达

1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表达的特点

2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表达的形式

在钢琴音乐艺术中,对于审美情感的表达,并不单纯的.局限于音乐作品,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1旋律钢琴音乐的旋律创作

2.2和声

2.3小品

3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的诗意化表达

3.1标题音乐的发展

3.2诗歌的改编创作

3.3诗歌意境的营造

4结语

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活动存在一致性,能够实现感情的同步,其本身就是一种人的主观表象,可以凭借优美的旋律,表达出作曲家、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引发听众的心灵共鸣。钢琴音乐能够将简单的音符和记号转变为美妙的乐音,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唤起各自的人生体验。

参考文献:

[1]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2009(3):197-198.

[2]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2):23-24.

[3]刘琳.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成功,2013(20):275.

[4]吴旭东,马宁宁.钢琴艺术审美因素与情感关系研究[J].音乐时空,2015(24):110

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探析

摘要: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艺术介入城市空间,使现代城市景观在形式和精神内涵上都得以新的延伸,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其创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场所精神”,以及把握四个原则: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情景交融、延续与创新。

关键词: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场所精神

1公共艺术的定义

2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及类别

3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景观中的创作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一个人来到空间中就必须寻找人的足迹,人成了社会空间中内容价值的精华。正是有了公众的需求,城市才被要求具有更有品质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

3.2公众参与原则

3.3情景交融原则

3.4延续与创新原则

4结语

参考文献:

[1]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靳埭强.集•公共艺术国际论坛暨教育研讨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和生.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姜竹青.欧洲公共环境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6]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8]邓承金,陈海源.关注城市公共艺术创造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与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6(11)

202 评论

粉色小恶魔yiyi

备份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普罗科菲耶夫非常喜爱儿童,也非常了解儿童,因此他为儿童写的作品都能博得热烈的反响,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应莫斯科新开办的一所儿童中心剧院的邀请在1936年4月完成的,同年5月在一次音乐会上为儿童们首次演出后,立即受到国内外听众的普遍欢迎。这首很有独创性的标题作品,原名叫做《彼得是如何巧胜恶狼的》,讲的是少先队员彼得像猎人那样机智勇敢、在小鸟的帮助下逮住恶狼的故事。这首作品用小型交响乐队演奏,并用朗诵来配合解说故事。普罗科菲耶夫在这首作品中,不但力图给孩子们讲述动人的音乐故事,而且还力求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通过有趣的方式给孩子们上一堂简单的“乐器学”课,让他们熟悉交响乐队的一部分乐器及其互不相同的独特音色。为此,作者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以代表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让它们在整个作品的全过程中发挥为它规定的不同作用。这样,无疑地可以帮助小听众从固定的乐器音色去寻找相应的角色及其活动,从而更好地听懂这音乐故事的内容。作者在总谱扉页上对此曾作了如下的说明:“这篇童话的每一个角色在乐队中各由一种乐器来扮演:小鸟——长笛; 鸭子——双簧管;猫——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爷爷——大管;狼——三个法国号的和弦;彼得——弦乐合奏;猎人的枪击——定音鼓和大鼓。演奏之前最好向儿童们出示这些乐器并奏出它们的主导动机。这样,在演奏时,孩子们就会毫不费力地分辨出乐队中的一系列乐器。” 普罗科菲耶夫用音乐和巧妙明晰的画面把所有角色的性格描写得非常简明、准确而易解,由于规定一些乐器在整个作品中只用于某些特定场合,从而乐队的配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尽管如此,这部作品的乐队写作还是相当丰富多采。为了便于理解和欣赏这首乐曲,现在最好先来看看作者编写的故事——朗诵词: 有一天大清早,彼得打开大门,到那绿油油的草地上去。在大树高高的一枝树枝上停着一只小鸟,那是彼得的好朋友。“这里多安静啊!”——小鸟快活得唧唧喳喳叫。鸭子看到彼得忘了关上大门,开心极了,就摇摇摆摆地跟了出来,这下子它可以到草地上的深水塘里游个痛快了。小鸟一看见鸭子,就飞下来停在鸭子身旁的草地上,耸耸肩膀,说:“要是你不会飞,你还算鸟吗?”鸭子回答说:“要是你不会游,你才不算鸟呢!”说着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去。鸭子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小鸟在岸边跳来跳去,它们还在争吵不休。突然,彼得警觉起来,他发现有一只猫在草地上悄悄走来。猫心里想:“这只小鸟只管吵嘴,我正好乘机把它捉住。”说着,使用它那柔软的脚掌轻步朝小鸟走去。“当心!”彼得大声喊叫,小鸟立刻飞上树去。这时候鸭子在池塘里,气冲冲地对猫呷呷地叫。猫绕着这棵树打转,心里想:“值不值得爬那么高,再说,等你爬上去,小鸟总归会飞走的。”爷爷出来了,他责怪彼得一个人跑出门去。这个地方多危险呀。要是树林子里跑出一只狼来,看你怎么办!彼得不把爷爷的话当一回事,他想少先队员才不怕狼呢!可是爷爷拉着彼得的手带他回家,便把大门牢牢锁上。真的,彼得刚走不多久,就有一只大灰狼从树林子里跑出来。猫一下子就爬上树去。鸭子在池塘里叫个不停,一慌神反而从池塘里跳上来。但是不管鸭子怎样死劲地跑,狼总是跑得更快。狼越追越近,越追越近,终于追上了,狼把鸭子捉住,一口吞下去。现在的局面是这样:猫坐在一根树枝上,小鸟停在另一根树枝上,跟猫离得远远的。狼绕着这棵树乱转,用贪婪的眼光盯着它们。这时候,少先队员彼得站在锁好的大门后面,眼见刚才发生的这一切,但他一点也不害怕。他跑回屋里拿出一根粗绳子,爬到高高的石头墙上。在狼绕着转的这棵树上,有一根树枝伸过墙头上来。彼得抓住这根树枝,轻巧地爬上树去。彼得对小鸟说:“你飞下去,在狼头上打转,可要小心别让它抓住你。”小鸟的翅膀几乎要碰到狼的头顶,狼气呼呼地向小鸟扑来扑去。啊!这只小鸟真的把狼给气坏了!狼又多么想把小鸟捉住呀!但是小鸟是那么灵巧,狼简直拿它没办法。彼得呢,他用绳子打了一个套结,小心翼翼地把它放下去;他用这套结套住狼的尾巴,就用力收紧。狼发觉给人逮住,就狂蹦乱跳,想要挣脱。但是彼得把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树上。狼跳得越凶,套结拉得越紧。就在这时候,猎人从树林子里出来了。他们跟踪狼的脚印,一边开枪一边追了上来。但是彼得从树上喊道:“别再开枪,我和小鸟已经把狼逮住了!请你们帮着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就是。”现在,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支胜利的队伍:彼得走在前头,猎人牵着狼跟在他后面,最后是爷爷和猫。爷爷摇摇头抱怨着说:“嗯,要是彼得没有把狼逮住,那可怎么办?”小鸟在他们头上飞来飞去,高兴得喳喳叫:“瞧,我和彼得都是好样的,看我们逮住个什么东西呀!”要是你们仔细地听,就可以听到鸭子还在狼肚子里呷呷叫呢,因为狼是那么性急匆匆地一口就把鸭子活活地吞下去。 《彼得与狼》的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三大段。开头一段,即在大灰狼出现从而引起一系列戏剧性事件之前,作者先为听众介绍故事中的一些基本角色和他们的活动背景,音乐笼罩在夏日乡村的安宁闲逸气氛中。彼得的主题是整个作品最重要的主导动机,它同小鸟、鸭子、猫和爷爷的主题穿插呈现,虽然它在反复时不断变换着调性和织体,但轮廓始终是鲜明清晰的。作者用弦乐器生动而温暖的音色和简朴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作为这个人物的性格描写。长笛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还有模仿小鸟啁啾的音型,最容易辨识。双簧管的音色本来带有一点鼻音效果,它的低音区就更像鸭叫一般,而鸭子主题的下行旋律,多少同它的悲惨命运有关。单簧管低音区的咕噜响声和它的主题,显然是模仿猫的媚态和打呼声。爷爷出场则用大管的宣叙调来表示。在这一段音乐中还出现一个次要的矛盾冲突,那就是猫企图趁小鸟同鸭子一直在吵嘴的机会而捉住它,这诡计却给彼得识破下。 乐曲当中相当于“发展部”的一段最为紧张,从恶狼出现开始。猫的旋律刚露头便突然被打断,然后变成一个快速的乐句直窜高音区——这形象地说明猫一溜烟就爬上了树梢。鸭子的主题也有变化,它的速度加快,显得急躁不安,而且移到高音区形成奔跑的音型;当鸭子被狼一口吞下后,在一片静寂中传出大提琴的一个泛音乐句,这是鸭子在狼肚子中的哀鸣的模仿。此外,彼得在小鸟的帮助之下巧妙地逮住恶狼的描写,例如表示彼得从树上放下套结的弦乐音型等,也同样具体而形象。在这一段中还出现两个新的主题——狼和猎人,前者是三个法国号,后者是愉快的进行曲,它不时还为代表猎人的枪击的定音鼓声所打断。 大灰狼被逮住后,便是乐曲最后一段的开始。从进行曲的雄壮乐声中首先可以听到彼得的主题,现在它改由法国号奏出,原来轻快安逸的曲调变成了一首富丽堂皇的进行曲,充满愉悦和胜利的气氛。随后,童话中所有的角色都在听众面前一一走过。这最后一段带有再现部的意味,因为乐曲的基本主题全都在这里重现,而且音乐也返回到最初的调性——C大调上来。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在音乐会上演奏,但具有“剧场”效果,它的音乐单纯质朴,工笔纤巧,象《爱丽丝漫游记》一样,不但深受广大小听众的热诚欢迎,而且对成年人也同样有吸引力。

317 评论

相关问答

  • 音乐艺术理论论文题目

    选题是音乐学 毕业 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音乐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熊猫盖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音乐艺术论文1000字

    音乐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摘要:音乐是无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在音乐欣赏课上,我听到了许多从未听过的音乐,接触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以下是音乐带给我的一些启迪和

    红色高跟鞋H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公共艺术毕业论文结构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通常都包括摘要,这是用来介绍技术发展的;还有实验部分,这是来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的以及结论部分,这是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的部分。

    yiranrenxiaoya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音乐艺术实践论文范文

    声乐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学好声乐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声乐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民间音发展趋势》

    缘来是你6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公共艺术概论毕业论文

    艺术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导语:艺术是 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

    水郡都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