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0

爱美食的飘飘
首页 > 期刊论文 > 渔舟唱晚古筝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D中国王海如

已采纳

各位看官请注意了,曲目视频在最后。  (因为的限制,一定要在app里打开才能看……)《渔舟唱晚》是一首古曲,在古筝曲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古筝弹奏者必修曲目之一。这是一首典型中国特色的五声音阶作品。它曾经被改编成为民乐大合奏,民乐二重奏以及小提琴独奏等。此首乐曲如同钢琴曲《悲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一样意义深远,影响极大。 《渔舟唱晚》区意在描绘夕阳西下之际,碧波万顷的湖面上,渔民们泛舟而归,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旋律优美、流畅、素雅、恬静、脍炙人口,韵味醇厚。这首乐曲的节奏感很强,具有强烈的快慢强弱对比。所展现的音乐形象和效果很鲜明。此曲用舒缓优美的慢板刻画出一幅夕阳西下一片碧波万顷的水上美景;用波浪起伏的快板,表现出一幅渔翁在水上奋力捕鱼的动感画面。乐曲的高潮过后,又采用轻柔的结尾,把人们带到了晚霞辉映水面,渔船满载而归的诗情画卷。我大致把全曲分为三段: 第一段,用慢板优美柔和的旋律,加以左手的按、滑等技巧,流淌出了优美悦耳的旋律,展现出如诗如画的湖滨晚景,缓缓落下的夕阳,慢慢移动的远帆,哼唱着渔歌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乐曲一开始用浑厚深沉、具有空间感的八度和声好像展现了一幅画,这是一幅古画。似乎将你带进了一个神秘的的世界,如同世外桃源。清风拂过,水面泛起波澜,到处一派湖光山色。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画面可以使人暂时忘却世俗的喧嚣,回归到心灵的净土。抒发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演奏者在演奏这一乐段时,要做到气定神闲,节奏要稳,速度要缓。 第二段,乐曲的速度逐渐加快,刚开始的旋律是从第一段的八度跳进音中转换发展而来。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清角音为乐曲带来全新的转调感受。三连音的花指由弱到强层层递进,经过6小结后又转回明亮情绪。之后由一系列下行模进手法,又加入了滑音和花指,使音乐显得亮丽。徵音“5”是全曲旋律的中心音,此段中运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时间出现离调,转变成下属调性,与第一段形成变化对比,展现出了渔夫归航、奋力破浪前进的激昂欢快的情绪。 第三段,快板段落,音乐由上行再下行的音型构成,旋律运用了大量的音型模进和变奏。形象地刻画了摇橹荡桨声和浪花声。音乐速度的逐次加快,音乐力度的不断加强,古筝特有的各种左手按滑技巧和催板奏法的加入,表现出了渔舟近岸、渔歌飞扬浪花点点渔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满载而归的热烈欢快情景。之后反复时又加入了古筝特有的滑音和双劈技法,如同你追我赶、欢歌笑语、浪花飞溅的美妙乐章。最后的反复是全曲最激烈之处,好似渔船飞快地行驶着波涛汹涌的江水拍打着河岸,音乐情绪高涨,最后有大力度的刮奏将全曲推向了高潮。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音乐忽然沉静了下来,尾声缓缓流出,刚才还是热烈万分,往江边望去已是炊烟袅袅,夜色渐浓,温暖的家已经渐入眼帘。 《渔舟唱晚》因为其优美动人的旋律,曾经被多种演奏形式改编,还被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选为配乐使用。这首乐曲流传至今有很多种版本,几乎每个流派都会产生一些具有本派特色的版本,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一些弹奏方法也会因人而异发生细微的变化。比起那些有具体情节的乐曲,它更像是一幅山水画卷,显现出它特有的意境。这样就给予欣赏者更大的空间进行个人的理解诠释。欣赏音乐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欣赏、理解乐曲或者诠释乐曲都是一种主观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不会像客观事物那样具有规律可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心情下欣赏乐曲时,都会导致对乐曲本身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这些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 《渔舟唱晚》将这句充满哲理的话以音乐形式具体地表现出来。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变得焦躁庸俗。弹奏或者欣赏《渔舟唱晚》,应该借此曲中展现的朴素自然的渔民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涤荡自己的心灵,给心灵的沙漠添一块绿洲。 参考文献: [1]袁静方著,《民族器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苏巧筝著,《论中国古筝流派》 以下这首《渔舟唱晚》,是本人前段时间参加活动弹奏的其中一首。 在渔舟唱晚这首曲子下,加入了伴奏及稍微修改了一些内容,使得这首曲曲子带入了一些流行元素。 中艺琴社  白璐 《渔舟唱晚》 美拍中艺琴社 白璐《渔舟唱晚》   优酷

84 评论

燕园小西

《渔舟唱晚》赏析:乐曲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最后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1984年,中央电视台选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至今。《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渔舟唱晚是古筝四级曲目,是比较初级的,比较短小的筝曲之一,也被录为考级教材,其比较注重节奏与音色,左手伴奏部分大都在低音区,要掌握好距离使其声音浑厚悠长,颤音是本曲特色。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166 评论

阳光明媚1618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从全曲看,“徵”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2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舟子咏主题论文

    上百度搜呀!!很多的,相当年我也是上百度找的

    shiyeyouyou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钢琴和古筝的论文题目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

    慧心永梅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日本古筝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关于古筝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古筝作品《夜深沉》演奏赏析2、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3、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4、古筝

    最爱贺曼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古筝相关的论文题目转调筝

    如果说是已经学到从g调转d调,那么说明已经是弹到五级,在向六级出发了.通过从一级到五级的学习,耳音应不错了.转调是六级的重点,就要多练习.练的就是耳音啦.没有多

    梅干菜2012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古筝毕业论文目录

    古筝曲《高山流水》《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同样也是古筝曲的代表作。古筝这种乐器特点是行云流水,因此用来表达《高山流水》是再合适不过。

    寻梦的蒲公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