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jue0512
1959年杭州大学物理系毕业,1958年至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浙江分院派送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进修和研制第一代大型计算机。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研究的专家之一。1988年至1989年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计算机系合作研究,1989年以来数次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考察、讲学。1983年任副教授,198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时为浙江省计算机界第二位教授。1984年到1998年一直担任杭州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计算机学院院长等职。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从事信息显示研究,特别是X光三维信息显示、测量的理论与技术。80年代后期开始主要从事图像处理、图像数据库的研究,在“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和美国“Medical physics”等著名杂志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00多篇,被美国著名杂志誉为“体视学的最新进展”。作为第一主持人先后完成国家科委、省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第一主持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其它奖多项。1984年被遴选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成为当年华东唯一的一位被选为会士(Fellow)的专家,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2年开始一直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张森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杭州大学电子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创建人与重点学科带头人,几十年来培养了100多位研究生。近年来仍一直活跃在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努力促进我国信息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越狱兔不越狱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经过老一辈教师的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学科在上世纪70—8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获得多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981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并首批获准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1984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进入21世纪以来,学科以网络计算时代为契机,力求较快发展,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成立计算机学院,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十五“985/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群,建成了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取得多项标志性创新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指导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1)嵌入式微处理器与SoC设计该研究方向在嵌入式微处理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突破百万门级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技术瓶颈,掌握了高压混合信号SoC设计技术,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混合信号SoC设计、测试、集成环境,教育部已批准建设“嵌入式系统集成技术工程中心”。“十五”期间获得5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先进计算结构等基础研究上取得进展,在可重构控制机制、可变指令集DSP、微系统仿真模型、多核流处理结构、自适应多核计算结构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在《计算机学报》等学术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3部。“九五”、“十五”、“十一五”一直承担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和国防科工委国防基础研究课题,开展面向航空应用为特色的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和专用微系统集成技术研究,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可用于多种型号航行器,并兼容美国F-16、F-22等先进战斗机采用的高性能微处理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龙腾R1”获得教育部2004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混合信号SOC设计方面,通过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在国内首次研发成功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其中在低功耗驱动电路及版图设计、画质改善等方面申请了多项专利。目前,该方向科研成果形成的“龙腾”系列芯片工程化项目,已列为陕西省“十一五”重点支持的十大产业化项目之一。 该学科方向通过十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了具有特色的研究与实验平台,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承担并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防基础与预研等课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在嵌入式计算模型、智能实时调度与可定制实时内核、普适环境个性化服务、嵌入式中间件,面向武器装备和工业控制的嵌入式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分布计算平台多维QoS、计算资源虚拟化、自适应分布计算资源管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网络化嵌入式软件平台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布实时计算系统获得2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在IEEE transaction 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70篇余篇学术论文。 以该学科方向为主体,已批准建立“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与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列。(3)数据管理与存储在海量数据存储方向,研究了基于存储区域网络的数据可靠性管理,共享存储环境中存储服务品质管理;研究了开放平台与大型机文件共享技术、数据完整性与缓存安全性机制、元数据与控制消息传输协议以及元数据服务器集群技术。开展了存储系统的数据容灾技术研究。该方向得到了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防预研、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与NEC合作研发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存储管理软件,并在国际市场得到了较广泛使用,在国内《计算机学报》等核心刊物以及被SCI检索的有关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在数据管理技术方面,开展了多媒体数据模型、XML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等,并开展了文本挖掘、数据流挖掘及图象数据挖掘等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研究工作多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资助。在国内《软件学报》以及有关著名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本学科方向与国外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如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在RFID数据管理方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日本NEC公司在开发大型数据存储软件方面的合作等。研究团队通过人才引进以及自身培养,研究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先进行列。
1《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核心,相对来讲比较好中。2、《计算机应用研究》国家一级期刊,核心,录用率60%, 通知得较快。3、《计算机工程》中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群众性学术团体,属一级学会,独立法人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成员。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计
《微型计算机》是一本介绍硬件为主的杂志(偶尔也会有相关的软件介绍,比如:硬件测试软件、驱动程序)以“我们只谈硬件”为办刊理念,是一本专为电脑发烧友介绍电脑硬件产
相当牛的期刊,除计算机学报和软件学报,应该就是它了。肯定是EI。如果楼主能在上面发表相当不错。
不同学校划分的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很多学校会以计算机学报相当于sci3区来划分。 以东北大学划分SCI分区为例: 可视为等同于SCI分区或可折算为分值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