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子2603
具体步骤如下: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所在位置建议选“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中选阿拉伯数字。3、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4、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需要的格式(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5、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6、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7、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8、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9、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0、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robert8727500
如果是期刊就不用管,专著的多次引用(起码5次以上),在文末的参考文献页码过多写不下的时候,就需要在文中引用处的[1]后面加页码。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樱花落雨
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添加标注的方式是一样的。
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1、引文部分在行文中本身可构成完整意思的,要在引文后的引号内点上原文的语怠终止符号,如:
邓小平南巡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
2、引文本身不能构成行文中的完整意思,须与自己的阐述结合在一起,才达意周详的,则引文时只加引号,无论原文原有的标点是什么,引号内都不要添加标点,要在引号之外点上行文所需用的表点
如果您在论文或其他学术作品中意外遗漏了某个参考文献,而且这篇文献是您的一部分内容的来源,那么这不属于抄袭。因为您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列出了所有使用的参考文献,并在文
若一段文字内连续十三字以上重复即判定为该部分为重复部分,而用重复部分的总字数除以全文的总字数,就得出了查重率。 无论谁写论文,论文查重率达到0%基本上是不可能。
如果遇到引用源是专著且多次引用(起码5次以上),在文末的参考文献页码过多写不下的时候(如[1]作者, 书名,出版社, 年份, p2,P5,P16,P18,P12
两处引用同一篇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操作设备:联想笔记本G40-30。 设备系统:微软Windows 7旗舰版。 操作软件:Microsoft OfficeWor
可以自动合并。若无自动合并,先删除两个括号之间的间格,两组引用紧挨到一起,然后删除后面一组文献的左括号,就自动合并到前一括号内容里面去了。Endnote是由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