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7

燕若雪0211
首页 > 期刊论文 > 大学生的迷茫和困惑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露丝奢望

已采纳

《对大学生心理困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目前呈上升局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思考;对策

本学期初,从农村考入某学院的一男大学生因电话骚扰本班女生而在本班甚至在本班学生家长中引起波动。学院要求该生由家长领回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经过一个时段的休息、心理调整和做思想工作,该生进入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班级中的波动随之正常。心理学家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多,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问题更为严重。

1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1.1恐学症:艺术类学生表现最为突出。这类学生看上去开朗、乐观、活跃,但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此类学生一般家庭情况好,中学阶段学习不努力,基础差,高考成绩一般。

1.2厌学症:学习打不起精神来。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总觉得学习无意义,甚至常常想弃学。这类学生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对自己的前程比较渺茫。这类学生的心理现象与家庭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1.3爱情综合症:这类学生独钟于找异性朋友,善于在异性面前表现其突出才能,以引起异性注意。若无异性,表现一般,甚至不积极参加活动。假如在有异性朋友面前受挫,从此又怕异性,不敢与异性接近,易产生心理问题。

1.4心理自闭症:这类学生一般家境贫寒,从边远农村考入大学,学习成绩一般不错。入校后,发觉同学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有的同学家庭条件非常好,在食堂吃最好的菜,有手机电脑等。而他只能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容易产生“我处处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1.5特殊心理问题。比如特困生与普通生相比,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身心疾病突出和问题行为较多。还有些学生对社会态度不良,甚至怀有敌意等表现,容易走向极端行为。

1.6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比如,以往的恋爱问题以失恋或单相思居多,而今出现了网恋、同居以及性行为引发的其他心理问题相当普遍。同时,还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自我意识模糊、价值取向迷茫等问题。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

2心理问题应高度重视

一项针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当今休学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休学的几乎占一半。根据有关权威统计:有16所高校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占37%,因精神疾病退学的占64%。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的滞后和长期以来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多数人以为只有强烈的精神病表现才算是心理问题和疾病,而对一些心理问题和现象不予承认和重视,导致许多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却不知道,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却很少有人愿去看心理医生和进行心理咨询。大学生群体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并非完全是大学生自身造成的,很多问题是个体在所处的家庭环境、小学到高中所受的教育中积累潜伏下来的。

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你有心理疾病的困惑吗”等问题含糊或者不作答?为什么不敢正视这一现实,不愿意去心理咨询?这一问题,不是某一位大学生能够勇敢迅速回答的问题。

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在某学院大学生中了解到,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认为到心理咨询中心去没面子。即使咨询,绝大多数也是通过电话进行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对这一问题的偏见所致,大学生对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认识上存在偏见。其次是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往往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归结于心情不好、一时的不快和冲动等等。

3面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3.1尽快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3.2明确教育对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以所谓的“调试”、“治疗”,即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而是着力于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3多途径教育和落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而是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用多种途径去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3.4防患于未然。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只是对个别问题的抉择困难。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先告知学生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

3.5运用心理学技巧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3.6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课。建立健全各级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并经常请学者专家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学术报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改变人们对心理咨询认识上的误区。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等课程,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花大力气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队伍,尽快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师资缺乏的现状。

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制度、培训、教学特别是心理学教学及辅导、平时关注等各方面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及其调适.重庆大学出版社

352 评论

dlpengzhen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在新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学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邓琼飞。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琼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17):192。

[2]伍佳慧,李松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02):52—53。

[3]佟丞,高玉峰。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4—126。

[4]甄璟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J]。山海经,2016(02):141—142。

[5]余海蔚。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5(02):126—127。

[6]卢义,马荣,宗宸。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09—210

[7]赵景会,李明秀,高鹏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0—111。

[8]岳洁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12)。

[9]何一澜。浅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36—138

[10]张兵,谢德光,谢玉兰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28—32。

[11]郝健强。积极心理治疗模型在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12]陆亚玲,唐开鹏。谈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1):59—62。

[13]张小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7):120—121。

[14]万文倩,刘慧妍。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58—61。

[15]赵云龙。师范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防御方式比较[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16]易善武。高校贫困生生活的三维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63—65。

[1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8—155。

[19]仲稳山,李含侠。扬泰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53—154。

[20]仲稳山,李露。现代德育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5):79—82。

[21]李克敏。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中国高等教育,2006(Z3):52—53。

[22]蔡丽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教育研究,2006(6):25—27。

[23]仲稳山。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行与评估。职业教育研究,2010(2):23—24。

[24]黄国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十三年回顾。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28(2):146—148。

[25]仲稳山。心理诊断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

[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考察团。略论北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借鉴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06(12):36—38。

[27]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65—69。

[28]宋凤宁,黎玉兰。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误区。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2):2327—2329。

[292]仲稳山。高职与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职业时空,2009,5(8):172—174。

[30]刘茂江。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7):228。

125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的困惑

    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三、其他相关问题探讨 (一)高职学生是否要完成毕业论文在教师中,对高职学生是否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困惑由来已久,甚至在本科院校也有取消毕业论文环

    飞天舞8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人生的困惑于坚守论文题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在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的时候。当遇到阻挠时我们是不懈地奋斗,还是逃避?是前进,还是退缩?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emilyloveja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学生迷茫现象调查毕业论文

    大学生迷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愿真正面对自己的理想;二是不愿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四年大学生涯,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太多了,有一千多个日夜。当今时代,在一些大

    运动的毛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人类迷茫行为研究论文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雨过天晴,有时晴天霹雳,有时阴差阳错,有时无言以对,但是不管在怎么样生活还得继续,不管怎么样人生还得继续坚持,无论如何无论是否,眼泪只会让我们伤

    有前有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议论文青春迷茫素材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青春的议论文,希望能够帮

    致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