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5

休闲星星仔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敦煌绽异彩论文范文写作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漫野之弥

已采纳

敦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是河西走廊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重镇。走在那条路上,仿佛可以听到那古老悠扬的驼铃声,看到一条条丝绸在空中飞舞。敦煌有着一个佛教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窟,其中只有400多个窟才是它的精华所在。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个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美丽的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十几个窟。在第259窟中,我们看到了姿态婀娜、温婉美丽的“禅乐”菩萨,她与蒙娜丽莎一样在微笑,只是她在蒙娜丽莎之前1000多年前就站在这里了。我们看着这位“东方的蒙娜丽莎”,不禁也微笑起来。在第288窟,我们看到了一个马夫驯马的图画——线条流畅有力地勾勒出马夫的认真、执着,和马的任性、倔强。还有闻名的反弹琵琶像据说有7处,我看到的是第11窟的反弹琵琶乐伎。她裸露上身,黄绿色的飘带缠绕上下,面部生动,微微有点胖,在美丽的地毯上,光着脚,却背着琵琶在弹奏。据说,这是姿态去弹琵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当时画家们的虚构和创造……最后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曾有5万多本经卷。在这个2平方米的地方,辉煌闪耀过,可因为王道士没有看管好,五分之四的经卷已被伯希和等外国人掠夺了。所以,我想告诉王道士:“虽然你侥幸发现了藏经洞,但你却让那么多的外国人把中国人的无价之宝偷窃和破坏,经卷和文书流落到世界各地。我不禁为之惋惜和痛心。虽然现在我已经回到了家,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会出现莫高窟的种种情景。我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我真希望有一天再次走进你!

100 评论

润风水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敦煌敦煌市位于我国河西走廊的最西段,地处甘、青、新三省的辖区交汇处,南有祁连山,北有马鬃山,东西两面为大漠戈壁。历史沧桑风雨,饱经历史风霜的敦煌在世纪之交迎来了自己发展和建设的新高潮,目前敦煌是闻名全世界的旅游城市,其特殊的自然环境,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风情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敦煌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华夏文明一体相连的共同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风格独具异彩纷呈的个性魅力,充满着神秘传奇的色彩。敦煌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不断显示着自己的博大精深,折射着夺目的历史光辉,阳关,玉门关,长城,廷障,烽燧,白马塔,悬泉等历史古迹遗址,逾越千年黄沙漫漫,景观历史沧桑,仍展示着敦煌昔日的辉煌,鸣沙山、月牙泉、渥洼池、三危山大漠风光等则充分体现着敦煌山川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敦煌淳朴的民风,好客的人民,塞外的风土人情,丰富的名优特产和风味小吃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人士的光顾。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敦煌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继承优秀 征文演讲稿 历史文化传统,立足有事,扬长避短,艰苦创业,进一步推出了敦煌的开发与发展,使敦煌正迅速走向新的繁荣。目前,敦煌人民正立足实现,面向未来,加快发展重点,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为建设“国际旅游城、文化艺术城,大漠光电城”和鲜果葡萄基地,即三城一基地而努力。而我又能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我想要做到爱家乡、爱敦煌,为自己的家乡尽到一份责任,就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我是一名敦煌宾馆的服务工作者,敦煌宾馆是敦煌文化内涵的窗口,为了这个窗口更加明亮,为了敦煌宾馆的发展努力工作,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敦煌宾馆人应尽的责任。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和高速发展,许多行业都进入微利时代,我们的酒店同样如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客人对饭店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目前如何生存,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发展,就成为我们目前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为了能适合市场竞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我们自身能够得到发展的主旋律,所以我们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转变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我们的服务观念才能转变,才会不断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只要我们大家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互相帮助,克服各种困难,只要提高了我们每个人的自身修养,企业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只要我们掌握了精湛的业务技能,我们这个队伍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挺身挑战创新能力的竞争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竞争,打造出有自己企业文化和特色的品牌赢得市场、扩大市场、战胜市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企业的优势和现状,参考市场同行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处理好客人、企业与我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精益求精、适合市场才能生存,有了优质的服务和知名的品牌,才会引来更多的中外游客,只有满足了客人的要求,为企业赢得了荣誉,企业才能得到回报,企业才能增加收益,我们才会有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从而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动力,我们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才华,才能够在建设敦煌的进程中,在旅游强市、富民的理念下,与时俱进,才能问心无愧的说一声“我爱你——我的故乡——敦煌!”

82 评论

枫中落叶

有关中国壁画、绘画等美术史的研究,是本次会议论文中涉及较多的专题。中国壁画艺术起自北朝,隋唐走上峰顶,至晚清、民初濒临谷底,壁画画种从美术史记载、论述领域完全消失,壁画家从画家行列除名,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断层。李化吉《中国壁画的衰落与复兴》论述了盛唐时期是中国壁画顶峰期,宋以后,山水画、卷轴画开始占据主流地位,一直延续到近代。壁画退出主流地位,逐渐跌落末位,至明以后竟然“了无痕迹”。究其原因一是“灭佛运动”,“灭佛”封杀了壁画客观生存环境的发展空间;二是对画工的歧视,唐以前画家画工同作壁画还是正常的,到北宋,壁画是“众工”贱役范畴,画家参与是可耻的事,到南宋,画院也被概括在“画工”之列。其结果,壁画完全失去生存空间。有关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线描研究方面和论文有夏朗云《从文献和石窟等文物上看吴道子莼菜条及陁子头道子脚的历史形态和意义》和刘韬《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屈铁盘丝”式线条的研究》。陈瑞林和谭曙珍《敦煌与中国现代壁画——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再选择》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基督教壁画、商业壁画、政治宣传壁画、艺术壁画的发展,勾勒了壁画在近现代的演变轨迹。毛建波和陈永怡《敦煌壁画临摹与现代中国画——以“浙派人物画”为中心》论述浙江画家临摹、学习敦煌壁画,成为“浙派人物画”形成和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说明敦煌壁画临摹对现代中国画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还有不少论文对敦煌艺术本身的制作方法、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展开论述。关晋文《敦煌石窟早期壁画绘制方法小议》、马玉华《敦煌北凉北魏时期石窟壁画的制作》都基于作者多年临摹敦煌壁画的经验和认识,论述了敦煌石窟早期洞窟壁面地仗的制作、洞窟壁画绘制方法、制作工序。张建山《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画色彩的表现手法》论述了作者对九色鹿本生故事壁画的色彩表现手法的认识。徐艺《莫高窟419窟彩塑之艺术语言研究》从塑形、绘色两个方面论述了作者对敦煌隋代雕塑艺术造型语言的理解。谢振瓯《敦煌壁画中经变故事的图式观与造型观回望》认为敦煌经变画的图式观、造型观是“本自心源,想成形迹”的意象手法,敦煌壁画直至今日仍然是解答当下中国现代绘画发展诸多疑问的的一部无可替代之经典。 五、古代壁画考古研究 古代壁画考古研究一直是敦煌学、石窟研究者历来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次会议中有许多论文从多方面、多角度涉及这一研究领域。 有关龟兹石窟的研究是本次会议考古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多篇论文涉及。龟兹石窟中保存有大量的裸体人物画,引起学者们关注。但近年来有些学者在龟兹石窟壁画裸体问题研究中存在资料不确、论说偏颇的现象。霍旭初《克孜尔石窟壁画裸体形象问题辩真》对此现象进行澄清辨析,认为克孜尔壁画裸体形象的出现,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和特定的题材范围里,符合佛教造像的“表法”原则,有的是进行戒定慧教育达到“弃贪离欲”的反面视觉教材,还有许多裸体形象属于“禅观”的内容。通过对比研究,克孜尔壁画裸体形象与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佛教艺术造型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壁画可能采用的就是笈多佛教艺术传来的“样本”。 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的代表图案“菱形格”图案形式,是学界长期以来探讨的问题。史晓明《克孜尔菱格画的形态学类型与艺术风格——以菱格画的本体语言为契机》认为菱格画的形式语言是点、线、面和色彩,在形态学上属于装饰性写实风格。王文杰《形视于目,手会于心——克孜尔壁画菱形格图案形成机制与结构》在以往学者关于菱形格图案多种单一来源观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它是菱形格山岳图案、音乐歌舞、纺织美术、犍陀罗艺术启发、龟兹地理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王征《龟兹石窟壁画美术风格类型和年代研究》在调查龟兹石窟壁画的基础上,分析壁画表现技法中的用线、用色、形体动态等表现形式,将美术风格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确定壁画风格类型,进而讨论其年代分期。吕明明《克孜尔壁画中的王族供养人》通过对克孜尔约35个有供养人的洞窟中的11个洞窟的王族供养人画像进行对比研究,证明龟兹地区的佛教是受王族保护并大力扶持的。 壁画艺术可谓是利用塑造形式和图画形式表达人类情感或思想的一个艺术领域。如同所有艺术皆源于娱乐的本能,壁画艺术也不例外。壁画艺术乃是最贴近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中诞生,生活环境的影响不仅在人类之间,在所有生物的相互关系中皆会产生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人类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方方面面的启发而创作出相应的艺术作品,即不同的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创意作品。如今这样的艺术作品会为现代人枯燥无味的生活提供可以休闲放松的地方,而这就是艺术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就是作为艺术家应尽的义务。这样的艺术随着时光的流逝发展成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大体上分为个人艺术和大众艺术,而壁画艺术则从古至今以大众艺术行为的代表性艺术形态发展到今日。尤其像洞穴壁画,作为绘画的实用性最突出的一种佛教美术,由古代印度从教化角度创造出炉并传播到中国之后被赋予教化方面的装饰意义,为强调寺院的庄严性而被塑造得更加华丽、细腻。对于颜色采用而言,从最初的基本色调逐渐变得多种多样,并为了满足需要,开发并引进丰富的天然矿物颜料,从而促进了调色方法的发展。从东方概念上的“色”则超越了单纯的视觉方面的意义,随着其时代的价值观和美观等诸多条件而展现得异彩纷层、变化无数。尤其就绘画而言,从色彩的作用上,对比和协调等塑造领域和对象注入感情而加以美化。这样的色彩从东方的审美意识即美的意识上启始于礼乐,所谓礼乐与人类感情的适度开放具有密切关系。早在东方壁画中出现的色彩,将与阴阳五行思想相融合的五色视为神圣色彩,所采用的色彩会随着思想境界以及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了绘画的样式,随之出现的色彩从表现上由象征性发展到感性的表达。“敦煌”通过丝绸之路,容纳、反映了西域绘画样式和技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道,从地理上也占重要位置。除了其地区的特点,敦煌壁画历经上千年的漫长岁月,在同一个地方经历不同的时代被持续创作,于是本论文将通过敦煌壁画所采用的颜料的分析和研究,推测各个时代所采用的颜料特性以及其变迁过程。为研究壁画材料,本论文对出现在古文献里的颜料相关记录和敦煌石窟壁画所采用颜料的调查分析,以从阴阳五行中相当于阴阳五行的五方色(白、赤、青、黄、黑)和五间色(绿、碧、红、蛾黄、紫)等10种基本颜色为中心,阐明其特点,观察不同时代从其色感和颜色上有何发展变化,为将来研究开发现代壁画材料和寺院壁画制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161 评论

牛牛1223

在我们人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他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在一个地方迷人地交汇过,并被最灿烂的表现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文化圣地——敦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敦煌莫高窟,亲自体验了让我充满敬意的莫高窟的无限神奇魅力。我们来到了第96窟,导游说这座大佛高35.5米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它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站在他脚下,仰望大佛,感觉我们就像一只只渺小的蚂蚁。这么高大的佛像,古代的艺术家却把它雕塑的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接下来,我们来到第130窟,这座佛高约26米,是莫高窟第二大窟。古代匠师将佛像头部塑的较大,高达7米,超过人体的正常比例。匠师巧妙地利用来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线在这些面上投下的阴影,使得我们抬头仰视的人觉得佛像五官轮廓分明,高大雄伟、庄严神圣。由于长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气侵蚀,此画已受到严重损坏。随后,我们又来到第148窟,这是释迦摩尼的涅槃塑像。佛身长14.7米。由于涅槃像采用横卧姿势,俗称为“卧佛”或者“睡佛”。塑像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佛像仍然线条流畅。因为孔子有72个弟子,所以卧佛身边也有72个弟子,它们形态各异都站在卧佛后面。因为这座佛像已经涅槃,所以这个洞窟形状像棺材,洞窟壁上和顶上全部画满了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我们又参观了第17窟、103窟、112窟……其中有些洞窟的佛像都被卑鄙的盗贼给盗走了,有的被卖到国外展出。我国珍贵的文物流失了,多么可惜啊!离开莫高窟,我万分舍不得,心里默默祝愿着: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啊,希望你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100 评论

青青园中葵me

2013“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更加有利于加快甘肃区域与国外进行对外开放,能够加速区域对外贸易的进程,融入到全球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甘肃区域经济受阻和投资出口等问题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是提高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就是在分析一带一路甘肃区域相关的国家贸易现状和影响,来分析区域与沿线国家对外贸易的合作。

248 评论

dragontattoo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我们人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他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在一个地方迷人地交汇过,并被最灿烂的表现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文化圣地——敦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敦煌莫高窟,亲自体验了莫高窟的无限神奇魅力.

我们来到了第96窟,导游说这座大佛高35.5米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它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站在他脚下,仰望大佛,感觉我们就像一只只渺小的蚂蚁.这么高大的佛像,古代的艺术家却把它雕塑的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130窟,这座佛高约26米,是莫高窟第二大窟.古代匠师将佛像头部塑的较大,高达7米,超过人体的正常比例.匠师巧妙地利用来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线在这些面上投下的阴影,使得我们抬头仰视的人觉得佛像五官轮廓分明,高大雄伟、庄严神圣.由于长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气侵蚀,此画已受到严重损坏.

随后,我们又来到第148窟,这是释迦摩尼的涅槃塑像.佛身长14.7米.由于涅槃像采用横卧姿势,俗称为“卧佛”或者“睡佛”.塑像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佛像仍然线条流畅.因为孔子有72个弟子,所以卧佛身边也有72个弟子,它们形态各异都站在卧佛后面.因为这座佛像已经涅槃,所以这个洞窟形状像棺材,洞窟壁上和顶上全部画满了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

我们又参观了第17窟、103窟、112窟……其中有些洞窟的佛像都被卑鄙的盗贼给盗走了,有的被卖到国外展出.我国珍贵的文物流失了,多么可惜啊!

离开莫高窟,我万分舍不得,心里默默祝愿着: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啊,希望你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敦煌莫高窟游记 文 / 西河居士 怀着对敦煌的憧憬与神往,在经历了茫茫戈壁的长途跋涉后,当我醒过神来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已经站在了敦煌莫高窟面前,真想大声高喊:我来了.但是,出于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敬仰、也出于对如来佛祖的敬畏,我只能默默地、虔诚地审视着这颗点缀在茫茫大漠之中的人间明珠. 步入寺区,环顾一下,莫高窟周围是戈壁、沙漠、不毛的秃山,而这里却独具一片青翠,泉水叮咚,树木繁荫,不能不让人感到神奇.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牌坊”雄伟壮丽,气势不凡,坊额上“石室宝藏”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系于右任先生题写.敦煌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以及艺术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敦,大也,煌,盛也.”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上下五层,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那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凿于公元366年,从隋至元,历代多有增建,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现保存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的洞窟492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规模宏大、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无与伦比.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窟中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洞窟的佛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大小不一,最高的43.5米,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为泥质彩塑,神态各异.1900年发现了著名的藏经洞,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震惊天下,同时也开始了外国强盗抢偷洞窟文物的丑恶历史.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电影《敦煌》的放映,使得敦煌更加驰名,来此游览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外国游客专程前来观瞻.有一位学者看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现在,当魂牵梦绕的奢望终于变为现实的时候,面对无边大漠,面对苍凉遗址,万般感触涌上我的心头.我感慨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慨帝国列强的凌强欺压与野蛮掠夺,感慨辉煌的过去逝者如斯,感慨今日之中国正在谱写着新的华章! 敦煌莫高窟的导游词(转载)作者:李子栗子梨 大家好!我就是本次“敦煌之游”的导游,我姓肖,大家叫我肖导好了.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具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05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8 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 *** 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 “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密封的呢?一说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时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神圣经典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坏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纪初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下面我带大家去参观328窟,这个洞窟的精彩所在为塑像,在进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几种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头搭架,上面缠。

1.这就是黄山,奇甲天下的黄山。我终于何以登上这让我盼望已久的黄山。无数的奇松怪石天然巧成,奇异飘渺的云海,清澈见底的温泉,并称黄山四绝。

黄山的奇松怪石很有名,松树本是很普通的植物,可黄山的松树就与众不同了。它只要一条石缝,一撮土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它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悬崖峭壁中,顽强的生存下来,漫山遍野到处郁郁葱葱,像给群山披上一身绿色的被子,天下闻名的松树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它们个个千姿百态神韵飞扬。

不知不觉我已经到了妙笔生花和笔架峰的景点,我想如果我能拿起这支神笔,一定能写出天下妙笔生花美妙绝伦的文章。接着我们又到了仙人晒靴的景点,我想这只靴子一定是湿得太厉害了不信你看一看,它都在哪晾晒了几千年了。

我登上黄山的一座山顶看见远处的山中有雾气磅的云海,怎么难到我们到了海边了吗?噢这就是云海,云海千姿百态,形象万千,有时变成汹涌澎湃的海浪,有时像一群安静的小绵羊,山峰在云海之间若隐若现,云海这神奇的美容师,更让黄山披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我身在其中,觉得自己仿佛在人间仙境一般,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太匆忙我就没去成黄山四绝之一温泉。以后我一定要第二次登上黄山。

2.洞庭湖

春天一来,洞庭湖便显得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湖边四处都是绿色,绿得耀眼。尤其是洞庭湖旁的翠柳,都在争相媲美。午后,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柳树倒映着,洞庭湖也变成绿色的了。

夏天是炎热的,阳光照射下来,狗儿热得发出了“呼哧,呼哧”的声音,人们都进屋吹风扇去了。唯有洞庭湖,此时,它橙黄一片,连柳树也被照映成橙黄涩色了。因为我的家乡坐落于洞庭湖上,所以只有打开窗户,便能见到洞庭湖。如若此时你的心情不好,便可以看看它,它能使你的心境慢慢平静下来,说起来,洞庭湖可是一个调节心境的魔法师呢!

人们都说,春天的景物最美,可我却认为秋天的洞庭湖最美,秋风一吹,树叶都纷纷掉落,给洞庭湖铺上了金地毯,在洞庭湖旁,柳枝杂乱无章的掉落在地上,像天然而成的凉席。黄昏时,便是洞庭湖的一天中最美的时候了,洞庭湖面上金光粼粼,湖边散落着柳枝,这个景色煞是好看,若能制成一幅画就好了,只可惜,黄昏的时间转瞬即逝,无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幅风景画。这可真是一大遗憾啊!冬天的洞庭湖也是丰富的。当天气愈发寒冷时,柳树的枝干便结起了冰柱,湖水也在逐渐冰封。而狂风大作时,洞庭湖便像大海般汹涌澎湃起来了,而柳树则摇摇欲坠,总叫人担心下一秒是否会倒塌。

春天的洞庭湖是温柔的;夏天的洞庭湖是热情的;秋天的洞庭湖是美丽的;冬天的洞庭湖是粗犷的。洞庭湖是个多变的少年,琢磨不透。

以莫高窟的形式随便写了几个山东的自然景物,书法一下自己的感情。

至于你那点儿分,自己留着买棺材么,你就是出100分儿人家稀不稀着帮你写?说那话太有意思了,很傻很天真! 1.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泰山突兀的立于华北大平原边上的齐鲁古国,同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南麓,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 十间,到 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 2.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一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

3.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 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 莫高窟 、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并被列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九册课文,题为《莫高窟》.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题为《敦煌壁画》. 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景色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从市区至莫高窟约有25公里,汽车行驶约25分钟左右.莫高窟古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夕阳映照的沙漠奇景感动了,他老人家不知道这是矿物质在太阳照射下的光学反应,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以后人们陆续修建,历经东晋、前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努力,先后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沿革概述 莫高窟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说完了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好了,敦煌莫高窟游览结束,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敦煌论文的参考文献

    有关中国壁画、绘画等美术史的研究,是本次会议论文中涉及较多的专题。中国壁画艺术起自北朝,隋唐走上峰顶,至晚清、民初濒临谷底,壁画画种从美术史记载、论述领域完全消

    惠跳舞的鱼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敦煌俗赋研究论文

    二、敦煌壁画随情赋彩的色彩艺术 敦煌曾是一块被历史特别眷顾,也曾是被历史深深遗忘的地方。这个地方拥有着众多充满色彩与韵律的象征符号,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

    小胶带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敦煌学研究的论文

    (1)学术论文1.《清抄本〈京兆翁氏族谱〉与晚唐河西历史》,《历史研究》2014年第3期。2.《晚唐政府对河陇地区的收复与经营——以宣懿二朝为中心》,《中国史研

    a田艳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敦煌学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仕女形象成因的分析,认为敦煌仕女人物造型特征在于从宗教逐渐演绎为世俗人物,其艺术特点在于完美地表现出了女性的灵动与自然形象,其服装造型

    天津小吃好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敦煌色彩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敦煌158窟涅盘壁画中出现刺心剖腹图像,则是吐蕃占领时期敦煌粟特人改信佛教的真实反映。由于这两种风俗与汉族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刺心剖腹这样具有浓厚祆教色彩

    阳光小暖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