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TOMY坂崎琢磨
问题一:有哪些优秀的科技类杂志推荐? 微型计算机・Geek 问题二:有哪些科技方面的杂志比较好? 这个还真没有科技类杂志一种是专门性杂志,比如数学学报,内容只与数学有关,另一类是综合性的,比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容倒都是比较前沿的,包括一些成果和阶段成果,主要是论述,不是介绍及发展预测。只能从中进行分析(属于情报学范畴)。 问题三:什么是科技类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 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如需要更多的期刊发表信息及技巧我锭! 问题四:有什么科技类的杂志有推荐的 有太多的科技杂志了;《硅谷》,《科技资讯》,《科技创业月刊》《科学少年》等;具体的可以去网上杂志铺订阅;希望上述回答能有帮助 ... 问题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问题六:科技类报刊杂志有哪些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新知客》 《电脑爱好者》 《数码》 《科技新时代》 《中国国家天文》 《数字家庭》 《微电脑世界》 问题七:科技类核心期刊出刊快的有哪些 快的科技类核心期刊,可以7月初见刊,也有7月底的,也有8月初可以出刊的,也有明年的。很多科技类核心期刊都可以发表,看你要发什么方面的文章吧,我空间有介绍 问题八:请问,科技类的文章可以在哪些杂志期刊上发? 一般科技类的杂志都是可以的,也有很多其他的杂志设有这个栏目的,具体的就要看你的文章的内容比较符合哪个杂志的要求了,你要是投稿的话就发到这个邮箱吧,我朋友在那里发过,挺不错的,速度也挺快,通过率也挺高的。 问题九: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有哪些?介绍一下 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更多科技核心期刊列表详见教育界杂志社官网,参考网址: jyjzzs/...8 ,希望能够帮到你 ! 问题十:科普杂志有哪些 很多啊看你哪方面了综合《百科知识》。航空《航空世界》 兵器《兵器大观.>>1、《少儿爱科学》 理由这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蝉联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 2、《科学课》 理由这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和我国唯一的小学科学课程专业刊物 3、《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 理由是这本是科技教师指导小发明 4、《科技展望》――探索发现 5、《少儿科技》 6、《少年科普世界》 理由是关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的少儿科普杂志,有很多与学生互动的栏目 7、《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理由是精美的科普杂志,特别关注当前的科学热门,综合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的天堂。 8、《未来科学家》小学版 9、《实验教学与仪器》 还不少呢,不都谢了。望有帮助
落樱似雪
本文是2010年7月《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社采访我时所提的问题之一,即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您对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有哪些展望呢?我作了如下的回答:
现在已进入新中国成立后第3个30年,前两个30年的伟大实践,经验丰富,教训深刻,科研实践也是如此。在“十二五”规划开始之际,就我个人在地学与建筑学之间做了一点工作的有限经历,提出三点展望,供参考。
1.建筑地域的特色要保持和发展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自然和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球历史的发展,有了自然的地域特色,接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有了文化的地域特色,地域的特色是建筑的灵魂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是现在千城一面,建筑的“趋同现象”非常严重,正波及村镇,这与当前人类所追求的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目标背道而驰。要知道绿色建筑、低碳建筑是建立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的,只有结合地域特色,尊重自然,正确使用科技的建设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源,与环境友好,才会有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否则,违背自然,滥用技术的破坏力,浪费资源能源,破坏环境,那有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可言。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中国村镇建筑综合自然区域的系列,就是研究建筑地域特色,贯彻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提醒人们认识自己,我是谁,认识自己所处的地域特色,对外来的精神的、物质的东西,要用鼻子嗅一嗅,合适的有利的就吸收,否则就拒之门外,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合适就是最好的,不要上当,这符合于走中国特色建筑的康庄大道。
2.地下建筑和生土建筑要加以利用
20世纪60~70年代,在深挖洞时,我研究过黄土地下建筑,从调查民间黄土窑洞,通过试验,发展成工业的黄土地下建筑,70~80年代,世界出现了能源危机,建筑是耗能大户,许多国家的建筑学者敏锐地把目光转到生土建筑、地下建筑上来,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建筑学者曾数次来我国吸收我国这方面的传统经验,特别是民间黄土窑洞的经验,为他们国家所用。同时,曾在1985年,中国建筑学会与他们一起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生土建筑学术会议”,并出版了会议的论文集,在全世界推广。现在的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迫切,如果能把地下建筑、生土建筑利用起来,就可以节能、节地、节材、防噪音、防辐射、防旋风、防火等,再加上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以空间的整合和装修,就会得到造价低廉、工作有效、生活幸福的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这在我国得天独厚的黄土高原区尤其容易做到。
3.城镇化要真正落实
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化程度低时,曾讨论过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提法,最后在考虑国情的情况下,采用了城镇化的概念,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后来实行的仍然是城市化,致使大城市发展过快,出现了“城市病”,只能靠技术来支撑,得不到大自然应有的恩赐,现在该是落实城镇化的时候了。城镇化与现代化、工业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做到城镇化的落实,首先要破除城乡的二元结构,得到城乡的统筹,要自上而下地进行自然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的综合调研、评价和区划。对国情要有一个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科学地能动地自上而下地作国土规划,要把自然及其资源,不仅看成物质需要的来源,而且也看成精神需求的养料。在大农业的背景下,将先进的工业、科教文体卫的事业,配置到中小城市和乡镇,坚持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统一,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达到真正的城镇化,使我国成为完全与自然融合的具有高度物质、精神双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本文撰写于2010年8月)
《中国科技纵横》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半刊、晋级、评职称、最受影响的刊物之一!投稿信箱:
非核心,属于省级刊物。 但我们省算权威期刊,属于省级职称评定权威期刊目录,因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主办,其实也就是省上自己认定的。不见得真有权威,其实很容易
嗯啊 网上可以搜得到此期刊另可安排其它 期刊 省级国家级流程绝对的安全放心详情咨询编辑在线
这两个还行。
科技信息杂志社的官方投稿新信箱:,电话:。可以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网(维普)核实查询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