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闹美食家
文|梦中槐花 摘要: 硬核,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由国外传入中国后,在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引申出其他流行的新的意义。因其热度原因,该词入选了《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语。本文在搜集语料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对“硬核”一词进行更深刻的探讨,本文在该词的词性语法、多义性、功能与用法、形成与发展、意义与规范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 :硬核 网络热词 语法 功用引言 :2019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发了一场对“硬核科幻”的讨论,“硬核”的热度进一步增高。2019年12月2日,该词入选《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语 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同月6日,入选“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由一开始的“硬核摇滚”“硬核游戏”到“硬核妈妈”“硬核玩家”“硬核医生”的出现,实际上是该词一步步演变引申,到我们大众所熟知的流行词,用法、表达的感情色彩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以各媒体网站报道研究的语料来看,“硬核”一词的本义、成因、以及多义性方面做了概括地分析。《人民网》中以词语 “硬核”为研究对象,从适用领域、用法、含义三方面对 “硬核”进行详细描述。“硬核”的适用领域非常广,在游戏领域的使用次数最多,影视领域次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硬核”一词作更全面的研究。 一、“硬核”的演变以及多义性 硬核、英文为Hardcore,最早是指音乐的一种形式,被认为更具有力量感的音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朋克分化出的最激烈、最极端的一个分支。它的旋律非常简单,但速度更快,力量也更强,也定义为“一种非常刺耳朋克摇滚。除了旋律硬核,现代硬核等,大多硬核乐队从来不注重旋律的多样性,他们几乎千篇一律地使用失真吉他作为歌曲的开端,然后再加上大量模糊不清的强力和弦。不过,他们在歌词中体现出的政治主张却非常具有革命性。后来又逐渐扩展到游戏领域,被用来相容那些难度系数高,受众群体小,挑战性很强的游戏,如“硬核玩家”“简直嘲讽菜鸟!细数手残党无法征服的硬核游戏。” 随着“硬核游戏”玩家群体的扩大,“硬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硬核音乐”和“硬核游戏”是“硬核”一词最早的出处,由于“激烈而充满力量感”和“难度大、受众小”这些特点,给“硬核”一词赋予了“很厉害、很酷、很彪悍、很刚硬”的新的意思。随着国内玩家群体的扩大,网友们开始把“硬核”这个词单独拿出来用,形成了许多新的语言构式,“硬核”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游戏和音乐中。后引申出“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或者“类似核心受众或高水平爱好者的行事风格”,词义的泛化使得“硬核”一词逐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至于成为网络流行热词。如“硬核女友”“硬核大爷”“硬核小说”“硬核气质”。一开始用来形容那些某一领域富有正能量、很酷、直爽干脆、厉害的人或事,后也引申出贬义嘲讽和搞笑的意思,形容那些自以为很厉害却莽撞不成事的人或事。此处归纳出常用的语义:1、表示某事某物关键,重要,核心;2、表示很专业,很厉害;高端;难度大;3、表示强悍,威猛,霸气,正面应对;4、表示某事某物搞笑、令人震惊。二、“硬核”的词性与语法功能研究 首先对“硬核”一词本身进行剖析,目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不到“硬核”的词条。从语素的性质来看,“硬”是一个成词语素,具有刚强、坚定、不受改变的意思,“核”是一个不定位不成词语素,表示某物的中心。总体来看,“硬核”一词为偏正结构的名词,直观解释为“坚硬的核心”、“硬的凸起物”,它是如何被解释为激烈、极端、有难度、厉害的形容词呢?正是由于“硬核”一词中“激烈”、“坚硬”、“刚强”的汲取,引申出“厉害”、“勇敢”的词义。下面将从它的语法功能来阐述: (一)充当定语、状语 在大量的语料研究中发现,“硬核”一词充当定语和状语成分比较常见,当“硬核”作定语时, 有 “硬核x”“硬核的x” 两种构式,被其修饰的大多为名词,它可以表示人, 也可以表示事物,还可以表示领域。例: “硬核导师”、“硬核科幻”、“硬核专业”、 “硬核青年”、“硬核实力”、 “硬核产业”、“硬核综艺”、“硬核的工作”等。在充当定语时,作为形容词对名词进行修饰,在上述例子中,“硬核实力”指很关键,很核心的实力。“硬核”青年指热情奔放,强劲有力, 不跟随大众、特立独行、追求不同人生,坚定过自己的青年。当“硬核”作状语时,如 “硬核回应”、“硬核操作”、“硬核约束”、“硬核挑战”等。此时“硬核”作为状语修饰动词。 (一)充当谓语 例如:企业出高薪,求职者展现才干,这场供需精准对接的特殊招聘会超“硬核”。(《工人日报》2019 年 12 月 3 日);这妈妈也太硬核了吧!上述例子中的“硬核”,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的成分,分别指水平高的、高端的和强劲剽悍的意思。 (二)充当主语、宾语 例如: 硬核不是主流,为什么还要追求硬核?(搜狐公众平台,2016-08-03) ;“步行天堂”是绿色出行的硬核(北京青年报,2019-06-05)。“硬核”一词单独作主语、宾语的情况不多,此时的“硬核”可能是指代的具体某件事物的硬核,也可能是坚强坚定,厉害的一种状态。三、“硬核”的流行原因和文化价值 首先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变得丰富。语言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产生,也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就“硬核”一词流行起来来说,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归根到底是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硬核”的流行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硬核”一词的流行与社会热点话题密切相关,因为它是在2019年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被称为“硬核科幻”而流行起来,这也反映了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单方面发展带来的结果,随着“硬核“一词衍生变化,引申出多种语义,是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与精神生活直接推动的。 再者,“硬核”一词的流行也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硬核”一词开始逐渐进入主流文化当中,它的使用更加频繁。跟其他网络流行语相比,“硬核”更多地是在传达社会正能量,更多地表示的是认可、敬佩等,更加合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硬核”表达了一种信念文化,鼓励大家向这种坚定正直,有魄力有追求、敢于诠释自我价值的价值观靠齐,形成社会正能量。 就所彰显的文化价值来说,“硬核”是一种追求自我、本真不造作的勇气,更是一种有实力、有勇气的底蕴。如今,网络文化的异军突起使得各类价值导向良莠不齐,面对网络文化,他们一边调侃,一边不自觉的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对于网络新词的崛起要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硬核”一词,正是年轻一代需要发扬的勇敢个性,对人生厚度的追求。因而,在当今社会正能量价值追求的导向下,“硬核”文化正“硬核”袭来!结束语 :本文从语言学层面探讨了“硬核”流行词的演变过程及语义和语法功能,并且从社会性研究角度探讨了其流行的社会文化因素与文化价值。“硬核”一词词义广泛、适用广泛、运用灵活、反映社会正能量,在演变泛化的过程中仍没有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与价值,在当代网络文化兴起的时代,我们应正确运用“硬核”一词,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在未来时代发展上仍有很大发展传播空间。参考文献:[1]宋萌萌.热词“硬核”解读[J].语文建设,2019(9):65-66. [2]应英.2015《从2015最新热词 Duang 看网络新词 的形成和衍生机制》,《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 期。 [3]黄伯荣.《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李明霞.《“硬核”新用》,辽东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第4期
西角阿希
1、论文《读关汉卿[大德歌·冬景]》1993年第3期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论文《关汉卿散曲的思想艺术价值》1994年第3期《毕节师专学报》。3、论文《关汉卿对散曲创作和发展的贡献》1995年第1期《思茅师专学报》。4、论文《中师口语整体教学模式研究》1995年第2期《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论文《论关汉卿在散曲发展史上的地位》1996年第3期《甘肃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收入《新华文摘》1996年第8期“报刊文章篇目要览”。)6、论文《悲凉:<不伏老>不可或缺的思想内涵》1996年第5期《文史知识》。7、论文《关汉卿散曲二维情感论列》1996年第1期《思茅师专学报》。8、论文《异相与整合:20世纪中国文论的走向》1997年第4期《人文杂志》(核心期刊、CSSCI)。9、论文《内敛态:程本<红楼梦>时间观念之表征》1999年第1期《南都学坛》。(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6期,收入《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论文要目索引,获第七届甘肃省最高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0、论文《例证<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的“我化”》2000年第1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1、论文《“市场人”为欲念异化说——兼论<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转型特质》2001年第1期《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2、论文《论王仁裕的文学成就》2003年第3期《天水行政学院学报》。13、论文《<金瓶梅>“我化”史实例评——天水籍官员狄斯彬本事考释》2004年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4、论文《〈西狭颂〉摩崖题记人物补说》载2005年第2期《甘肃理论学刊》(双月刊)。15、论文《交错的彼岸:游移于英汉双语之间——兼论“英汉双语教学”与“国家汉语战略”矛盾的不对称性》载2005年第4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论文《王仁裕年谱稿》载2005年第4期《甘肃高师学报》。17、论文《〈西狭颂〉摩崖文学价值探微》载2005年第4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论文《王仁裕生平著作考》载《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3期。19、论文《论〈西狭颂〉摩崖的文学价值》载《上海大学学报》(核心期刊、CSSCI)2006年第6期。20、论文《从“宋金大曲”到“金人乐府第一”——临洮邓千江〈望海潮〉发微》载《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1、论文《“金人乐府第一”寻幽——临洮邓千江〈望海潮〉之张六太尉探讨》载《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2、论文《临洮邓千江词〈望海潮〉诸问题探讨》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23、论文《校订和注疏〈玉堂闲话〉的几个问题》载《前沿》(核心期刊)2008年 第1期。24、论文《论〈玉堂闲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CSSCI扩展版)2008年 第1期。25、论文《国学热中的骚动与喧哗》载《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4期(上)。26、论文《论王仁裕〈玉堂闲话〉的文化张力》2008年第2期《船山学刊》(CSSCI扩展版)。27、论文《〈开元天宝遗事〉诸问题探讨》2008年第3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8、论文《陇南武探花黄大奎略考》2008年5月11日《陇南日报》;论文《陇南学人阴平进士程天锡略考》2008年3月20日《陇南日报》。29、论文《陇南北部方言称谓词考释举隅 》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30、论文《西汉水流域方言古词例考》载《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31、论文《西汉水流域语言“活化石”抽样例释》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8期。32、论文《论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的生成》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33、论文《陇南“白马人”研究亟待解决的认识问题》载《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3期。34、论文《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新探》载《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论文《“白马人”概念商兑与探讨》载《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4期。36、《近30年来白马人研究状况述论》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扩展版)2009年5期。37、论文《新时期以来“白马人”研究在重大问题上的突破》载《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38、论文《王仁裕笔记小说集<王氏见闻录>诸问题探讨》载《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3期。39、论文《史传杂史和笔记小说的共生互动——以王仁裕<王氏见闻录>为中心》载《社科纵横》2010年第7期。 40、论文《论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的文化层累现象》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2期。41、论文《杜甫“同谷诗”与同谷唐宋评杜诗碑——杜甫同谷诗研究系列之一》载《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2、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源流及其层累现象》载《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43、论文《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源流简论》载《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4期。44、《同谷明清评杜诗碑及其诗学意义——杜甫同谷诗研究系列之二》载《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3期。45、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艺术论》载《四川戏剧》(核心期刊)2011年第5期。46、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艺术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三》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7、论文《陇南白马人傩舞戏面具特色论》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48、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论——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四》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49、论文《“秦文学”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载2013年第5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期刊。50、论文《论秦早期文学》载2013年第5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1、论文《论秦中晚期文学》载2013年第3期《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论文《从睡简<日书·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载2013年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53、论文《非子息马始秦主因的文献与文学考察——以睡简<日书·马禖篇>为中心》载2013年第6期《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论文《唐五代“诗窖”王仁裕诗集及诗作考评》载2013年第3期《甘肃高师学报》。55、论文《母题类型视野下的白马藏族民间难题故事——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为例》载2013年第2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56、论文《白马藏族“酒曲体”歌诗对人生境界的审美表达》载2013年第3期《民族艺术研究》(第二作者),CSSCI扩展版期刊。57、论文《白马藏族及其传统文化刍论——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2013年1期《四川民族学院学报》。58、论文《论白马藏族族源记忆与传说——以陇南为例》载2013年第4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9、论文《论白马藏族神话的主要类型和述说特征——以陇南为中心》2013年第3期《贵州文史丛刊》。60、论文《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比较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五》载2013年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61、论文《从唐宋七夕诗文看乞巧在陇南的流传》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62、论文《关于两当起义遗址的调查与研究》载《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3、论文《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牌匾文化探讨》(第二作者)载《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5期64、论文《他者、国家与自我:族群共同体建构的语境化表述——历史与现今陇南、川西北的(白马)藏族》(第二作者)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65、论文《流传凝炼特征:白马藏族故事从史到事的表述》载《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6、论文《阴平古道和河南道及其陇地一段的文献文学考察》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7、论文《“故道”陇南段的文献和文学考察并“木皮道”的有无》载《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1期。68、论文《教育现象学方法对常规形式逻辑演绎判断的超越》(第二作者)载《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4期。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
二本,怎么样的话,我上着就那样,倒是也没有网上说的差。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英文版是sci,中文版不是。《数学物理学报》(中、英文版)是以刊登数学与物理科学边缘学科中具有创造性的代表学科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读者对象是国内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