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出于蓝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进步,要有教育成效,就必须边教边学,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时常研究学问,时常找到新理,才能教诲丰富,才能学生得益。做研究型教师是我们教学的需要,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发展的目标。
1、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把握教育界的动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勇于参与诸如微格教学、学案导学研究等适合教师操作的教学研究。
2、坚持自我学习与进修。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参加集体学习、听课、评课,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活动,以促进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4、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优化课堂。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研究教育对象,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力求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有效课堂。
自由自在的GUCCI
政治教师教学相关理论论文
一、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意义
了解初中的政治教学关注的意义之前,我们应先对关注一词有先备认知。笔者整理学者对关注所下的定义认为关注为关切垂注,兴趣和注意所在;因此对于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研究便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但何谓教学关注,每一位研究者对教学关注意义都不尽相同,大抵上都是以Fuller做根基,再扩充解释[2]。根据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笔者发现,Fuller所界定的教师教学关注在意义层面上比较广泛,之后的学者在定义教师教学关注时,多比较偏向教学层面上的阐释,研究者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个人本身和外在情境所影响,因此,所谓的教师教学关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遭受到任何和教学有关,以及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上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为教师所关切注意,积极想尝试去改善。而这些课题会因某些影响因素而有不同阶段比重的关切程度所在。
二、初中的政治教学关注研究的发展与应用
(一)教学关注研究的发展
从任教于师资培育机构的教授们已经开始尝试去发现要教他们学生什么,教授们开始以教师的问题、教师所抱怨、教师所感焦虑以及教师感到满意的几个面向加以调查,揭开了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研究的序幕;之后Fuller将教师教学关注概念化,划分为两种型态:自我利益的关注,学生利益的关注。最后,再根据教师关注检核表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认为教师教学关注应再包含教学情境关注,但由于教学情境关注必须透过情境本身的改变,或先改变自己,再推动情境的改变才能解决,因此,在谈教师教学关注理论时,都只包含三面向,即以self、task、impact来代表教师教学关注的三阶段[3]。
(二)教学关注研究的应用
在发现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对革新措施的关注表现与Fuller所指教学关注有相似之处时,于是他们以关注概念为基础展开为期三年的实证调查研究,建立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其基本观点如下:
1、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
2、改革过程中,了解执行者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3、改变现状先从改变人着手;
4、改变过程中,革新与执行是一体两面的;
5、改革过程是可以经由规划实现的;
6、本模式所称革新泛指各种型态及不同大小的变革[4]。
因此,有关教育改革的研究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被视为最佳的实证理论模式,其应用领域除了教育研究外,还推广到护理、农业推广、商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三、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的相关研究
就本研究主题而言,可以归类以下四点研究方向:师范教育的应用;以理论为基础运用以解决其他关注问题;对于理论的验证;影响之相关因素探讨。研究者将四个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整理,做出以下的结论:
(一)师范教育的应用上
从文献中研究者发现应用于师范教育上的研究多数早期,包括Fuller在1967年以332个师范生为研究对象;Hall在1960~1970年间以参加个别化师范教育实验课程的师范生为对象以及Patterson在1969年将教学关注理论纳入师范课程安排都得到一个结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师范生的学校实习经验是完成发展任务和解决关注的重要贡献者;接受将教学关注理论纳入课程安排的师范生对教学内容及教授较感到满意。因此如果我们在师资职前培育课程中改变课程内涵或上课顺序,让职前教师的教学关注受重视,应可获得正面的意义与帮助。
(二)以理论为基础运用以解决其他关注问题
包括国外学者Roper在1993年探讨师范生所知觉的教学关注与指导老师知觉的教师关注之关系和Lorhr在1994年探讨职前教师和任课教授的教学关注以及近期国内研究者探讨教师效能感与教育变革关注阶段、教育变革接受度的相关情形,理清教师对教育改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李复惠在其任教健康教学范畴内探究教师认知与关注程度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姜礼能探讨资讯融入教学与教师关注相关议题;王慧珠探讨教师教学关注与教学专业成长需求的现况和相关性,并比较不同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变项之教师,其教学关注与教学专业成长需求的差异情形[5]。从国外的两篇相关研究和近年来国内研究者的文献中可得知,已开始尝试从理论中去发展如何解决实务上的问题,以期探讨了解学校中的职前教师或是不同教学情况、教学职务上的关注,更据此因应教学时代的变迁,作为教育改革的参考。如现在的科技融入教学及教师专业、应用CBAM模式以探讨变革关注等,这都是值得令人思考亟欲探究的课题。
(三)对于理论的验证
从相关应用研究中得知,Fuller的教师关注已经有许多研究将其应用在其他教育对象上,以了解其他不同教育领域关注的发展,借以验证Fuller的理论是否亦可适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研究结果都和其有相同的结论。而此领域在国内的文献上尚称发展阶段,关注的情形是否真如Fuller理论,值得探讨。
(四)影响之相关因素探讨
从整理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从事此方面研究文献可称丰富,而研究影响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的因素亦很多,可归类为个人因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情境因素(学校规模、担任职务……)。先进研究者以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因素探讨为最多,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不可忽略的是因为我们是抽样调查的准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当然不可广泛适用各个地区。纵然如此,这也是日后可提供后进做研究的珍贵资料参考点。
四、结束语
从一开始的教学关注相关理论研究探讨,到现在所整理归纳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做研究时会因为每一个研究者对于领域的范围界定、名词定义认知上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发展。在本文研究所探讨的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一题,学者在意义界定上便有所出入,大致可分为两种:一较为广义,教师关注;二较为狭义,为专指教学上的关注。但在事实上,从相关的研究探讨皆可指出两者都会影响初中的政治教师在教学上的发展。因此,研究者将两者关系进行了整理,发现两者并不冲突。其二,研究者从整理的相关文献中可看出,先前研究者多以职前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然而,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会受到教师教学关注的影响,因此,每个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及需求都应被了解。第三,从国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以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应用到教学变革层面越来越多,借此可以突显教师角色和心态在教育改革上的重要性。最后,纵使我们可以从研究中的问卷搜集许多资料,并不足以表示这就是正确的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而必须再借由额外的资讯予以辅助,如开放式的问题讨论将会是一项好的资料来源。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学问,初中的政治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不仅会影响学生,更是从家长、学校到社会、到国家进步发展的动力;小从个人,大至全体;身体和心灵的培育。因此,了解初中的政治教师关注,探究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是一项初始点,不仅认知,更待精进我们在教育上的源泉、力量。
princefrank
外语教学的行动研究分析论文
【 摘要 】现在的大学教育对教师的职业身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兼顾科研,成为“教师即研究者”这样的研究型教师,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行动研究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美国管理学领域,70年代前后,澳大利亚在教育领域开始并推动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Kemmis和McTaggart(1982:5)),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后调整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以教学促研究,以研究促教学。
【关键词 】行动研究;外语教学;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强调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关注自己的课堂,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师遇到的问题,通过行动找到问题的答案。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不同,它是由教师把自己的教室当成实验室,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日志和教师的教学日志、课堂观察、标准考试、座谈等多种渠道得到数据从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Crookes(1993)把“行动研究”分为两类。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在教学一线工作了一年半,每周十几节的课时量,也会在第一次课后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也会课后想一下某个环节应该怎样进行,却很少把自己的课堂和反思记录成日志,久而久之,那些想法就逐渐模糊了,对于调整后的教学效果也没有明确的记录和反馈。有幸参加了行动研究研修班后才知道,原来教学中的实践、调整、反思都可以形成研究的材料并指导自己之后的教学。所以行动研究的方法为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有:Self-reflective(自我反思式),Action-based(基于行动的),Contextspecic(情境化的),Empirical(实验性的),Participatory(参与式的),Collaborative(合作的),Aimingforchangeandimprovement(立足变革和改进实践)。
二、行动研究中的教学反思
说到行动研究,最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学反思。教学的过程往往是在课前教师进行备课,然后课堂根据教学任务和相应的备课进行讲课,课后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承担大学英语课程的老师一般教学工作量较多较重,每个老师平均都要教3个班左右。经常我们课后在教休室讨论的是,往往在上第一个班的时候会觉得课堂的内容节奏都处于“实验”阶段,因为第一个班是首先将你的教案和备课实施的课堂,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重难点都处于探索的阶段,因此在第一次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最有必要的。
当然这个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你自己上了课想一下,回顾一下,最好是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和描述出来。这样才能对第一次课的课堂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也为下一次课的上课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指导!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发现,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第一次课的班级讲的内容往往比最后一次课的班级讲的内容花更多时间。最后一次课的班级通常提前就可以讲完需要讲的内容。你会觉得经过前两个班的上课,你对教学的内容聊熟于心,因此在上课时也就驾轻就熟了。作为老师应当坚持写反思日志!这样你的整个教学生涯就有了一个纵向的过程,您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得知自己的整个教学历程,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三、学生在行动研究中应该做些什么
除了老师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记录,那么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学生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因为当老师在开展行动研究之后就会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反思-再调整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结果之前,往往老师会对整个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个结果的.假设,也就是假设学生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再根据这个假设做出相应的措施和调查,最后根据最终的学习效果和调查判断出自己的预设是否正确,做出的调整是否有效!学生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也需要配合老师进行相应的记录,通过学生的这种记录,老师也可以看出是否这个反思-调整-在反思-再调整的过程起到了作用。
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还有哪些难以理解的,以及有哪些特别喜欢的。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有了学生的这种反馈和记录,可以进一步的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平常在教学中,通常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情况来看整个教学过程的反馈情况。而有了学生进行记录反思的过程也就可以看到学生整个的教学感受,更有利于行动研究的开展和实验。四、行动研究是一个怎样的研究在通常的研究中,一般会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这种传统的研究中,往往对实验班进行预先设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对照班就按照之前的教学模式。这是否合乎道德呢?行动研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行动研究没有实验班与对照班,只要进行了行动研究,再预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就会根据自己设立的调整方法进行上课再反思。也就是行动研究是一个具有人文性的研究,是一个真正爱学生爱教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媛,俞理明.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和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3):28.
论文研究方法是写论文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论文,接下来,与大家一起研究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有目
《艺术教育》杂志、《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中国职工教育》 杂志、《新教育时代》杂志等。 一、《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杂志创办于1977年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进步,要有教育成效,就必须边教边学,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时常研究学问,时常找到新理,才能教诲丰
参考文献:[1]李广子.刘力债务融资成本与民营信贷歧视[J].金融研究,2009,12:25.[2]蒋琰.权益成本、债务成本与公司治理:影响差异性研究[J].管
大学生最需要的中文免费论文网站: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w.com(老牌子论文网)中国论文网http://www.paperlw.com(免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