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7

家的塑造者
首页 > 期刊论文 > 环县皮影研究背景论文开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天使006

已采纳

皮影流派众多,代表性的皮影流派有:陕西皮影、北京皮影、乐亭皮影、山东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辽南皮影、广东皮影等,不同地域的皮影在艺术语言的表现上各有千秋。皮影,亦称影戏,是一门融贯技与艺的光影艺术,它集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和唱白为一体,两千年来,以其精彩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着中国的民间艺术宝库,保存着中国农业社会丰富的人文信息和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态样本。皮影艺术声形并茂,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动听的地方唱腔相结合,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既具有平面艺术的特征,又具备了戏剧的表演样式;既有故事性,又有音乐性。早年皮影戏以演唱前代史书之传奇、兴废战争为主,直到清代增添了灵怪、烟粉、传奇、公案等内容抑恶扬善、宣传教化。金受申先生在《北京通》中是这样写皮影的:“影戏的本质是宣扬教化,以‘宣教拾遗’为底本。”,所以,一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前后还称‘宣卷’,以后才称‘影戏’。皮影表现了文化的一种虚实相生,是一种对光的崇拜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学习者应注意“虚”实“的不同内涵和二者的辩证关系,联系具体作品来理解。

356 评论

胖小咪咪

山西皮影起源很早。从1980年10月,在孝义县西约五十华里许榆树坪村南,金正隆元年七边形砖砌单室墓中出土的皮影头像壁画可知,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金时期,孝义皮腔纸影戏已然有之,是山西目前发现最早的皮影。山西皮影戏,主要活动在晋中、晋南以及吕梁、晋东南、晋北部分地区。晋中一带,皮影戏班社甚多。数百年来,它以孝义为中心,先后在汾阳、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灵石、隰县、交口、沁源等县广为流传,并安家落户。不少大商号、大户人家,出于吉庆之意、喜爱之心,都供起了皮影班。有的供一班,有的供两班,甚至三班。文水县徐家镇商号“元生合”就供有两班影戏,即“吉庆班”、“成庆班”。不少商号的影戏班,是以商号名为班名。介休城南街“增盛昌”赁铺,供有三班皮影戏,两班叫“增盛昌”,一班叫“增盛轩”。至于有“皮影之乡”盛誉的孝义县境内的皮影班社就更多,据老艺人回忆,清末民初,全县有近四十个皮影戏班。可记班名者二十有余,从事其职业者达数百人之多。民国年间,尽管战乱频仍,皮影活动却从未停息。到建国初期,在文化馆备案演出的皮影班还有九个,参与者近百人。1953年,孝义皮影曾参加“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大会”。事后,调孝义老艺师那鹏飞领导的第一班皮影回省备案,即太原市月影剧团之前身。在晋南一带,以曲沃为源头,碗碗腔影戏,先后传播到平阳、蒲州、解州等地。多少年来为群众喜闻乐见,凡遇婚嫁丧葬、得子续后,都肯出钱唱台皮影小戏。有些富裕人家,就连大牲畜下了驹,也要请皮影戏热闹两天,以示祝贺。似乎不这样做,就觉得不喜庆,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南北两路的皮影班社,均为半农半艺的临时组织。农忙种地,农闲唱戏。在人员配备上大抵相同,都是“七紧八慢九消停”的班子。意思是,只要有七个人,虽然紧张,但勉强可以开戏,如有八个人正好,九个人就比较消停。但在活动形式上却有所区别。南路皮影班内容单纯,只演皮影戏。而晋中皮影班却是皮、木同台,昼夜不一。白天以晋剧形式演木偶戏,晚上以皮腔或者碗碗腔演皮影戏。由于南北两路皮影活动形式有别,所以,在演出设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都是临时搭台。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晋南一带,素有“七长八短”之说法。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个皮影戏台,非常简便。而在晋中一带,却是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戏台太小,难以行动。所以,不仅要求范围大,而且要有前后台之分,常以芦席为之。在孝义境内,早在清中晚期就有了皮影戏的专用戏台,分皮影戏台和皮、木两用戏台。尤其在县西山区,几乎村村壁壁都有。大者二十平方米,小者仅十平方米左右。至今仍保留有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戏台实体十余座。为山西别处少见之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以及其它种种原因,皮影艺术趋于衰败。南北两路皮影班社,幸存者无几。到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初期,都改为真人扮演角色,搬上了戏曲舞台

243 评论

吊炸天1234

皮影:走进中国文化,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带你领略皮影的艺术魅力

320 评论

真真麻烦啊

艺术文化背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文化符号: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136 评论

宝妮Angela

当然是陕西皮影,皮影是电影的始祖,对于过去民间娱乐是一种方式

236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论文

    经典文化,融在心中总有一种回味让人感动;总有一种声音让人驻足;总有一种厚重让人敬畏;总有一种文化让人充实。经典文化,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你是人类历史长河流程的记

    1882109093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论文课题背景

    论文选题背景写法如下: 论文选题背景可以按照模板来写,包括这三大内容即可:论文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写作要点在于论

    Elephantwoma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环县皮影研究背景论文开题

    皮影流派众多,代表性的皮影流派有:陕西皮影、北京皮影、乐亭皮影、山东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辽南皮影、广东皮影等,不同地域的皮影在艺术语言的表现上各有千秋。皮

    家的塑造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太极拳开题报告研究背景

    太极拳一般分为三家,陈氏,杨氏,吴氏。陈氏太极拳创于明末清初创作人陈王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你在百度能搜这应该,我打字太慢了。

    告别了以前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理论背景和研究背景

    就是写一些关于你所选题目的现今研究的相关情况,比如:前人研究的成果,所选题目到目前所研究到的状况,而你又对选题有何特别看法,为何会选此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

    雾都下的吃货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